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原諸侯聯軍的動靜,莊少游已經帶領大軍向濮陽進發。
三天前下定決心後,莊少游用一晝夜的時間安排好青州事宜。
第一件事就是給都昌城中的孔融送去任命書!任命孔融為魯東郡太守,品級正四品,總掌魯東之地包括東萊、北海、城陽三地共二十二縣六十餘萬百姓的政事。但其麾下六千人馬需接受整編!編入魯東郡城防軍!
任命書後還附了莊少游送給孔融的三句話:
子曰:仁者愛人!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青州數十萬百姓何其辜也!
收到莊少游的任命書後,孔融沉思一晝夜,頭髮都白了一片。
莊少游所施行的正是儒家倡議的仁政,這一點無論是大漢朝廷還是其他任何諸侯,都是沒有做到或者根本做不到的!各個諸侯最緊缺的就是糧食,而莊少游竟敢大把大把的拿出來安撫百姓,可見其宅心仁厚!
但莊少游又是黃巾逆賊,這一點又違背了儒家最關注的禮!當真是頭疼無比!
若是接受任命,那就等同於背叛朝廷;可若是不接受任命,且不說人身安全是否有保證,孔融本人就將與莊少游陷入對立的局面,而且反對莊少游,就是與青州數十萬的百姓對立!
孔融糾結再三,始終拿不定不主意,最後決定提交到孔家長老會上決議!
孔家長老會共十名長老,加上族長孔融一共十一人。這十名長老本來就分成勢均力敵的兩派,一派是現實派,主張與統治者加強合作,推動儒家思想的傳播;另一派則是理想派,言必談《論語》,行比論《禮記》,始終抱著儒家最本源的思想一成不變。
孔融將此事提上長老會之後,結果使得孔融驚愕異常。原本的理想派和現實派竟然再次分裂,兩派中各有三人支持,兩人反對!
理想支持派認為:大漢朝廷令儒家一再失望,而莊少游則是實現先祖仁政理想的最佳人選!
現實支持派認為:天下群雄中莊少游最有希望問鼎中原!儒家振臂一呼,定然應者無數,也能讓天下紛爭盡快結束,到頭來惠及的還是芸芸眾生。
孔融頭大無比,本來族中這兩派就夠讓人頭疼的,現在竟然分成了四派!以後還不反了天了?這個莊少游,真是會給人製造麻煩!
而表決的結果竟然是六比四!贊成者眾!孔融雖然較為傾向理想派,但一直都是在兩派中尋找平衡,否則當年也不會力壓諸位哥哥成為孔家家主!而且孔融也只有一票,即使反對也改變不了什麼!
最終,為了在反對派強烈的反對之下,孔家決定:孔融接受莊少游任命,但需低調行事!
收到孔融的肯定答覆,莊少游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不幸中的萬幸!了了一樁心事之後,莊少游立刻率軍啟程,晝夜兼程向濮陽進發!太史慈所部、管亥所部、黃忠所部同行。
文聘的第二師留下一旅駐守青州南部要隘諸縣,其餘部眾返回泰山郡;周倉率步兵第五師留守青州,荀攸為魯東郡尉,孔融所部整編為城防軍,魯東郡軍政之事以荀攸為主!周倉對此並無異議。魯東郡民政歸孔融決議,從遼南調集糧草百萬斛供應魯東。
水師第一大隊墨羽所部趕赴濮陽防守黃河水道!水師第二大隊扈三娘所部協防汶水流域和巨野郡!
莊少游率大軍穿越青州西部、兗州東部平原,沿途豪強人人自危,但卻相安無事,於七月十八日夜終於抵達了濮陽城。原本岌岌可危的濮陽城頓時人心大定,城中守軍數量也再次增加到四萬人,城北還有一個水師大隊六千人!
七月十九天未亮,諸侯聯軍抵達了濮陽城西南四十里的白馬津開始駐紮。
諸侯聯軍的拖沓使得盟主袁紹惱怒萬分,原因則是因為糧草供應的問題,互相扯皮耽擱了時間!先前袁紹的糧草主要來源於冀州牧韓馥和陳留太守張邈的支持,而經過三個多月的大戰,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喂,冀州的糧草供應早就難以為繼。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後決定由盟主袁紹、冀州牧韓馥、南陽太守袁術、山陽太守袁遺、豫州刺史孔胄五人共同承擔大軍所需。
因為糧草問題耽擱了將近一天的行程,導致莊少游及時回援,袁紹突襲濮陽的計劃落空。大軍駐紮之後,袁紹沒有急著攻擊濮陽,因為在莊少游手上吃了數次大虧的袁紹對莊少游深為忌憚。聯軍雖眾,但並不心齊,這一點袁紹十分的清楚。
一旦初戰失利,那莊少游一方的士氣大漲不說,而那些本就心智不堅的諸侯肯定會更加的動搖,到時候可就不好約束他們了!
雖然暫時不敢輕易開戰,但袁紹並沒有閒著,反而比先前討伐董卓時更加的賣力,廣泛發動袁家的關係網絡,聯絡天下諸侯試圖將莊少游豎為天下公敵!
