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183 文 / 秋李子

    睞姐兒等曼娘一放下手就摸摸鼻子:「娘,我都不是小孩子了,再捏,鼻子會被捏斷的?」曼娘退後一步瞧著自己女兒,面色粉白、雙眼靈動,那管鼻子更是生的好,不由笑著道:「你這鼻子,如果不是我經常捏,哪會生的這麼高?」睞姐兒吐舌嘻嘻一笑,曼娘點女兒額頭一下,放開讓她去了。

    珍兒柳條跟在睞姐兒身後,睞姐兒身量生的比同齡女孩高些,又穿了一身鮮艷,看著背影,真似鮮花一支,難怪想著她的人不少,就算真想留,也只能再留十年左右了,再久,就過了二十,那時還不出嫁就被人笑了。

    「奶奶怎麼這麼大熱的天還在院子裡站著?」春雨的聲音響起,接著曼娘頭上就多了一柄紈扇,春雨拿著扇子給曼娘遮著日頭呢,曼娘的步子沒有動:「我只是想,睞姐兒啊,眼看著就這麼大了,這些年見過瞧過的也多了,真是不知道,給她尋個什麼樣的婆家,才能把這心放下。」

    原來如此,曼娘不動,春雨也沒離開:「兒孫自有兒孫福,就算為兒孫操上百來年的心,總還是有操不到的地方,我覺著啊,奶奶把小姐教的這麼好,知禮聰慧、能知世情,又不失才學,只要嫁個家教好、人品好的姑爺,小姐一定能順順當當過這輩子。」

    曼娘抿嘴笑了:「趙媽媽,果真是捨不得說你家小姐半句不是。」春雨噗嗤一聲笑出來:「奶奶來笑話我,也不是我服侍小姐,就為小姐說好話,這麼些年,冷眼瞧著,似小姐一樣的人品、相貌、教養的,還真不多,也不知道日後哪個有福的公子做了我們家小姐的姑爺。」

    聽著春雨的話,曼娘心中的那些感慨也似被風吹去,孩子大了,總要放開牽著她的手,看著她去交朋友,去處置那些事情,從無憂無「聽潮閣」更新最-快,全文字手打慮的孩子長成能擋住風雨的人,然後去往別人家,繼續她的人生,曼娘覺得眼角有濕潤感,肚裡的孩子又踢了一腳,曼娘摸摸肚子,等到這個孩子出嫁時候,只怕睞姐兒都兒女成行了,時光就這樣如水一樣過去,留給人的只有白髮皺紋和心中的感念。

    雖是睞姐兒頭一回做東開社,但從睞姐兒臉色來看,這個第一回,非常圓滿非常成功。果然曼娘午覺剛起,等在一邊的睞姐兒就跑到她床邊,扶著她起來,小嘴說個不停:「娘,今兒她們都說,我的茶好,點心也好,還有,我的詩也有進步。」

    曼娘掩住口打個哈欠:「茶好、點心好,這可不是你的功勞,詩有進步,拿給我瞧瞧。」睞姐兒等的就是這句,走到桌前把詩拿給曼娘,眼巴巴地望著,孩子們作詩,多d5wx.百度|搜索「第五文學」看最新|章節是應景,今日也不例外,詠的是荷。

    碧裙、黃蕊、白紗這些字眼,睞姐兒今兒竟一個都沒用,曼娘看完不由奇了:「你是被誰指點過,這些字眼都沒用,難怪說作詩進步了。」難得被娘表揚,睞姐兒不由有些得意,點著頭道:「娘您難道沒聽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每日都抄唐詩呢,不光唐詩,還要抄宋詞,就這麼抄上幾百首,就該會了。」

    「果然是我閨女,這麼聰明。」陳銘遠的聲音從門外傳來,睞姐兒忙上前掀起湘妃簾:「爹爹,你今兒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外頭熱,陳銘遠也不例外被曬的滿頭都是汗,見妻子也要起身迎接就對曼娘道:「你好生坐著,我只是回來換件衣衫,等會兒和四弟往韓家去。」

    難怪回來這麼早,還是因為有家事,曼娘也就坐下,睞姐兒已經走到櫃子邊去翻衣衫:「爹爹,那你是要穿這件淺綠的那還是嫩黃的?對了,爹爹,你穿玉色也很好看,就是芝蘭玉樹一樣。」

    曼娘用手撐住下巴:「睞姐兒回來,別亂翻,不然等會兒丫鬟們還收拾。」睞姐兒已經拿出一件玉色的來:「爹爹,就穿這件,好看。」陳銘遠摸摸女兒的發:「換一件吧,你爹爹我,今兒不是去說好看不好看的。」

    好容易尋出來,可是爹爹竟然不喜歡,睞姐兒把衣衫放回去,曼娘已經叫丫鬟進來給陳銘遠尋著衣衫,對睞姐兒道:「你爹爹有正經事呢,出去吧。」睞姐兒聽到去韓家三個字就明白了些,乖乖地行禮退下,但還不忘叮囑陳銘遠:「爹爹,我的詩有進步,你可別忘了看。」

    陳銘遠笑了:「當然不會忘記看,我女兒寫的,肯定好看。」曼娘拿過丫鬟尋出來的深紫色衣衫給陳銘遠換著:「就你,她寫首打油詩,你也要讚她力壓李杜,蓋過元白不可。」陳銘遠換好衣衫,又拿著手巾擦擦臉上的汗才說:「我可沒這麼說,你別誣陷我。」

