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玉琢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七十一章 感動 文 / 坐酌泠泠水

    「對了,參賽的玉雕,王爺打算怎麼處理的?」葉琢忽然想起一個事。

    上一次她與聶博易比賽,用的是顧塵的玉料,最後雕刻完畢之後,玉雕就由顧塵收回去了。直到葉琢拜了顧塵為師,顧塵才把她的那件玉雕轉交給了她。並告訴她,聶博易那一件玉雕她懶得留,當時就讓李三用錦盒裝了,第二天送到了聶府。

    這一次的玉料卻是南北兩派送上去的,所雕刻的作品,本應該歸屬於南北兩派所有才對。但現在瑞王爺要離開此地了,卻沒見將玉雕作品返還。所以葉琢才有此一問。

    其實玉雕作品現在不返還的原因,她心裡是有數的。瑞王爺奉召來舉行玉雕大賽,參賽的玉雕作品,自然是要呈給皇上看過再作處理。現在她想知道的是,這玉雕給皇上看過之後,還返不返還給個人。

    這返還與否雖然由皇上說了算,但當今聖上並不昏庸,凡事喜歡群力群策。所以主辦者瑞王爺的意見,就很重要了。

    「因為這次比賽,是奉了皇上的命令,這玉雕要送回京去給皇上看過再做處理。至於如何處理……」杜浩然說到這裡,忽然抬起頭,看向葉琢,「你想要怎麼做?」

    葉琢本來也沒打算通過杜浩然去說動瑞王爺,再通過瑞王爺影響皇上的決定。那座玉雕雖然算是她技藝的一個里程碑,但她覺得自己完全可以雕刻出更好的作品來——她幫顧塵雕刻的龍石種青龍,就是明證。再說,為了一已之私讓瑞王爺難做,搞不好受到皇上的猜忌,她決不會做這樣的蠢事。此時跟杜浩然在一起,她也不是過隨便問問,只是想知道後續如何罷了。

    誰知道杜浩然那麼通透。一下子就想到最根本的地方去了。

    她連忙擺手:「沒,我就只是問問,好奇而已。這種事情,自然應該由皇上定奪。哪裡有我們置喙的地方?便是瑞王爺也不好說話的。」

    杜浩然凝視著葉琢,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怎麼了?我說得不對嗎?」葉琢坦然地看向他。

    「啊,不是,你說得很對。」杜浩然收回目光。笑了起來,面目一下變得俊朗起來,他的笑容一向很好看,「我父親和母親對你的試探。我都聽杜安說了。」

    他看向葉琢,接著道:「京城不比這南邊小鎮,情況十分複雜。再加上瑞王府的處境比較微妙。所以我一直有些擔心,怕你到了京中不能適應。在聽了杜安的話之後,我就放心了。你一向聰明,處事又謹慎,根本不用擔心。」

    杜浩然這話一說,讓葉琢有一瞬間的恍惚。此時她感覺到坐在她旁邊的不是杜浩然,而是顧塵。因為古人含蓄。講究謙遜有禮,很少當著面這樣去誇獎自家人的。除非對方是陌生人,你講的是客氣話。

    杜浩然頓了頓,又接著道:「你聽了我這話,也不必心裡不安。你以後的身份不同了,除了嬪妃、公主和兩個皇子妃,其他人你想不給她們面子就可以不給面子,大可不必戰戰競競。再說,萬事還有我呢。只要我在一日,就會護著你不受委曲。」

    聽到末尾那兩句話,葉琢心頭大震,凝望著杜浩然,心裡波濤洶湧。

    兩輩子,都沒人跟她說過這樣的話。所以她一直以堅強的姿態活著,什麼事都靠自己,即使世事再艱難,她都苦苦支撐,因為她知道沒有人能給她遮蔽風雨。

    可現在,面前的這個男子說,一切有他,他會護著她不受委曲!

    這世上,還有比這更動聽的情話麼?

