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五十章 黎明之前(下) 文 / 醉臥風陵

    趙佶最信任的人,除了世瑤,也就剩下童貫跟蔡攸了,可是這兩個人現在離開京城半步,就跟尋死沒什麼兩樣。他甚至連世瑤身邊的程德順都想到了,可那也讓容易引人注意的主兒,並不見得能比他府上的人更安全,趙佶左右無法,就只好冒一些險了。

    「去把顯兒給我叫來。」

    「顯兒?她現在看著來姑娘呢,爺有什麼吩咐,奴才去也是一樣的。」童貫小心的回到。

    「叫你去你就去,別驚動來氏。」趙佶不耐的說道。

    「是。」童貫深知他們家王爺近來脾氣可不是很好,在也不敢囉皂。

    顯兒整天跟著來鳳驕,但是多少也知道些外面的情形,對於端王突然叫她,心中可是驚喜交加。她自己心裡明白,看守來氏的差事,她做得不是那麼的妥帖,好在端王體恤,倒也沒有深怪她,而這個時候找她,定然是重要的事情。

    然而,不管顯兒怎麼猜測,她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大的事情。

    「你身為女子,出行雖然不便,但是也不會引起宮裡的注意,而且,太后認得你,對你也有幾分欣賞,跟你一同回京,想來不至於有太大的排斥。」

    「奴婢領命。」顯兒的心都在顫抖,受到如此重用,她還能有什麼可說的,除了竭盡全力,也沒別的能報答主人信用之恩了。

    「你要記著,旁的都不用多說,只告訴太后,太妃在羅織罪名,欲置高氏一族於死地。京中現在非但無人能救,反而有人打算迎合上意,準備重議廢黜太皇太后封號。神主也不能再附太廟。」

    端王說的事情,顯兒也聽說了幾句,並不算是空穴來風,太后那裡,她也不擔心會出什麼差錯,於是跪地言道,「王爺放心,奴婢一定不辱使命。只是,京中的情形如果太后問起,奴婢該如何回答?」

    「聖上的病情不是我們該知道的。你只管將太妃的動作告知太后,太后是明白人,必定能夠猜到實情。」

    「是。」

    「本王會派幾個人一路護送你。到了五台就把他們遣回來即可。童貫會給你一個金符,持此金符去見一個叫法能的和尚,讓他暗中護送你跟太后回京。回京之後你們的藏身地點童貫已經找好了,他會詳細告訴你的,你們呆在廟中絕對不可出門。沒有我的命令也不能輕舉妄動。」

    「是,奴婢明白。」顯兒鄭重的答道。

    「去吧。」

    趙佶側過身,輕輕倚在榻上,他很是疲憊,但是卻連個假寐的功夫都沒有。

    顯兒的忠心毋庸置疑,管理後院也頗有些能力。但是,能不能辦成這麼重要的事情,趙佶心裡其實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事實上。他走得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不過,卻沒有絲毫的退路。

    「王爺,奴才已經派人送顯兒出城了,都是能夠信得過的。爺請放心。」

    「好。」趙佶懶懶的應了一聲。

    「爺,這樣的大事。她能行嗎?」童貫小心的問道。

    「除了她還有別人可用嗎?」

    童貫皺了皺眉頭,也只能無奈的歎了口氣,這樣的條件下如果大事能成,只能說是天命所歸了。

    「爺今天還進宮嗎?」童貫低聲問道。

    「嗯。」趙佶點點頭,「去備車吧!」

    童貫還沒等出去,就見一個太監過來稟報,說是來御史求見。

    來之邵有些日子沒來了,這個敏感的時候突然造訪,究竟為的是誰卻很難預料,彼此試探來試探去,對於趙佶來說,無異於浪費時間和精力。「就說本王馬上要進宮,今兒不得空見他。」

    童貫始終都覺得端王殿下能夠用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而來之邵的女兒畢竟還在府上,這人也許能有大用處也未可知,於是,他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來御史的女兒還在咱們這兒呢。」

    趙佶卻沒想那麼多,「告訴他來氏去了鄉下的莊子,這幾日不在府上,要見的話,還請改日再來。」

    童貫沒想到趙佶這樣乾脆就把路給堵死了,心中略有些不甘,「王爺,現在可正是用人之際啊!」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可是現在也不是咱們一家用人,有的人用錯了,反而不如不用。更何況,只要太后能回來,咱們也用不著旁人。」

    可是,太后能回來嗎?

