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飛雲訣蒼生血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打誤撞的經濟學基本原理 文 / 醉拍闌干

    所謂的從民間收購兵器,實際上方濤並沒有指望太多,相反,他還要把民間收來的兵器找個藉口送給趙知府,因為民間兵器樣式規格都不統一,根本沒法在戰陣中集中使用。他之所以要這麼做,只不過是替青甸鎮商號送軍械過來打個掩護而已。至於民間收購,他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糧秣上。

    收東西的時候,招財自然是一尊大佛,他跟趙知府都是必須要端坐在太師椅上仔細看著的。方濤則是要監督送來貨物的商家卸貨、清點,然後當場付錢;三個人所有的的「收入」暫時都交給了卞玉京,沒辦法,人手實在不夠用,卞玉京則是躲在屋內,不停地聽著進寶跑進跑出報上來的數字,登記造冊,兌現銀兩,所有人忙得不亦樂乎。

    民間可以收購的兵器少之又少,刀劍倒還罷了,弓弩長矛幾乎等於沒有,鎧甲也沒什麼統一的型號,而且保養極差。出於經驗不足的考慮,方濤將這些東西的驗收都交給了兵油子方富貴,畢竟是當了這麼多年兵的人,知道什麼兵器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最大。而常年擔任大廚的方濤自動選擇了驗收糧秣,收來的糧食質量好壞他絕對門兒jīng,甚至一旦米在肩膀上顛兩下,抓兩把搓一搓,方濤就直接能說出產地、新陳、好壞來。

    驛館裡本來空蕩蕩的庫房一下子就被堆得滿滿的,就連滯留在滄州的閻應元也被方濤請來在庫房裡指揮。就在方濤瞅了個空進屋喝水的時候,卞玉京也趁機叫住了方濤:「大人,才半天功夫就已經收了快一千石糧食了,不知道大人這次準備收多少?奴也好有個數……」

    「咱們還剩多少錢?」方濤一碗水下肚,抹抹嘴問道。

    「除去下面孝敬來的金銀玉器不算,現銀加上兌票已經不足一萬兩了,」卞玉京皺眉道,「這些傢伙也真黑,賣的價錢是市價的三倍,開出來的收據居然是市價的十倍……」

    「全都花掉!進寶,你跑一趟當鋪,把那些收來的賀禮統統當了,死當。」方濤沒有遲疑,立刻囑咐道。

    「不行!」卞玉京急了,「且不說賀禮裡面還有幾幅名家字畫不能糟蹋了,光是現銀和兌票也至少得留下三四千……」

    方濤愣了愣,反問道:「幹嘛留著?萬一我們戰死了,留著這些錢還不都得便宜韃子?還不如換成糧食,也能在高陽多堅持幾天……」

    「必須要留!」外面傳來一聲堅毅的聲音,閻應元大步跨了進來,「天下間像大人這般不畏韃虜的人很少,怕死的更多,守城時,雖然糧秣第一,可人心士氣也不能缺,留下現銀,可以在最後關頭開出賞格,倒不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而是讓那些死士們沒有後顧之憂。要知道,人非聖賢,雖有大義,在面對生死的時候也會遲疑;有現銀在手,也不至於讓那些宵小之輩趁火打劫。」

    方濤想了想,點頭道:「好吧,就留一點。閻先生,這半天收來的糧秣可夠高陽幾天支用?在下未曾出仕過,閻先生有過經驗,還請不吝賜教!」

    閻應元大度地擺擺手道:「大人不必客氣!高陽屬於中等縣,這樣的縣城,米鋪七到十家不等,以每家存糧兩千石來說,大約不到兩萬石,算上縣衙府庫的糧食,大戶士紳家裡的存糧,大約在兩萬五千石左右。眼下是年底,米鋪應該還有不少存貨,百姓們敷用三五個月不成問題。可若是算上守城的兵勇還有那些躲避刀兵而進城的百姓……這麼說吧,一個中等縣男女老少怎麼說也有小十萬人,加上兵丁和城外避難的百姓,不會少於十五萬。以每人一天一斤糧算,一天就得吃掉一千石,不過孫閣老也算是老行伍,應該從一開始就只給每人配給半斤左右的口糧,慢慢減去戰死的人數,城中糧草支用兩個月左右,從開戰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了,不出意料,城中糧食已經告罄,這種天又沒野菜,開始吃騾馬、吃草根、吃耗子了,再拖下去就要吃屍首……大人押進去一萬石糧食,頂多支用一個月,還得省著點吃,守城的壯丁一天一頓稀的,婦孺老人只要不餓死就米湯湊合……」

