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天下王者

章 節目錄 十六天魔舞 文 / 一景之月

    對於天魔舞,史載元順帝,尤其喜歡讓十六宮女戴上象牙佛冠、全身披上纓絡、穿著大紅銷金長短裙等衣飾,打扮成「佛菩薩相」隨著奏樂跳起。這種舞蹈只有內宮及臣屬之中受「秘密戒者」才能參與觀賞,上行下效,開始流行於民間,例如在「浙西」、「浙東」地區亦可看到,甚至傳及西北的邊陲。

    當時的西僧哈麻為了討元順帝歡喜,引進西番僧以秘密法雙身修法媚帝,為此哈麻之妹婿集賢學士禿魯貼水兒得寵於帝,而朝廷卻成了君臣**百出之所,君臣男女整天沉溺於斯,元順帝長期不理政事。

    為了修習這種喇嘛秘密雙身修法,元順帝自己猶閒不夠,還要與眾人同樂。元順帝時常與母舅老的沙及兄弟巴郎太子等十人男女裸居一室,君臣共蓋一被。為此而

    當元順帝與眾人「行大喜樂」的時候,頭戴上嵌有金佛字的帽、手持念珠,同時有上百名穿上纓絡等「菩薩」裝的美女吹奏著樂器、唱著金字經、跳著雁兒舞及十六天魔舞,何等逍遙。元順帝還,使王室成為名符其實的。《元史•哈麻傳》裡如是記載云:

    而在濃郁的藏密喇嘛教大喜樂的氛圍熏陶下成長起來的順帝太子,當然也迷戀藏密喇嘛的雙身修法。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元順帝居然擔心其子不曉秘密法,對他說「秘密可以益壽」,並令禿魯貼木兒教之。未幾,太子亦悅此道。寢假而傳遍內廷,而傳之宮外,蔚為時尚。真是朝野內外、廷內宮外無不充斥著這股邪氣淫風。

    十六天魔舞本身來源於西域流行的「菩薩」拒絕「天魔」色相引誘的傳說,其前奏曲則是歡喜佛和秘密法,而演出又是在秘密的環境裡進行的,據史籍記載,「未受戒者,不得而預」——所謂「受戒」,即受密宗的秘密法和大喜樂法之戒——自然不可能留下太多的現場記載。順帝修習的演揲兒法、秘密法、雙修法等,都是房中術。他還令諸嬪妃百餘人皆受大喜樂佛戒。凡此種種,都使得這種樂舞被蒙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難免使人想入非非,認為這種樂舞一味荒淫。其實元順帝如此行事,不單單是因為他迷戀女色,還在於他是「秘密法」的熱心信奉者,相信這種秘密佛法可以使他延年益壽。

    元順帝享國三十多年,幾乎沒有什麼建樹,史籍中記錄最多的,除了權力之爭和朝政**之外,便是他沉溺於十六天魔舞這類負面記載。他對十六天魔舞如此沉醉,以至於後人總是將這一樂舞節目與元的亡國緊緊聯繫起來,視為亡國之音,一如陳後主之於《玉樹後庭花》、唐玄宗之於《霓裳羽衣舞》,所謂「海內蒼生困亂離,宮中舞女斗腰肢」。

    具體到十六天魔舞,是由西番僧所獻,具有佛教密宗色彩的女子隊舞。天魔舞服飾道具極為華美,表演時由十六名宮女扮成菩薩的模樣。她們的頭髮梳成多條髮辮,戴象牙佛冠,身披瓔珞,穿著大紅綃金長短裙、金雜襖、雲肩、合袖天衣、綬帶鞋襪等,充滿佛教氣息而又綺艷無比。領舞者手執鈴杵奏樂,其他人則手執加巴剌般之器(盛水器具,也有人說是頭蓋骨)。又有宮女十一人執龍笛、頭管、小鼓、箏、琵琶、笙、胡琴、響板等,組成伴奏樂隊。舞蹈時八人一組,分作兩行,技巧比較複雜,同時歌唱《金字經》《雁兒》等河西天魔供奉曲。舞蹈進入**,其動作急轉盤旋,有凌空欲飛之妙。

    元順帝酷嗜天魔舞女到了如癡如狂的程度,深陷「十六天魔」的重圍,不能自拔。他在厚載門上建高閣,環以飛橋舞台,常在上面舉行天魔歌舞,大都的居民聽到台上傳來樂舞之聲,如同來自霄漢。為避開大臣耳目,他於至正十九年建清寧殿,專門挖了地道去會天魔舞女,地道裡面裝飾得靡麗異常,以晝作夜。天魔舞女中的三聖奴、妙樂奴和文殊奴三人舞技最高,最得寵,得到的賞賜也最多。順帝把官倉裡的糧食都賜給了這些女寵,百官的俸祿發不出來,就發些茶、紙、雜物之類代替。

    天魔舞傳自河西(西夏)一帶,明初朱有/所寫《元宮詞》有句:「背番蓮掌舞天魔,二八嬌娃賽月娥。本是河西參佛曲,把來宮苑席前歌。」榆林窟西夏壁畫中有表現所謂「河西贊佛曲」的,舞者和樂隊三四人,在狹小的有欄杆的密室裡舞蹈,兩名舞女上身半裸,斜披綢帶,下著短裙長褲,戴冠,頸部、手臂有瓔珞、臂釧、手鐲等裝飾品。二人各持長長的飄帶,赤足相對而舞。這大概就是天魔舞的前身。這種樂舞很可能在忽必烈甚至成吉思汗時期即已風行朝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曾下令「今後不揀甚麼人,十六天魔休唱者,雜劇裡休做者,休吹彈者,四大天王休妝扮者,骷髏頭休穿戴者。如有違犯,要罪過者,仰欽此」。

    到元順帝時,由於皇帝及其寵臣倚納們的喜愛,十六天魔舞不但死灰復燃,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許多大臣不但不予勸諫,反而推波助瀾,幫順帝搜羅天魔舞曲的曲譜,正如明人瞿佑《天魔舞》所云:「中書右相內台丞,袖無諫章有曲譜。」至正十八年五月,汴梁大饑,劉福通率領的紅軍攻佔汴梁,而這個時候的順帝在做什麼呢?他正與十個倚納行大喜樂,與參加十六天魔舞的「美女百人」尋歡作樂。奇皇后勸他不要惑於天魔舞女了,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他一怒之下兩個月不見她。喜愛天魔舞的風氣也傳播到宮廷以外。張士誠在江南割據稱王,其弟張士信為江浙丞相,建了很氣派的丞相府,後房姬妾多達百餘人,他令她們「習天魔舞隊」。

    元亡後,天魔舞亦隨元廷而北遁,正如元末明初宋訥詩中所說:「氈車盡載天魔法,唯有鶯銜御苑花。」

    ^^^^^^^^^^^^^^^^^^^^^^^^^^^^^^^^^^^^^^^^^^^^^^^^^^^^^^^^^^^^^^^^^^^^^^^^^^^^^^^^^^^^^^^^^^^^^

    今天先送上!諸位莫要忘記支持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