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三十八章 清明上河(上) 文 / 醉臥風陵

    第三十八章清明上河(上)

    苗月華死了,宮裡頭除了順心沒有人為她滴過一滴眼淚,二公主在聖瑞宮甚至是毫不知情,按照太妃的說法,公主乃是林貴妃的女兒,不需要知道苗氏的事情。而皇帝趙煦此刻是真心的憐惜劉氏,哪裡還顧得上她,聽著了也不過是木然的點了點頭,草草安葬了了事。

    苗氏的故事就算是完了,可是趙煦從此以後就算是落下了心病,他自己感覺朝政上他是萬事順遂了,但是偏偏就差一個兒子。

    太妃為這事兒也著急,國家沒有儲君怎麼能行,可是這宮中嬪妃也不算少了,她還能做什麼呢?

    太妃愁了好些天,就連趙佶過來請安的時候都沒個好臉色。這讓趙佶有些困惑,太妃雖然對他沒有什麼情誼,但是這大半年他奇珍異寶的供著,太妃見著他從來也都是眉開眼笑的。

    趙佶並不是全不擔心太妃會他不利,可是眼前確實是沒有什麼由頭,他反覆琢磨了兩回,在臨走的時候還是打算向錢夢吉探聽一二。

    趙佶對誰都是溫文爾雅的,對聖瑞宮的都知就更是如此,他溫和的笑道,「有勞錢都知相送,還請都知留步。」

    「不敢。」錢夢吉對端王可是萬分的客氣,不僅僅是因為簡王跟端王要好,最主要的是,端王出手十分的豪闊,他收的手都軟了!要不他也不會親自送趙佶出門!「太妃近日心緒不寧,不便多留殿下,還請殿下面諒。」

    趙佶正等著他這句話呢,忙問道,「什麼人敢惹太妃不高興?」

    錢夢吉滿不在乎的說道,「哪有這樣不開眼的人!太妃是有別的心事。」

    「哦?」趙佶關切問道,「那太妃悶悶不樂,究竟所為何事,煩請都知相告一二,或許我可以略為分憂。」

    「哎……」錢夢吉搖了搖頭,「王爺仁孝,宮中盡人皆知,然而眼下這個事兒啊,王爺可是幫不上忙。太妃,是為了皇嗣憂心。」

    趙佶的目光微轉,進而笑道,「皇兄春秋正盛,太妃何必如此焦急!」

    「誰說不是呢!可是自獻愍太子之後,宮中久無皇子誕生,好容易盼到了劉賢妃有孕,可是卻出了這麼一檔子事情,太妃心中難免要傷感些,這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等宮嬪們再傳喜訊,才能算徹底解了這心結。」

    錢夢吉說的一點不錯,這個是真不是做弟弟的能管的,然而趙佶的眼睛有轉了轉,原本朦朦朧朧的主意越來越清晰。

    「都知所言甚是,只是這也實不是著急的事情,本王回去之後會勸簡王進宮來陪陪太妃,也好略做開解。」

    錢夢吉一聽眼睛都亮了,太妃心情不好他們可是其當其衝受罪的,簡王若是來了,太妃跟他生會兒氣,許是就把這一茬兒忘了。「若能如此可是再好不過了,簡王殿下已經有一個多月沒來給太妃請安了,太妃雖然不說,心裡頭也是惦記著的,這話旁人不好說,王爺要是肯勸勸,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本王自當盡力,都知請回。」

    「恭送王爺。」

    趙佶離了後宮,倒也不忙去找趙似,他反而先往姚華宮去看看世瑤,而事實上,他今日進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替世瑤去看看二公主的。

    世瑤感激他用心,也感慨二公主命苦,不由得歎了口氣,「但願德康能夠平平安安的長大吧!」

    「你放心吧,我會經常進宮去看看的。二公主在聖瑞宮,跟玉晚同食同住,我想縱然有人心懷不軌,也不敢貿然下手的。」

    徐國長公主趙玉晚,那是皇帝的親妹妹,宮中在怎麼爭鬥,也沒有人敢動她分毫,二公主若是跟隨著她,倒也能夠勉強周全。只是世瑤許久沒見過劉氏,也無法揣測她的心裡的想法,黯然說道,「苗氏雖然已經去了,但是我卻仍然擔心劉氏恨意難消,二公主還要煩你多照應些,不看旁人,也看著她兩位過世的娘親吧!」

    趙佶點頭應著,「聖上前些日子邀我進宮賞梅,還曾提起過貴妃,言語之間很是感慨懷念,若非如此,怕是二公主也不可能跟著玉晚。」

    「苗氏實在是連累公主不輕。」世瑤心裡清楚,二公主雖然在玉牒上是林貴妃的女兒,但是始終都是苗氏親生,以趙煦的涼薄,不遷怒與她實在是看在林貴妃盡心撫育了一場的份兒上。