    可他說的分明不是情話,只是心裡想什麼,就把它給說出來了。雖然知道她很強,雖然知道什麼事她都能處理好,可他仍然憐惜她,願意給她呵護,為她遮風擋雨。

    正是如此,才更打動她的心。

    一生能與這樣的男子相識相知,她何其幸也!

    此時,她無比慶幸自己當初做了決定,嫁給這個男人。

    哪怕是他活得不長,哪怕是他與她不能相愛,她也知足了。

    「你怎麼了?」杜浩然有些詫異地望著她。

    葉琢這才發現,自己眼裡噙滿了淚花。

    她急急轉過頭去,從袖子裡抽出手帕將眼淚抹去,這才輕歎著道:「一直一個人走著,還支撐著一個家,感覺很累,卻又不能停下來。所以乍一聽到你這話,心有所感,不禁失態。」

    她與杜浩然能走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坦誠相待,所以她決定以後也這麼相處。有什麼就說什麼,不必遮遮掩掩,更不要在杜浩然面前耍心機。

    杜浩然深深動容。他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立場去勸慰葉琢,只得閉上了嘴,輕輕歎了一口氣。

    「好了,我沒事了。」葉琢赧然一笑,伸手在棋盒裡捏了一枚棋子,放到棋盤上。

    杜浩然並沒急著下棋,而是伸出手來,給葉琢斟了一杯茶,道:「我昨日上了山,這是從能仁大師那裡順來的茶。我記得你也喜歡茶,一會兒走的時候,我給你包一些。」

    「好。」葉琢微笑道。

    兩人一面品茶,一面下棋,還時不時閒聊兩句,氣氛變得十分融洽。一炷香之後,一局終了,葉琢看快到午時了,擔心杜浩然還要回那邊宅子陪父母吃飯,便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明兒你啟程,我不便相送,便在此預祝你一路順風。」

    杜浩然點點頭:「你等等。」起身進屋去,不一會兒拿了一包東西出來,交給葉琢,「這是茶葉,你拿好。」猶豫片刻,又道,「這段時間不要太勞累,好好保重自己。我九月就來。」

    葉琢發現自己今天特別容易流淚,聽了這句平平常常的話,鼻子又發酸了。

    她忍著淚意。深深看了杜浩然一眼,低聲道:「你也是,一定要保重……身體。」

    一時之間,她心裡忽然十分後悔沒讓顧塵堅持早點完婚。如果杜浩然沒等到九月身體就出了意外。她會後悔一輩子。

    如果說,在今天之前,她跟杜浩然成親,一半是為了提升地位。一半是報恩。那麼,現在,她就是為了眼前的這個男人。

    他真的很好,非常好。值得她真心相待,哪怕在一起的時間不能長久,哪怕她用一生的時光去追憶短暫的美好時光!

    她定定地看著他。似要把他的面容印進腦海裡。這才轉身,緩步朝外面走去。

    為了避嫌,杜浩然不好送她到外面。只送到二門處,便停了下來。站在那裡,他望著葉琢漸行漸遠的背影,久久沒有動彈。

    回到家裡,葉琢敷衍地吃了兩口飯。就放下碗回房去了。

    「怎麼了?」關氏朝葉琢消失的方向呶呶嘴,「跟杜公子吵架了?」

    「沒有。」秋月雖然只呆在外院,不知道葉琢和杜浩然發生了什麼,但走的時候,杜浩然佇立著一直凝望的一幕,讓秋月深為感動。她解釋道:「大概是捨不得杜公子離開。」

    關氏聽了只覺得高興。小兩口感情好,可是大好事啊。

    她轉頭吩咐余嫂:「給琢兒燉上燕窩粥,一會兒讓秋月送去。」

    余嫂趕緊起身去做粥。

    「老太太,楊老太太來了。」秋菊來稟。

    關氏眉頭一皺:「她來幹嘛?」

    「說是聽聞咱家姑娘聘為王妃,特來賀喜。」

    「哼,老虔婆!」關氏沒好氣道,「說我在吃飯,叫她等著。」

    「是。」秋菊轉身出去了。

    「娘,您還是去看看吧,萬一又遷怒鄭姐姐……」趙氏在一旁擔憂地道。

    楊建修以前在南雲城做主薄,再加上與繼母高氏親近的妻子又去逝,早就脫離了繼母的控制,他既不拿俸銀回家,也不關照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高氏拿他根本沒辦法。就算後來回了南山鎮,他住在萬福巷,高氏也無可奈何。

