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撤離(下) 文 / 醉臥風陵

    淑和帝姬到底是沒跟太上皇一起走,不過她把幾個孩子都塞到了南巡的隊伍裡,還美其名曰,是沿路服侍太上皇的。

    世瑤心裡只恨高家人迂腐,可是事已至此也是無可奈何,而趙佶這一走,京城也在沒什麼可在乎的了。

    「咱們走吧。」

    魏紫明白世瑤的心意無法改變,帶著念君跟朱衣鄭重的磕了三個頭,「請娘娘千萬保重。」

    「嗯。」世瑤點了點頭,「你們速度上路,盡快追上蔡攸要緊。」

    「娘娘放心吧,奴婢已經有安排了。」念君說道,「陳響還是跟著娘娘吧,好歹還能趕個馬車。」

    「不用,你們只管一同南下,我跟她們騎馬就行。」

    「娘娘!」

    魏紫的眼裡世瑤身嬌肉貴,哪裡吃得了這種苦,可是朱衣卻感覺到她們家娘娘既然選了這條路,要吃的苦還只是一個開頭,「便服奴婢都已經準備好了,還給娘娘做了一頂帷帽。」

    世瑤看著那帷帽,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算了,不用這個了。」

    「這兵荒馬亂的,娘娘還是當心些才好。」

    「都到了這個時候,誰還管的了這麼多。」

    世瑤臨走之前,一把大火燒了瑤華宮,把那帷帽也狠狠地扔進了火裡,「走。」

    世瑤出河南一路往西,見到的都是逃難的流民,扯家帶口,扶老攜幼,那個景象,簡直讓人不忍目睹。

    「這都是他們父子倆幹的好事!」

    世瑤敢生氣太上皇和皇帝的氣,其他人可不敢跟著拱火,紅玉便小心勸道,「娘娘莫要生氣了。擊退金人之後他們便可重返故土。」

    擊退金人,談何容易啊!

    離戰場越近,聽到的事情越多。世瑤的這顆心,就揪的越厲害。只是。大兵壓境,除了打下去也沒有別的辦法,或許真的會想蔡攸預料的那樣,需要三五年的光景。

    「娘娘,咱們往榆次去嗎?」

    「不,咱們去太原。」

    紅玉嚇的韁繩都抖了一下,「娘娘。蔡相公可是囑咐娘娘跟隨折彥質將軍的。

    「不管是折彥質還是種師道,他們最後都是要去太原的,我們在太原附近等他們。」

    「遇上金人的騎兵可就糟了。」

    「咱們不走大路,再多加點小心。應該沒什麼事。」

    其實,世瑤倒是真想親眼看看金人的騎兵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竟然能讓大宋軍民聞風喪膽。只是考慮到幾個人的安全問題,不得不多加些小心。

    折月美年強氣盛,早就見識見識金人的鐵浮屠。

    「娘娘,若想隱藏行跡,只能棄馬不行。」

    「到了山西就棄馬!」

    紅玉簡直被月美氣死了,這個時候不說勸著點,反而還敢慫恿。真是要是遇到了金人,她們能砍幾個?

    世瑤真的見到金人騎兵的時候,感覺血都涼了,鐵浮屠的威名她早有耳聞,但是親眼看見還是另外一回事兒。那一身的重甲黑漆漆的,就連馬匹身上都罩得嚴嚴實實,馬的步幅都比正常馬大了一倍有餘,難怪這仗不好打。

    幾人隱藏在斷壁中,大氣都不敢出,好在這一個小隊也只是路過,並沒有在村子裡停留,等到確信他們走的遠了,幾個人才鬆了一口氣。

    「單憑他們這身重甲,就比黨項人和契丹人都難纏。」

    月美只跟黨項和契丹交過手,第一次見到女真人竟也是心有餘悸。

    「是啊,看那甲葉子色澤都不像是一般的生鐵。」

    「他們若是沒騎馬,我倒想跟他們較量較量,但是看那馬的速度,就根本沒勝算了。」

    「沒試過怎麼知道?」

    世瑤並沒有特別注意她們幾個的議論,她顯得有些心事重重,此刻,她算是徹底明白了女真一萬不可敵的意思。就眼前十幾個鐵浮屠就已經足夠震撼人心了,若是一萬多人列上隊,除非太祖在世,否則她是真的不知道什麼人還可禦敵。

    「好了,你們也別爭了。」世瑤覺得久經戰陣老將軍對沒有辦法,她們幾個小丫頭也爭論不出什麼來。「咱們還是趕緊趕路要緊。」

    世瑤還沒到石橋,就聽到了太原城破的消息,太原知府張純孝被俘,王稟父子殉國。

    「娘娘!」世瑤身子一晃差點就要栽倒,多虧了紅玉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娘娘,不能在往前了。」她附在世瑤耳邊低聲的說道。

    現在在往太原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就是太原附近的縣鎮都也都已經被金人攻克,現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跟種師道匯合了。

