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章 節目錄 344第343章 文 / 秋李子

    范巡撫的突然被調入京,還是在臘月底,各衙門都收印的時候,幾乎打了梁首輔一個措手不及,而更讓他料想不到的是,在大年初一,群臣朝賀天子的時候,天子突然降旨,以范巡撫為戶部尚書,填補陳銘遠留下的空擋,之前戶部尚書一職,因沒有合適人選,已經空閒半年,只由戶部侍郎代行其事。

    梁首輔欲待反對,可天子立即以,群陳半年都沒一個人選出來,索性朕做了這個決定為由,讓梁首輔無言以對,況且又是在朝賀之時提出,若惹了天子的怒氣,梁首輔也只有嚥下這個結果。

    誰知事還沒完,吳尚書同時啟奏,內閣尚缺一人,既然尚書已補,同時行入閣之事也可。天子當然准奏,梁首輔卻沒料到自己親家在這個時候插了一腳,登時氣的話都說不出來。

    消息傳到時,已是三月時候,此時江南正是處處鮮花開放,時時春雨濛濛。曼娘見陳銘遠看了信後唇就往上翹,忍不住開口問他,當聽到竟是吳尚書說出讓范尚書入閣的事,曼娘的眉不由微微一皺:「吳梁兩家可是親家。」陳銘遠面上笑容越發輕鬆:「這朝中官員,真要一個個算起來,那可真是盤根錯節,彼此有親有故的自是不少,可就算是有親有故,背後拆台的還不是很多。別說互相嫁娶,有些人家,一家子還在背後鬥個不停呢。」

    曼娘哦了聲就笑了:「我竟忘了這一茬,想是因為離京太久,在家日子好過,竟忘了這些。」陳銘遠握住妻子的手:「你也別這樣想,我知道,有時這些事,難免會讓人覺得心裡煩惱。」聯姻的人家翻起臉上,那也是很快的。曼娘嗯了一聲:「我們在家裡,還要待多久。」

    沒多久了,陳銘遠眼裡的閃出亮光,或者再有個一年,自己就會被重新起用了。曼娘沒有得到丈夫的回答,輕輕拍了拍他的肩:「你別擔心我,我說過,你到哪裡我就到哪裡。」真好,陳銘遠再次露出笑容,有妻子陪在身邊,真的很好。

    春雨綿綿的春日過去,又進入夏日,江南的夏日雨多不說,連空氣中都能擠出一把水來,陳老太太瞧著丫鬟們把箱子裡發霉的衣衫給拿出來,眉皺緊一些:「哎,原先我還笑話,江南的人怎麼一過了夏日,就要把箱子裡的衣衫拿出來曬,還曬的一院子都是,簡直就是怕別人不曉得他們箱子裡有些什麼東西。現在我才曉得,原來不曬曬,這些衣服都會發霉。」

    曼娘也在那瞧著,聽了陳老太太的話就道:「也是我做媳婦的疏忽了,忘了這江南的夏日,和京城是不一樣的。」丫鬟們已經把一些有霉點的衣衫給尋出來,聽曼娘這樣說就道:「也不是太太疏忽,說起來,京城裡也有連日雨的情形,可只要把箱子墊高,裡面的東西就沒事,那曉得這裡,竟是連箱子墊高都沒用。」

    陳老太太見丫鬟們都做的差不多,歎口氣:「都說江南好,可這夏日,確實不好過。」曼娘給她端上一碗綠豆湯,笑著道:「婆婆要實在住不慣的話,等過了秋,媳婦再陪您回京?」陳老太太的眉皺起:「你陪我回京,那老三呢?」曼娘只笑沒說話,陳老太太搖頭:「這不好,哪有我回去了,他們還在這的道理。罷了,不就是雨水多些,衣服霉了,我會習慣的。」

    久居北方的人來到江南,哪裡能真正習慣,即便是曼娘這樣在江南住過七八年的,有時也會不習慣。更何況陳老太太,但曼娘知道,這是陳老太太一片愛子之心,也沒有勸說。

    雨水連綿的夏日過去,總算到了秋日,去年就是秋日到的家鄉,陳老太太算是瞧出江南秋日的妙處,這裡的蟹比起京城的蟹要肥些,水蜜桃也比京城的水蜜桃要甜蜜多汁。更兼曼娘把莊上送來的東西都撿尖兒奉給陳老太太,陳老太太覺得,若江南一直都是秋日,那該有多好?