    卞玉京雖然小時候吃過點苦,可這輩子到底沒經歷過守城戰的慘烈狀況,當她聽到閻應元如此精打細算的言論,一下子沉默了。良久,咬咬牙,除下自己的鐲子,項鏈,耳環和鳳釵、銀簪,全都擺到桌上道:「算我一個,換些米糧……」說到一半,又從桌上將銀簪拿起,撫摸良久,展顏強笑道:「這個留著,若是城破,可以乾乾淨淨地走……」

    閻應元神色愈發恭敬,拱拱手,從自己的袍服裡也取出一個錢袋,如數倒在桌上:「閻某家中也算略有薄產,這一些,也算是閻某心意了……」

    方濤看看桌上為數不多的金銀,沒有多話,只是又問道:「閻先生,若是我們敞開收糧,會不會讓滄州糧價暴漲?」

    閻應元再次盤算了一陣,肯定地說到:「除非一下子收走十萬石以上,否則縱然漲價也不會很多。滄州是大邑,州府之地,存糧本來就多,米鋪也多;如今滄州城中的百姓聽說韃子來了,早在幾個月前就南下避禍,城中百姓不是很多,米鋪、府庫的存糧不會少於二十萬石;滄州瀕海,如今漕運不通,江南的糧船偷偷走海路的不少,即便收個四五萬石的糧食,頂多兩個月,江南的糧食又到了,問題不大。」

    「好!」方濤一拳砸到了書案上,「眼下我們有了靠近一千石糧食,這還不夠,等會吃過飯咱們自己到米鋪跑一跑,盡量多收一些,哪怕是那些便宜點的陳糧也要!只要沒發霉,咱們就想辦法收過來,爭取湊個一萬石!然後今夜還會有一萬石糧食過來,有了這兩萬石糧食進高陽,應當可以支撐一兩個月了。我就不信,韃子能在高陽周圍蹲上半年不走!」

    「夜裡還有一萬?」閻應元吃了一驚,「哪家米鋪這麼大手筆?」

    「呵呵,」方濤笑了笑,「這個就不能亂說了……」

    看見方濤刻意隱瞞,閻應元也沒有再追問,接著說道:「如此的話,我們還得置辦一些騾馬板車,恐怕城外的潰兵,又得便成押送糧草的了……」

    方濤想了想,轉而問道:「一兩萬石的糧食,若是讓韃子得了消息,會不會來搶?」

    閻應元想都沒想,直接回答道:「那還用說!」

    方濤輕輕笑了兩聲,不再談及。

    入夜,在趙知府裝瞎的情況下,大隊的車馬直接趕進了驛館,方濤倒也省事,直接將不方便出手的珍寶器皿讓青甸鎮商號的代表估了價,當作現銀抵了出去,餘下的東西也沒客氣,一下子都換成了現銀和兌票。除了這些,方濤居然死乞白賴地讓對方幫忙搞價值數千兩的銅錢。

    招財看到整框整框的銅錢時,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老天,濤哥兒你準備做什麼?」

    「留點零花。」方濤不動聲色地解釋道。第二天,方濤顧不上休息,起了個大早,跑進了錢莊,直截了當地拿剛到手的銅錢去換劣錢。天朝歷來缺少金銀,故而除了金銀,銅錢也是流通貨幣之一,後來國民總產值高了,甚至連大米、布帛都成為約定俗成的一般等價物,以之作為流通貨幣的補充。金銀有成色的區別,比如在足金足銀中摻入雜質或者乾脆融入銅、鉛造假,手段不一而足;銅錢也有好壞之分,銅錢之中銅、鉛、錫的比決定了銅錢的價值,一般來說,一枚銅錢中的銅佔六成到七成,不法之徒往往收了上等銅錢之後重新熔鑄,把銅降到了四成到五成甚至更低以從中漁利。不過這種做法完全就是犯法,砍頭抄家一點都不含糊,而這種劣質銅錢卻因為散佈極廣無法全面禁止。雖然這種銅錢還在繼續流通,可是它的公信度和購買力卻是大打折扣,換言之,貶值;不過也不過分,回歸了這種金屬貨幣原先的價值而已,成為一種輔幣存在於世,只不過不合法而已;當然,如果朝廷也這麼做了,那麼就是合法的,如果朝廷收稅的時候收含銅量高的銅錢,花錢的時候用含銅量低的銅錢,那麼就是不聲不響地掠奪民間財富。

    方濤就是要把上等銅錢兌成劣等銅錢。錢莊的掌櫃聽說了方濤的來意,頓時把方濤當成財神爺來供奉。要知道,如今這樣的傻帽放走一個就少一個了。劣等銅錢成色差,而且含鉛多,容易斷,樣子也難看得不行,大家都不愛使,很多鋪子也不愛收,這種錢堆在錢莊庫房裡派不上用場,足夠讓所有錢莊掌櫃頭疼得要命。如今終於有這麼一個傻帽用上等銅錢把劣等銅錢都換走,這如何不讓人興奮不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