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九十章 圍城(一) 文 / 醉臥風陵

    你就是怨我也是應該,趙佶心裡想著,我又何嘗不怨恨我自己,只是事已至此,悔之無用了。

    蔡京遇刺的事情似乎就那樣不了了之了,或許皇帝是認定了這就是世瑤所為,所以,不管朝廷上怎麼議論,皇帝那邊就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就這樣,京城裡似乎平靜了幾個月,而戰事初期不順也沒逃過大多數人預料,而世瑤派人去請孟翊的時候,他心裡正是忐忑不安。

    他勸說皇帝改了官位稱呼就可以解災厄的,但是現在能改的都改了卻絲毫都沒有成效,好在皇帝雖然沒日心煩竟然沒想起他來,可是,這孟皇后找他做什麼?

    孟皇后雖然被廢了,但是在朝中聲譽甚好,甚至,比起今天打明天和的皇帝,人們更敬重這位一心為民的皇后娘娘。他這樣的人,其實怕見皇后的。

    「孟相公請吧?」忠厚淡淡的說道。

    「這……」孟翊十分猶豫,「敢為這位將軍,沖靜師太召見下官所謂何事啊?」

    他這話不倫不類的,讓忠厚聽著彆扭死了,「相公去了自然就知道。」

    孟翊小心的陪著笑,他也知道這是皇后的侄子恐怕賄賂不得,他哈著腰說道,「說起來,下管與將軍還是同宗,這一筆可寫不出兩個孟字,沖靜師太因何事要見下官,還請將軍透露一二呀!」

    忠厚厭他囉嗦,「師太如今閉門清修,輕易也不見外客,今兒既然要末將來請,必然是有要緊的事兒。若是孟相公為難,我便是進宮求了聖上的旨意,也得請相公走上這一遭。」

    「別別別,將軍莫急,下官馬上就去。」孟翊哪兒敢讓孟忠厚往宮裡走這一趟啊,他的姑姑雖然被廢。卻是一點兒也沒耽誤他陞官,皇帝的心裡,還是惦記著孟家的。

    孟翊官兒雖不大,心思卻不少,他這一路上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都應考慮的清清楚楚的,但願能藉著孟氏在升陞官兒。

    這個孟翊一眼可看出為人透著精明,世瑤有些想不通他是怎麼搭上李師師的,李氏,可一向都是眼高於頂的人。

    「我聽說聖上將公主改作帝姬都是你出的主意?」

    孟翊為官多年就做了這麼一件大事,只可惜那結果離他想像差得太遠。「回師太。正是下官。」

    世瑤看著他那張諂媚的臉就生氣。但是那許多糟心的事兒跟他的關係並不算大,只要他此番能救得了宗澤,就算是將功折罪吧,世瑤卻不知道。這孟翊自由他驚人之處!

    「那現在這個局面,你又有什麼好辦法?」

    這問題可是要了他的命了,他要是有辦法就不用整天擔驚受怕了,然而,孟氏問他話他也不能不答,沒辦法就只能胡謅,「回師太的話,聖上福澤深厚,潛心像道。必得道君庇佑,逢凶化吉。」

    這話說得,世瑤都沒辦法反駁他,稍有不慎,那就是否定皇帝福澤深厚了。

    世瑤淡淡笑了笑。「只怕到那個時候,就沒有孟相公多少功勞了吧?」

    孟翊不知道她說這話究竟是何意圖,難不成此番叫他過來,還有什麼功勞會落到他頭上?

    然而,這些他也只敢在心裡想想,這前皇后一向嫉惡如仇,對他這樣的投機取巧的人,不安個諂媚君上的罪名也就不錯了,哪兒還會有什麼功勞給他!孟翊想清楚了便不再做夢,低著頭說道,「只要國家安泰、聖躬康健,下官別無所求。」

    「孟相公果然忠心,不過,我倒是有一件事情請相公幫忙呢?」

    孟氏請他幫忙,孟翊懷疑自己根本就是聽錯了,「下官不敢,還請師太吩咐。」

    「這事情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算容易,我看遍了整個朝廷,也就只有孟相公能擔此任了。」

    世瑤說完一眼不眨的盯著孟翊,看見他滿腦袋冷汗心裡倒是滿意了幾分。

    「下官不敢。」孟翊還是那句話,「朝中大有能人,下官不敢居功。」

    「你不居功自傲可見是個實誠人,這件事情交給你我再沒有不放心的了。」世瑤笑道,「我日前得到道祖天尊的訓育,如今國家百事不安,皆因為民有怨恨,只要聖上能夠大赦天下,便可平安無事了。」

    大赦天下是積福積壽的好事兒,但是孟翊卻不敢攬著個差事,他之前進諫的時候說的言之鑿鑿,讓聖上深以為信,可是現在,金人還是那樣咄咄逼人,國事卻是動盪不安,他恨不得聖上看不見、想不起他這個人,哪兒還跟往前湊?

