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131管家 文 / 秋李子

    管家娘子的嘴巴頓時張大,見陳銘遠腳步有些踉蹌,趕緊上前道:「三爺,還是尋個丫鬟抱進去吧,您酒喝這麼多,要是摔了?」曼娘已經回頭:「摔了,才能記住教訓,免得以後又喝這麼多。」陳銘遠呵呵一笑,老老實實背著兒子往裡面走,管家娘子忙牽著謹哥兒,招呼其他人趕緊跟上。

    曼娘這才和睞姐兒往陳大太太上房去,陳大太太已經卸了妝容,還沒有睡下,略略問了幾句,見睞姐兒困的沒法,也就讓她們趕緊回去睡覺。

    曼娘母女走了,劉婆子才帶人伺候陳大太太睡下,見陳大太太閉上眼,劉婆子剛準備走就聽到陳大太太似在說話:「一個的好處是怎麼說都說不完,另一個是好處越來越少,哎。劉婆子明白陳大太太說的是誰,輕聲道:「太太也不必太煩心,有些事,三奶奶心裡有數。」陳大太太又輕歎一聲翻了個聲,這回是真睡了,劉婆子這才把帳子放下退出。

    回過了娘家,就該挨個拜訪親戚,既要去,就要帶了孩子們,給見面禮送見面禮,往往都是滿車子去,滿車子回。齊王府、邱家、秦家、朱家,京城裡的親友故交極多,等到挨個拜訪完,已經是臘月尾,到過年時候了。

    睞姐兒姐弟從記事起,還是頭一回在京城裡過年,京城冬日會下雪且不說,過年的風俗和龍巖還是有些不同。從丫鬟們開始忙著掃塵、刷匾額,掛燈籠,貼窗花開始起,睞姐兒姐弟三個就跟著丫鬟們進進出出,看窗花要貼在哪裡,還有怎麼貼才好看。

    開頭還好,等見睞姐兒姐弟好幾次都這樣,曼娘索性把他們都喊進來:「你們在那,別人也沒法做事,你們幾個既然閒,睞姐兒,過來替娘做針線,謹哥兒,過來練大字,明年過年就你寫對聯。慎哥兒,你也該學寫字了。」

    慎哥兒原本見哥哥姐姐都被娘找到事做,還想悄悄地出去繼續玩,等聽到娘後面這話,不由叫聲娘。曼娘把小兒子拉過來,給他整理一下衣衫:「別撒嬌,我是算著,你們剛剛到京城也不習慣,這才放了你們幾日假。現在呢,客也拜的差不多了,禮也收了不少了,就該收收心,平日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慎哥兒爬上曼娘膝頭坐好:「可是娘,我可不可以不學寫字?」曼娘點一下兒子的鼻子:「不行,你都滿了三歲,過了年就四歲了,還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羞不羞?」好像的確有些讓人害羞,慎哥兒緊緊摟住自己的娘不說話。

    睞姐兒和謹哥兒兩人對看一眼,看來就算換了個地方,娘還是要求這麼嚴,還是趕緊各自去做針線練大字去。

    見兩個大些的孩子乖乖各自去做事,曼娘抿唇一笑,也不把小兒子放下,拿起針線繼續做起來,慎哥兒的手拉住娘的前襟,眼睛就看著曼娘在動,突然想起什麼:「娘,我會寫自己的名字。」

    說著慎哥兒就跳下去,走到謹哥兒面前拿過哥哥的筆,歪歪扭扭在紙上寫起來,曼娘伸頭過去一瞧,寫的好的只有一點,那一豎還是歪的,只能勉強看的出來是陳慎兩個字,不由笑了:「比你哥哥當年寫的,可要差多了。以後慢慢學。」

    慎哥兒臉上的得意一下消失,謹哥兒的小鼻子都快翹起,睞姐兒在旁抿著嘴笑。曼娘又摸摸慎哥兒的頭:「不過呢,你哥哥可是過了四歲才開始學寫字的。」那看來自己還是比哥哥強,慎哥兒頓時又得意起來,冬雪走了進來:「奶奶,太太請您過去一趟。」

    大概又是為了過年時候要在哪天請客,曼娘讓冬雪看好這幾個孩子,這幾日越發冷起來了,還是在屋裡貓著比較好。

    曼娘走進陳大太太房裡,腳步不由一滯,屋裡只有陳大太太和韓氏兩人,韓氏侍立在旁,眼角似乎還有淚。陳大太太已經看見曼娘,招呼曼娘過來:「特地就是要和你說的。」接著陳大太太又對韓氏道:「你也坐下吧,我曉得你辛苦,可這些年,我也沒說過你什麼。」

    韓氏被陳大太太在曼娘面前這樣說,心裡委屈更深:「媳婦也曉得,媳婦樣樣都不如三嫂,可是媳婦這些年……」陳大太太制止她:「你的辛苦,我是明白的,不過一家有一家的章法,我老了,就算想管,也精神短,再說你們又不是不爭氣,這才要你們管家。」

    原來是為了管家的事,曼娘剛準備開口陳大太太就道:「你別推辭,你是我的長媳,處事從來都是公正的。」韓氏心裡越發委屈起來,想開口終究還是攪著帕子不說話,陳大太太閉目喘息一下才道:「你也管了這麼些年,有始有終,等過了年,把這些都清點清楚了,再把帳交給你三嫂。」

