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146管教 文 / 秋李子

    劉三太太滿臉不情願,就那麼點事,值得這樣大張旗鼓嗎?門簾掀起,走出來的是七太太,她看著劉家這兩妯娌,走到劉二太太面前道:「表嫂還請起,大伯母說,當不得這個禮。」聽到請起兩個字,劉三太太一咕嚕爬起來就連連點頭:「親家太太,說的是,說來,昨日的事也是我急躁了些,想了想,這種事情……」

    七太太都不理她只是看著劉二太太:「二表嫂,事不在你,還請起,至於劉三太太,我們徐家廟小,盛不下您這位舉人老爺的娘,還請出去逆青全文閱讀。」對劉三太太,連表弟妹都不用,劉二太太曉得這是徐家大怒,哪裡敢站起來,還把劉三太太也扯了重新跪下:「表弟妹休如此說,娘親舅大,爹娘都已去世,所餘長輩不多,舅舅很該對我們這些做外甥的多加提點才是。反倒我們讓舅舅舅母操心,實在罪該萬死。」

    說著劉二太太伏地大哭起來,七太太重又進屋,劉三太太跪了一回,心裡的怒氣開始慢慢上來,畢竟在她看來,十四小姐是軟柿子,怎麼捏都沒關係,趁著昨兒出的事,就要好好地把這口氣全都出了,這樣才能消當年被婆婆嚴厲對待的氣。誰知十一爺竟然衝進門來把人帶走,劉三太太當時被嚇的魂快飛了,接著就是惱怒,你家女兒做出錯事,你家竟這樣護著,這親戚,還要不要做了?

    要照劉三太太想的,倒不如一口氣寫休書,把十四小姐休了,然後再尋房好的來。誰知除了兒子,連丈夫都不同意,說總是舅舅家的孫女這樣做臉要怎麼擱,此時跪的膝蓋疼又聽的劉二太太在那哭,不由站起身就道:「二嫂你慢慢哭吧,我從沒聽過這樣的事,媳婦做了錯事,反要婆婆過來道歉的,就算是舅舅,也不能這樣顛倒黑白。」

    說著劉三太太就對屋裡道:「大舅母,您既不肯見我們,我也不好意思再在這待著,我啊,先走了,至於您家的閨女……」不等說完,劉二太太已經起身,左右開弓就往妯娌臉上打了兩巴掌:「你給我好好待在這,今兒不是什麼媳婦婆婆,而是舅舅外甥。要你連這點都不曉得,別怪我寫信給大伯,七侄兒的前程就別想要了。」

    劉三太太不料二嫂竟然打了自己兩巴掌,況且還拿最牽掛的兒子的前程來說事,不由淚汪汪道:「大伯那邊,可是親親的侄子,難道還不護侄兒,而是護一個外人。」到這時候還冥頑不靈,劉二太太覺得,自己這個弟妹到底是怎麼了,是原本就這樣呢,還是公公去世後她覺得沒人可以壓制才變成這樣?

    劉二太太已經覺得無力,真和徐府鬧翻了,那是半點好處都沒有,大伯雖官位顯達,有一多半是仗徐家的勢,不然公公也不會執意求娶徐家女兒為孫媳,好把這親再續下去。想到此劉二太太再次跪地大哭:「大舅母,我總只是個嫂子,管教不了,求大伯母看在我死去的公公婆婆份上,管教管教小嬸子。」

    管教自己,劉三太太臉色立即變了,還待要說話,就見門簾掀起,這回走出來的是十一太太,她走到劉二太太面前扶起她,柔聲道:「二表嫂請起,這事,本就不是你的錯,婆婆請二表嫂進屋裡奉茶。」

    說著十一太太就和劉二太太進屋,劉三太太沒人理,哎呀了一聲,屋裡已經走出一個丫鬟,笑瞇瞇地走到劉三太太面前:「劉三太太,老太太說了,您是舉人老爺的娘,身份貴重,我們這地方小,盛不下,還請您出去。」說著就有幾個婆子過來,一副請劉三太太出門的樣子。

    這樣狠,真是半點親戚情義都不顧了,劉三太太跺腳,下巴一抬,哼,到頭來還不是要求到自己頭上,昂著頭走出去,走到大門口不見自己家的人,不由轉身想問問徐家的人,可徐家的大門已經關上,門口除了那兩盞燈籠什麼都看不見,這是怎麼一回事?劉三太太有些慌張,走下台階,四周都是漆黑的,想想又回到大門前,好歹這還有點光亮。

    可也不能這麼等著,劉三太太伸手拍門,門裡毫無反應,只得坐到門口,二月下旬的天氣,夜裡還有些涼,徐家大門口自然趕不上劉家的上房,劉三太太只覺得手腳都凍僵了,起身往門上拍了兩下:「你家就這樣對待親家嗎?徐……」

    徐家大門這時打開,露出張睡眼惺忪的臉:「原來是您啊,我們老太太說了,您要還認她這個舅母,就在門外好好想想。」這樣的羞辱,劉三太太眼裡的淚頓時下來了:「好,等天一亮我就找人評評理,這有為了媳婦把婆婆關到門外的,徐家護短,未免也太過了。」