    可他後來娶了鄭曼文。

    高氏不能拿繼子怎麼樣,卻有理由找兒媳婦的茬,可以叫鄭曼文去面前立規矩。只是礙於楊建修現在是官了,她兩個親兒子還指望給他關照關照,並不敢去招惹鄭曼文。偏楊建修當了縣令之後,安排了自己的大哥,甚至連內兄鄭鵬舉都安排進了衙門,吃了公家飯,卻對他兩個游手好閒的親弟弟視而不見,高氏三番五次地鬧,都沒得用,她便撕下臉來,三五不時地叫鄭曼文去她面前立規矩。

    可偏楊建修護著自己的妻子,鄭曼文也是個剛硬性子,而且還採用了葉琢所出的主意,過去兩趟就叫高氏吃了兩次暗虧。後來更是懷了孩子,借口要保胎,再不過去,這叫高氏恨得牙癢癢。不過鄭曼文不過去,她卻能過來。時不時地跑到萬福巷去,作威作福,想要折騰鄭曼文。本來鄭曼文一直不大理她,她來就裝病,躲在房裡不出門。

    可偏瑞王爺來了,接著瑞王妃也來了,還提了親。鄭曼文生怕自己的婆媳關係被高氏宣揚出去,從而影響葉琢的婚事,便忍讓了她幾分。高氏不知內情,十分的得意起來,與楊父一起搬到了萬福巷住著,整日地作張拿喬。

    這讓一直拿鄭曼文當閨女看待的關氏恨得牙癢癢。只是葉琢這段時間一直為比賽備戰,鄭曼文也好,關氏也好,都不敢跟葉琢提及此事,沒討得治高氏的好辦法,一直讓那老虔婆得意至今。

    所以見關氏想要晾一晾楊老太太,趙氏才十分的擔憂。

    「怕啥?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吧,就算你鄭姐姐是縣令夫人,但終究是她的兒媳婦,建修官再大也是她的繼子。當今皇上以孝治天下,建修要想做官,就不能忤逆父母,又怕影響琢兒的婚事,所以你鄭姐姐才容忍她一時。現在你鄭姐姐的女兒成為靖安王正妃了,那高氏勢利著呢,巴結還來不及,哪裡還敢為難你鄭姐姐?」關氏道。

    她不緊不慢地把那盞茶喝盡,這才站起身來,對趙氏一揮手:「走。跟我去看看那老虔婆的可笑嘴臉。」

    兩人到了廳堂,還沒進門,那高氏聽到腳步聲,就站了起來。還往前迎了幾步,對關氏笑道:「恭喜老姐姐、賀喜老姐姐了。本來昨兒我就想過來了的,但想著這樣的大喜事,您家裡的客人一定非常多。累著你可就不好了。別人不體諒,我可不能做那不識趣的人。所以直到今天才過來道賀。老姐姐可別怪罪我才好。」

