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25邱家 文 / 秋李子

    曼娘面上的淺笑沒變,只是這樣瞧著張婆子,張婆子初時還不覺,等過了些時不知怎麼後背開始慢慢地涼起來,但額頭偏偏就有汗滴下來。曼娘這才開口:「張媽媽是四伯母的陪房?」張婆子不知曼娘的意思,只是答個是字。

    曼娘依舊笑著道:「想是四伯母事忙,張媽媽不曉得徐家從來都是長幼有序的,才說出什麼讓十二姐姐跟我多學學的話。今兒不過是因下人衝撞了五姑姑,十二姐姐事忙沒有喝止,我這才多說一句,若就此讓十二姐姐跟我多學學,我就真沒臉去見祖母了。」

    曼娘的頭微微一偏:「祖母歷來都贊四伯母是個知禮儀懂進退的人,也不知道是誰在四伯母面前說什麼我的禮儀規矩學的好,讓十二姐姐反要跟我學的話呢。」曼娘說的輕描淡寫,張婆子額上的汗越來越多,曼娘又低頭啜著杯中的茶,似乎那不是最普通的香片,而是最上等的碧螺春。張婆子的膝蓋都在那互相撞擊時候曼娘才把杯子放下:「張媽媽是四伯母身邊的要緊人,想也事忙,還請先回去吧。」明明是輕描淡寫,明明曼娘一直笑著,可張婆子還是感到一陣陣的壓力,聽到曼娘讓自己回去才啞著嗓子說了個是,退出去時還感到有芒刺在背,急急出了院子。

    曼娘已經把擦手的帕子往桌上一丟:「四伯母也未免太護著十二姐姐了,竟這樣難為我。」春雨上前把帕子收下去才道:「姑娘也別生氣,說句我不該說的,您就擔待她們是糊塗人,過了也就過了。」糊塗人?曼娘笑著瞧一眼春雨:「得,我都還糊塗著呢,你倒說別人是糊塗人。」

    春雨的眼瞪大:「小姐,您怎麼糊塗了?」曼娘往椅背上一靠:「你要不糊塗,哪裡又說的出這話?去催晚飯吧,我餓了。以後這些事還是少說,橫豎上面有長輩呢。只要不大出格就好。」春雨應是,外頭的秋霜已經道:「小姐,晚飯已經送得了,這就擺上。」曼娘歎口氣,也只有如此了,畢竟自己是晚輩,有些事,不好說,更不好做。

    經此一事,四奶奶果真把十二小姐身邊的丫鬟給換了,不過十二小姐對曼娘可沒有原來那麼親熱,曼娘也不以為意,姐妹之間,總是要有來有往的,沒有一邊貼著另一邊不理的事,再說家裡那麼多姐妹,沒了這個也有那個,如在家鄉時一樣,照常吃、照常玩,並不以此為念。

    漸漸就到了七月,陳珍蘭派人來接曼娘姐弟,說想的緊,讓收拾了衣衫過去邱府住幾日,還說要到中秋節了才放回來。四奶奶自然不會推辭,曼娘抱了難哥兒,叮囑留在房裡的春雨秋霜兩人守好家,也就上車而去。

    十二小姐等曼娘走了才斜睨著眼看十一小姐:「十一姐姐平日和曼娘這樣好,今兒曼娘去邱家住幾日,怎地也不帶你去?我可聽說邱家姨父還有幾個沒定親的侄兒呢。」十一小姐聽到這夾槍帶棒的話,眉不由豎起,六小姐忙喝住十二小姐:「十二妹妹你越發嬌慣了,哪能這樣對你姐姐說話?」

    十二小姐被喝住,身子一扭就帶了人進去,六小姐搖頭歎氣:「這性子,再不磨一磨,等嫁了人有她吃苦頭的。」十一小姐的怒火都被六小姐堵在那裡,也只有順著她的話道:「十二妹妹的婚事,四伯母定已有打算,不會讓她吃苦頭的。」

    六小姐自然曉得十一小姐背後的意思,自己的娘管了這些日子的家,已經漸漸有些過分,自己這個做女兒的在旁瞧著都有些不像,也曾婉言相勸,倒被娘說,在這徐府裡受了這麼多年的氣,好容易能直起頭來哪能就此罷休。現在又把妹妹慣成這個樣子,稍說一句也不行,以後怎麼得了。六小姐歎一口氣,眼看出嫁之期將到,也只有努力多勸著自己的娘些。

    曼娘姐弟到了邱府,自被琦玉姐妹迎進去。邱府比起徐府陳府都要小得多,不過三進宅院。邱家人也不多,除了陳珍蘭夫妻和四個孩子之外,也只有姨父邱淮的兩個侄兒在京中坐監住在這裡。

    陳珍蘭接了曼娘就笑著道:「我這裡可比不得你們徐家,那是深宅大院,你住的都很寬敞,在我這,只能和你表妹一起住,到時可不許嫌服侍的人不夠多。」曼娘靠到陳珍蘭懷裡:「姨母果然只有在自己家裡才肯這樣說笑嗎?」

