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六章 戰事(中) 文 / 醉臥風陵

    )

    第六十六章戰事(中)

    不管呂大防心中有多少的疑慮,他都不可能去追究,太皇太后的事情,畢竟已經了,而朝政將來的走勢,他卻不能不去考慮。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呂大防會不明白,他也早已三番兩次的上表,乞骸骨回鄉。皇帝雖然一再的駁回了,但是他心裡很清楚,那一天並不會太遠。可是,趙佶的這一番話,卻讓他猶豫起來,他如何能夠眼睜睜看著朝堂之上,盡都只顧著迎合上意的奸佞小人。不過,趙佶說的話,他自然是不敢全信的,他首先要做的,還是要確定皇帝的心意!至於那章惇,只要他要有一口氣,就絕不可能讓他回朝!

    太皇太后是最堅決反對的變法的人,她為了開始在部分地區試行新法,這其中的原委,呂大防可是一清二楚,而那章惇都做了些好事,他可是從來都不曾忘記,這樣的人回到朝廷,再得到皇帝的信任,整個國家都危險!

    呂大防有事兒,自然是要去跟右相蘇頌去商議,而他,絕不會提起趙佶半個字,這也是世瑤為讓趙佶找上他的最主要原因。雖然,他作為山陵使有很多便利的條件,但是,這絕不是世瑤要考慮的首要因素。

    宮裡守孝,不同於民間,不過二十七日,就除服了。世瑤心裡念著太皇太后,打扮的也就格外素淨些,她此刻獨坐在寢宮,卻是在擔心趙佶。

    去給太皇太后守陵殿,也不一定十分安全,就像趙佶的生母,即使是去給神宗皇帝守陵殿了,也最終沒能逃過朱氏的毒害。

    「娘娘,太妃已經叫人來請兩回了,再不去,只怕又要鬧起來!」

    「隨她去吧,且看她還能個鬧法兒,她不嫌丟人,皇帝還未必丟得起這個臉呢!」

    「娘娘!」雲纖低聲的勸道,「太妃再丟人現眼,皇上也不會怪她,反而要怪娘娘不體貼,讓太妃丟人呢!」

    「我心裡有數,咱們去寶文閣!」

    「娘娘?」

    「不必擔心。」

    寶文閣是存放仁宗皇帝御書、御集之所,本不是后妃能夠隨意涉足的,不過,太皇太后在世時,世瑤獨享特權,莫說是寶文閣,就是存放太宗皇帝御書的龍圖閣,世瑤也一樣能夠進去。當然,這是太皇太后活著的時候的待遇,以後卻也未必了。而世瑤這次來,為的也不是仁宗御書,而是神宗皇帝。神宗御集九十卷九百三十五篇,皆藏於寶文閣。

    四年前蘇轍曾經上書,為神宗皇帝建閣收藏,高氏當時為變法之事餘怒未消,因此不曾允准,命人將御書藏於寶文閣,也已然是看在母子一場的情分了。當然,這也是日後新黨攻訐高氏的罪證之一,卻沒有人提起,高氏也同樣沒有為的英宗皇帝建館藏書。

    寶文閣的管理,向來都是非常謹慎的,宮人們也不乏心思機密之人,神宗御書的性,世瑤只隨意看了一看,略坐坐也就了,她也沒有回坤寧殿,而是往福寧宮而來。

    皇帝對於世瑤肯來福寧宮,還是有幾分欣喜的,雖然經過金明池一事,皇后對他越發的疏遠了,然而,皇后做的事情,他也沒可指責的。

    「臣妾恭請聖安。」

    「皇后請起。」

    趙煦撂下筆,眼神也甚是和善。不過可惜,世瑤並沒抬頭看他,白白的浪費了那許多的情意。

    「臣妾今日偶然想起一事,未及細想就來求見聖上,驚擾之罪,還請聖上寬恕!」趙煦如今已經是這宮裡唯一一位陛下了,但是,世瑤總覺得「陛下」是屬於太皇太后的稱呼,因此,每每以「聖上」稱呼皇帝。趙煦大概也世瑤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追究過。

    「皇后無需如此客氣,有話,但說無妨。」

    「太皇太后曾與臣妾說起一件憾事,只因那時陛下病重,沒有來得及料理。如今諸事已畢,還請聖上下旨成全。」

    趙煦聽到太皇太后臉上就有些不樂,然而逝者已矣,他也不想讓世瑤覺得刻薄寡恩,因此淡然問道,「事情,皇后且說來聽聽。」

    「太皇太后病中時常夢見先帝和先祖皇帝。後來便對臣妾說起,神宗皇帝的御書,藏於寶文閣,而真宗皇帝御集,卻藏於太清樓,皆不是按照祖制,別館專藏。陛下一時引以為憾事,特地叮囑臣妾,請聖上務必要將此事辦妥。」

    趙煦這才想起來,四年前蘇轍就上過奏章,請求專門建館收藏神宗皇帝的御集,但是,太皇太后當時並不應允,而時過境遷,他都忘了,卻不信太皇太后能在臨終之前想起這些。然而,皇后也不像是假裝,畢竟蘇轍上奏的時候,皇后還沒有進宮,即便是聽到些,也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更何況,是他這做的都忘記了的事情!