    關氏給趙氏睇了一個眼色,意思是:你看,我沒說錯吧?這老虔婆果然一改以前的倨傲。變得卑躬屈膝起來。

    她走過去在主座上坐了下來,這才似笑非笑地看著高氏:「也不是什麼大事,哪能勞動楊老太太您來道賀?」

    「還不是什麼大事?哎喲。老姐姐。難道琢兒要當上皇后你才覺得是大事不成?」高氏拍著巴掌道。

    關氏聽得這話,將臉一沉:「楊老太太,這話可不能亂說,你口無遮攔不要緊,可別為我孫女招來殺頭之罪。」

    「怕什麼,這屋裡又沒外人。」高氏渾不在意。

    關氏皺起眉頭,對趙氏道:「我忽然覺得頭疼。先回屋歇著了,你招待一下楊老太太吧。」說著便站了起來。

    趙氏雖然一向少言寡語,卻也不是笨人,相處二十年,對婆婆的性子瞭解得很。聽到關氏說這話,她趕緊站了起來,滿臉緊張地道:「娘,您哪不舒服?我扶您回房。」說著又對伺立在旁邊的秋菊道,「還是趕緊去叫大夫?」

    「是。」秋菊可不像秋月那麼機靈,一聽這話,就慌慌張張地跑了出去。

    「哎……」高氏看趙氏扶著關氏走了,秋菊也跑了,屋子裡只剩了一個人。她舉著手,本想叫住秋菊,卻不想那秋菊跑得比兔子還快,一下子就沒影了。

    她坐在那裡,懊惱得想給自己一個巴掌,深悔自己口無遮攔胡亂說話。

    她特意找個人少的時候過來,可是來攀親的。

    她的算盤打得極響:看,葉琢是鄭曼文的女兒,那麼就是楊建修的女兒了;而高氏她自己呢?又是楊建修的母親。這豈不是說,她就成了未來靖安王妃的祖母了?地位跟關氏一樣呢。

    她都成了葉琢的祖母了,看在鄭曼文面上,葉琢無論在錢財上,還是其他方面,都應該有所表示才對吧?

    葉琢可收了瑞王府整整三十六抬聘禮呢。聽說,全是貴重得大家見都沒見過的好東西。

    可她這剛來坐下,嘴都還沒張,葉家的人竟然就全跑光了。

    「娘。」趙氏見關氏嘴裡叫著「哎喲」,真的往臥室裡走,不由得有些擔心。

    關氏捏捏她的手,直到進了屋裡,這才道:「就當我真的病了。我看那高氏樣子,所圖非小呢。瑞王爺和瑞王妃還沒離開這裡,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萬一那高氏不管不顧地鬧起來,可不得了。只是跟她陪笑臉,違心地答應她什麼條件,我可做不到。就這樣晾著她吧,大家都圍著我轉就好。」

    她話還沒說完,葉琢就急匆匆走了進來,滿臉的焦急:「祖母,聽說您不舒服?」

    「沒事。」關氏把事情跟葉琢說了一遍,討賞一般問道,「我做得對不對?」

    葉琢這才放下心來,心裡暗笑:「對,您老做得對極了。」

    高氏既有所圖,不是被激怒到了極點,不會做出魚死網破的事來。所以此時打發秋月去跟她說一聲,就說關氏生了病,招待不周,讓她明日再來。她自然就會灰溜溜地走了。關氏也不必裝病,鬧得全家人仰馬翻的。

    但既然關氏覺得這樣處理好,那就這樣處理罷。老小老小,老人家,就得哄著才行。

    想到這裡,葉琢心裡有些難受。葉予期和關氏都老了,還要陪著她去那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到了京城,她還不能承歡膝下,她真是不孝。

    好在高氏也識趣,看到秋菊真把大夫請了來,給關氏看了病。大夫走後不一會兒,廚房就傳來濃濃的藥味,她心裡就犯了嘀咕,以為關氏是真的病了。過去裝模作樣關心了一番,就告辭離開了。