    這樣的念頭也不過想想就罷,天下哪有只有一個季節的地方?此時京城也該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了,也不知道兒女們過的怎樣?睞姐兒上回寫來的家書裡面說,又有孕了,希望這回生個聰慧美麗的千金。而阿顏和陳謹,現在也過的很好。

    「阿珠,你瞧,這是誰送來的信。」魏鈺的笑聲已經從門外傳來,睞姐兒用手按下頭,對阿顏道:「和他說過好多次,可他就是不聽,還說,別人都叫我睞姐兒,只有這個稱呼,是他一個人叫的。」阿顏拍拍睞姐兒的手:「這也是你們小夫妻的情趣,你沒見你三哥呢,只叫我阿顏。」

    說著話,魏鈺已經走進來,先對阿顏作個揖:「舅嫂好。」這才把手裡的信顯擺地一揚:「你猜猜,誰送來的信。」睞姐兒也不想理他,別過身道:「誰送來的信不都差不多?」魏鈺見妻子沒有想像中那麼歡喜,有些訕訕地坐到她身邊:「不是旁人,是阿昭來的信。」

    阿昭?自從她遠去,再加上後來傳來天朝子民在呂宋被殺的消息導致重開海禁,銷毀海圖之後,就再沒有她的消息傳來,而此時,還有她的信送來。睞姐兒的歡喜簡直無法想像。阿顏也極其歡喜,想去拿魏鈺手上的信又覺得不好,推睞姐兒一下:「你快些給我瞧瞧,信上說些什麼?」

    這樣才對嘛,魏鈺把信交給妻子就對阿顏道:「我聽送信的人說,不止這裡有信,你府上也有,還有長寧公主那裡,還有陛下那裡,都該有。」睞姐兒已經把信拆開,看到阿昭熟悉的字跡,淚水不由流下,這是阿昭的字,雖然看起來有些奇怪,可這字跡做不得偽。

    阿顏也湊過去,面上開始有喜悅之色:「原來,他們到了那麼遠的地方,算算日子,已經走了快三年了。」也不知道這一路上,他們是怎麼過來的,阿顏和睞姐兒往下看,這日子,已經是一年前的日子了,連封信都要送一年,阿顏不由歎氣。

    「我的阿昭,她這過的是什麼日子?我金尊玉貴的女兒啊。」傷心的話語從長寧公主的嘴裡傳出,淚已經打濕面前的衣衫,手裡捏著一張紙,正是阿昭派人送回來的信。坐在她面前的周太后的臉緊繃,說出的話也充滿怒氣:「陛下他是昏了頭,竟然做出這種事,可是女兒家一嫁了人,怎好?」

    長寧公主把信紙小心翼翼地收起來,看向周太后的眼裡閃出希望:「母后,你說,我們能不能把阿昭接回來?」阿昭信上說,他們並沒有去那個大榮所在的國家,而是一直沿著海往西邊走,經過了崑崙奴在的地方,現在來到另一塊極大的地方,那裡有皮膚全是黑的人,不過也有不少的波斯人。

    周太后拍拍長寧公主的手:「總是嫁了人的,我曉得你心裡傷心。」長寧公主突然站起身:「那我去求陛下,既然他重開海禁,那也就該讓我的阿昭回來。」周太后尚未說話,內侍已經傳報陛下駕到。

    天子已經走進來,還沒給周太后行禮,長寧公主已經道:「阿弟,我的阿昭,能不能接回來。」天子的眼裡閃過一絲訝異,這聲阿弟,已經很多年沒有從長寧公主的嘴裡聽到,但天子依舊給周太后行禮後才起身對長寧公主道:「皇姐,阿昭她也不願回來。」長寧公主眼裡的期盼消失,看著天子道:「你好狠的心啊,你想瞞住天下的人,阿弟,那不是正途。」

    天子的眼已經從長寧公主身上轉開,聲音很輕地說:「我知道,所以,我不是重開海禁了?」重開海禁又如何,自己的女兒已經遠涉重洋,重開海禁,不過是讓自己和女兒之間的信,傳遞的更加困難。如同這封好不容易送到自己手裡的信,日子,竟然是一年前,也不曉得轉了多少手,才由商人送到京城,送到京兆尹的手上,然後送到自己面前。