    「太皇太后昔年崇尚節儉,不願大興土木,這件事情便耽擱了這麼多年,朕自然會放在心上,擇機為先帝及先祖皇帝建館。」

    「是。臣妾今日去看過先帝的御書,宮人們保管的十分妥當,只是先帝穎邸的許多舊藏,卻不知現在如何了!」

    神宗皇帝酷愛讀書,為太子時,穎邸就有大量的收藏,甚至,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也曾借閱過許多。這些書,原本應該跟御書一同收藏的,可惜,如今卻是無人過問了。趙煦此時想來,心中有些酸澀,他若是早些親政,就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然而,他卻沒有注意到,如果皇后今天不提,這事情他早就忘在腦袋後面了。

    「先帝舊藏,朕自會派人整理,等到新館建成,再一併藏入宮中。此事還要多謝皇后提醒,否則,朕可是要愧對先帝了。」

    神宗穎邸的一切,太皇太后無不命人用心打理,等到這位皇帝想起來,可是都晚了。世瑤雖然都,卻還是狀若無意的提起,只希望皇帝日後,能想起太皇太后的諸多好處。

    「臣妾分內之事,不敢當皇上稱謝。太皇太后常說先帝天縱英明、勤學好問,先帝的所有收藏,太皇太后都十分重視,如今太皇太后駕崩,臣妾擔心宮人們不在用心,皇上若能早將書館建成,臣妾亦可不負太皇太后重托。」

    趙煦眼中的他的父親自然是天縱英明的,但是他卻不覺得太皇太后的眼裡也是這般,甚至,他隱隱覺得太皇太后對他的父親極為不滿,連母子的情分,都是十分淡薄。

    「太皇太后經常跟皇后提起先帝嗎?」無錯

    世瑤頷首笑道,「那是自然,臣妾還住在崇慶宮的時候,太皇太后常常談起先帝的事情。她老人家總是說,先帝為太子時,就知人善任,就連先祖皇帝,也都是讚不絕口。即便是溫公與先帝政見不合,但是,先帝對於溫公主持編纂資治通鑒,仍然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對溫公器識,更是讚賞有加。即便是任用王安石變法,先帝初衷也是為國為民,只可惜,王公用人多有失誤,變法才功敗垂成。」

    司馬光雖然是守舊派的元老,但是,趙煦剛即位的時候他就過世了,元祐年間再多的事情,都跟他沒有直接的關係。趙煦親政後還要對他進行清算,甚至差點掘墳鞭屍,世瑤實在是於心不忍,因此才特意借此事提醒他,司馬光可是你的父皇讚賞過的人。

    趙煦此時畢竟還沒有徹底清算元祐黨人的想法,很多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慢慢促成,現在的趙煦,只是想要鞏固的權利而已,對於溫公如何如何,沒有任何感想。世瑤暗示了半天,也算是瞎子點燈了。不過,有些提前播好種子,對於將來,也未必沒有裨益。就連蘇轍,也因為世瑤今日這一句話,躲過了一場大劫。

    世瑤替高氏說的這些話,雖然高氏並沒有對她講過,但是,也不算十分的違心。高氏昔年重用蘇軾,也曾經明確說過是因為「先帝的賞識」,而這些話,趙煦亦是的。只不過年深日久,他想不起來了,就只記得高氏否定了他的父親,阻礙了他的權勢。

    「也許先帝年幼之時,太皇太后也是真心疼愛的吧!」趙煦毫無意義的歎了這麼一句。

    「舐犢情深,天下父母皆是如此。太皇太后雖然與先帝意見不合,卻是希望皇上能夠秉承先帝遺志,完成先帝的宏願。蘇軾在杭州三年,頗有些建樹,太皇太后一直沒有召其回京,也是希望由皇上親自來辦這件事情。」

    這是趙煦已經準備在做的事情了,皇后說不說都是一樣,而神宗皇帝在位十八年,就只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變法,二是西征,遺憾的是,這兩件沒有一件成功的。而趙煦從小就野心勃勃,他要把這兩件事替他的父親做好,為他的父親正名。

    「世瑤,對於用兵西夏,你是看的?」(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十六章戰事(中)

    第六十六章戰事(中)是由會員手打,

    d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