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雲南唐

龍騰世紀 第八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四) 文 / 夜聽雨過聲

    「敢問齊王,我大唐現有戶民幾何?」林楓繼續追問道。

    李景遂尚未回答,一名中年文士率先答道:「我大唐目前有戶一百八十四萬七千餘戶,約丁口四百八十萬餘人。」此人是戶部尚書陶潛。

    「謝謝陶大人。再請問我大唐現有在冊官吏幾何?」林楓繼續著他那種跳躍式的問話,帶著現場所有人的思路走。

    「二千四百餘人。」這次回答的是吏部尚書嚴績。

    「謝謝嚴大人。」林楓聽聞後不由心中暗歎,1:2000的官民比例,在歷朝歷代中已經屬於比較低的啦。

    「也就是說,我們平均一個官員大約要負責管理二千餘名百姓,如此官民比例在日常管理時尚可,但如果遇到大旱、大澇、戰亂等極端特殊情況呢,可想而知,我們的官員必然應接不暇,手忙腳亂,這是人手不足的問題。下面,我們再談財力的問題。」林楓侃侃而談,現場的大小官員都愣愣地看著他,以前從來沒有人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自然感覺十分新鮮別緻。

    「陶大人,不知我朝財政年度收支情況如何?」林楓向陶潛請教道。

    「我朝國計遵循量入製出,歲計大致相抵。」陶潛搖了搖頭,說道。

    中國古代稱財政為「度支」、「國用」、「歲計」、「國計」。「度支」、「國用」指國家的費用開支;「歲計」指國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計算;「國計」指國家財政。量入製出,也就是收多少花多少,此財政思想在先秦時期提出和形成,並成為歷代所遵循的理財原則。

    「也就是說,如果碰到大的災難或突發事故,我們並沒有多少空餘的錢糧去賑災,更不用說在局部地區時常發生的小型災難。這正是我朝財力不足的問題。」林楓再次總結道。

    「這就是十分現實的問題。我們想利於百姓大眾,但我們卻沒有人,沒有錢,沒有糧,怎麼辦?如果,我們採取商爵法,鼓勵引導廣大富商地主拿出他們多餘的錢財,用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建義學、修水利、賑災民。這樣子,窮苦大眾從中得利受益,地主富商從中獲得了自身心靈的滿足,贏得了官方民間的認可,兩個階層之間的對立也在無形中減弱。而我們呢,只是拿出一個引導性的政策,沒有多少實際付出,卻解決了百姓困難,緩解了社會矛盾,統治的基礎更加堅實,這是一場三方皆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為?」林楓繼續循循善誘。

    「好,林議郎此法在互補貧窮有無、緩解社會矛盾的同時,還樹立了社會上向善向好之風,臣認為此法大善。」韓熙載率先評價道,第一個跳出來為林楓撐腰。

    緊接著,周宗、蕭儼等人立刻表示贊同。

    道理已經說到這一步,聖上、齊王也都已經點頭,誰也不會再自找沒趣。這一條,也在全體人員的舉手中通過了。

    「林議郎所提利商法第三條,尚待實踐檢驗,在此暫不表決。現在,我們開始辯議市易法的基本稅額。」李景遂繼續主持大局。辯論賽開局還不錯,他的臉上也堆起了笑容。

    「林議郎建議,大唐全境內關卡全部撤掉,統一全國商稅為兩種:住稅和過稅。住稅為坐商住賣之稅,稅率統一為百分之三;過稅為行商通過之稅,稅率統一為百分之二;商稅收入除支付地方經費外全數上解中央。請問大家對此有何意見?」

    這是林楓從宋代商稅制度中學習到的。兩宋以前,商稅名稱眾多,名目繁多,宋朝為促進商業發展,確定為住、過稅兩種,住稅相當於現在的營業稅,過稅相當於現在的流通稅。

    如今之商稅,名義上為三十稅一,但名存實亡,沿途稅收往往累積可達十稅一,按照林楓提出的市易法,如果能只繳一次稅,實質上是在降低稅額,對大家都有利啊。大家既然連商爵法都通過了,這次也自然沒有什麼意見。

    這條也通過了。

    不錯,只用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通過了利商法,李景遂對此也很滿意,輕咳一聲,說道:「關於利商辯論,就到此為止。下面,我們將開始辯議精兵法。」

    李景遂端起眼前的茶盞輕啜一口,繼續說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針對我大唐兵力現狀,結合未來發展期許,林議郎特別從兵員和將帥兩方面入手,分別提出了梯隊建兵法和將帥輪換法。請林議郎向各位大臣解釋具體內容。」

    「梯隊建兵法,顧名思義,對現有軍隊進行篩選,選能力最強者繼續為兵,作為我朝正規軍,稍次者為預備役,作為正規軍的首要補充手段,最次者轉為邊境地方守兵,起警戒監察作用。三個梯隊之間兵士回報也呈梯隊排列,相互之間可以轉換,前者表現不好,退入下一梯隊,後者表現良好,可以升入前一梯隊,通過競爭來提升斗志,提升戰力。」林楓將自己的想法給羅列出來,這自然是借鑒了後世的軍隊劃分方法,同時也是避免軍隊大裁人導致軍隊上下人心惶惶的一種穩妥做法。

    「將帥輪換法,顧名思義,對於正規軍隊和預備役部隊均採取同樣的練兵手段,同時駐軍一般不輕易調動,但對於領軍的將帥卻是可以輪換的,隔固定時間進行輪轉換位。可謂之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將帥。」

    這一點,林楓正是出於對南唐幾位君主十分防範軍隊將帥而想出來的,而在林楓的思慮當中,將在這些輪換的將帥中選拔出其中的佼佼者,拉到他的特訓基地進行全方位的現代化軍事觀念洗禮和改造,然後再通過他們不斷地傳播出去,由上到下地帶動軍隊的嬗變。在這種場合,林楓並不準備將他的特種作戰計劃透露於眾。

    林楓講完後,現場的大臣們相互瞅瞅,沒有人主動說話。這是因為,在場的大臣中文官佔據了絕大多數,而武官極少,這一點在武人橫行的五代十國顯得十分另類。

    歷史上,南唐為了避免唐朝節度使的權利過大而造成軍事割據的惡果,一直有意地剝奪消弱帶兵將領的軍權。「唐制,節度使不在鎮,而以副大使或留後居任,則雲知節度事」。忭元六年(公元942年),李忭以宋齊丘赴洪州,任鎮南軍節度使。李璟繼位後也曾以老邁的周宗為鎮南軍節度使,曾以宋齊丘為鎮海軍節度使,而這二人都沒有能力承擔軍事。一定意義上,南唐朝廷私下裡已經將出任節度使作為一種貶職手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