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長河驚濤

正文 二三八 追本溯源(六) 文 / 清月冰藍

    至赤壁燃江,隆隆鼓聲不歇。短兵相接、人聲鼎沸的嘈雜之下,將士見中軍裡,周郎素衣白袍,鼓琴若舞。翩然的衣袂,在星火連天的夜幕中,如幻境仙士。

    此夜,曹操踏平江東吐哺天下之豪言毀於一炬。

    此曲,終成江東將士奮勇之源。而後,逼荊州,取南郡,謀西川,馬不停蹄。但聞此曲,士卒無不盡節而戰。

    卻終有一日,一切戛然而止在茫茫大江之上。一葉扁舟卷輕帆,千江遺恨不歸人。人之於天地,不過滄海之一粟。又有何人知曉,明日,風雲突變?

    臨終之時,他將此曲托付於身邊近侍,令其毀之。

    近侍者惶恐跪地,殊不解。

    唯聽得病榻之上一聲長歎惋:「此曲殺機重重,波詭雲譎,實乃不祥。以武止戈,終是要以殺戮為代價。況若為別有用心之人所得,只怕後世永無寧日。」

    然而,雖可擔當生前千鈞之負,後世,終不能由他定奪了。白幡盈江,送英雄魂歸,眾將哭對蒼天,遺憾從此江東軍中,再不聞周郎絃歌戰鼓。吳王素服親迎,一時隆重莫與堪比。侍者終不捨將其心血毀於一旦,偷偷留存此曲,呈遞於吳王。

    而後,不知是亂世烽煙造下太多殺戮之業,還是這曲子本就不祥,周瑜雖身後榮光無限,未料長子循、次子胤相繼離世,一女適太子登,未幾寡居。子嗣之爭,使得樹立不久的東吳政權在一片混沌仇殺中血染江河。昔日風雅的江東少年,一日日年邁,褪盡了榮光。淒冷的吳王深宮,垂垂老矣的吳王孫權撩撥琴弦,絕響一曲,未幾,溘然長逝。

    若干年後,真個是「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長河吟何在?

    當年三個共歷生死的東吳將官,念念不忘昔日沙場拚殺的熱血,念念不忘劍指天下的抱負,念念不忘江東水軍之魂。他們四處尋覓,回憶拼湊,多年整理,還原出了長河吟曲。

    他們在曾經駐軍之所附近的碧蓮洲立祭壇,建石室,留下了英雄威名。發誓世代守護此曲,以免此曲受不義之人所利用,為害人間。並且相約,一旦惡人惡事起,必不坐視。「逆風而起,不平則鳴。立身濁浪,九死不悔。」這十六個字成了他們的誓言。從此自改姓氏為「楚」,定居碧蓮洲。

    「自改姓氏?這便是楚家先祖?!」謝君和愕然道。他的腦海中躍現出一句殺氣凜然,怨憤至極的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老翁微笑著,淡淡地搖頭:「周瑜於赤壁之戰後實領南郡太守,那南郡便是曾經楚國的郢都,扼荊州之要,守大江之險。正是在南郡,周瑜構畫下了二分天下的藍圖,卻未及整裝出兵而夭折。而後,此地幾易其手,雖終歸吳所有,江東志士卻終不能邁出楚地一步。改姓為楚,便是為承英雄志而有的紀念。」

    夜幕悄然降臨,漆黑的水面,蘆花依舊飄零如夢幻,似那散不盡又無人可解的往事的碎片,糾纏於人間。血光,譜就了長河吟曲的底色,也染出了眾說紛紜的傳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