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江山國色

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 三月時節 文 / 幸福來敲門

    江都,原名揚州,後隋改州為郡,因為揚字犯了天子姓氏的忌諱,故而改名為江都郡。

    江都城沿著揚子江畔的臨江宮,沿江而望,眼下乃是煙花三月,正是煙雨迷離江畔的大好景色。淅瀝迷濛的煙雨,飄灑在江面,而臨江宮殿內,江風拂動宮紗,風過迴廊,懸掛的宮燈搖曳而動。

    在臨江一殿中,長樂公主與蕭皇后二人,正相對而作,二人低聲細談。這母女二人,都乃是絕代佳人,眼下長坐宮中,身影卻有幾分蕭瑟。

    「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沒想到你的父皇,一語成讖,眼下就留在江都不走了。」蕭皇后將手按在長樂公主手上,美目泛淚。

    「母后。」長樂公主本想寬慰卻又不知如何說起。

    蕭皇后言道:「人人都說江南好,哀家出身蘭陵蕭氏,江南如何怎會不知,但大隋,他楊家的根基畢竟在關中!」

    長樂公主亦言道:「那母后,你勸父皇了嗎?」

    蕭皇后言道:「若能勸怎會不勸,但你也知道你父皇那執拗脾氣。自李淵造反的消息傳到江都,你父皇連政務也不處置了,開始歌舞生平,以酒麻醉自己,到了這時候還能說什麼。他言縱然不為帝王,將來避位於江都仍不失為長城公。」

    說到這裡,蕭皇后頓時淚珠又滾落下來。

    長樂公主默然,長城公乃是當年為隋所滅陳後主的封號,這是以往心高氣傲,要縱橫睥睨天下,橫掃四方的父皇嗎?為何,為何從大業七年征遼,到今日短短不過七年,局勢居然淪落至此。

    長樂公主心知蕭皇后話沒說盡出,這幾日聽宮裡內侍傳出消息。說天子有一日看著鏡子,自言自語道說此大好頭顱誰來取之這樣的話,並且還命宮人貼身藏放鴆酒。

    母女二人相對而坐,這時外面敲門聲響起,蕭皇后輕輕將淚痕擦拭而去,一瞬恢復了篤定的模樣。

    外面兩名大臣走入殿內,一名大臣言道:「啟稟皇后。近來司馬將軍稟告,驍果軍將士,軍心不穩。」

    「為何?」

    另一名大臣言道:「從駕至江都的十幾萬驍果軍將士家眷皆在關中,李淵攻打關中,故而他們思家。」

    蕭皇后言道:「思鄉之情,人皆有之。好好寬慰就是了,此事陛下知道了嗎?」

    這名大臣言道:「臣正是為此事而來,現在天子不理朝務,臣下特來請示皇后,是否建議將江南寡居之婦,以及尼姑還俗,皆是配給驍果將士們為妻妾。如此可解將士思鄉之情。」

    「糊塗!」

    蕭皇后鳳目一挑,頓時兩名大臣一齊噗通跪倒。

    蕭皇后深吸一口氣,言道:「幸好有二位替天子打理,不然哀家還以為是那位庸才出得這般餿主意。」

    兩名大臣聽了連連言道:「是,皇后,此事微臣這就是訓斥。」

    蕭皇后當下上前一步,言道:「二位都是朝廷重臣,眼下多事之秋。你們多替社稷操心,如此這般禍國殃民之舉,你們自給哀家好好教訓那般出主意的人。」

    聽蕭皇后如此說,兩名大臣頓時唯唯諾諾而退。

    待二人走後,宮門合攏上,蕭皇后頓時整個人乏力般,垂淚對長樂公主言道:「你看滿朝文武都如此。你叫你父皇如何能治理國事,說來說去,都是父皇的錯。」

    長樂公主默然只能坐在母親身邊。

    蕭皇后哭泣了一會,當下鳳目露出深思之色。她言道:「你父皇現在雖是以歌舞蔽目,但對外界之事心底也如明鏡。前幾日才詫異為何招募數百忠勇之士,以充內衛,並以宮人賞賜以延攬為用。看來他早已知驍果軍不穩之事,他擔心有人會利用此挑釁嘩變。」

    「母后,那父皇還有其他防範之策麼?」長樂公主問道。

    蕭皇后笑了笑,撫住長樂公主的手,言道:「放心,你母后和你父皇,什麼大風大難沒有見過,你父皇還未登這天子位前,早已是見慣了此事。我們自有防身之計。倒是你和暕兒,哀家放心不下。」

    長樂公主雖不多言,但立即聽出了蕭皇后弦外之音,當下堅決言道:「這天下哪裡還有比父皇母后身邊更安全的。」

    蕭皇后搖了搖頭,她知道女兒性子,外和內剛言道:「我經的事多了,這權位好比天邊浮雲,聚聚散散,哪能護得一生一世。我一生與父皇夫妻情分三十二年,也算帝王之中,少有的夫妻恩愛。此一生我最榮耀的並非是母儀天下,而是嫁給你父皇,就算他是凡夫俗子,我也是心甘情願。」

