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將府小妹

龍騰世紀 第一章 靈魂巧入主,榮華享一世。 文 / 白衣紅衫

    時至年下,秋霜降霖,整個城池被楓葉熏染。漫天飛舞的嫣紅,似有柔情亦有決絕。

    世人不知就在幾日前,亦是在此地傾灑過殷紅的熱血,盈盈流淌在他們此刻腳下的土壤上。高牆內,宮人幾日通宵達旦,為的就是洗刷殘酷歷史所留下的斑駁痕跡。

    而在宮外,湊熱鬧的百姓看到的,只是今時今日這威風凜凜、聲勢浩大的和親儀仗隊。

    聽城樓之上,宮中司儀管事扯著嗓子喊道:王上駕到。示下身著朝服的文武百官齊齊跪下三呼萬歲,其聲震攝四方。

    隨後在宮人前護後擁之下,出現在城樓正中央身著明黃龍袍,威嚴肅穆的正是當今天子聖主,以及立於其身旁如同天仙落凡的女子。

    女子其形,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似若輕雲之蔽月,又如流風之回雪。遠觀,皎若太陽升朝霞;近察,灼若芙蕖出淥波。一襲明黃與天子風姿遙相呼應,雲髻鳳凰扶搖簪,修眉聯娟。瑰姿艷逸,儀靜體閒。戴金翠朗目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站在九重城樓之上,看著下跪的滿朝文武,女子與聖主交換眼神。遂即天子稍上前,對著眾人道:

    一月前,離國君主特派使者前來我朝請旨與離國小王和親。離國素來與我朝交好,為了兩國世代友好,邦交長存。今日,寡人指婚,並親自迎送霖月公主遠嫁離國。

    數十里的紅妝井然有序的從宮門內排列至鳴嘯城南城門。馬車隊蓄勢待發,官道兩旁奢華的鋪灑著數不盡的紅色花瓣,滿城的樹枝上都繫上了喜氣洋洋的紅綢帶,路旁維持秩序的士兵亦是難得的喜慶裝扮。湧動的人潮,比肩繼踵、絡繹不絕,百姓們爭先恐後,伸頭探腦的觀望這帝王家的婚禮。

    看著天街喧鬧的景象天子再次道:

    我玉王朝霖月公主知書達理,溫順恭賢,血統高貴,美貌出眾。今日與離國小王共執連理,願為玉國與離國的友好盡心盡力,更願兩國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

    聽罷上前道:

    多謝玉國聖主。我離國君住與玉國聖主深交,有著共同為兩國人民謀取福祉,少些戰爭的宏願。特派在下前來迎接公主殿下到吾國,與吾國小王共結秦晉之好。

    外圍一片其樂融融,而公主殿內,身穿火紅嫁衣華服的公主殿下郭霖月則是露出鄙夷不甘之色。什麼都是騙人的,還想讓本宮去和親,做夢李出塵,郭淳軒,你們算什麼我堂堂一國公主,輪不到你們這些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來給本宮做主

    「李出塵,你不得好死哈哈哈」郭霖月像發了瘋似的在宮殿內上躥下跳。

    殿外,剛剛要進門的女子停頓住了腳步。

    「小姐,讓我去收拾她。」

    「不,事已至此,她已是自食惡果。我們走吧。」

    罷,轉身翩然離開。郭霖月,我已仁至義盡。和親隊伍在城樓下拜別君王,女子回到天子身邊,看著扶額不語的帝王同樣惆悵萬分,看著那浩浩蕩蕩的儀仗隊離開了鳴嘯城。女子還是有些不忍的撇過臉。一旁天子留心到了她的神色,擔憂的問道:

    「你怎麼哭了,難道後悔了嗎?」

    女子答曰:「不,不後悔。」

    ……十年風雨,歷歷在目皆辛苦。雲煙繾錈,歎笑世間功名祿。明黃朱顏,翻手命格瞬息間。

    斗轉星移,故事才開始上演···

    玉國,明德年間,王上郭裕掌權。天下間,莫屬玉國最為強盛。而當今玉國誰最有權勢地位?除了玉王宮那天子王家郭氏以外,便是掌控玉國重兵的大將軍府還有左右丞相兩府。這將軍府的主人喚名李清臣,夫人名小宛。將軍年過半百,卻從不功高自傲,其夫人更是常以德服人,在城中百姓心中威望極高。兩位都是王上少年征戰時的左膀右臂。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古人云,這人生有三喜: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還有便是老來得子。眼下,李清臣的夫人正在分娩。

