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雲南唐

正文 第四十二章 都是穿越的東西 文 / 夜聽雨過聲

    林楓趕到孫錯處,發現有幾個伙記依然在打制兵器,而兩名伙記正圍著一堆飯菜發愁。好奇地一問,才發現孫錯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他們吃不上熱飯了。

    此前,孫錯幾個人一直在林楓的大伙上吃飯。但是在他們燒爐或打制兵器過程中,經常在飯點正進行到關鍵時刻,無法分批去吃飯,剛開始時的幾天,伙上的廚師還肯給他們熱熱飯,加加餐的,但時間一長,就不太樂意了,臉色也就擺出來了。而孫錯幾個經常掄大錘的「肌肉男」,誰都不樂意去灶上燒火熱飯,更別說做飯了。

    林楓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頓時大笑了起來,他這一次來正準備跟孫錯說這事兒呢。

    林楓將孫錯拉到了一邊,嘴裡並不說說話,依舊撿起了一段樹枝,在地上快速地劃了起來。

    一劃完,林楓立刻對地上的圖形依次解釋起來:「孫大哥,你先想辦法打一塊長方形的薄鐵皮,兩邊打出可以對扣的折邊,再在捲起來的鐵皮筒下部中間位置對穿三根鐵棍,固定在上面。鐵皮筒中間豎放一個用粘土燒製的厚筒放在鐵棍上,厚筒周邊用粘土燒製的泥糊滿。

    鐵皮筒底部也用一塊圓形薄鐵皮鉚緊固定住,鐵棍下部也大體用泥糊上,但要留出一個通道。通道從鐵棍的正下方開始到任意一邊鐵皮上,在對應的位置再裁剪出一個圓形孔,怎麼樣,清楚不?」

    「你的說法,很像小火爐,但似乎麻煩了一些啊?」孫錯搔搔頭。

    林楓暗笑搖頭,他劃出來的就是後世煤球爐的樣子,也正是從古代的小火爐上借鑒過來的。但是,紅泥小火爐誰都會做,但經過標準化生產的煤球爐,那就不是能隨便做出來的。

    林楓神秘地一笑,對孫錯說道:「這將是咱們一個新的生財之道。孫大哥,你聽我說的沒錯。這裡有一點你必須提前注意到,那就是,中間的爐芯一定固定好尺寸,從而也就固定好了煤球的尺寸和煤球機尺寸。」

    「煤球與煤球機是什麼東西?」孫錯又開始搔頭了。

    「咱一樣一樣地說。這個爐子上還需要在上方裝一個能提的把手,要一個中間有孔的鐵餅,一個提放鐵餅的鉤子,一個下方的塞子,分別是地上的這幾個圖形。」林楓繼續指點著地上的圖樣。

    看著孫錯有些迷惘的眼神,林楓哈哈一笑,拍拍他的肩膀,指著地上一個圓形的圖樣說道:「看起來很多也很難,其實很簡單的。咱們現在再說煤球。就是這個樣子,由打碎的煤摻上土製成,中間有通透的孔,每個固定的厚度。一個爐子裡能放上三塊為宜。」

    「為啥要摻土呢?」孫錯又扔過來一個問題。

    「哈哈,主要是單純地用煤是耗量太大,另外呢,摻入土可以增加粘性讓煤球更易成型,不易散開。」林楓解釋道。

    「哦,那煤球機呢?」孫錯點點頭,繼續問道。

    林楓在最後兩副圖樣再添畫了幾個小細節,然後認真地解釋道:「孫大哥,這個才是有些複雜的呢。煤球機主要分兩部分,是套在一起的。裡面的是一根鐵棍,頂端是一個鐵餅,餅上是突起的細鐵柱子,就是這些柱子打成了煤球上的孔,應該盡量大小一致,分佈均勻。