    守門的把門打開一些:「您就算走到天邊,這舅母管教外甥媳婦,也沒人敢說個不字,您不會把這個給忘了吧?」沒了爹娘的外甥,舅舅管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劉三太太后退一步,覺得和這樣的人說話太有**份,重又坐下,門再次關上,劉三太太越想越傷心,就沒過過什麼順心日子神脈無敵。

    台階下有腳步聲,接著劉七爺跑上來:「娘,您怎麼在這。」劉三太太一把拉住兒子:「兒啊,徐家做事也未免太,等天一亮,就寫休書,這門親,不要了。」劉三太太說的氣勢洶洶,劉七爺卻沒有說話,劉三太太不由拉兒子一下:「你怎麼了?」

    劉七爺艱難地說:「娘,這話,還是別說了。」劉三太太怒了:「媳婦不好就要管教,你別怕,我們有……」劉七爺抱著頭:「大伯不會護著我們的,方才表伯父說了,要給學道寫信,革了我的功名,二伯也說,給我吃個教訓也好,我這樣的脾氣,未免太唯我獨尊,到時真出仕,說不定就給大伯帶來麻煩。娘,」

    劉三太太的唇張大:「可是,你可是大伯親親的侄兒。」劉七爺的聲音很低:「大伯他,還是幾位舅公親親的外甥呢,娘,我們怎麼就忘了這個?」說著劉七爺歎氣,其實妻子也沒什麼不好,樣貌美麗,嫁妝不少,性子溫柔,還給自己生了三個孩子,這些年來,對自己的起居也很用心。

    若不是娘成日在自己面前說妻子不過是個庶出,當時就不該應下這門親,來往都被親戚笑話這樣的話,又給了自己個嬌美的妾,也不會這樣吧?當初,也過過好日子的。劉七爺只覺得心煩意亂,不知該做什麼,猛地站起身,劉三太太拉住他:「你要幹什麼去?」

    劉七爺轉頭看著自己的娘:「我要去尋舅兄,讓他打我一頓。」劉三太太的眼頓時睜大:「你瘋了,他是什麼樣的人,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別說打你一頓,就算是,你不許去,你是我的兒子,我不會對你不好。」劉七爺只覺得頭暈腦脹,把自己的袖子從劉三太太手裡抽出就往三老太爺家的宅子走去,劉三太太看著兒子離開,頹然地坐下,感到風更冷了,自己沒做錯什麼,天下的婆婆不都這樣對媳婦的?

    和冷風吹的門口相比,徐老太太的上房是溫暖熱鬧的,劉二太太一進屋就跪在徐老太太和三老太太面前,口口聲聲只是道歉,外甥媳婦這樣,兩位老太太也不好再端著,徐老太太親手扶她起來又讓人送來燕窩粥給劉二太太墊一下才道:「這件事,原本也不怪你,可是這結親,是兩家之好,不是那隨便兩個人高興了就結,不高興了就分開。」

    劉二太太急忙起身,十分恭敬地道:「舅母教訓得對,其實呢,也要怪做外甥媳婦的,只想著妯娌間和睦,卻忘了,這婆婆待媳婦不慈愛,傳出去也是要被人笑話的。甚至還出現這樣的事,外甥媳婦真是最改完。」說著又行禮下去,徐老太太攙住她:「我曉得你是好孩子,可是這事,說起來是真的難辦。別說我們這樣人家,就算再次一等的,嫁出閣的女兒受了這樣對待,夫妻情分全無,婆婆毫不慈愛,也該……」

    說著徐老太太歎一聲,劉二太太的心肝都顫一下,原本以為被叫進屋來,又這樣相待,再哭求一番,徐老太太就會點頭,誰知毫不鬆口,不由看著徐老太太:「大舅母,我……」徐老太太已經擺手:「這事,本就不該你來賠罪,你來,是你知禮,我歡喜,你放心,以後不管怎麼說,你也是我外甥媳婦,這點不會變。只是以後,等我們不在了,也就難說了,不過這也應了句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就不來往了。」

    徐老太太看似歎息,劉二太太卻知道話裡有深意,劉徐兩家,都是走書香這條路子,官場上互為奧援本是常事,可此時徐老太太這話,輕描淡寫的就要把劉家這邊的親斷掉。不過想想也是,徐家族內人才濟濟,親戚眾多,多劉家不多,少劉家一個不少,但劉家可不一樣。

    劉二太太心裡更惱劉三太太,正待開口十一太太已經笑著道:「其實這事說起來呢,還是我們家把孩子教的太好,太過賢良淑德,一心只想著孝敬婆婆,連嫁妝都全交到婆婆手裡,才惹出這樣事來。」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七太太已經把幾張紙拿過來:「這呢,是今日我們細細去查訪,才曉得我們姑奶奶的田莊鋪子,統統換了人管,帳也只交到劉三太太那邊,甚至,」七太太微微一頓才道:「我們千方百計尋到一個被攆出去的陪房才曉得,連去年那邊的表侄女出閣,首飾裡的一套玉作,也是我們姑奶奶的。其實去年我們去吃喜酒就看見了,想著只怕是她們姑嫂情深,送去添妝的,誰知道,竟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