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雲南唐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刀之盟約(二) 文 / 夜聽雨過聲

    林楓向遼世宗一抱拳,大聲說道:「尊敬的可汗,請問可曾聽過大唐金陵城內的超級市場?」

    耶律阮看了密直學士張諫一眼,輕輕點頭表示知道。

    「再請問,可汗可曾聽聞楚國已經歸降大唐的事情?」林楓再追問一句。

    這下子,不光是耶律阮,席上其他人都將驚詫、疑惑的眼光投射過來。這個消息倒是在北方有所流傳,但因為遼國自去年十月以來一直跟北漢處於戰爭狀態,南方的信息傳遞並不順暢,也更不確切。

    林楓也不隱瞞,將自己入楚之後的相關事情平和地簡述了一遍。不過,他越是輕描淡寫,席上的人神色越是震驚。

    「你一個人四個月就征服了楚國?」留著一把鬍子的樞密使高勳一副「你純是胡扯」的神情。

    「不敢當!楚國歸唐是我大唐聖上、齊王、吉王、劉仁贍大人、在下還有數萬精兵共同的功勞。」林楓微笑著解釋道,也暗中承認了自己在其中功不可沒。

    這下子,就連原本一臉輕視目光的五名契丹大佬也不得不動容了。

    林楓再一抱拳,繼續說道:「請問樞密使大人,周之軍事實力與前漢相比如何?」

    樞密使高勳有自知之明,自覺地將眼光投向了北院樞密使耶律屋質。其他人也都一樣,看向了耶律屋質。

    自古以來,契丹政界有「北衙不理民、南衙不主兵」的斷語。北院樞密院掌兵機、武銓、群牧之政,凡契丹軍馬皆屬它管,因其牙帳往往居大內帳殿之北,故名北院。而南樞密院主掌文銓、部族、丁賦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屬焉。因其牙帳居大內之南,故名南院。現在,林楓問到軍兵方面的問題,自然要請主掌北院的耶律屋質來答。

    耶律屋質略一沉吟,輕聲說道:「略有提升,但遠不是我大遼對手!」

    自去年十月以來,遼世宗耶律阮「自將南伐,攻下安平(今河北衡水市安平縣)、內丘(今河北邢台市內丘縣)、束鹿(今河北辛集市)等城,大獲而還」。再看以往戰例,遼國南向一直是以進攻為主,實力遠佔上風。

    林楓立刻毫不客氣地回道:「在林某看來,兩者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現在,那郭威登基之初,即宣告進行變革,未來必然實力倍增!林某可以斷言,不出幾年,周將是大遼,還有大唐,甚至所有周邊國家的生平大敵與死敵!」

    「中原積弱已久,欲興談何容易?現在,劉崇新成立的漢國,甚至徐州都在反叛郭威,更別說郭威身邊林立的各地節度使,他自顧尚無暇呢!」密直學士張諫輕聲斥道。

    不知怎地,張諫生平第一次看到一個漢人在不可一世的遼國當朝眾大佬面前高傲地侃侃而談,心裡突然變得很不舒服。雖然遼世宗沒有明確拜自己為師傅,可是平日裡均是以師禮相敬,但他可從來不敢在世宗面前這麼囂張地講話!

    「疥癩之患,何足掛齒!」林楓立刻毫不客氣地回駁道,扳起指頭解說起來,「先說徐州,一城之地,些許掙扎之徒,郭威派幾千兵馬最多兩月可下,不值一哂;劉崇之漢,實力不濟,只是徒有其表,林某倒有些疑惑,他們究竟能出動多少兵馬進攻周國?一萬還是兩萬?最終結果只能是雞蛋碰石頭、螞蟻咬大象罷了!至於其他節度使,也都是識時務者,原天雄軍的雄厚實力再加上原漢國數萬禁軍,相信沒有幾個人敢逆郭威之意!」

    林楓說完這段話,席上一時沒人再接話。耶律屋質面色一沉,就在前幾天,劉崇派使者來請求聯合攻周之時,開始支吾著不肯說出將要出動的兵力,最後才紅著臉說步騎萬人,弄得遼國一干大佬們苦笑不得。

    歷史記載,後周廣順元年(951)、北漢乾佑四年、遼天祿五年正月,劉祟建北漢,致書於遼求援,並以太子劉承鈞為招討使,領兵萬人襲後周晉州(今山西臨汾東北)。二月,劉承鈞敗於晉州,轉而攻隰州(今山西隰縣),又一次大敗,傷亡頗重,回師晉陽。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派一萬士兵去進攻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只能算是一個政治意義上的象徵性攻擊,其實就是一個冷笑話!

    趁著一眾大佬們沉默的時刻,林楓正式開始忽悠:「我大唐新得楚國,國土面積已與周持平,成隔淮河、長江抗衡之局勢。自古以來,遠交近攻為攻伐之道。林某認為遼、唐兩國可成共同進退的兄弟盟友,合力伐周,共分中原!」

    席上的人依然不吭聲,遼世宗津津有味地盯著林楓,倒有些意動。如果大唐真的實力超然,又有林楓這樣的能人,說不定真的可能在南方拖住周國呢!

    林楓知道剛才提出的目標太過龐大遙遠,立刻轉而道出了此行最直接目的,也正是最有可能成交的協議內容:「締結盟友需要誠意,需要互補有無。如果可汗能夠同意在沿海擇處建立一個超級市場類的交易場所,我們可將金陵寶刀、楚地茶葉、淮河海鹽等物資運至該處,交換大遼之駿馬、皮毛、礦產等物資,互通有無,互利你我,讓我們的合作從互惠互利開始,何樂而不為?」

    「林大人可是指互市?」遼世宗挑眉問道。

    互市指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族間,及中國與外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早在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開始了與西域各國的貿易。漢朝還在各邊境關口設關市,作為與少數民族的互市市場。

    「互市」之稱,始於東漢與烏桓、鮮卑、匈奴等族的貿易。魏、晉以後,又稱「交市」。當時陸路貿易更加繁榮,海上貿易也開始發展。隋曾在西北邊境設交市監,掌互市事。唐貞觀六年(632)改稱互市監。沿邊設互市場,以馬市為主。後設市舶使,掌管南海貿易。

    中唐以後,東南海運大盛,海上貿易超過陸上,廣州、交州、揚州、泉州成為重要商港。到了這個戰火紛飛的五代十國,互市皆處於政府嚴格控制下,對交易的物品多有限制,除敕准互市者外,普通人「不得與諸藩客錢物交易」。各國之間通商不是沒有,但以私下貿易為主。

    林楓立刻點頭,進一步解釋道:「大唐可以集中戰船運送物資過來,其中的軍事物資和重要物資只與遼國朝廷整體交易,不與部族私下交易。」

    耶律阮更為意動,如果是這樣,自己豈不是可以通過交換物資的調配和劃拔,名正言順地對國內各大力量進行有效地控制?

    看到遼世宗投來的咨詢眼光,幾名大佬神色之間也頗有意動,心裡仔細盤算與南唐開展互市中的利弊。

    這時,南院樞密使耶律吼說話了:「你們鋼刀雖利,但價貴量少,對我們數量龐大的契丹軍隊來講可有可無;茶葉、鹽巴雖是必需之品,但我們也自有途徑獲得,似乎並無必要專開一市吧?」

    聽到遼國「戶部尚書」的全盤否定,林楓一顆心反而放寬了,挑貨的人才是真正想買貨的人!下面,就看自己能不能從實質利益上說服這一干大佬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