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腹黑丞相的寵妻

正文 第263章 文 / 尉遲有琴

    天黑了下來,可雪色太亮,又或火光太盛,整個盛京籠罩在一片混亂之中。舒愨鵡琻若僅憑北郡府藩軍之力,絕無可能與京衛軍相抗,然戰火蔓延開來,一路燒上了整個大興國土,由不得人不驚懼。

    司徒皇后薨,紫宸殿內燈火通明,身受重傷的景元帝守在血淋淋的屍首跟前,半步都不曾挪動,耳邊聽著宮人的稟報:

    「陛下,七皇子沒了。」

    他無動於衷。

    「啟奏陛下,叛賊似早有預謀,隱藏的伏兵甚眾,兵部尚書謝家與叛賊通……」

    「……婧公主不見了。」

    最後一句總算換回景元帝神志,抬頭看向來人,那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繼續道:「婧公主方纔還在錦華宮,可奴才近去一瞧,卻發現公主不見了,奴才們遍尋不著,似是出宮去了!」

    景元帝手裡還握著司徒皇后的手,冰涼徹骨的,與雪一樣冷。他猛地自地上爬起,以劍為柱站直了身子,高賢忙去攙他,景元帝聲音低沉黯啞,似已老了半生:「去找!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找到婧公主!」

    一生只得一個愛女,他的心已隨司徒珊死去,人卻要好好活著,去完成她的遺願。她的遺願裡,讓他憐憫她的兩個孩子……

    景元帝忽地朝大殿中央看去,只見墨譽蓬頭垢面地靠在龍座之下,沉默地撫著胸口受傷的位置,不動,不說話,自亂髮中露出的眼睛與他相對,他不曾畏縮,卻也不曾逾矩,他等待著他的處置。

    景元帝往昔銳利的眸子只剩灰敗,他蹣跚著在高賢的攙扶下一步步走到墨譽身邊,伸手要去扶他。

    「陛下……」高賢忙替了他,命人將墨譽扶了起來,他們這些內侍,只管遵旨行事,雖不懂景元帝的用意,卻會替君分憂。

    景元帝不顧任何人的眼光,伸手拍了拍墨譽的肩,笑也笑不出來,只是牽強地扯了扯嘴角:「好孩子,是父皇讓你受苦了,勿怪你母后,都是父皇一人之過。朕答應了你母后,活著一日,便護你一日,再不會讓你受苦。」

    高賢等人瞪大了眼睛,已是知曉大半,什麼都不敢問,只是跪了下去,對著那個蓬頭垢面的少年跪倒……

    「傷勢如何?」景元帝又問道。

    墨譽眼眶一熱,似是頗受感動地拚命點頭。

    然而,垂下眼眸時,他的眸色卻暗沉陰毒,看著滿地跪下的奴才,墨譽心裡絲毫不復初初入宮避禍時的膽怯與卑微,他甚至根本不曾領受景元帝的一絲關切,也不去關心景元帝的態度陡變是否因為死去的司徒皇后的囑托。他已不在乎真情幾分,虛偽幾分。

    既然蒼天負我,既然大興負我,既然父母負我,那麼,我就讓你們所有人看一看,權勢集於一身肆意玩弄別人的感覺如何!那些騙了我、害了我,讓我淪落此番狼狽不堪的人,如何對付你們才能解了我的心頭之恨呢?你們說,我且聽著!

    「陛下,七皇子沒了,黎貴妃……瘋了……您看如何處置?還有叛臣黎家一門……」

    高賢瞅了一眼紫宸殿外橫屍在地的黎國舅,小心地問著。黎家協同晉陽王謀反,那麼,黎家一門無論老幼皆有叛國之罪。

    景元帝對此無動於衷,幽幽歎道:「韓幸傷及心脈,必死無疑,朕要將他的頭顱懸於城樓之上!派人去找婧公主,務必安全地帶她回來!」他的目光投向司徒皇后,腳步蹣跚著又走回去,用輕不可聞的聲音自言自語道:「對朕來說,皇后……最是要緊。」