    曼娘總算逮到機會開口:「婆婆,這不妥,雖說照道理我管家也沒什麼,可是我出外數年,家裡有些人有些事都快不認得了。還是四嬸子管著,我從旁協助就好。」陳大太太搖頭:「人和事都有帳呢,哪會上不了手?再說這兩三年,家裡都不會有什麼大事。」

    兒女們都已各自嫁娶,孫兒們都還小,九阿公這些年一貫康健,這兩三年紅白喜事都不會有,不外就是過年過節,各府來往的禮,別的就是日常過活。這些事,別說換了曼娘,就是韓氏管家這些年都沒出一點簍子就能看得出來。

    曼娘往韓氏面上瞧去,韓氏努力想讓自己的淚流不出來,可是那淚還是忍不住,此時見曼娘看自己,勉強開口道:「婆婆,我曉得,我才幹不如三嫂,這些年,讓婆婆您看不過眼也是有的,我……」

    陳大太太抬頭看向韓氏,眼神裡有失望之色,這失望越來越濃,當初韓氏剛嫁過來時,也是聰明伶俐,活潑可人,常伺候在自己身邊。那時陳大太太是很喜歡韓氏的,再到後來,曼娘夫妻雙雙被貶出京,也虧了韓氏在旁服侍勸解,是什麼時候開始變了?陳大太太微微歎氣,就是從韓氏父親被彈劾開始,可是說句實話,官場沉浮,這是多麼正常的一件事?

    要能成大器,不僅能經得起富貴,也要能受得了挫折。韓氏缺的,就是這點,而曼娘最好的就是這點。韓氏能看出陳大太太眼裡的失望之色,眼裡又是一陣酸澀。說來,不就是自己娘家不爭氣,即便夫君爭氣又如何,況且自己的夫君在公婆眼裡,還是遠比不上三哥的。

    韓氏低頭不語,陳大太太此時也不想安慰她,只是對曼娘道:「我相信你,這些日子你就和你三嬸子一起先理著家裡的事,等到二月,就全交給你。」曼娘知道到此時,再說什麼推辭的話就未免矯情,只有應是。

    韓氏又傷心又憤怒又委屈,背後陳大太太說些什麼話竟一個字都沒聽進去,陳大太太道:「我還有兩件事要交代,」曼娘應是,陳大太太緩緩地道:「一件是韓親家那邊的,親家老爺被貶,貴州那地方,山長路遠的,親家太太有多病,舅奶奶要照顧她,孩子又小,家裡未免一時缺了進項。我們是至親,本就該互相幫忙的,我做主,每季給親家太太那邊送一百兩銀子去,到年底再多送一百兩過去,等親家老爺從貴州回來。」

    一年五百兩,這和韓氏現在每年接濟韓家的也差不多,但悄悄接濟和這放到檯面上來那就是兩回事,韓氏的臉頓時**辣起來。陳大太太看著韓氏,心裡又在搖頭,終於沒有說出,只是繼續說第二件事:「當初曼娘離開時候,鋪子田莊交給了我,讓我幫忙看著。我這些年精神短,就委託了四奶奶,別的要等二月裡,這些,四奶奶你回去理一理,先交給你三嫂吧。」

    韓氏是曉得這些鋪子田莊遲早要交還給曼娘的,只是想著既然曼娘沒有親自出面來索,那就多拖一日是一日,此時見陳大太太開口,只是應道:「是,媳婦這會兒回去就把那些帳理出來。」

    這話還算陳大太太愛聽,曼娘能清晰感覺到韓氏的憤怒和不甘,想到陳珍蘭那日說的話,心裡不由長歎一聲,但這是別人家的事,自己管不了,只有又陪陳大太太說了幾句話就告退。韓氏也自回去先把田莊鋪面的帳給理出來,走出陳大太太院子,韓氏覺得腿有些發軟,翠玉忙上前攙住她,韓氏此時心中無數念頭,沒有一個念頭不覺得自己可憐,若自己娘家得靠,也不會被處處壓制。

    前面傳來笑聲,翠玉耳朵尖,聽出是趙氏的,忙要扶著韓氏從另一邊走,誰知趙氏速度更快,已經笑吟吟開口:「四嫂平日管家極忙,這會兒想必是去和婆婆回什麼事。說起來還是我清閒,每日只用抱抱孩子。」

    趙氏面上幸災樂禍的得意,讓韓氏眼裡都噴出火來,兩人身後都跟著不少人,也不能在這些下人面前墮了自己威風,韓氏只是淡淡一笑:「以後我就要和五嬸子一樣清閒了,怎麼,五嬸子不曉得?」趙氏唇邊笑容沒變:「那我也能多個去處,免得只能和孩子們玩。」

    說著趙氏越過韓氏往陳大太太上房去,韓氏的指甲都摳進了手心,在這個家,得以立足的憑仗越來越少,還不知道會怎麼被笑話。翠玉知道這件事,是怎樣都沒法扭轉,輕聲道:「奶奶,您先回去把帳理出來,別的,日子還長。」

    日子還長?韓氏輕歎一聲:「你還年輕,不曉得,不能管家的旁支,以後分家過的是什麼日子,難道我以後要像二嫂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寫韓氏這個人,並不是說她是個壞人,而是想寫出一個境遇改變時候,無法承受的人來。要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從境遇改變中是最能看出來了,很多困境或者順境時候表現很好的人,往往在境遇改變後,會變的面目全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