    一年,是可以發生很多事情的,天子的眼裡漸漸沒有溫度,若對阿昭還有幾絲歉意,也隨著被迫重開海禁,銷毀海圖的舉動而消失。他低垂下眼對周太后道:「母后既安好,我也就告退了。」說完天子行禮退出,周太后看向失魂落魄的長寧公主,輕歎一聲:「阿昭和陛下,真是一對親甥舅。阿寧,罷了,你就當從沒生過阿昭這個女兒。」

    長寧公主的手頹廢地垂下,眼裡的淚又落下,怎麼可以當做從沒生過這個女兒,可是她的心,卻早已不在自己身上。

    阿昭送信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京城,很多人似乎也開始記得,當年陳銘遠送人出海,奉的是當今天子的諭令,而陳銘遠實為能臣的話,也在京中重新出現。畢竟在這一年多裡,很多事情都發生了改變。范尚書強行入閣,在內閣中竟有壓梁首輔一頭的感覺,梁首輔雖依舊在首輔這個位置上,但已有些力不從心,畢竟梁首輔已經老了,年近七旬,而范尚書,不過剛剛過了五十,比他小了快二十歲。

    這樣的形勢變化,很快傳到陳銘遠耳裡,告訴他的人不是別人,而是知縣,知縣既有上進心,這京城裡的消息就比別人要知道的迅速,聽到范尚書要壓住梁首輔,再想到陳銘遠身上,天子的喜惡已經很清楚,不由懊悔自己當初聽梁首輔的話,若有人記得自己是梁首輔提拔的,要拿捏自己那是很容易的。

    於是知縣又去求見陳銘遠,這一年多,知縣和陳銘遠的交往,算不得多但也算不上少,聽到知縣又來,陳銘遠的眉不由皺了下:「這個人,倒是機靈。」曼娘手裡正在為陳銘遠做著一件內衫,聽了這話就笑道:「又發生什麼事了?」

    陳銘遠伸出雙手,讓曼娘給自己試這件內衫合不合身,笑著道:「也沒什麼事,不過有些局勢,不一樣了。」曼娘推他一下:「去吧,還有客人等著呢。」陳銘遠笑著離開,曼娘繼續低頭做衣衫,緋姐兒走進來,坐到曼娘的身邊:「娘,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曼娘捏捏女兒的鼻子:「緋兒想不想京城?」

    說不想是騙人的,畢竟緋姐兒從出生一直到十歲,在京城裡的日子多,況且京城裡面的相識也更多。看著女兒圓溜溜的眼,曼娘笑了:「或者,再等一些時候,我們就可以回京城了。」

    真的嗎?緋姐兒的眼裡閃出喜悅,曼娘繼續做著針線,瞧瞧,還是孩子最坦白,而不是大人。

    知縣對著陳銘遠,早已是十分恭敬,聽他說了不少的話,陳銘遠吩咐人送走客人,信步走回房裡,聽著曼娘和緋姐兒在那說話,陳銘遠的唇不由往上翹。或者,再過一些時候,就可以回京了。家鄉再好,畢竟不一樣。

    陳慎的腳步聲歷來很急,此時也不例外地打斷了陳銘遠的遐思,陳銘遠回頭瞧著兒子:「你這是怎麼了,一身的汗,往哪裡去了?」陳慎笑嘻嘻地給自己的爹作個揖才道:「兒子和幾個哥哥出門跑馬去了,哎呀,這裡就是和京城不一樣,又是秋日,莊家都收了,田地裡正好可以跑馬。」

    說著陳慎把手伸出來:「爹爹你瞧,我們一口氣跑到徐家,在那裡吃了午飯,又一口氣跑回來,來回六十里地,家裡都還沒開晚飯呢。哪像平日坐車,那麼慢。」

    「七哥你又不聽娘的話,出外跑馬,還在這炫耀。」緋姐兒的小腦袋從門邊探出,一臉對哥哥的不贊成。陳慎捏捏妹妹的鼻子:「小丫頭,又說你哥哥壞話,我不給你買糖吃。」緋姐兒的小鼻子一皺:「我才不愛吃你買的糖,不好吃。」陳慎愣住,曼娘已經走出來:「好了,你們兄妹倆都少說幾句,慎兒你既然去徐家吃了午飯,想來吃的很飽,今兒的晚飯就不用吃了。」