    曼娘淺淺一笑,這才問陳銘遠:「四嬸子的事,韓家那邊,到底曉得了多少?」為了韓氏的兩個孩子,韓氏牽扯到放印子錢這件事,這家裡只有幾個人曉得,那些參與調查這件事的下人們,既是陳四爺的心腹,當然也曉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陳銘遠歎口氣:「昨兒韓老爺來的時候,父親和韓老爺說了幾句,韓老爺這才大驚,說帶女兒回去好好教導,今兒早上,韓老爺又尋到四弟,說的十分誠懇,讓四弟今日下了值,去他家一趟,四弟也曉得,這該是勸和的,這才約了我一起去。」

    說著陳銘遠又歎氣:「這件事說起來,也只能四弟妹自己想得開,怕就怕她還以為,這是我們一家子看她不順眼,故意整治呢?」曼娘奇怪地咦了一聲:「你怎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句?」陳銘遠搭住妻子的肩:「我又不是對內宅的事毫不知情,四弟妹這脾氣,原來也不是這樣的,怎麼現在就變這麼執拗了,著實想不通。」

    曼娘安撫地拍拍陳銘遠的肩,陳銘遠伸手摸摸:「沒事,我沒別的意思,只是看著四弟總為這件事煩惱,有感而發而已,我先出去了,今晚只怕回來的晚。你別等我了,你睡的晚,對孩子不好。」曼娘白丈夫一眼:「原來不是心疼我,是心疼我肚裡的孩子。」

    陳銘遠笑了:「當然是因為心疼你,才心疼你肚子裡的孩子。」曼娘抿唇一笑,看著丈夫離開,也把這事放到一邊。

    這事陳大太太自然不能放到一邊,晚間曼娘去陳大太太上房時候,陳大太太不由自己地挑起這個話:「也不知道他們在韓家,遇到些什麼事呢,怎麼這會兒都不回來?」陳銘眉的眉微微一皺,原本以為韓氏和陳四爺之間是常見的夫妻爭執,也曾勸過自己弟弟,做男人先給媳婦低頭,不丟人,可陳四爺說出緣由,陳銘眉自然偏向自己弟弟。

    此時聽自己娘這樣說,陳銘眉不由道:「娘,這件事,總要慢慢計較,哪能一下就說通的,其實四弟妹,家境也不差,為何會……」話沒說完陳銘眉就沒往下說,陳大太太歎氣,自己把話給轉了:「曼娘,聽絃歌說,睞姐兒的詩,作的比原來好了。」

    曼娘笑著應是,趙氏也笑了:「睞侄女,真是人說不上來的好,那麼小小個人,有主見又聰明,又乖巧,難怪人人疼她,我要有這麼個女兒,真是夢裡都會笑醒,可惜生了兩個,都是皮小子。」

    陳銘眉對弟妹道:「你還年輕,總會有個閨女的,娘,十月裡是老太妃的八十大壽,家裡要準備些什麼壽禮?」

    新帝登基,陳太妃的輩分又高了一級,現在是皇曾祖恭仁寬和太皇太妃,太妃上四字徽號的極少,陳太妃也算是登上人生最高峰。十月裡就是她的八十大壽,必然大辦,陳家是她外家,這壽禮也要頗費心思。

    陳大太太的心思果w「海」看最|新章節然轉向這件事去了:「原本我讓你幾個弟妹,去尋塊好玉,雕尊觀音,可是你祖父說,這件事他有主意,還說,這天下最瞭解老太妃的就是他,讓我們都別操心。還說誰要悄悄備了壽禮,他知道了,就打碎了。」

    這樣的話倒正經是九阿公的口氣,陳銘眉是明白自己祖父的脾氣的,不由笑道:「祖父的脾氣,倒和原先不一樣。」陳大太太拍拍女兒的手:「你祖父都這樣說,我還能說什麼,只好把那尋到的好玉,改做別的,不如截了一段來做個玉連環,給絃歌壓箱。」

    陳銘眉眼裡添上淡淡的憂愁:「絃歌父親才過了週年,娘就想著給她壓箱的事了。」孝重千斤日減一斤,可對陳銘眉來說,卻不是這樣,陳大太太曉得女兒和曾姑爺之間恩愛情濃的,在族內那十年,算得上相依為命,比起一般夫妻的恩愛更不一樣,也只有想轉別話。

    丫鬟已經走進來:「太太,三爺四爺回來了。」陳大太太不由站起:「你可瞧的真切,你三爺四爺沒有傷著吧?酒有沒有喝多?還有,」陳銘眉忙示意丫鬟去把陳銘遠和陳四爺叫進來:「娘,您問這麼些,倒不如把他們叫進來問問。」

    陳大太太這才坐下,不一會兒陳銘遠弟兄進來,都是一家子,也就沒迴避出去,曼娘先往丈夫臉上瞧去,見他神色如常,心這才放下。陳四爺一進屋見屋裡滿當當全是人,倒笑了一下,對周圍抱拳作個揖:「為我的事,累一家子操心了,不過姻緣本是前定,誰是誰非就看緣分到什麼地步吧。」

    陳銘眉已經沉下臉:「沒個正形,婚姻本合兩姓之好,你以為是你喜歡就可以娶,不喜歡就不要嗎?四弟,這件事,都拖了一年多了。」陳四爺眼裡閃過黯然之色,接著抬頭露出笑:「我今兒在韓家也是這樣說的,姐姐,破鏡重圓,總歸還是有裂痕的。」作者有話要說:婚姻真是件很複雜的事,沒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準則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