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雲南唐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一章 庶民之碑(一) 文 / 夜聽雨過聲

    林楓緩緩睜開眼,盯著那近在眼前、吹彈可破的美麗臉龐,不自由主地嚥了一口唾沫,點頭回道:「好,謝謝你!」

    肖菲兒的臉又紅了,飛也般地跑去坐到了屋角的琴前,輕輕撫弄兩聲,開始彈奏出一段輕柔綿軟的旋律。

    樂聲裡,肖菲兒輕張檀口,唱道:「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是中唐時期大詩人劉禹錫所著的《竹枝詞》。《竹枝詞》本來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用鼓和短笛伴奏,這裡的人們習慣聞著樂聲邊舞邊唱。劉禹錫在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就以當地民歌曲譜為基礎,創作出多首《竹枝詞》,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主要用來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用語清新活潑,生動流暢,富有生活氣息。而肖菲兒所唱的這一詞為其中之一,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的春日裡聽到情郎歌聲所產生的感歎。

    嗯,菲兒的歌喉不錯,低音綿醇,中音婉轉,很有點後世的蔡琴的味道。林楓在心裡這樣悄然評價,也對肖菲兒選擇此曲的用意起了懷疑:難道菲兒真的喜歡上了自己,才選擇了這個曲子來表達?

    夜靜如水,燭光跳動,美女淺唱,一種旖旎的味道開始在書房裡瀰漫。

    等林楓、魏三與陳飛幾個全身汗**地鍛煉回來,肖菲兒和丫丫已經做好了飯在等著他們了。

    在接過肖菲兒盛飯碗的同時,林楓看到了她射來的幽怨眼神。昨晚到了後來,林楓還是狠心讓肖菲兒去陪丫丫了。林楓雖不是柳下惠,但也絕不是登徒子。現在,他一切根基未穩,不是放縱娛樂的時刻,再說了,讓那種若有若無的噯味延續的時間長一些,豈不更好?

    匆匆吃過飯,林楓換上了官服,帶上魏三、張躍文直奔超級市場。昨天晚上,他已經吩咐李福帶話給鍾凡、陳勝謙、馮至寬,今天帶上人馬到超級市場正式開工呢!

    一到目的地,林楓就在院門口看見了陳勝謙、馮至寬的身影,兩個「包工頭」正在指揮工人上房揭瓦,大搞拆遷呢。

    陳勝謙無意間一回頭,正好看到林楓從馬車上下來,立刻扯了馮至寬一把,兩人向林楓迎了過來。

    「勝謙見過林大人!」陳勝謙一揖到底。這兩天在家裡,陳勝謙沒少聽自己的族兄、兵部尚書陳浚針對林楓的讚揚和感歎,自然也明白林楓他日必成一番大事業,所以,一聽到李福帶的口信,立刻親自趕來了,見到林楓時那姿態自然就更加恭敬了。

    「你們好。鍾凡來了嗎?」林楓一邊回禮,一邊問道。

    「到了,正在裡面指揮著測量大梁尺寸呢。」馮至寬回道,並順手抓住了一個路過的工匠,讓他去請鍾凡來。

    本來呢,三家在這金陵城內的建築行業時有競爭,但具體到超級市場的建設,一則,林楓奇特的建設思路、付款方式都讓他們感覺十分新鮮,第一次感覺沒有必要再動什麼歪腦筋,爭得你死我活了;二則,三人也從各自的後台靠山處瞭解到了林楓關於利商的想法和思路,家族也都有意參與到運糧、支軍等環節中去。三家私下裡一商量,決定以後林楓這塊的建築均由三家一起幹,那怕是賠錢,也要保證質量,確保速度,努力與林楓打好關係。

    不一會兒,鍾凡也趕了過來,頭上還落了一頭灰。這下子,陳勝謙、馮至寬不由得指著他笑了起來。這個金陵城中赫赫有名的倜儻少年、鍾家大少啥時間這麼蓬頭垢面過?!

    鍾凡也不由地笑了起來,用手在頭上抹了兩把,兩個手掌用力拍了拍。

    「竟然能看到鍾少爺如此模樣,林某放心不少啊。不知預計幾天拆完?幾天物料備齊?」林楓笑著拱手說道。

    「我們三家共上了近一百人,預計三天即可拆完。物料已經在籌備,預計十天後可以全部到齊。」鍾凡看了看另外兩位少爺,自己作為代表發言道。

    「很好。關於超級市場的建築,林楓有一個想法,供三位參考。」林楓提議道。

    「我等自然洗耳恭聽。請林大人不吝指教。」陳勝謙講道。

    「指教不敢當。林某是從各位處理拆房和籌備物料的時間上偶然所想,可否在超級市場的建築過程中引入統籌法?統籌者,統盤考慮,科學籌劃,以便讓各項工作最有效率,從而最有效益?」林楓也有意將這三家慢慢拉入自己的利益圈中,便想到了後世的運籌法,並將其順便改成了古人相對好理解的統籌法。在後世,湖南省岳陽市曾創下十五天蓋三十層大樓的「中國速度」,正是得益於統籌得當。將運籌法引入這個時代,節省一些時間和一些物料想必應該不成問題。

    運籌學是「為了獲得關於系統運行的最優解而必須使用的一種科學方法。」運籌學使用許多數學工具和邏輯判斷方法,來研究系統中人、財、物的組織管理、籌劃調度等問題,以整體最優為目標,力圖對所研究的問題求出最優解,尋求最佳的行動方案。

    「還請林大人詳細指點。」三人的態度益發恭敬。

    林楓先給他們講了一個事例:「如果我們要建設一座城市,我們要怎麼做最節省?依林某看來,我們可以先挖護城河,將挖出來的土用作城牆磚土來源,同時利用溝渠引來河流之水,用作和泥之水,豈不是一舉三得?」

    這個運籌學的事例可不是林楓自創的,而是他從真實歷史上一百年後發生的真事所想到的。據說,北宋宋真宗在位時曾遭遇皇宮起火,大片的宮室、樓台、殿閣、亭榭一夜之間變成了廢墟,當時的晉國公丁謂負責修繕這些宮殿,他面臨著三大難題:要把大量的廢墟垃圾清理掉;要運來大批木材和石料;要運來大量新土。雖然其人是北宋朝裡痛恨的「五鬼」之一,但丁謂還是比較能幹的,他研究制訂出了這樣的施工方案:首先,從施工現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第二步,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利用木排及船隻運送木材石料。最後,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後,再把溝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使溝重新變為平地。

    好辦法!三個人的眼睛都瞪圓了。他們雖然日常並不怎麼管具體的事情,但直覺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具體我們這座房子的拆遷建設,林某可否建議:將拆遷下來的可用之材提前放置於離下一步建設區域最近、不礙事的地方;現場工匠不一定要每天都上這麼多人,根據『相互協作、互不干擾』的原則,節省出一部分人專門去準備大樓根基和一樓所需要的物資?類似如此,努力讓每一個人都不閒著,每一步工作都不浪費,將建設過程細化到每一時每一刻,想必一定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推進我們的建設速度。」林楓繼續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盤托出。

    「這位大人,你的這種想法實在太好了!」說話的並不是鍾凡三人,而是悄然攏過來傾聽的兩個人中較為年長的那一個。那人臉龐黝黑,但神情卻是無比興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