    陳慎啊地叫了一聲:「娘,您就這樣對我?」曼娘勾唇一笑,也不理兒子,牽了緋姐兒的手離開,陳慎還要追上去,陳銘遠叫住他:「好了,你娘不過說笑,哪會不讓你吃晚飯。」陳慎呵呵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突然對陳銘遠道:「爹爹,我聽堂舅舅說,京中梁首輔近來很不得陛下聖心,只怕您有起復時候。」

    陳銘遠皺眉:「你去你哪個舅舅家吃的飯?」徐家人口眾多,又不是每個房頭都有人為官的,也有些並不關心這些事。陳慎眨眨眼:「本來想去大舅舅家吃,可他家今兒招待親家,我想著不想去應酬,就去二舅舅家,結果遇到二外祖,他見了我,就說了我好一會兒,說本是書香世家,哪能學十一舅舅。還說爹爹你可能要起復,要我好生收心。哎呀,早曉得,我還是去大舅舅家應酬別人好了。」

    兒子這連珠炮一樣的話讓陳銘遠面上露出欣喜笑容,當聽到最後一句時,陳銘遠的眉不由微微一皺,問兒子道:「如果我真有起復那日,你不想回京?」陳銘遠這話像從天外飄來的一樣,陳慎的話頓時被卡在嘴裡,但很快就點頭:「爹爹,我喜歡這裡,沒多少拘束,不像在京裡,去哪裡都許多小廝跟著,生怕遇到什麼事。爹爹,你若真要起復了,我也不跟你回京,就在這家裡待著可好?」

    陳銘遠瞧一眼兒子就歎氣:「你在這裡待著,會學壞的。」陳慎急急搖頭:「不會的,爹爹,我在這裡也不會學壞的。還有,我還和徐家表兄們約好,去遊歷呢。」陳銘遠的眉皺一下,接著鬆開,記得數年前,兒子就想出門遊歷,可是那時候他年紀小,接著又遇到很多事情,於是他就安安穩穩待在家裡。

    一隻小鳥長大了,也該飛出去了,陳銘遠不說話,陳慎急了:「爹爹,兒子向您保證,絕對全須全尾回來。」還全須全尾呢,陳銘遠在心裡笑了下,面上神色沒變:「還說什麼,吃飯去,我瞧見莊上送了鮮魚過來,你平日不是最愛吃醋魚。」話還沒說完呢,陳慎又要追著父親去問,可是陳銘遠還是不理他。

    吃完晚飯,陳銘遠就和曼娘說起陳慎去遊歷的事情,曼娘的眉一挑,接著就問:「你肯放你兒子出去?」陳銘遠笑了:「他也不小了,十六了,我記得我頭一回出門的時候,還不到十五歲。」那是陳銘遠第一次回家鄉,雖然是跟著徐琴一家子來的,可後來就一個人出門了。那也是陳銘遠頭一回瞧見曼娘,那樣平靜的一個人,雖然長的普通,可只覺得她身上,總和別人不一樣。

    曼娘抬頭,正好看見丈夫盯著自己,不由微微一笑:「瞧我做什麼?有想起什麼事呢,他要出門,也不是什麼難事,只是他那個脾氣。」陳銘遠已經攤開手:「我兒子,我清楚,並不會胡鬧的,就讓他去吧。再說我聽了他一起去的,都是那穩重的。長這麼大,也要像鳥一樣飛出去瞧瞧外面的世界。」

    這就是答應了,曼娘笑了:「你自己心裡早就應了,還偏要來問我,你說讓他去就讓他去,這回,我連小廝都不讓他帶,也要讓他曉得,行路人的辛苦。」陳銘遠笑了笑,握住妻子的手,眼裡滿是溫柔,曼娘的笑容還是沒變,如同平日一樣。

    陳慎第二日一早就守在爹娘門口想問問,來往的丫鬟見到了,都笑著道:「七爺今兒怎麼這麼早就守在這裡?是不是想問太太話呢?」陳慎的臉紅了紅,但還是一本正經地道:「我是等爹爹起來。」