    「娘娘,過了河就是王村,末將以前來過這裡,村子不大,金人未必會注意到,咱們可以過去歇歇腳。」

    世瑤點了點頭,走了這一路的確是需要補充些體力,然而,剛要過橋,就看見汾河邊上浮著兩個人。

    世瑤剛要過去,紅玉卻攔住了她,「奴婢去看。」

    紅玉伸手矯健,眼神也好,她略往前一湊就看清衣服了,「娘娘,是宋軍的服色啊。」

    「快救起來。」

    兩人擁在一起,雖然已經被衝到了岸邊,不過紅玉和月美還是費了好半天的功夫,才算是把他們救上來。

    「娘娘,他們還活著。」

    世瑤上前一看,這二人一老一少,老者五十多歲,年輕的只有三十多,身上佈滿了刀劍傷,雖沒死,但是冷水這樣泡著,怕是也難救!

    「把師太給的藥拿來。」

    世瑤到西北戰場上來,自然是隨身帶著傷藥的,只是這二人傷勢過重,能不能救活尚在兩說。

    「趕緊帶他們進村子去。」

    金兵隨時都可能會出現,誰也不敢耽擱時間,紅玉和月美一人背起一個,趕緊就往村子裡去,也多虧了她們自幼習武,否則還真處理不了這種情況。

    世瑤帶著幾人在村子裡小心的藏了幾天,連火都不敢點,好在那二人傷勢雖重,卻有一點點緩和的趨勢,到了第六天,年輕的那個悠悠的轉醒了過來。

    「多謝幾位娘子救命之恩。」

    「都是宋人,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將軍好好養傷要緊,不必言謝。」

    「娘子高義,某感激不盡。」

    世瑤倒也不需要他感激報答什麼的,只是她得知道自己救了什麼人,「敢問將軍高姓?」

    「某乃是并州副都總管之子,王荀。」

    「你是王荀?」世瑤真沒想自己竟然救了他。

    「娘子知道某家性命?」

    世瑤並沒有回答他,反而指了指躺在他身邊的老者,「那他就是你父王稟?」

    「爹!」

    王荀見自己父親還活著,激動的自己差點死過去,世瑤幾人勸了半天,他才算是安靜下來。

    「娘子大恩大德,我父子本該結草以報,然國事昏亂,身為守將亦是身不由己,此生若是不能,請容某家來生再報。」

    王稟父子以三千軍士和太原百姓守孤城二百五十餘日,這份功勞西北無人能出其右,世瑤心中反而在慶幸,能救了他們父子都算是道祖保佑了。

    「將軍嚴重了,將軍父子血戰之功,大宋百姓不會忘記的。」

    「敗軍之將,哪兒敢言及其他。敢問娘子高姓,我父子將來或能報答一二。」

    「我是洺州孟氏。」

    王荀畢竟年輕,對這幾個字沒什麼感覺,此刻若是王稟的話,就知道是誰救了他們了。

    「多謝孟娘子。」

    「太原的情形,將軍可否告知一二。」

    太原已經城破,哪兒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只是想起當日情景,王荀的心中痛苦難當,「金兵前後九次攻城,都被我們擊退。但終不見朝廷援兵,城中存糧斷絕,牛馬驢騾全部食盡,樹上的綠葉,糧庫中的糠皮也都被吃光,逐漸連樹皮草茭也作為口糧。到了最後,就連戰馬和馬鞍上的皮革都被食盡。糧斷絕援,城中軍民已傷亡十之**。後來北城已被攻破,張知府被俘,我父子率僅存的一百多人的隊伍衝去知府衙門。然而,金兵已經大舉殺至,我父子只能且戰且退,到了城南的開遠門,粘桿喝令我父投降,我父怒斥粘桿,投河自盡,我亦緊隨我父,以身許國。卻不料,竟然被娘子所救,或許是命不該絕。」

    世瑤一邊聽一邊垂淚,那父子昏聵無能,卻害了多少忠臣良將,無辜百姓!

    王荀畢竟是個將軍,他傷心一會兒便問道,「我們這是在哪兒?」

    「王村,汾河邊上。」世瑤說罷問道,「可是要趕緊離開嗎?」

    「咱們在這兒呆了幾日了?」

    「已經是六天了。」

    王荀略一思忖,便道無妨。

    「這是為何?」

    「粘桿拿下太原,必是直撲汴梁,沿途尚有幾處重鎮,他不會在這種小地方糾纏,怕就怕有亂兵,只是這麼多天了應該也無妨。」

    王荀的話讓世瑤這心裡更沉重了,前次圍困太原只是宗望部六萬人,現在在加上更為貪婪狠毒的宗翰,汴梁是遲早不保了。

    「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娘子因何到了太原附近?」王荀突然問道。

    「我本來是在這兒等種師道的。」世瑤也不瞞他。

    「經略相公!」王荀大驚,這女子是什麼來路,只是,他現在顧不上問這些,「經略相公來救太原了嗎?聖上不是下了旨意讓我們投降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