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琴畫妙韻梁祝悲歌
這樣,連續幾日,樸聖姬沒事的時候都與沈心靈學戲,像《西廂記》裡面的《琴心》選段,《寄方》選段,《拷紅》選段,《長亭送別》選段。她心裡還惦記著學《梁山伯與祝英台》裡的《十八里相送》和《化蝶》選段,《紅樓夢》裡的《黛玉葬花》選段,這些都是戲劇裡經典的唱段,不單劇情跌宕起伏,感情真摯,令人心旌搖動,嗟歎不已,而且音樂旋律優美、唱詞絕妙,因為時間有限,她也只能學這一齣戲了,也怕貪多嚼不爛。但是,從此以後,她就更加喜愛戲劇了,一有時間就哼唱這些段子。
這日,抄寫劇本的時候,大家又說起了畫,起因是沈心靈發現了最後那部影卷最後面的十幾頁不是字而是畫,很好看的畫。當初大家翻看的時候都沒有去注意,因為這是很多冊的書,誰也不會去盡心看最後那是什麼,所以是今天才發現。恰巧今天沈心靈遇見了,也是最後一本書了,她只能拿她抄了。沒有抄寫前,她就隨意地翻了翻,卻沒想到有意外的發現。一見這些畫,她立即瞪大了眼睛,忍不大聲的說道:「呀∼!你們看,這是什麼呀!……畫,你們快來看。」
大家一聽,也都很意外,看著她,起初以為她在逗笑呢,一見她那認真的表情,發覺不像是騙人的,這才立即停住了筆,湊過來看。這一看,不禁都目瞪口呆了,只見一幅幅畫都是那麼好,那麼清晰,那麼的完整。沈心靈喜悅的說道:「真沒有想到,後邊還有這些東西呢,你看這本書的封皮,要比別的厚實多了,原來就有貓膩呀!」
這一幅畫是一幅山水畫,一座高山挺拔而起,怪石嶙峋,山間霧氣繚繞、溪水潺潺、樹木蔥鬱、草地青青,更有寺廟隱於深處,憑添了很多的妙處。顏色不是很重,屬於那種淺褐山水,沈心鳴見山石的畫法是「卷雲皴」,就說道:「這是宋代郭熙的卷雲皴筆法。」
樸聖姬說道:「別看畫幅小,但是很有氣勢的。」
沈心靈笑著說道:「這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
樸聖姬迫不及待的說道:「快看看後面都是什麼內容的畫。」
沈心靈聽了,就接著小心的翻看下面的了。第二幅是一幅人物畫,畫的是「祭梅圖。」只見畫面上兩株梅花樹都已經是臨雪盛開了,紅艷艷的梅朵,千頭萬簇,分外妖嬈。地上的雪地裡落了很多的梅花瓣兒,樹前有一個很小的祭台,兩個人物,一男一女,神情肅然的立於祭台前,男的手裡拿著拿著一爐香,正要插入祭台上的香爐裡,女的就在他的身邊,手裡捧著滿滿的梅花瓣兒,臉上的表情很是傷感、惋惜。整個畫面的意境與這部書的意思完全相符,二度梅開,不用說,畫面上的人物,肯定就是梅良玉與陳杏元了。整個畫境就是要表達她們倆同心同德、相互關愛的情感。
接著幾幅畫是花鳥畫和人物畫,看題款,知道這些都是一個人畫的東西,而且年代都是明代時候的,例如:「明萬曆三十年仲夏作」「明隆慶三年中秋作」等等,而畫人題款卻都是「憶名」,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名字,還是別名,更是不是想「佚名」了,才這麼寫的,令人很是疑惑不解。再就是很多的影人的圖畫,這應該是圖樣,影人刻畫很精巧,完全不是那種人物畫,倒很像剪紙,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樸聖姬正想看看影人的模樣呢,所以看得很仔細。接著後面是幾幅書法,都是很有價值的作品,楷篆行草都有,就在大家以為後面不會再有什麼國畫一類的了,卻見一張包藏的很嚴密的紙,大家正在疑惑時候,覺得這裡一定是非同凡響的畫作,不然不會格外的保護起來的。沈心靈打開了,只見一幅色彩艷麗的畫卷映入眼簾。雖然畫邊的紙顏色已經發黃,但是畫卷的顏色確是像新的一樣。看了畫意,非常明瞭的知道是什麼內容了,這是一幅《出水芙蓉圖》。畫款果然就是這幾個字。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個芙蓉仙子,她迎風而立在一朵最大的荷花上面,正在翩翩起舞、凌波踏浪。仙子身材高挑,腰身微屈,腰間環珮翻動,好似有叮噹作響聲在耳邊,久久不散。雙臂高舉,長袖高拋,絲絛漫舞,迎風飄揚,整個人顯得那麼的輕盈、窈窕。看她盈盈笑意,脈脈深情,讓人感覺到她是那麼的天真爛漫,那麼的活潑可愛,看得人如醉如癡。再看那鬢插紅花一朵,讓人感覺到她的嫵媚。額前青絲宛若雲霧,綿綿裊裊,濃淡結合的妙不可言;頭上雲髻高挽,秀髮飛揚,釵環飛顫,恰似靈峰蝴蝶採蜜一般,圍在左右,不捨不棄,如影隨形。隨著她的舞蹈而起的是水裡的魚,也騰空躍起,濺起的水花四散開來,身畔的蜜蜂和蝴蝶也是聞香而至、翩翩而舞,整個畫境給人以靈動、喜慶的感覺。畫面上一片煙波浩渺的水面上,長了很多的蓮花,雖然只有七八株而已,且有的半實半虛,卻給人綿延不絕的感覺,荷葉大小不一,參差相間,給人很強烈的層次感。顏色青翠欲滴,明暗相襯,上面的水斑清晰可見,讓人感覺景致的真實。花朵掩映在荷葉叢中,或藏或露,或大或小,或遠或近,或者開得艷麗芬芳,或者是含苞待放,給人感覺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意境。正是這仙子、荷花、蝴蝶、小魚、碧水組在一起,果然是一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