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聽得王熙鳳把張松如何設局險些害得人傾家蕩產的事說得很是厲害,聽著不免心驚,暗想:要是同這張松做成了親戚,那豈不是不得安生了。日後不說他父子能三天兩日的上門羅皂要東要西的。更怕這樣的無賴打著寧國府的旗號在外頭做些什麼出來,可真是沒地說理去。別的也沒甚麼,要是帶累了寧國府在外頭的名聲,別說是賈珍不能放她過去,便是公公賈敬,並榮府裡各層主子,只怕對她也要另眼相看。尤氏想在這裡,哪裡還能坐得住,立起身,勉強笑道:「我怎麼忘了,前幾日賈璜兄弟的老婆金氏就遣了下人說今兒要過來的,你也知道,她夫妻二人守著個小產業度日,不免就有不便的時候,想來這回特特說要見我,也是有難處了,偏我只見了你就忘了她,真叫她走空了一回,怕是要叫人說我們仗著自己富貴眼裡沒人了。」說趕緊請辭。
王熙鳳看著尤氏這樣焦急,心裡歡喜,有意要叫她更為難些,故意道:「難道賈璜兄弟的老婆同你是妯娌,我同你就不是妯娌了?難為我還替你照應這秦家的女孩子呢。你即這樣冷淡我,我也寒了心了,日後啊,你不要怪著我冷淡你。」尤氏聽著王熙鳳這幾句,倒不好就走,只得勉強站住,臉上強笑道:「都因我們素來好,我才這樣同你不客套的,你看著我有事,還故意說這些小門小戶計較的話來同我搗蛋,可是叫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你即想我同你頑,不忍我去,日後和老祖宗說一聲,到我家來,我好好陪你就是了。」
王熙鳳看著尤氏說到這樣,知道也夠了,再纏下去,這回子破了臉日後就不好說話,也就趁勢下了蓬,笑道:「你這話我可記著了,日後我必定到你家去討酒吃的。」說了也不再強留,親送至二門,看著尤氏上轎,這才返了回去。
只說尤氏坐在轎裡,想著王熙鳳方纔的話,越想越是心慌,好在榮寧兩府就在一條街上,不過片刻功夫就到了寧國府,尤氏回在房中立時便叫了銀蝶過來,向著她道:「老爺呢?」銀蝶看著尤氏臉色不同往日,不敢大意,回道:「老爺打晌午出去了,還沒回來呢。」尤氏聽著賈珍不在,更是焦急,就在房裡轉了幾個圈子,一咬牙就道:「你去告訴賴升,速往我家一趟,只說我有急事,請老太太來商議。」銀蝶看著尤氏臉色不同往日,也不敢耽擱,撒了腿就出去了,找著賴升就把尤氏的話說了。
賴升哪裡知道內情,只聽著尤氏不同賈珍說一回就要接自己的娘,知道這事兒不合規矩。賈珍的脾性也算得塊爆炭,看著尤氏沒同他說了就把尤老娘接了來,他夫婦二人不好吵架,許就要拿自己出去,就道:「如何奶奶就要請老太太,總要等大爺回來問一聲,再去接人
罷。」銀蝶就啐道;「放屁,你也曉得叫奶奶,怎麼連奶奶的話也敢駁回。我勸你老實接了去,省多少話呢。」說了,自己轉回來就在尤氏跟前說了。賴升叫銀蝶排揎了幾句,心裡有氣,也不敢不去,只得出來吩咐套車就往尤氏娘家走了一回。
卻說尤老娘本姓陳,從前嫁個丈夫姓范,叫個范良,數年夫婦倒也想得。後來範良一病死了,丟下陳氏同兩個女兒。范良死時,倒也曾留了些家當下來,只因陳氏生的女兒,范氏族人就來鬧,只逼著陳氏在族人裡挑個男孩子養做嗣子,好承繼范良留下的家產。陳氏正是個守財的性子,哪裡肯,但凡族人來說事,就哭個不住,抑或是拉著兩個女兒要去尋死,族人也怕出了人命,便改弦易張,勸說陳氏趁年輕改嫁。寡婦改嫁,只好帶去自己的陪嫁,勢必不能帶去前夫家的東西,這樣,豈不是也能保有了范良留下的家當。陳氏年輕時頗有幾分顏色,不然也不能生下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來,又不算很老,要改嫁也是不難。恰是尤氏的父親正在當地做著一任父母官,剛死了嫡妻,想要找個續絃,只要美貌的,是不是閨女倒不大要緊。
聽得這樣的消息,范氏的族人暗自喜歡,就托了媒婆往尤府倒提親去。尤氏的父親尤嘉齡聽著媒婆誇口說娘子如何美貌,也就心動,陳氏聽得尤嘉齡是一任父母官,死了嫡妻,只留一個女兒在,不由也是心動,他二人倒是一派即和。因是繼配,也不講那許多規矩,媒婆來往沒幾次,親事也就說定了。轉過幾日,兩個相看過,一個貪圖陳氏風韻猶存,一個希圖尤嘉齡為宦做官,竟都合心滿意。