    趙佶安慰道,「她人都已經沒了,劉賢妃就是有再多的恨,那也應該消了,你不必過分憂心。」

    事已至此,世瑤知道憂心也沒有用,她學了這麼些日子的道法,凡事也都看得很淡了,能幫的時候她當然會幫一手,管不了的事情也就不放在心上,趙佶又陪著聊了會子別的,這事兒就算是過去了。

    趙佶既然知道了太妃心情不好,就不能當不知道,因此坐了一會兒也就去了,他還得勸著趙似進宮看看去。這母子之間本來也沒有什麼仇怨,不過就是趙似怕太妃嘮叨。可是太妃這個人偏就是不信邪的,你越是不願意我嘮叨,我就是越是要把你嘮叨服了,然後趙似果然就服了,徹底躲著太妃,就連進了宮,如果不是太妃親自堵著他,他都不會去見太妃。

    然而,親生的母子就是親生母子,趙似聽說太妃當真難過,二話沒說就進宮了,趙佶目送著他離開,眼光卻越發的幽深。

    有些仇注定解不開,有些人也注定是要辜負,趙似對他究竟如何趙佶心裡明白,可是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只能對不起趙似!

    「我讓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嗎?」趙佶沉著臉,壓低著聲音問道。

    「爺,奴才已經看好了一個人,只是事情實在太大,奴才還要費些功夫,不敢跟爺保證到底要多長時間。」

    趙佶點點頭,「務必要確保萬全,不可操之過急。」

    「是,王爺放心。」

    趙佶等得了,這麼多年他都等了,不差三天五日,甚至也不差三年五年。童貫瞭解他家主子,自己做事也是小心翼翼的,但求萬無一失,絕不會有半分激進。主僕二人都瞭解彼此的性情,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因此趙佶對他的倚重日重一日,卻不料為日後埋下了大禍!

    端王跟簡王兩府相距也沒幾步路,趙佶信步就回了自己的府上,剛一進府門,就有小太監過來稟報,說是蘇軾蘇相公差了人來送東西。

    「什麼東西啊,人呢?」

    那人似乎面有難色,略做猶豫之後才說道,「是一幅圖,奴才這就去取,請王爺稍後。」

    趙佶見他猶豫,心裡奇怪,「有什麼話就回!」

    「王爺容稟,來送圖的小子現在正在咱們蹴鞠場子裡,奴才這就派人去叫。」

    趙佶倒是奇怪了,從來沒聽說有這樣的事情,來送東西的小廝在主人家裡蹴起鞠了來,這可不是蘇軾府上的規矩!

    「怎麼回事?」

    「回王爺,他來的時候打從西牆過來,正聽見咱們府上小子們練蹴鞠,因為不知道王爺什麼時候回府,他就要去試試身手。奴才經不住他央求,就放了他過去,這一試不要緊,他的腳底下還真有功夫,那幫小子都不是他的對手,踢得興起,奴才也忘了提醒他了。王爺這一回府,奴才還得帶他去收拾一番才能見王爺。」

    「不必了,我自己過去瞧瞧。」

    那太監微微一笑,忙湊上前說道,「奴才給王爺引路!」

    童貫低垂著眼,不著痕跡的瞄了他一眼,不過什麼都沒說,老老實實的跟在了趙佶的身後。

    趙佶到了蹴鞠場,果然看見一個眼生的小子,看年紀不到二十歲,在場子裡騰挪輾轉,出腳是又快又準。而且,那小子不僅僅是身形敏捷,判斷也准,周圍五六個人被他耍的團團轉,怎樣也搶不去的腳下的鞠球,趙佶瞧著不由得暗暗點頭,於是便拍了拍手。

    其實場子裡早有那伶俐的小廝看見了趙佶,只是裝作不見,更加努力的拼搶,聽見王爺拍手,可就再也裝不下去了,齊齊的聚了過來,給趙佶行禮。

    「參見王爺。」

    趙佶看見眾人這精氣神,心中滿意,又特意看了看那小廝,笑著問道,「你是蘇相公派來的?」

    「正是!小子失禮,還請王爺恕罪。」那人倒也不慌不忙,該磕頭磕頭,該說話說話。

    「無妨,你叫什麼名字。」

    「回王爺,小子賤名高俅。」

    趙佶點點頭,「你這身本事何處學來的?孤王記得蘇相公府上可是不興這個!」

    「回王爺的話,小子不敢說什麼本事,不過是從小在市井中練出來的。因家中貧困,小子年紀又漸長,所以被家人送到蘇相公府上聽差。小子是去年才到蘇相公府上,府上的規矩的確是不准嬉戲,而小子在市井中玩鬧慣了,聽著聲音的便忍耐不住,還請王爺見諒。」

    趙佶聽著,這高俅可是不錯,聽他這個意思不過是跟著蘇軾一年光景,說起話來乾淨利索,禮數也很周全,於是這心裡便生出幾分喜愛之意思,對管事的吩咐一聲,給他收拾收拾,帶到廳上說話。

    「王爺,這小子可是有些伶俐的過了。」童貫趁著沒人的時候悄悄地說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三十八章清明上河(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