    長樂公主聽了,心道母后常在自己面前說父皇不是,可深愛著自己男人的妻子,又哪個不是如此。

    說到這裡蕭皇后不由悠然,過了一會轉過頭來,對長樂公主言道:「一不留神說了這麼說,你記得萬一將來有事,你速與你大哥,一併離了這江都,有多遠走多遠。不要想什麼復仇之事,事已至此,乃是楊家氣數已盡,從此沒有楊暕,沒有楊娥皇,遇到男子要叫郎君,遇到女子要叫娘子,提及父皇母后時,要稱爹娘,遇外人要自稱奴家,而不是本宮……」

    「母后!」說到這裡,長樂公主雙目泛淚。

    蕭皇后長歎一聲,亦是淚流不止。

    臨江宮殿外頓時大雨傾覆。

    御夷鎮。

    同樣時節,雖沒有江南嫵媚,但塞外已是冰雪消融,萬物復生,正是一片生機勃勃之時。

    李重九帶領百名親騎,正騎著快馬,從薊縣趕往御夷鎮的路上。

    這幾日他聽到室得芸,胎息不穩的事,於是就放下在薊縣的軍務,連忙趕回御夷鎮。

    回到府中,李虎正坐鎮於堂中,李重九連忙上前詢問室得芸的情況。

    李虎笑了笑沒有言語。李重九當下又將醫生喚來,詢問後才得知事情情由。

    待到了房內,室得芸一臉似笑非笑的看得李重九。李重九當下言道:「你說你非要用此事,將我喚回來,難道我不知馬上臨盆在即之事嗎?」

    室得芸依偎在李重九懷中,嬌羞地撒嬌,言道:「這是你第一個孩子,臨盆之時,怎能父親不在。」

    一旁李虎亦進來一片替室得芸說話的意思,當下言道:「小九,天下是打不完的,就算有萬千子民,但陪在你身邊的莫過一二知心之人。爹知道分寸,只是芸,你不在這幾日,她一直吃不好睡不好,故而我才叫她將你喚來,若是其中有所欺瞞,你就當是我的意思。」

    李重九見李虎發話了,只能一副恭謙受教的模樣。

    李虎言道:「我李家數代單傳,眼下就指望你開枝散葉了,對於這長孫,我作爺爺可是著緊,不論這幾日你如何忙碌,但都要陪在御夷鎮。」

    李重九聽李虎這麼說,只能從命,想來對高句麗用兵之後,無論番軍和漢軍也需修養一陣,就讓高開道,羅藝二人多活一陣,待到夏季再用兵收拾他們吧。

    雖說擊敗高開道,羅藝二人問題不大,但是時間卻很緊迫,李淵馬上就要奪取了長安了,一統關中。李重九亦必須加速完成幽州統一,否則在爭天下之路上,就要慢過李淵好幾拍了,此乃一步慢,而步步慢的問題。

    故而李重九現在恨不能多抽出一點時間,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李重九就日日陪在室得芸身邊,也並非閒住。當下他來到城南,觀察三千高句麗軍戶落戶城南屯墾。

    這一次征伐高句麗俘虜近三萬人,其中作為精壯軍卒者有上萬人之多,起初每日都有人逃亡。但自安戶以來,李重九答允這些高句麗人,若是屯墾滿三年,或者立有軍功之人,都可聽憑自留,若是願意返回高句麗者,可自便,並發以路費。

    此命令一下,這些高句麗軍戶逃亡之風頓時少了很多,畢竟從中原逃到遼東,這一路十個人也未必有兩三人能活著抵達。

    並且李重九將高句麗軍戶打散,上谷郡屯一萬餘人,雁門郡六千,涿郡三千,懷荒鎮三千,御夷鎮三千。其中三千人為一鷹揚府,一共有十府之數,每府漢人充鷹揚郎將,高句麗人充鷹擊郎將,皆為下府,作戰時最高可供兵六百人足可,這比例雖高,但畢竟俘虜中青壯還是很多。

    高句麗人盡數打散,並由當地漢民教導如何屯耕。

    如李重九視察的御夷鎮屯墾之地,高句麗人已是將屋舍搭好,現在正趕著時節,忙碌地將春小麥播撒到地裡。不用懷疑高句麗人勞動的積極性,因為作為軍戶他們是不需要交納稅賦的,所以將來豐收的都是自己的。

    李重九視察了幾處農田頓時大為滿意,當下接見了御夷鎮負責高句麗軍戶的高句麗將領,以及監視的漢人將領。

    聽著二人稟告詳情後,李重九當下十分滿意,心道若按照如此秋天時,高句麗人就應該可以習慣當地生活,到時可以嘗試動員一番,以十府而計,就憑空多了五六千高句麗士卒為己征戰了。

    只是能不能打仗,就不敢太指望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