    關氏這一裝病。那天下午家裡倒是清靜不少。

    第二天,瑞王爺和瑞王妃等人就出發了。

    葉琢不宜出面,一直呆在家裡,自然沒辦法去送行。倒是鄭曼文。作為縣令夫人,跟著楊建修送了瑞王妃,也算是代表葉家盡了禮數。

    辰正的時候,鄭曼文回來了。一進門就笑道:「我見著瑞王妃了,她知道我是琢兒的母親,還特地停下來,跟我說了幾句話。看起來十分的和善。為人再好不過了。」

    「是嗎?快跟我說說,當時是什麼樣的情形。」關氏頓時來了精神。

    兩個人便嘀嘀咕咕十分興奮地說了起來。

    葉琢有些無奈地聳了聳肩,陪在一旁聽著。

    鄭曼文說完正事。這才對葉琢道:「你師父讓你有空去那邊打一轉。你兩個師兄。明天也準備回京去了。」

    「咦,他們怎麼不跟瑞王爺等人一塊走?」關氏奇道。

    「自己走豈不自在?瑞王爺一行不光是他們一家三口,還有韋爵爺等人呢。我兩個師兄夾在中間,就只有做磕頭蟲的份,稍有不慎還容易惹出事來。不如避開他們,自己走的好。反正兩個男人,又有護衛跟著。國泰民安的,不會有什麼問題。」葉琢道。

    「那還不如多呆幾日。這要是瑞王爺他們走得慢些,就遇上了。」關氏又道。

    「瑞王妃受得不顛簸,韋爵爺年紀也大了。他們又不趕時間,想必會走水路。只要兩位師兄頭兩天走慢些,過了南雲境內,等瑞王爺他們上了船,就不怕遇上了。」

    葉琢說完,又接著道:「他們管著京裡的生意,離開久了總不是個事兒。能早些回去,自然是早些回去的好。走在瑞王爺前頭不敬,這才多耽擱了兩天,要不早就回去了。」

    說著她站了起來:「那我過那邊去了。」

    她話聲剛落,秋菊就進來了,稟道:「楊老太太來了。」

    葉琢往外一瞥,就見高氏站在院子裡,正伸長了脖子往這邊瞧。因此時她們都是呆在關氏的臥室裡,高氏不好進來。

    葉琢也不耐煩跟高氏這種人使心計,提高嗓子道:「娘,您別怕。你婆婆要是敢為難您,我就給她兩個兒子下個套,再讓袁大人把他們抓到牢裡去關上兩年。至於您這裡,就更沒關係了,打明兒我讓靖安王給楊叔叔安排一個京城的好職位,您跟著一塊去京城住去。你婆婆要是像狗皮膏藥一樣要跟著,那她的兩個親生兒子就不要出來了,在牢裡呆一輩子吧。」

    說著她一揮手:「我走了。」轉身出了門。

    高氏聽到葉琢的話,被嚇得魂不附體。此時見葉琢從屋子裡走出來,忙心驚膽顫地叫了一聲:「葉姑娘……」張嘴欲言又止。

    「楊老太太來了?快請廳堂裡坐吧。」葉琢倒是滿臉的笑意,態度親熱的很。轉頭吩咐:「秋菊,趕緊招呼楊老太太到廳堂裡坐。」說著又歉意地對高氏笑道,「楊老太太您慢坐,我師父找我有事,我要過去一趟。」

    「葉姑娘您忙著,我也沒什麼事。」高氏見葉琢這態度,更是心驚。她本就沒什麼見識,不過是仗著些無賴手段想要從楊建修身上搾點好處。此時被葉琢那一番話嚇破了膽,早已不復原先的氣焰。心裡打定主意,一定老老實實呆著,再別折騰鄭曼文了。她兩個兒子雖沒什麼本事,但有祖產吃著,也儘夠活一輩子了。那汪承東還在牢裡關著呢,還是別惹葉琢的好。

    解決了高氏,葉琢這才去了顧塵那裡。

    霍寧長和孔池正呆在顧塵的偏廳裡,跟師父說著話,見了葉琢來,忙站了起來:「師妹來了?」態度竟無比的恭敬。

    顧塵見葉琢有些訝然,笑道:「北派的事,我已跟他們說清楚了,你兩位師兄都沒意見,一切聽你安排。」

    ps:兩章一起發了。為舵主joycf加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