    他的手輕觸著司徒皇后的面頰,已經呈灰白色,他知曉再過不久,還會起屍斑,連這灰白顏色都不如。

    他不肯讓奴才幫忙,執意親自抱她,試了幾番才抱起,每走一步,身後的血跟著滴了一路。他仍舊是位居高位的皇帝,同時又是個失去愛人的可憐人,他低頭望著此刻離他如此近的臉龐,對她說著可笑的話:

    「珊兒,恨歸恨,不愛歸不愛,我已錯到了底,帶累你一生孤獨。來世哪怕不肯再理我,能否讓我再見一見你?或讓你再負我一生,我不怒不爭不怨,悉數還了你如何?再得寸進尺些,能否與我合奏一曲《離離原上草》?我念著這曲子二十餘年了,一聽別人彈起來,就好像看到你站在草原上等人,夕陽很美,朝霞很美,我想牽你的手,可你等的人卻不是我……」

    雪大,風大,法華寺火光沖天,站在皇宮之內也可望見,景元帝不由地駐足停留,未幾,又繼續邁步。墨譽跟在他身後,由內侍攙扶著寸步不離。

    往未央宮必得途經御花園,御花園的池邊圍著一圈宮人,見景元帝來了,都紛紛往兩側跪下。

    視線再無阻擋,終於知曉宮人為何圍在此處。

    厚厚的雪地裡,七皇子百里明煦裹著一身拖地戲袍躺在那,從頭到腳都是水跡,池邊的雪空出了一個大窟窿,顯然是剛從池子裡撈上來的。

    負責照看七皇子起居的大宮女和內侍對著景元帝磕頭如搗蒜,渾身抖如篩糠:「陛下……下雪了,七殿下一定要出來玩,說是要去鐘鼓司找師傅學那一曲《霸王別姬》,奴婢攔著,他就拳打腳踢,怎麼勸都不聽,後來……後來七殿下偷偷跑了出來,奴婢們怎麼都找不著,最後……還是認出了冰碴子上的戲服才……陛下饒命啊!」

    戲服太長,浸了水,天冷,他沒能爬上來,表情已凍得麻木。

    景元帝看了一眼跪在百里明煦旁邊的黎貴妃,她已哭得肝腸寸斷,由黎家勾結晉陽王而發動的叛亂,最後卻發現他們欲扶持的七皇子因玩水溺死在了荷花池……那些掙來的權力地位,又有何用?

    黎貴妃一瞥之下,望見了景元帝,聲嘶力竭地撲過去,抱住了他的腿,她不是要認罪伏誅,也絕口不提謀奪皇位,只是哭:「陛下,陛下,求您救救煦兒!救救他!他才十歲!才十歲啊!陛下……」

    但在黎貴妃撲過去的時候,卻看到了景元帝懷中的司徒珊滿身是血,已不再動。

    黎貴妃呆了呆,又開始大笑,指著司徒珊笑:「哈哈哈哈,司徒珊!你也有今天!你……你終於肯死了!你死了就好了!什麼都好了!死得好!」

    景元帝臉色一沉,開口道:「將黎妃帶下去。」

    「是!」立刻禁衛軍上前拽起黎貴妃。

    黎妃一面掙扎,一面還是死死地瞪著司徒珊,望著望著,忽然滿眼是淚,她想起司徒珊白日裡跟她說的那句話——

    黎貴妃滿心悲涼,見到景元帝的那刻,她已知曉黎家奪位失敗,可她的兒子卻死得太過冤枉。司徒珊哪怕是死了,仍舊不肯掃她一眼,用高貴的高貴和驕傲的姿態睥睨著她,彷彿在說,賤妾,我若想你去死,簡直輕而易舉,無論我肯不肯眨那一下眼睛,最後輸的人只能是你。

    黎貴妃哭得癲狂,一雙美麗的杏眼牢牢地看準景元帝,悲切道:「陛下,司徒珊真猖狂,她到死都猖狂,仗著陛下愛她,她這輩子都輸不了!可是陛下……人心都是肉長的,你捂著一顆石頭心那麼多年,為何竟想不明白,你的心也像石頭一樣硬,臣妾捂了許多年,也捂不熱捂不化……」

