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39貼心 文 / 秋李子

    要知道去年二奶奶回來時候,已經暗地裡敲打過四奶奶,四奶奶雖管了這些日子的家,說來不過是個過手財神,那些下人們所聽命的,還是徐家。二奶奶是二房長嫂,四奶奶自然不敢像對待五奶奶一樣對待她,只有唯唯聽命。

    事還沒冷多久,現在婆婆又要進京,四奶奶只有越髮夾了尾巴做人,哪敢像原來一樣還說幾句酸話,只是順著眾人的話說著曼娘的婚事。

    曼娘被說的面紅耳赤,六小姐已經笑著道:「姑母嬸子們,十三妹妹怎麼說都還是沒出閣的閨女,這樣說你們也不怕她害羞。」大小姐手裡正拿著個桔子在剝皮,聽了就拿著皮往六小姐那邊作勢打去:「去,知道你是新媳婦還害羞,要不要你去尋你二姐問問,問她私下裡說的那些話,可是更讓人臉紅。」

    二小姐本在喫茶,聽自己被提到就呸大小姐一口:「當著姑母們,你還欺負我們?」說著就伸手去扯四姑母的袖子:「四姑母,瞧大姐姐,您可要幫我們。」四姑母樂的摟緊了二小姐:「好好,我說你們大姐姐,你們這可還是有不少沒出閣的妹妹呢,等以後啊,都出閣了隨你們怎麼說。」

    眾人先愣一下接著又笑了,換了話題,不再繼續說曼娘的婚事,不外就是這些家常話,算來這裡不是徐家的女兒就是徐家的媳婦,比起出去應酬說的那些話更放鬆些。除了少女們不能聽的,別的都能說。

    說說笑笑,不一時午飯得了,管家娘子們來請眾位去用飯。眾人互相招呼起身,等走出門時六小姐等了一步,對曼娘輕聲道:「十三妹妹,家裡的事我也知道一些,我娘的性子本就如此,縱的十二妹妹有時失了分寸。十三妹妹你是忠厚人,不在意這些。可也不能因你是忠厚人我就當不曉得,這裡先代十二妹妹道歉,等二月祖母來了,定會多加管束的。」

    看著六小姐臉上神色,曼娘忙握住六小姐的手:「十二姐姐的脾氣我也曉得,自不會放在心上。姐姐現已出閣,新媳婦在婆家總是難的,比不得娘家人總是血親。姐姐還請放心。」六小姐歎了聲:「知道你是明白人,可我怎能放心得下?」

    曼娘又道:「姐姐都忘了,我們既是一家子,當然比不得外人。再說娘家好了,姐姐在婆家也更好。」兩人在這說話,不免落的遠了,大小姐已經笑著對她們道:「兩位妹妹說什麼呢,快些來吧。」兩人齊齊抬頭對大小姐笑一笑,也就攜手往前走。

    看在四奶奶眼裡,難免又生了一根刺,不免要怨六小姐不護著自己妹妹,反和堂妹這樣要好。十二小姐的唇也微微撅起,四奶奶見女兒這樣,在她耳邊輕聲道:「你姐姐這樣你也別生氣,等她以後在婆家吃了苦頭回來哭訴就曉得畢竟只有親的肯幫著了。」十二小姐往自己娘身邊偎依一下:「娘,只有你肯對我好了。」

    四奶奶拍拍女兒的臉,六小姐已經趕上來,扶住四奶奶的胳膊:「等吃了午飯,我去和娘說說話?」四奶奶想把胳膊從女兒手裡抽出來,但終究沒動,只是鼻子裡哼了聲:「你啊,也不曉得給我說幾句好聽的,我……」自己的娘又來了,還是這樣左性,六小姐心裡歎一聲但面上笑容沒變:「娘,再過些日子祖母就來了,女兒想和娘商量,要給祖母備些什麼東西呢。」

    這倒是要緊的,等婆婆一進京先把婆婆哄好了,別人說什麼那時婆婆未必肯聽。四奶奶急忙道:「你說的是,哎,你妹妹雖貼心,但這些事想的沒有你周到。」六小姐在心裡微微搖頭,但還是和四奶奶步入飯廳。

    年節都是互相應酬,各自請酒,好在徐家人多,可以分開應酬,連五奶奶也帶了小姐們出門應酬過幾次。過完燈節,這年也就過完,那座宅子已經修葺好了,現在就打傢俱換擺設。二奶奶要忙著打點去江西赴任的事,四奶奶要幫著把這各處院子打掃出來,這回徐尚書也要來主持兒子婚事,兩邊長輩的院子都要重新再換過擺設調配人手。

    曼娘雖能幹總是女兒,哪有讓女兒料理娶繼母這樣的事?這邊就由五奶奶幫忙料理,好在婚禮這種事情,對徐家這樣大家族來說,是常碰見的,各項東西都拿得出來,這樣各自忙碌著轉眼就到了二月十四,徐尚書和徐二老爺都到京。

    徐二爺雖要去江西赴任,但也要等父親到京拜候過才啟程,帶了兒子和徐啟,親自去通州迎接伯父和父親。等到那日,男子們全到城外迎接,女人們都候在大門口,等消息一到就齊齊迎出門口。