    庭院深深深幾許熙熙攘攘,偏廳裡李清臣與六個兒子,依長幼之序為:李正烈、李正延、李正澤、李正安、李正秋、李正好極其兩位妾侍(二夫人徐玉竹,三夫人何雁卿),還有府上老老少少亦都在偏廳外的院子裡靜候佳音。

    來甚是有趣,李清臣想要個女兒,卻偏偏連生了六個兒子。此刻,焦急的心緒可比百萬大軍對戰還要多上幾分。所有人都翹首以待,希望這李夫人能一舉得女,也好了了李將軍的夙願。

    「老爺老爺夫人生了生了」產婆腳步凌亂,趕著頭一個給報喜道。

    「生了?夫人可好?孩子是男是女?」此刻李清臣僅是為人父的那份迫不及待,緊張的問道。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母女平安」產婆也著實激動的回稟。

    「好好好好太好了我李清臣終於有女兒了」李清臣立刻命人打賞了產婆。也不顧及那些老規矩,直徑走向裡屋。

    「小宛,我有女兒了我們終於有女兒了小宛」看著還在紅木榻上的妻子,雖不及當年的國色天香,但依然風姿卓越。李清臣情不自禁的的握住了她的手。

    「是啊,是女兒啊。」董小宛看著丈夫欣喜若狂的樣子,滿是欣慰。這一胎,可比前兩胎都折磨苦了她,整整十個月才臨盆。她知道自己的夫君是多渴望有個女兒。

    「老爺,這就是我們家七小姐。」李家老媽子劉嬤嬤將襁褓中的靈兒抱到二人跟前。

    「來來來,讓為父好好的看看我家小七。」李清臣將孩子抱在懷裡,頓時老淚縱橫。還沒睜開眼睛的孩子也許是感受到自己父親的眼光,還努力地睜了睜眼睛,李清臣更是一陣驚喜和疼愛。

    「老爺,俗話,女兒像爹。您看,她多像您吶。」隨後而至的二夫人徐玉竹湊上來逗逗這李家難得的女兒,一臉慈愛道。

    二夫人原是李清臣的結髮,比李清臣還長三歲。為李清臣生了三個兒子李正烈、李正延、李正安。卻因庶出而不能做主母,二夫人倒是個好脾氣,也不在乎這些名分。加之董小宛過門後待自己三個兒子也是視如己出,兩姐妹相處和睦。如今二夫人的三個兒子均已經成家立室,二夫人便過著長期禮佛的日子,府中大小事務皆有董小宛主持。

    「是啊,不過這臉型和嘴巴還是像姐姐些。」三夫人何雁卿看著孩子打量一番。

    三夫人何雁卿,生得一副好皮囊,又是個聰明伶俐角兒。是李清臣西征途中獲救的女子,本要將她送回靈淵城的老家,但何雁卿卻執意,只願留在將軍身邊報恩。跟著出征的隊伍足足行軍一月有餘,李清臣實在不忍一個女子如此,便將她帶回了將軍府。

    當時,還在世的李清臣之母親正變著法子的想給李清臣再納一房。董小宛知道李清臣對自己情深意切,打從自己過門後李清臣並無再納妾的心思。事逢董小宛生下第一個兒子李正澤,她在婆婆的吩咐下,斟酌再三。當下便開口向李清臣提議收了這何雁卿為妾。這個年代,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平常之事。李清臣亦是經不住自己母親和妻子的軟磨硬泡,最終還是答應了。三夫人兩年後生下了李家第五子李正秋。

