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正文 第二十一章 送別(上) 文 / 醉臥風陵

    有人敲響了登聞鼓,很快就傳遍了各個衙署,沒多會兒的功夫,皇親貴胄、王公大臣就都急忙的往大慶殿趕。{免費小說}可是還沒到大殿呢,人們就看見壽康公主高舉著奏章跪在殿外。有幾個還算是熟悉的,上前勸了兩句,「公主,有什麼話上殿去說吧,您這樣聖上也為難不是?」

    壽康公主流著淚搖了搖頭,「聖上要是不接我這訴狀,我就跪死在大慶殿前。」

    呂大防七十多歲了,走路都顫巍巍的,若不是有重大事件,他根本就不會上朝。而他這一路著急忙慌、擔驚受怕的,沒想到竟然是壽康公主在鬧脾氣。這老頭兒歲數也大了,腦子不如年輕的時候好使,他也不想想,壽康公主這身份,不是驚天動地的事情,能這麼委屈自己嗎?

    「您這是何苦,您可是聖上的姑姑,有什麼話不好說,擅自敲響登聞鼓,這罪過可是不小,趕緊隨老臣上殿去吧,我們一起給公主求求情。」呂大防也是好心,誰的面子都不看還得看宣仁皇后的面子,宣仁皇后就剩這麼一個女兒了,可不能再出什麼差錯。

    「國老,本宮是真有冤枉!」

    壽康公主雖然沒有前朝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那樣的盛名,但也不是那軟弱可欺的,她能有冤枉,任誰聽了都不敢相信啊!眾人正要細問,就聽見有內侍出來傳旨。

    趙佶只叫了幾個年長的宗室和最信任的大臣,其他的人,又都給遣了出去。而內侍也沒宣壽康公主,她依然在殿外跪著。

    呂大防一上殿,就想開口給壽康公主求情,可是他還沒有說話,趙佶就先說道。『壽康公主所述之事,讓朕十分為難,請眾卿進來就是商議商議,怎麼把公主給勸回去。公主擅敲登聞鼓的事情,朕不會追求,眾卿也不必求情。『

    皇帝這樣一說,眾人自然就要問了,壽康公主所訴之事究竟是什麼,否則,茫無頭緒的。也不知道從何勸起!

    趙佶沉默良久,仍有些難以啟齒,呂大防漸漸看出些不妥來。出班跪奏道,『啟奏聖上,壽康公主所訴之事,如果只是聖上的家事,臣等自不便多問。若是與國有關,那麼,還請聖上明言。『

    趙佶似有些許無奈,過了半天,才對內侍說道,『請壽康公主進來。『

    壽康公主跪的久了。腳底下都有些不穩,趙佶也沒讓她行禮,反而命內侍給她看了座。

    「公主。此時眾卿皆在,公主可要想好了再說。」

    壽康公主淡淡一笑,扶著內侍的手臂跪了下去,「臣有天大的冤情,請聖上明斷。」

    趙佶歎了口氣。「姑母定要如此嗎?」

    壽康公主抿著嘴唇,用力點了點頭。「父母大仇,不共戴天!」

    大臣們一聽就都嚇傻了,她的父母是誰呀,英宗皇帝和宣仁聖烈皇后,這兩位若是有什麼冤情,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不過,很快眾人就緩過神兒來,都是久歷朝堂的老人兒了,自然不可能忘記宣仁皇后的那點舊事。

    宣仁皇后的死因從來都是很令人懷疑,然而,那時候哲宗皇帝尚且在位,自然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在當今皇帝登基之後,對此事隻字未提,朝臣們自然也不會濫言生事,可是,壽康公主在這個時候提出來,這事情就不可能不了了之。

    壽康公主從紹聖八年宣仁皇后生病,一直說到了皇后過逝,這中間諸多疑問,倒也沒有誇大其詞,然而,不管她怎麼說,都沒有證據。

    「當年的事情,朕跟太后心中都存了個疑影,壽康公主這幾年也反覆申訴過了,可是,終究是沒有憑證,朕也不能因為這些疑惑就認定太妃有罪,所以,公主還是回去吧!」

    「當年崇慶宮的宮人雖然全部遇害,但是哲宗皇帝的乳母竇氏還在宮中,甚至聖瑞宮的舊人也都知道內情,聖上一審便知。」

    「太妃乃是先帝的生母,朕如何能夠審她?」

    「趙煦縱然生母毒害祖母,罔顧人倫,天理不容,哪裡還配做皇帝,又有什麼資格供奉於太廟?」

    「姑母,此事畢竟沒有憑據,不可詆毀先帝。」

    「聖上既然不便審問太妃,但是有一人也是親歷此事?」

    趙佶心裡一緊,他本意並不想把世瑤扯進來,可是壽康公主話一出口,想攔也攔不住了。他神色微微有些不滿,淡然問道,「不知道公主說的是何人啊!」

    「被朱太妃逼害離宮的前皇后孟氏。」壽康公主知道趙佶袒護孟氏,但是她如果不把孟氏牽扯出來,事情可未必能如她所願!「趙煦宣稱是因為孟皇后落水驚了宣仁皇后的駕,倒是宣仁皇后舊疾復發不治而亡,當時的情形,請孟皇后來了一問便知。」

    誰都明白宣仁皇后不可能因為一個孫媳婦落水就給活活嚇死,世瑤把前因後果說完之後,眾大臣的臉上可就都太好看了,認真追究起來,已經過世的哲宗皇帝也是有罪的,那麼,這事情可是該如何了局呀!