    陳銘遠在屋裡已經聽到,對曼娘笑著搖頭:「這孩子,這樣急躁,倒像誰?」曼娘用手攏一下頭髮:「像他小舅舅,阿弟就是這麼個急躁的脾氣。」陳銘遠點頭一笑,衝著窗外道:「就知道你沒多少孝心,回去再睡會兒吧,你娘說,這次出門不許帶小廝,要曉得行路人的辛苦才是。」

    這是,准自己出門遊歷了?陳慎登時大喜,對著屋子連連作了幾個揖,就往外跑去,這路上要帶些什麼東西,還有,銀子要帶多少,對了,最要緊的是,這財不能露白,不然就會遇到劫道的,自己可還想平平安安回來,而不是把命丟在半道上。

    陳銘遠透過窗看見兒子跑走這才笑道:「這孩子,真是不曉得說什麼好。」說完陳銘遠就搖頭:「老了,我真感到自己有些老了。」曼娘招呼丫鬟進來伺候才對丈夫道:「你可不老,還想在朝中進取呢。」

    陳銘遠說的微微一愣,接著就露出笑,看向窗外的眼裡帶上期盼,快了,算著時日,很快了。

    陳老太太聽說孫子要出門遊歷,不免有些不快,可陳銘遠夫妻已經答應了,陳老太太也只有答應,還不忘讓曼娘尋一個老成些的管家跟著他們,路上做個伴也好。這回陳慎要和表兄往金陵去,去過金陵,再往揚州,一路再往山東去,算著日子,這一趟總要一年左右才回來。

    送走了陳慎,已是九月初,菊花開放,釀好的桂花酒也開了壇。赴過幾次宴請,似乎瞬間就到了過年時候,今年從京裡送來的年禮還是一樣豐厚,睞姐兒已經又生下一個兒子,信上不無沮喪地說,也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生個閨女。阿顏又有了喜,陳謹說,阿顏的身體很好,讓曼娘不要太過擔心。

    一向不愛動筆的秦婉柔也寫來了信,說回京了幾個老朋友,只可惜她們都沒見到曼娘。至於陳銘遠和京中的信,就比這些事要多很多,不像曼娘接到的這些信這樣瑣碎,吳尚書在力主范尚書入閣後,和梁首輔之間很快也就修好,畢竟雙方都是親家。吳二奶奶上個月已經生下一個公子,這位少爺滿月之時,梁首輔也來到滿月宴上,眾人都說,這個孩子的福氣,比起普通人的福氣,不曉得大到哪裡去。

    陳銘遠把這封信放下,唇邊露出笑容,不到蓋棺之時,誰可定論?正要提筆給京中寫回信時候,曼娘走了進來,瞧見陳銘遠在寫回信就笑著說:「也不知道你收到的信裡面,說了些什麼?」

    陳銘遠已經把信寫完,笑著道:「都是些你不大愛聽的,不過吳尚書的公子,上個月新添了小公子,寫信這人說,當初我若把女兒嫁到吳家,或許也不會被吳尚書記恨在心。」曼娘哦了一聲:「這人不明白你,不曉得我們不會因為女兒不喜歡,只為了利益就把女兒嫁過去。」

    陳銘遠拍拍妻子的手:「所以,只有你懂我。」曼娘啐他一口,貧嘴。

    丫鬟已在門外道:「太太,又有人送年禮來了,還請太太出去。」年下,就是這麼忙,曼娘拍拍丈夫的手走出去,陳銘遠繼續寫第二封信,年下,的確很忙。

    在迎來送往中,又是一年到了,江南的冬日和京城的冬日也是不一樣的,好在有火盆,有熏籠,又已在這宅子過了一個冬日,陳老太太覺得,比去年冬日好受多了,特別是江南的梅花比京城開的早,在初雪的日子,看著雪裡紅梅也是一番享受。

    陳老太太愛,曼娘也有孝心,特地尋了一日,在園中辦賞梅宴,來的就是族裡那些族人,酒席也就兩桌,大家說笑著,也十分喜樂。曼娘應酬了一會兒,秋霜已經走到曼娘耳邊輕聲道:「太太,京中有信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倒數第二章了,所以就不分章了,直接一大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