    「我要看妹妹。」

    「我也要。」

    是那六位被攔在捲簾外的李家公子,各個爭先恐後的想要入這裡屋。若不是這李家門夠寬夠結實,恐怕這門框也就這樣廢了。

    「各位公子老爺了,夫人才生產完需要好生休息,不可叨擾。」劉媽轉身將門口擠做一團的公子們統統趕到了門庭外。

    「劉媽的正是。你們且下去,改天再來看你們妹妹也成啊。」三夫人看著不情願的六位公子再次催促道。

    「姨娘,讓我看一眼妹妹,我就走。」話的正是李家第六子李正好,也是這個剛剛臨世的將府七小姐的同胞親二哥。年齡最小,也最能撒嬌。

    「正好,還是聽姨娘的。這生產的屋子,你們男子進不得。」三夫人看著府上最滑頭的小公子道。「爹爹不是進去了嘛爹爹也是男子。」李正好不買賬道。「你。」何雁卿面有難色,心中亦是不悅。

    「三姨娘,這妹妹還有我一半功勞呢,要不是我這名兒有個好字,怎麼把這妹妹盼來。」六歲的李正好撅著嘴,驕傲的道。

    「這話,從何而來?」何雁卿疑惑的問。

    「劉嬤嬤不是了嘛,好便是女和子的合體。我的名字就有好,有了我才有妹妹啊」李正好一本正經的解釋。卻讓旁人聽了一陣嬉笑。

    「真的嘛劉嬤嬤你是不是」李正好跑道劉嬤嬤身邊求援道。

    「是啦,是啦,都是小公子的功勞好了吧」劉嬤嬤是董小宛的陪嫁丫鬟,也是從小帶大李正澤、李正好的嬤嬤。

    「好了,我們暫且先回去,明日再來也罷。」李正烈作為長子,示意眾弟弟,隨後與其他幾位年長些的公子先行離開了偏廳。

    秋盡連山紅,時光似木流。廂房內,孩提沉睡,父慈母祥。香案上爐煙裊裊,此時將府的這位七小姐已經過了滿月。

    「老爺,給孩子取個名字吧,小七小七的叫也不是個事兒。」董小宛提醒還沉溺著的李清臣。

    李清臣捉摸了好一會兒,提筆又放下,蹣跚踱步幾許實在拿不定主意。最後還是討教了被譽為玉王朝第一夫人,人稱女諸葛的自家妻子。董小宛看著女兒,「就叫出塵吧。出水芙蓉、纖塵不染。」

    「好,甚好出塵,李出塵」李清臣開懷的笑。

    重雲煙雨日冥冥,柱礎流津意未晴。賴得豨風送雲出,放開山月照人明。紛紜世態長松影,荏苒時光流水聲。坐久蕭然轉琴軸,為君更作九舦鳴。

    轉眼,到了李出塵百日宴。這小丫頭身在襁褓卻驚動了鳴嘯城全城百姓,也讓玉王城向陽殿的聖駕屈尊來到了將軍府。

    郭裕身為帝王,其人心思敏捷、宅心仁厚。當年,先王有意傳位於他,便早早的將這位長子立為了太子。不曾想引來一場腥風血雨。那時還是李老將軍當家將軍府,也就是李清臣的父親。李老將軍為新王浴血奮戰,力保郭裕即位。王上和李清臣年齡相近,在無數戰場中同生共死,因此兩人感情頗深。換而言之,王上如今坐擁的江山過半是李家人幫著打下來的。風花雪月織流年,三十而立論英雄。天下未定,王上和李清臣同時喜歡了一名女子。這女子便是李出塵的母親,董小宛。兩人互相坦言,為博美人,公平競爭。

    董小宛算是玉王朝家喻戶曉的女軍師。董李兩家又是世交,董小宛足智多謀,又生的傾國傾城。這讓王上和李清臣都在行軍途中滋生了愛慕之心,最終美人兒選了青梅竹馬的李清臣。這王上雖是不捨,但紳士的尊重董小宛的選擇,並沒有橫加干涉。李清臣和董小宛感激君王的成全,便承諾,此生誓死效忠國家與王室。

    王上親臨將軍府,眾人起身行跪拜大禮。席間,君王欽賜世間珍寶凝脂白玉於這位孩子,並親自給孩子佩戴上。目視這枚通靈的凝脂白玉在接觸到孩子身體時,閃出了淡紫色華彩。郭裕心中不免一驚,難不成這孩子還真有什麼天賦異稟?郭裕雖然面不改色,但這心思卻是百轉千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