袁紹親自執筆,言辭懇切,以極低的姿態給北平太守公孫瓚寫了一封書信,先是為先前的舉動表示誠摯的歉意,然後將莊少游的惡行和危害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目的很明確,請公孫瓚出兵!為此,袁紹還特意將已經隱居的名臣盧植給請出山,以剪除逆賊、維護大漢天下的大義為名,將盧植派往北平做說客。
很快,天下豪傑多數收到了袁紹的書信,請求其同舉義旗,共同討伐莊少游!
司隸河東,大漢第一名門,衛家。
衛家的家主衛顯、五位長老還有第一繼承人衛凱在座。
幾位長老還有衛凱傳閱完袁紹的書信之後,衛顯緩緩開口道:「諸位,事情就是如此,都說說此事該如何處之?」
左上首的長老直截了當地說道:「家主,此事無需再議!出兵!」
「沒錯!袁家四世三公,挾敗董卓之威勢,進擊濮陽,莊少游不自知,竟然打算與天下群雄硬拚,此莽夫所為!此乃天賜良機,不可錯過!」
「對,莊少游出身黃巾逆賊,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大長老一開口,其餘幾個長老皆是紛紛出言附和。
衛凱卻是出言反駁道:「各位叔伯,此言差矣!莊少游此人英雄了得,那諸侯聯軍雖然人多,但心不齊,莊少游雖然勢孤,卻是英明神武,此次濮陽大戰,伯儒更看好莊少游!」
大長老一聽當即拍案而起,指責道:「衛凱!我衛家世蒙大漢恩澤,莊少游乃是黃巾亂賊!再說了,你莫要忘了,仲道就是因此人而死!我衛家與莊少游不共戴天!」
「是啊伯儒,你身為衛家第一繼承人,又是仲道的哥哥,可不能這般亂說話!」
幾位長老紛紛出言指責衛凱胡言亂語,什麼家國大義說得是痛徹心扉,將衛凱批得體無完膚。
家主衛顯輕咳幾聲:「好了!我決定!」
聽到家主說話,幾位長老才意猶未盡的閉上了嘴巴,紛紛轉頭看向衛顯。
衛顯掃視了眾人一眼,平靜地說道:「我決定,河東衛家響應盟主袁紹號召,起兵討伐天下公敵莊少游!三天後出兵!」
衛凱一聽頓時急了:「父親!」
「夠了!吾意已決,不必多言!下面商議一下出兵的事宜!」
幾位長老皆是精神振奮,紛紛獻計獻策,頗有幾分群策群力,其樂融融的架勢。
一個時辰後,出兵事宜議定,各位長老心滿意足的散去。
衛凱留了下來,想要再勸說父親一番。
衛顯將衛凱帶到自己的書房,示意衛凱坐下。
「伯儒,你認為我衛家有代漢而立的可能否?」
衛顯一句話,使得衛凱震驚萬分,一向中規中矩的父親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衛顯神色平靜:「回答我的問題!」
衛凱毫不猶豫地說道:「決無可能!」
衛顯繼續問道:「那天下群雄中你看好誰?」
衛凱一聽頓時陷入了沉思。
衛顯也不催促,只是靜靜地等候著,許久衛凱也沒有開口,衛顯直截了當地問道:「袁紹和莊少游你更看好哪一個?」
衛凱這回不再猶豫:「當然是莊少游!」
衛顯微微一笑:「不愧是我的兒子,為父也是這個想法!」
衛凱再次震驚了,愣在那裡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說道:「那父親為何……」
衛顯常長歎一聲:「伯儒,我衛家興於前漢武帝,至今已經三百多年!三百多年長盛不衰,緣由何在?」
衛凱楞在那裡,答不上來。
「審時度勢!」
衛顯肯定地一字一句地說道:「或者說,叫趨炎附勢也未嘗不對!」
衛凱有些應接不暇,呆坐在那裡沒有吭聲。
衛顯沒有理會,接著說道:「三百年來,衛家起起落落,多少旁支興起又衰落,而今到我河東衛家獨領風騷!俗話說得好:龍生九子九子不同!衛家也是如此!衛家能夠歷三百年而長盛不衰,蓋因每代都有人傑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而今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我衛家既無問鼎中原之可能,自當審時度勢,擇佳木而棲之!當今天下群雄,已嶄露頭角者,莊少游當屬第一!袁紹次之,餘者尚不足論!為父身為衛家家主,也是身不由己,只能順勢而為,屈從袁紹!」
衛凱一聽,十分不解地問道:「父親,這又是為何?」
衛顯慈祥地看了衛凱一眼,徐徐說道:「伯儒,今天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幾位長老都是如此主意,我這個家主也不好一意孤行。況且,仲道之死終究是因為莊少游,我衛家因此而蒙羞,此乃為父之過!」
衛凱一聽頓時急了:「父親,仲道之事非是孰之過,更與父親無關!父親這又是何必?」
衛顯卻是搖搖頭正色道:「伯儒,有些東西不是逃避就能避得開得!為父身為一家之主,有些東西,是必須要承擔的!這一點以後你會明白的!」
衛凱還要再勸,但衛顯卻是揮手制止道:「好了,此事到此為止,無需多言!伯儒,為父有話要跟你交代!你必須發誓,聽完為父的話之後,你必須答應為父的所有提議,並且此生決不能對任何人提起!記住,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