    陳珍蘭點下她的鼻子:「嗯,你也只有在我這裡,才像個孩子。先安頓下吧,琦玉,你和你表姐一起住,可不許說表姐睡了你的床。」琦玉拉住陳珍蘭的手晃啊晃:「娘,你生的女兒會是小氣人嗎?」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自到京來這個把月,曼娘到了這時才有安心的感覺,一屋子的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不用去想什麼做的對,什麼做的錯。

    晚飯時候曼娘見到姨父,邱淮是大理寺正卿,執掌刑罰的他是朝中最年輕的三品官員,面容也嚴肅地多。曼娘覺得他比上回自己見到時候更嚴肅了,十分乖巧地和他說話,邱淮聽完點頭:「你在這家裡住著,什麼都別擔心。你表弟表妹們都是,」

    話沒說完陳珍蘭已經推邱淮一把:「去,少在我外甥女面前裝出這樣嚴肅正經的樣子,我可和你說,這孩子現在沒了娘,我這個姨母可要多疼她些,你這個姨父也要如此才可。」邱淮對陳珍蘭打一拱:「是,是,夫人說的有理,我聽著就是。」琦玉她們平常是見慣的,只是笑笑不說話,曼娘頭一回見,不由眨眨眼,陳珍蘭已經拉起曼娘的手:「好了,見過你姨父了,我們就吃飯去。琦玉還有兩個堂哥,今兒一早出門時就說要去同窗家裡會文,今兒不回來吃晚飯了,你在這要住些時候,總會見到的。」

    曼娘含笑點頭,桌上的菜不那麼精緻,但味道卻和當日八奶奶在時,偶爾下廚做的那些小菜味道相近,難哥兒也覺得很高興,竟吃了半小碗飯,讓陳珍蘭哈哈大笑:「難哥兒再過些日子也就該斷奶了,男孩子家,也要吃飯才能長的又高又大。」

    難哥兒一雙琉璃似的眼轉了轉,接著就點頭:「男孩子,男孩子。」曼娘的眼瞪大,抱過難哥兒:「哎,你什麼時候會說話的?」難哥兒不解地望著曼娘,張口:「姐姐。」旁邊的奶娘趕緊上來表功:「小姐,哥兒這些日子已經開始學說話了,前兒還叫媽,小的也就教他叫姐姐。」

    奶娘話剛落,難哥兒又叫了聲姐姐,喜得曼娘把難哥兒抱在懷裡使勁親了親:「好弟弟,真乖。再多學著說話,等爹爹來時,就能叫爹爹了。」說著曼娘的神色微微一黯,徐啟過完中秋啟程,怎麼算都要到九月中才能見到爹爹。

    原先娘在世的時候不覺得,現在娘去世了,曼娘才曉得,離開爹有些捨不得。陳珍蘭明白曼娘為何神色黯然,不過這種事情,別人是代替不了的,只和曼娘說些別的話。

    在邱府雖說做客,但比在京城徐府還要舒服些,下人不那麼多的好處就是,聽到的話也少些。每日陳珍蘭處置家事時,帶著曼娘和琦玉姐妹在旁聽著,這種事當日曼娘在家鄉從小就做的,但陳珍蘭的處事手法和八奶奶徐大太太都不大一樣,曼娘細細比較著,比較著裡面的異同,自己還有那些地方學不好。

    有時家裡有客人來,陳珍蘭只讓曼娘一人坐在屏風後聽她們聊些什麼,婦人們聊的話題和閨閣女子總是有不同的,曼娘知道這是陳珍蘭在教自己,以後出了閣要怎麼辦,畢竟俞家和別的人家不一樣,嫁過去後沒有長輩教導,一開始就要撐起這個家。

    日子漸漸過去,中間五奶奶也帶了十一小姐來拜訪過兩次,說是十一小姐想念曼娘,但實情陳珍蘭一眼就看出來,十一小姐比曼娘還大一歲,到現在都沒有親事,五奶奶這是想尋親了。給閨閣少女尋門穩妥的親事,本就是這些太太奶奶們最愛做的事情,五奶奶雖沒明說,陳珍蘭也細細打量了十一小姐一番,贊幾句,十一小姐去尋曼娘她們。

    這裡陳珍蘭就和五奶奶說話,給五奶奶出著主意,畢竟這京城中,各族旁系庶枝沒結親的盡多,五奶奶只要不是眼特別高,非要尋一門了不得的親事,十一小姐徐家女兒的身份還是能尋到一門不錯的親事。

    五奶奶聽了陳珍蘭的話,只覺得心都舒展開了,笑著道:「果然五姨見識就是比我強,只是這種事,我們是女家,總不好俯就的。」陳珍蘭抿唇一笑:「五奶奶想是為女兒親事不諧著急,真要瞧中了,到時尋人遞個話就可。」五奶奶連連點頭:「五姨真是一顆玲瓏心,幫了大忙。」陳珍蘭搖頭:「這話就外道了,您是曼娘的伯母,是至親,這不過說句話的事,哪還藏著掖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