    「孟娘子。」呂大防拱手施禮,「你說的可都是實情?」

    「自然!我落水之後很快就救了上來,御醫只說受了點驚嚇,醒來就沒事了,隨後宮人們把消息稟報給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還命人賞了些藥材,可是,報信的宮人還沒回到北五殿,就傳出太皇太后駕崩的消息,這可不是大有蹊蹺?」

    世瑤刻意隱去了是童貫救了她,她不能讓趙佶跟這件事情扯上半點關係,陳貴儀的死因是最可疑的,可是趙佶卻半個字都沒有提起,為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眾大臣商議了半天,都覺得這樣的事情不可姑息,太妃雖然是先帝的生母,也不能不對宣仁皇后有所交代。而要審問太妃,當然得先祭告列祖列宗。

    朱氏還在太廟裡乾嚎呢,看見皇帝帶著一群公卿大臣,還以為是接她回宮去的,她心裡得意,哭得卻越發的賣力。她哭一會兒神宗哭一會兒哲宗,曲調鏗鏘,千回百轉,然而,她越哭越覺得不對勁,竟然沒一人前來勸她。

    「朱氏,你就別嚎了,聖上有話要問你!」壽康公主冷冷的說道。

    「你放肆!」朱氏萬沒有想到首先開口的竟然是壽康公主,而且還對她如此不敬。

    「哼!」壽康公主笑意更冷,「我再怎麼放肆也不敢殺害婆母,可是朱太妃你就不一樣了!你當年是怎樣謀害宣仁皇后的,在祖宗的跟前兒還不老實交代!」

    「你胡說什麼。」朱氏的眼神忽然便的閃爍起來,眾人以為她是心虛,然而世瑤卻很明白,她這是害怕。

    弒母的罪行,沒有人敢輕易地認下。

    朱太妃雖然矢口否認,可是卻沒有人能相信她,她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的兒子,害死了祖母都不知道想一個能夠說得過去的理由,當然了,趙煦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死的那麼早,而且連個兒子都沒有!

    皇帝命呂大防等人審理此案,務必要查出宣仁皇后真正的死因。其實,只要一開棺驗屍,就什麼都能明白,可是這樣話,沒有一個人敢說出來。

    以太妃的身份,沒有辦法對她動刑,不過,撬不開朱氏的嘴,卻還有那些奴才呢!大刑之下,就沒有問不出來的。

    「錢夢吉被打的渾身上下都沒有一塊好皮了,他現在一心只求速死,從前他仗著太妃的勢,給了咱們多少為難,如今,總算是惡有惡報了!」

    世瑤微微笑了笑,留他到如今,不就是為的這一天!

    「可都招了?」

    「招是招了不少,從太妃挑撥先帝囚禁太皇太后,還不讓御醫醫治,一直到金明池給龍舟動了手腳,想要淹死太皇太后,他都說了,不過,就只是不承認是太妃毒害了太皇太后。」

    「本來就不是太妃。」

    「娘子早就知道了?」

    「那時候趙似還沒找到,她心裡惦記著呢,以她的心力,同一個時間就只能做一件事情。我就早就知道不是她,可是不是又有什麼分別呢,這事情必須得她擔著,誰讓她有個好兒子!」

    「也是的。」雲纖點了點頭,「兒媳婦謀害婆母,總比親孫子謀害了祖母要好聽一些,否則的話,聖上降罪的詔書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我猜皇帝不會發明旨降她的罪!」

    「娘子這回可是猜錯了,聖上下令嚴查呢,太妃謀殺娘子的事情,迫害秦太妃的事情,還有……」

    「還有什麼啊?」世瑤一時竟沒想起來太妃除了這些還有什麼豐功偉績。

    「簡王殿下也告了御狀,他的生母武賢妃,是被太妃跟已故的林賢妃聯合害死的,還有她們謀害先帝皇子的事情,聖上下令要一併徹查呢!」

    林氏跟趙煦都死了,他們做的事情最後都只能推在朱氏身上,這也算她自作孽,不值得同情。「這麼說來,這朱太妃的罪過可是罄竹難書了!」

    「是啊,就是不知道聖上會怎麼處置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