    外面的部分應是一根中空管子,上端再橫接一根細棍方便拿握,下端則是一個中間的圓筒,應該正好能將前一根棍子前端的鐵柱子端套裝在一起。」

    孫錯用力地抓了一把頭髮,盯著那兩個圖形,兩隻手虛劃了好半天,終於才點了點頭,有些遲疑地說道:「好吧,我試著製作出這樣的模範出來。不過,裡面的那根管子不會掉出來嗎?」

    「可以在管子最上端焊接一塊薄鐵板,擋住它,不讓它滑下來。你可以等做好以後,放在高爐裡加熱,然後錘接在一起。」林楓嘴上答著,手上都想去抓自己的頭髮了,在前世易如反掌的東西,在這裡卻難如登天,弄得自己偷來之前都必須認真考慮有沒有在這個時空裡實現。這個煤球機主要是因為他前世從小就幫助家裡打煤球,對這些倒是印象很深。

    「那好吧。我先試著試驗一把吧。」孫錯再仔細看了兩遍地下的圖形,用力將它們記到腦海裡。

    聽到孫錯再次說出「試驗」一詞,微笑著安慰著他說道:「放心,等到國家掄才大典召開時,我會努力發掘很多有設計天賦的人才,到時你就會很輕鬆的。」

    「好。打刀劍我倒是從來不怯,可這些東西我真的感覺很吃力。兄弟啊,我有時都懷疑你腦子是怎麼想到這麼多新奇、有用的東西的?」孫錯抬起頭來看著林楓說道。

    林楓微笑不答,反而問道:「對了,我早先讓燒製的那些特用武器怎麼樣了?」至此,林楓方才道出了此次來的真正目的。

    「我分別打製了一些樣品,正想著拿給你看哩。」又回到孫錯擅長的話題,他的情緒也高了一些,立刻跑進屋子裡去了。

    林楓跟在後面走進了屋子中。

    孫錯從自己的床下拉出一個竹筐,將蒙在上面的東西揭掉,將竹筐端上了桌子。

    鋸齒匕首、三稜軍刺、一尺袖劍,林楓逐個拿起來這些同樣是穿越過來的兵器,先是拿在手中揮舞幾下,試試其大小輕重,並逐個用力紮在粗木桌子上,看其鋒利程度。

    試過以後,林楓滿意地點頭。這些武器雖然不如後世的精緻,但其作用性和鋒利程度都是這個時代領先的。

    「好,孫大哥用心了。以後就照著這些樣子一樣先打二十件吧。但是請記住,每一件兵器上都要打上編號。」林楓強調著說,從拿過來一張紙,在上面逐個寫下了1、2、3……10這十個數。

    「這就是你說的編號?」孫錯好奇地看著這些數字。

    「這是我從番僧那裡學來的一些計數方法,分別對應咱們的壹、貳、三到拾這十個數字。」林楓順手又將本來會在三四百年後傳入中國的阿拉伯數字拿了過來。

    這裡面其實一直有一個誤解。阿拉伯數字起源於印度,但卻是經由阿拉伯人傳向四方的,這就是後來人們誤解阿拉伯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原因。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最古老的計數目大概最多到3,「0」和後面的數字都是此後很久才出現的。大約700年前後,當時興盛一時的阿拉伯帝國,征服了印度的旁遮普地區,發現這些數字後並吸收了這些數字。印度現存有八世紀有零符號的最老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十世紀,由教皇熱爾貝?奧裡亞克引導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十三世紀,在意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當然,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也是在傳播中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到了十三至十四世紀,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但由於我國古代有一種數字叫「籌碼」,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我國沒有得到及時的推廣運用。直至二十世紀初,阿拉伯數字才在我國開始慢慢使用。

    現在,林楓對借鑒後世的好東西在心理上早就百煉成鋼了,甚至有些理直氣壯、迫不及待了。在他看來,只要是對這個時代有益的東西、對中華民族發展有益的東西,借比不借要好,借得早要比借得晚好!

    提示:您有13條新通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