依著律例,雖不禁寡婦再嫁,只再嫁時有幾項規矩要守,其一,要守孝三年;其二要夫家長輩做主;其三不能帶走夫家財產,其四,子女俱要留在夫家。在陳氏,雖沒守足三年,卻也是一年有餘,執行夫家不計較,也沒人好說甚,而陳氏改嫁,又是范氏族人一力主張的,是以前兩條俱不成問題。至於范良遺下的那些細軟產業,陳氏把個金銀細軟自己都收拾了,只說是給兩個女兒預備的嫁妝,把兩處房屋,十數畝良田都留了下來,范氏族人便沒甚好說。至於陳氏同范良所生的兩個女兒,陳氏也算是個慈母,不忍拋下,必要帶了走,這原也不合王法,無奈范氏族人一面不耐煩替人養女兒,一面瞅著尤嘉齡是官,不敢得罪,竟都答應了。
卻說陳氏嫁到尤家,便把兩個女兒姓氏改了,都隨著尤嘉齡姓尤,又從尤氏排行,長些的叫做二姐,小的那個便是三姐。陳氏嫁到尤家沒幾年,尤氏就聘給了賈珍做填房,出門子去了。平日裡兩家不免來往走動,寧國府裡上下看著陳氏是尤氏繼母,都喚她一聲尤老娘,陳氏也是笑盈盈應了。又轉過幾年,尤嘉齡也一病死了,只留下陳氏同兩個女兒守著尤嘉齡留下的些許產業過活,礙著尤氏是寧國府裡賈敬嫡子賈珍的繼妻,倒也沒人去打這些產業的主意,陳氏倒也心滿意足。
尤老娘這日正在家中看著二姐三姐兩個女兒做針線,就聽得前頭有人拍門,就打發了叫一個叫做明珠的小丫鬟去開門。安童去得片刻就回來報說,是大小姐派了管事賴安來接尤老娘過寧國府去,有事商議。尤老娘聽了,忙命請賴安進來喫茶,自己進內室換了衣裳,臨出門前,想了想,到底不放心把二姐三姐兩個小女兒留在家裡,便一併帶著,又吩咐了小丫頭看好門戶,母女三個出得門來,上了賴安趕了來的車子,就搖搖晃晃往寧國府去了。
尤氏心上有事,不免心焦,看著尤老娘久久不來,就叫銀蝶出去瞧,又罵著賴安怠惰,不肯用心辦差等語。銀蝶看著尤氏急得這樣,就笑道:「奶奶,賴總管現套了車到老娘家去,老娘又要收拾又要換衣裳,哪裡就能一時就到呢。」尤氏聽了這幾句有理,只得罷了,正心焦時,就聽得小丫鬟文花道:「奶奶,老太太同兩位姑娘來了。」
尤氏聽著尤老娘到了,忙命請進來,待得丫鬟們過來廝見過,又上了茶,便揮退了眾丫鬟,也顧不得其他,只向著尤老娘道:「娘可還記得二妹許的人家嗎?」尤老娘看著尤氏臉上鄭重其事的模樣,又問著這樣的話,臉上的笑就有些掛不住。原是尤老娘看著尤二姐日漸長大,出落得裊裊婷婷十分美貌,心思便活動了起來。想著尤氏遠不如二姐美貌溫柔,都能嫁得這樣一個如意體面的郎君,日後跑不了一個三等將軍夫人的誥命。反是二姐這樣的人才偏指腹為婚許給了皇糧莊頭張家,日後別說是鳳冠霞帔,便是綾羅綢緞也穿不著,心裡怎麼能服氣,久有退婚之意。這回聽著尤氏忽然說起這個來,自以為暗中攀比尤氏的心思叫尤氏看破了,就有些心虛,強笑道:「大小姐如何問起這個來,倒是姓著張,若是我記著沒差,果然便是叫做張松。」
尤氏聽著這句,心就往下沉了沉,又問:「不娘知道不知道這張家的老家在何處?」尤老娘臉上就有些尷尬,道:「這日長天久的,我也記不大清了,恍惚聽著便是京城的南郊。」尤氏聽在這裡,心上僅存的一絲僥倖也煙消雲散了,歎了口氣,就把從王熙鳳那裡聽來的事也講了尤老娘知道。
老娘聽著張松這般無賴,臉上也失了血色。也是尤老娘同尤氏做事不周全,說話時,竟沒避著二姐三姐兩個。二姐此時也有是個十二三歲,人事漸開,日常在寧國府走動時,瞧著寧國府的富貴氣象,也自有羨慕之意,一想著自己終身便有些心灰,不想這回聽得自家公公竟是這樣無賴的一個人,由父及子,想來那個張華也不能是個好人,心裡發起急來,到底的女孩子,又急又怕又羞,不由就哭了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其實我有個惡搞的打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