    趙佶跟童貫的心中都有懷疑。

    「爺?」

    「無妨!」趙佶微微搖頭,看皇帝的情形,再熬個把月也沒有問題,好湯好藥的吊著,在不沾女色,就是半年都有可能,顯兒那邊實在不行的話,他就冒上走上這一趟,無論如何,太后必須要回來。

    趙佶心裡打定了注意,也就不是那麼忐忑,略整理的一番,就進宮去見趙煦。

    趙煦病了之後變的愈發奇怪,他總是能想起世瑤,就那麼不遠不近、疏疏淡淡的樣子。

    「朕照你的提議,命人送了許多賞賜到瑤華宮,可是,回事兒的也沒說她有什麼感激之情。」年輕的皇帝費力的說道。

    「沖真師太向來都是心裡有數嘴上不說的,那些太監怎麼能知道師太在想些什麼?師太的為人,就算是臣弟不說,聖上心裡也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趙煦卻氣哼哼的說道,「她若是有心,就該帶著公主來探望於朕才是。」

    趙佶也不明白皇帝怎麼突然之間就轉了性,盯著世瑤就算是不放了,他也不想想,世瑤怎麼可能主動進宮,那還不是送羊入虎口!

    然而,這樣的話想想可以,說了他就是不想要命了,趙佶便笑著勸道,「聖上不過是偶感風寒,用不了幾日也就好了,師太進宮一趟恐怕是要大費周章,也許還沒等進來,聖上就已經痊癒了。」

    趙煦聽著,心裡高興了幾分,不過,他嘴上還是說道,「你也不用替她說好話,她若是惦記著朕,無論如何也該奏請覲見的!」

    「聖上,師太明年就要正式行冠禮出家了,她就算是心裡惦記,也不可能在進宮的。」

    「誰讓她認真出家了!」趙煦怒道。

    趙佶心裡膩煩的很,這道號都是皇帝親自賜下的,不出家成嗎!可還沒等他說話,就有太監通稟,「太妃跟劉賢妃到了。」

    兄弟倆很有默契的住口不提世瑤,趙佶還攙著皇帝準備給太妃見禮。

    「這是做什麼,快躺下。」太妃遠遠瞧見,急忙嚷了起來。

    「勞太妃一日三趟過來探望,實在是兒子不孝!」趙煦氣喘吁吁的說道。

    太妃雖愛權勢,卻也不是全不在乎兒子,趙煦如今這幅模樣,她也不是不心疼,只是另外的一些東西在她心裡太重了,這一點點的心疼,有時候她自己都很難感覺得到。

    朱太妃親自扶著皇帝躺好,板著臉嗔道,「你要趕緊好起來,就算是孝順哀家了!」

    「是。」趙煦微微笑道。

    母子倆說了好一會子話,並不理會坐在一旁的趙佶跟劉賢妃,趙佶有些想要告退,一時也都插不進去,就只好坐在一旁聽著,然而,越聽他就越覺得不對勁。

    太妃少有這樣溫情的時候,就算是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一樣,她這一趟必有所圖,趙佶一顆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他就怕太妃圖謀的是他最擔心的哪一樁。

    「日前你答應了哀家要立賢妃為皇后,哀家已經命人挑選了吉日,也擬好了旨意,只等皇帝過目,就可以頒詔天下了。這不,哀家還特意帶了賢妃過來謝恩。」

    太妃招了招手,賢妃馬上會意,跪地言道,「臣妾草芥之人,竟得聖上如此恩典,心中感愧難當。臣妾日後定會悉心服侍太妃,替聖上打理好後宮,必不負聖上所托,謝聖上恩典。」

    趙佶聽了這話,心裡略鬆了口氣,他倒也想祝賀劉氏來的,可是轉念一想,皇帝現在一心想接世瑤回宮,這會兒子恐怕未必高興。

    他偷眼一瞧,果然不出所料。

    「你起來吧。」皇帝淡淡的說道。

    趙煦自己親口答應的事情,想反悔也不行,更何況,太妃也不可能答應,他能想到的辦法,也就一個「拖」字而已。

    「眼下朕正病著,立後之事也不急於一時,且等朕痊癒,再冊封不遲。」

    趙煦晦暗的眼神掃向劉氏,讓她不寒而慄,她也知道自己這個後位是太妃強逼來的,因此,並不敢多話。可是,太妃卻不是那麼好糊弄的,「此番冊封賢妃,於正式的大婚不同,只需要頒下旨意,先讓後宮參拜一番也就是了。至於大臣跟外命婦的朝賀,等皇帝痊癒了也不遲。」

    趙煦一時心煩意亂、頭痛不已,「朕此刻深感不適,請太妃將旨意擱下,待朕慢慢看過,再做定奪。賢妃,先跪安吧。」

    皇帝都這樣說了,太妃也不好在強求,這逐客令明著是給賢妃的,何嘗不是讓她也回去。她這心中氣惱萬分,然而,再怎樣著也不便跟病中的兒子爭執,便冷冷說道,「行了,哀家也回去了,有些事情哀家還要問過老十一,你跟哀家同去聖瑞宮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