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三十六章 空城 文 / 醉臥風陵

    親情,在權利的面前就像是風中的柳絮,隨風飄擺,無依無靠。而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大概連柳絮都不如,只能像是一縷青煙,有風吹過,便了無痕跡了。

    世瑤遠遠地看著嫂子趙氏跟侄兒忠厚,連句話都說不上,甚至他們被內侍帶往何處,都毫不知情。她心裡縱然恨意滔天,卻只能有一種表情,微笑。

    微笑其實是一門學問,特別是這樣一個非常的時期,你不能笑得太高興了,太皇太后還病著,你也不能一臉的喪氣,這是大宋王朝新一年的開始。所以,身為皇后必須要保持著微笑,和煦的,仁慈的,悲憫的……

    壽康公主深深的看了皇后兩眼,她心裡有太多的疑惑,可是,一個字也沒敢問出來。她原本還以為皇后能留下她探望太皇太后,結果,皇后卻一點表示都沒有,她跟所有的命婦們一樣,朝賀過之後,就得離開宮廷。

    宮裡不張燈也不結綵,看不出半分的喜氣,取消了歌舞宴飲、百戲蹴鞠,也沒有半點過年的樣子。當然,這倒也說得通,畢竟是太皇太后病重,可是,來往的宮人似乎都過於小心了,就是引著她出宮的太監,都不敢說句吉利話兒討賞,這讓壽康公主感到非同尋常。

    壽康公主從袖子裡取出兩個荷包給了引導太監,淡然問道,「太皇太后是什麼病,怎麼突然就不能見人了?」

    「回公主,奴才只聽說是崇慶宮的御醫用錯了藥,皇上一怒之下把他們都給抓起來了。後來又把從前太醫院院首的孫子召進了宮,專門給太皇太后診治。」

    「太皇太后現在病情如何了?」壽康公主急道。雖然她心裡也知道就這麼貿然的問一個太監很不合適,但是,皇后的話含含糊糊。也不說是什麼病,也不說該怎麼治,只說是要靜養。她如何能不心急!

    「這個奴才就不知道了,只是聽皇后宮裡的人說了兩句,說是今天早上就進了半碗粥,身邊也不肯留人,就只肯讓皇太后伺候著。皇后娘娘急得不行,單等著朝賀禮畢,就要趕去崇慶宮呢!」

    「怎麼會用錯藥?」

    「崇慶宮的事情。奴才哪兒敢打聽?只不過,前幾年御藥房就出過一回這樣的事兒,一干人犯本來都是要打死的,後來還是劉婕妤求情,才免了死罪。誰知道,還沒過幾年,太皇太后的藥上竟然也出了差錯。皇上的意思,未必是御藥房一處的緣故,御醫也不能免責,所以,昨兒就都抓起來了。這事兒現在還在查呢,沒有結果之前,皇后不許宮人隨便議論。公主不是一般人。奴才才敢多句嘴,現在崇慶宮用的每一樣東西,都是鄒御醫親自查看過的,公主大可以放心。」

    壽康公主聽著,總覺得哪裡不對,孫院首是用了多少年的老人兒了。從來沒出過差錯!而她越是細想,就越是覺得不對,太皇太后就算是誰都不想見,也不可能不見她啊。可是,她怎麼也想不到,他那皇帝侄兒,會突然對自己的祖母下手。

    「本宮要先去一趟崇慶宮。」

    「公主,太皇太后病中怕吵鬧,特意下了旨意內外命婦都不必朝見。」

    「本宮豈是尋常命婦!」

    「可是,這是太皇太后的旨意。」那小太監看壽康公主僵著臉,只好說道,「皇后娘娘體諒公主的心情,特意叫人吩咐了奴才,如果公主要去崇慶宮,也只能在宮外磕頭,千萬不能吵著太皇太后,也不可驚動了要出宮的夫人。」