    這聲聲質問撕心裂肺,在場之人無一不靜默,景元帝看著她,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黎貴妃見景元帝佇立原地,連一步都不肯朝她走來,她忽地擦了擦眼淚,將哽咽的哭泣忍住,回身爬回了兒子身邊,將他身上華彩的戲服扣好,又理了理他濕漉漉的亂髮,抱著他的頭壓在懷裡,喃喃念道:「煦兒,母妃再也不逼你讀書,你想學戲唱曲,母妃都教你……你父皇從來是別人的父皇,只有母妃是你的母妃……母妃後悔沒早點明白……下面冷,母妃陪你去,無論戲曲箜篌,母妃全都擅長……好好教你……」

    忽聽「噗通」一聲,黎妃攜著七皇子跳入了荷花池中,她抱著兒子沒撒手,也再沒浮上來。荷花池的殘荷上落了厚厚的雪,掉下去的人只是發出一聲悶響,很快又恢復平靜。

    景元帝沒有命人去救,也毫無再救的意義,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抱著懷中人往未央宮走去。長樂未央,這是宮闕之名,也曾是他的夙願,只是未能如願罷了。

    墨譽望著已平靜的池面,表情也無任何波動。他曾作為七皇子的侍讀,受了多少屈辱,無論是黎妃、百里明煦亦或是百里落,都曾在他的傷口上撒鹽,將他逼迫至如今的地步。他不會同情七皇子的溺亡,哪怕他曾是他的學生,又是他的兄弟。即便他們不死,他也不會放過他們。

    他唯一真心惦記的,應該是那個跑出宮去了的婧公主,天下間與他一般可憐的人只有她了,他們的命運原來如此緊緊相連。

    找到她,讓她瞧一瞧,他如今已是皇室之人,莫再為了那個死去的病秧子與他為難,她要什麼,他也可以給了啊!莫再為了那個死人守寡,他已是天之驕子,終可拱手天下討她歡。

    墨譽目不斜視地跟在景元帝身後,遠處是已坍塌的法華寺藥師塔,火光耀眼,他的眸中忽明忽暗。

    ……

    這一夜,盛京政變,法華寺大火,整個皇城一片狼藉,而天空中下著連綿的大雪,天地一片雪白,一切血腥和紛擾覆了又現……若有人自西山鳥瞰,興許會感歎這是一場畢生難忘的景色,美不勝收。

    晉陽王世子韓曄憑驚世駭俗陰謀陽謀,以地下運兵道調遣兵力,由兵部尚書謝炎護送,自盛京突圍而出。鎮北大將軍杜皓宇叛國,陷司徒俊彥於陳州,青州總兵常銘德被害,東興戰火瀰漫,百姓民不聊生。

    有人大勝,便有人大敗。

    君執迎來了一生中最狼狽的出逃。

    城門封鎖,兩軍交戰,而他的兵力駐紮在東興與大秦邊境,無論如何鞭長莫及。叛亂當夜,他明明知曉他的妻的下落,卻近不了她的身。

    韓曄何以有恃無恐膽大包天?因他已有萬全之策,從叛亂到逃亡,甚至何時開啟地宮之門,何時焚燬藥師塔皆有計劃。他以一人之力即便對付得了韓曄,可東興京衛軍與洶湧而出的藩軍,豈是他能收拾得了的?