    「師太明鑒,非是下官不願替師太代勞,實在是下官官卑職小、人微言輕,恐怕誤了師太的大事。」

    這孟翊倒是滑頭的很,絲毫都不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攬,只是這一番,卻是由不得他。

    「既這麼著,那孟相公先前的功勞只怕是要白費了。」

    皇后這威脅孟翊聽得明白,她要真的到皇帝跟前兒參他一本,他可不敢僥倖皇帝能饒得了他,到那個時候,恐怕是連李家娘子都要跟著受連累。

    孟翊雖然也在意自己的前程,但是比起李家娘子來顯然算不得什麼,「娘娘所受之訓育,下官一定轉呈聖上。」

    「這份功勞本宮倒是無疑占線,孟相公只管當做自己意思去辦吧!」世瑤見孟翊似乎還有話說,便沉下臉說道,「孟相公把這件事情辦好,過去的種種我便既往不咎,如實此事辦不妥當,你勾結李氏、蠱惑聖心的罪過,便得好好的承擔起來了。」

    孟翊這心裡直叫苦,但是他並不懷疑這位皇后說到做到,這也算是他運氣不好,竟然沒算著大宋朝氣數盡了。

    「下官領命。不過,下官卻還有一事不明?」

    「你說吧。」

    「敢問師太如此大費周章,要救的是何許人也?」

    世瑤冷冷笑了笑,這個孟翊看來腦子還不是全空的,只不過,她既沒必要否認,也不可能信他。

    「孟相公為官多年,應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

    「是是是!」孟翊連連拱手,「並非下官有意打探,若是此舉若只是為救一人,師太大可以將此事交付下官,下官一定盡心盡力將事情辦好。」

    他依靠的無非就是李師師而已,宗澤那樣的人如果知道似乎李氏救他,只怕心裡還未必受用呢!

    「行了,你倒是越說越多了。」世瑤淡淡的說道,「如今國家動盪不安,大赦天下為的是我大宋朝的黎民百姓,孟相公可不要錯了主意!」

    孟翊無奈,只好領命而去。他能商量的人當真也就是李師師,好在李氏此番還算明白,知道皇后不會無理取鬧,倒是認真的幫他活動了一番。

    不過,也不知是孟翊的運氣不好,還是皇帝的運氣不好,大赦沒有幾天,金軍就圍了汴梁城。好在,宗澤已經離開了杭州,或許很快就到京城了。

    世瑤聽到議和的消息時,平靜到了麻木,而第二年春天金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她只是露出了一個古怪的表情。

    好像該來的終於來了,省了許多的煎熬。

    「娘娘,吃一口吧。」

    世瑤搖了搖頭,她不是想絕食,只是真的沒胃口,「城裡情況怎麼樣了?」

    「朝廷每天發下邸報,安撫百姓,但是援軍不到,免不了人心慌慌。」

    「忠厚呢?」

    「在院子裡,奴婢這就去叫。」

    世瑤點了點頭,不是很有力氣說話。

    「姑母找我?」

    忠厚時進來也未敢高聲,世瑤一時竟沒有發現,又過了片刻他才說道,「姑母身體不好,我去找個郎中吧。」

    片刻,她自嘲的笑了笑,「平日裡像是什麼都能經得住似的,一旦有事倒是我最先倒下。」

    忠厚再看皇后,覺得好像幾日之間就多了許多皺紋,他這心裡也替她難受,若是什麼都不知道也就罷了,偏偏看到了這樣的結果卻無法阻止,放著是誰心裡都不會好受。可是,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傷感也是無益,他也只好小心勸著,「姑母也別太擔心了,金人南下舉國震驚,想來用不了幾日,各路勤王之師就可到達。」

    「你覺得京營能守多長時間?」

    忠厚沉著臉說道,「京營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怕的就是朝廷要議和。」

    趙佶若是不議和恐怕還得等太宗皇帝復生,世瑤歎了口氣說道,「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忠厚也沒明白姑母說的議和還是戰事,但是看她臉色不好也沒敢問,「事已至此,姑母要盡量放寬心啊!」

    「我沒什麼要緊。」世瑤叫過魏紫,「你跟忠厚開了庫房,把多餘的糧食送到大相國寺去。」

    念君早就把糧食都預備好了,怕的就是這一天,可是,魏紫卻不太敢做主,「娘子,咱們留多少啊?」

    「一個月吧。」世瑤估摸著說道。

    「娘子,只怕是太少吧?」

    金軍這一圍城,物價便開始瘋漲,日子若是稍微長點,只怕有錢都買不到糧食,魏紫總管著這一府的大小事物,不得不多做考慮。

    「娘子……」

    魏紫正待多爭取些,就聽見外面有人稟報,「娘子,聖旨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