    曼娘左邊站了十二小姐,右邊站了十五小姐,數月不見祖母,心裡著實想念,那封信上的哀痛之情常在曼娘心裡迴旋。仔細想來,這件事,只怕祖母更難過一些,也不知道祖母怎樣了?曼娘恨不得踮起腳尖去看祖母樣子。

    車馬已到門口,以二奶奶為首的人都跪下行禮,恭迎長輩回府,已有婆子過來請眾人起來。二奶奶站起身就往前面去攙大太太和二太太,車簾這才掀起,先露出的是大太太身邊丫鬟,跳下車給二奶奶行禮後就恭敬站在一邊,二奶奶先攙下大太太,行禮問了幾句這才來到後面一輛車去扶二太太。

    曼娘眼尖,看見祖母鬢邊的白髮已從原來的星星點點變成濃霜一片,臉上皺紋也很明顯,眼裡不由一陣酸澀,上前攙住大太太,什麼都沒說。大太太看著孫女,見她容色甚好這才放心下來,拍拍她的手示意沒事,這才在前後擁護下進了府。

    進府後到了正堂,難免又是晚輩們重新行禮問安,有頭臉的下人們也前來磕頭,熱鬧了好一陣才安靜了。大太太往這四週一望才對四奶奶笑著道:「這些日子,辛苦你了。」四奶奶忙起身應不敢,大太太已對二太太笑著道:「說來還是二嬸嬸你有福氣,瞧瞧面前這麼多兒子兒媳都在眼前,還都這麼能幹。」

    二太太也笑了:「大嫂你是羞我不是?在家時候可是我羨慕你,要不是這回天恩,我也沒這麼多兒媳在眼前守著。」眾人都跟著笑了,又說幾句閒話,也就各自回房歇息,曼娘一直跟著大太太,等大太太進房後用熱水洗過臉,拆掉簪環換掉衣衫曼娘才走到大太太身邊坐下。

    還沒等曼娘開口,大太太已把曼娘摟過來:「好孩子,說來是你姑母沒福氣,這麼好的媳婦她都捨得不要。」說著大太太的眉皺一下,自言自語地道:「不過若你姑母真能想到,她也不會是今日這樣。」

    曼娘只是瞧著大太太:「祖母,我不委屈,只是怕祖母傷心難過。」這個孩子的眼這麼亮,說出的話也那麼真,徐大太太不由把她再摟緊些:「難為你還為我想著,就這麼點點大的孩子,著實難得。這回啊,祖母想帶你回家,你看好不好?」

    曼娘本要說好,但又想起新安郡主,眉不由皺起,徐大太太的眉挑起:「怎麼,你是怕難哥兒嗎?這回要帶走,定是你們姐弟倆都走的。」曼娘搖頭:「孫女不是怕難哥兒,只是孫女已經見過了郡主,郡主她和別的人不一樣,孫女也想多在京陪陪爹爹。」

    這倒是徐大太太沒想到也不知道的,但若是繼母和繼女能夠相處的好,這也是件好事,但又怕萬一?見徐大太太在那裡躊躇,曼娘已經明白,輕聲道:「郡主說過,徐家那點產業,她還不放在眼裡,也不會做什麼捧殺棒殺的事。」

    別人若說徐家的產業不值得放在眼裡,只怕徐大太太還會笑話說這人說大話,可新安郡主說這話,徐大太太是相信的。福王是仁宗幼弟,賞賜不斷,封王后不管是王莊還是什麼,全都是上上等的,先帝和今上都對福王恩寵有加,有人曾經說,福王府裡的地都是金子鋪的。雖是誇大之詞,但也有幾分真實。

    新安郡主是福王獨女,頭次出嫁時的嫁妝雖說只是一百二十八抬沒有超過郡主儀制,箱子都是蓋不攏的。這回出嫁,福王府又備了一份嫁妝,除田地鋪面宅子是當初那份嫁妝裡面的,傢俱首飾衣料,全都是新做的。徐家產業就算全加起來也就只夠新安郡主的這份嫁妝,更何況福王年已老邁,膝下又無子,本朝制度無子除爵,到時雖按制王府這些要收回去,但比照前例,王府家財要割一半散給諸女。

    新安郡主是獨女,王府家財的一半就全是她的,福王府的一半家財,那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徐大太太仔細一想已經明白,點頭道:「我倒忘了這個,新安郡主比不得別人。難怪林家當時不肯新安郡主改嫁,還攛掇著人上奏。」

    曼娘也笑了:「林家的人還找了琉玫,要她回去讓新安郡主別改嫁,雖說琉玫姓林,但從小都跟新安郡主一起生活,自然不肯勸說,還爭吵起來。新安郡主知道,怒的立即就要上奏,為林琉玫改姓,卻不是改成國姓,而是要改成新安郡主已逝母妃杜妃的姓。還說要收回林家這些年從自己這裡拿的那些錢物。

    見新安郡主動真格了,林家的人這才慌了,只得閉口不言,徐大太太哦了一聲,手又拍下曼娘:「照你這樣說,你和她處的也好,可畢竟不是你親娘,再說她又是郡主身份,我也不好擺什麼婆婆架子。」

    祖母的關心是真切的,曼娘又是一笑:「孫女知道,只是祖母曾說過,做人總要經些風浪。孫女,孫女,」

    作者有話要說:新安郡主的嫁妝當然是福王府出啊,她爹還活著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