    他不曾抓住韓曄的把柄,可他的把柄在韓曄手上,手中無權勢,身旁無救兵,唯一能夠乘亂撈走的只有他的妻那副空空的軀殼。

    經由密道出城,一行人連夜奔逃。

    密道裡黑且安靜,只有火折子亮著,誰也沒有說話,匆匆地趕著路。

    忽聽得懷中一聲咳嗽,君執忙停下,急喚孔雀:「瞧瞧她怎麼了,為何一直醒不了?」

    自藥師塔上將她救下,君執便一直患得患失,情緒失控得像瘋了似的,孔雀已解釋多次是被濃煙嗆著了,君執又低頭去吻她,給她換氣,抱了幾個時辰都沒肯放下片刻。

    孔雀黑鷹還有桂九常年伴在男人身旁,知曉此刻男人的焦急與往常哪一次都不同,這是一種對他自己無法言說的挫敗。

    九州最驚采絕艷的大秦皇帝,弄得自己如同喪家之犬,從逼仄的地道逃生,最可怕的是,他幾乎保護不了他的妻——他接住了她一心求死的身軀,卻阻止不了她所受的傷害。

    「主子,您冷靜些,現在是三更了,不消一會兒便會到達密道出口,也許屆時會有一場大戰。您先休息休息,婧公主只是累了,昏睡了過去,不礙事

    的。」孔雀勸道。

    君執根本聽不進去,他拿過水囊餵了一口水,又餵給她,洞裡冷得很,他的披風都裹在她身上,卻還是冷得厲害。

    君執看了眼前路:「繼續行路,早些找個地方取暖歇歇,她有些受不了。」

    「是,主子,您抱著累嗎?屬下……」黑鷹提議道。

    說了一半,桂九抬手搗了他一下,黑鷹立刻說不下去,只得閉嘴,看他主子這架勢是絕不肯放了懷中人的。

    然而,君執才又走了兩步,懷中人忽然咳嗽起來,君執才邁開的腳又定住,身體半蹲,讓她以自在的姿勢躺在他懷裡。

    「婧……兒?」他出聲喚她,因太焦急,用的是本來的聲音,沙啞難聽。

    百里婧半睜開眼睛,呼吸急促,艱難地開口:「藥……」

    「什麼?」君執不解,「要什麼?」

    她難受地喘息著,又說了一遍:「給我藥……身上……」

    君執見她抬起手,才懂了她的意思,忙去摸她的衣襟,掏出了一個小瓷瓶來,他打開看了看,蹙眉問:「這是什麼藥?」

    百里婧根本不管他,不聽他在說什麼,她也許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一把將他手中的小瓷瓶奪了過來,將藥倒入了口中。

    君執阻止不及,伸手捏住了她的下巴,不准她吞,卻還是見一顆藥丸極快地滾入了她的喉中。

    只有一顆藥丸,瓶子裡已經空了。

    從前墨問沒死時,他對她的一切瞭如指掌,可自從她守寡回宮,他對她再瞭解也還是隔著許多層。君執瞇起眼睛,欲將空了的瓷瓶遞給孔雀瞧瞧。

    「還給我!」百里婧探身去奪,她對這藥格外看重,竟像是失去了理智。

    bsp;君執現在對她心疼之極愧疚之極,什麼都依著她,一切都可從長計議,只要她肯跟他走……不,無論她肯不肯跟他走,他都必須要帶走她!

    等將空了的藥瓶重新放回身上,百里婧這才有了多餘的力氣去看君執。她的臉被濃煙熏過,有點黑,起初為了趕路,君執也來不及注意,這會兒她黑亮的眼睛看過去,白皙的面龐上那些灰燼便格外突兀,他忍不住抬起袖子去擦。

    兩人四目相對,百里婧認出了這雙眼睛,她的嗓子本就啞了,問出聲的話很刺耳,刮得耳膜疼:「是你?突厥大營中救我的人?」

    君執未再戴面具,他的面龐完全露在她的面前,儘管火折子的光亮不過點點,她卻還是記得他的眼睛。

    君執想,「取次花叢」的那些夜晚她記不得了,也叫不出他的名字,真是可惜。

    沒關係,若是叫不出,他們便從頭開始認識,也不算太遲。

    他笑,卻有點不大好看:「是我。」

    百里婧揉著被他捏痛的下巴:「你還是這麼粗魯無禮。不過幸好,你沒死。」

    她說著,掙扎著要從他懷裡起來,才發現自己的腿動不了,一動之下痛入骨髓,她不自覺一聲悶哼。

    「婧……兒!」君執關心則亂,忙抱住她,連口中稱呼也全然忘記。

    百里婧在聽到他這聲呼喚時,身子劇烈一僵,腿上剔骨般的痛已忘了個乾淨,她緩緩地抬起頭來,重新看向近在咫尺的驚為天人的英俊面容,唇角顫抖,好半天才苦笑出聲:「我好像聽錯了,你……剛才叫我的這一聲與我死去的夫君……一模一樣……」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