    崇慶宮的守衛,在昨夜宮門落鎖的時候就都撤出去了,而現在宮門大開著,幾個黃門內侍在宮門口守著,裡面靜悄悄的,不過可以看見有宮人來回走動,一切,似乎井然有序的樣子。然而,進到宮裡才能知道,隨意走動的,不過是福寧宮的宮人,真正屬於崇慶宮的人,除了個別幾個在上殿服侍,剩下的,都關押在了後殿。

    「娘娘,壽康公主果然是磕了頭就走了,並沒有要進去。」雲纖附在皇后耳邊輕聲的說道。

    世瑤點點頭,未置可否,雲纖心有餘悸的說道,「剛才可是真懸,壽康公主如果硬要闖宮的話,可是把一切都暴露了。」

    「她不敢!太皇太后這次病的蹊蹺,宮裡宮外都有疑心,她要是有那個膽子,之前在坤寧殿,就該問到我頭上來了。」

    「母女情分,豈同尋常!」

    「她是女兒,也是母親。」世瑤歎道。

    壽康公主是個懂得審時度勢的人,不止壽康公主,除了普寧郡王趙似,鳳子龍孫們對這一點都懂的很深刻,也許生在帝王家,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世瑤不由得想起寶安公主,那個已經故去了十多年,卻還時時刻刻被太皇太后放在心上的女子,不知道她如果還活著,今天的事情會怎麼樣!

    世瑤很清楚這一番佈置,根本就瞞不過真正有心的人,可是,僅僅一夜的時間,能做到這樣,已經算是不容易了。況且,有心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世瑤正失神的功夫,喬念君急忙忙的上殿來通報,「娘娘,竇夫人實在鬧得厲害了。」

    竇氏昨夜一直沒機會再進坤寧殿,可是她也沒忘了自己的職責,始終都在宮門口盯著。快入夜的時候,皇后來來回回的傳了許多人,她費勁心思卻一句話也沒打探出來,正上躥下跳折騰的歡,卻被喬念君騙到殿後頭一處偏僻的屋子鎖了起來。

    內外命婦入內朝賀,雖然已經盡量簡單,那也足足耗了一個上午。坤寧殿的人,幾乎都忘了還有竇氏這麼一號人,就只有喬念君記著,想要給她送點吃喝,這才發現房門都快要給竇氏撞開了。

    世瑤本就煩躁,哪兒有空理那個夯貨,只讓人找了兩個力氣大的太監放她出來,只要不鬧到她跟前兒,她就只當看不見了。

    竇氏出了房門,一溜煙就跑去福寧宮告狀去,世瑤也不去理會,只帶著雲纖往崇慶宮去。

    崇慶宮前雖然沒有任何守衛,但是有了皇帝的旨意,誰也不敢來「打擾」太皇太后,像壽康公主這樣來磕個頭的,已然是十分孝順的了。

    宮門口的內侍並不阻攔皇后,顯然,是得了指示的。世瑤進了大殿,迎面就碰見端著藥碗的鄒君彧。

    鄒君彧看見皇后也不行禮,只是停下腳步似笑非笑的瞧著,「皇后娘娘總是那麼讓人意外!」

    鄒君彧的確是有些企圖的,但是也沒有越過他的本分,可是世瑤平白無故把人家拉入了這場生死漩渦之中,也確實是有些對人家不起,世瑤歉意道,「驟然受困,無計可施,還請鄒御醫見諒。」

    事已至此,怨恨也沒有用的,鄒君彧無奈笑道,「醫者本分,娘娘言重了。」

    世瑤接過鄒君彧手中的藥碗,一邊走一邊問道,「陛下現在情形如何?」

    鄒君彧坦然道,「不太樂觀。」

    從皇帝特別痛快的撤走了崇慶宮的守衛,世瑤就知道高氏的情況不會樂觀,只是,她心裡始終都藏著那麼一點期望,所以昨日問都不曾問過。

    「但說無妨。」

    「陰陽偏勝,氣機逆亂,風火相煽,痰濁壅塞。苔薄脈浮,風邪入中。」

    世瑤不懂醫理,但是這幾個字聽得明白,就是中風。這個病可輕可重,治療得當,恢復如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更多,是要遺留下很多的問題,而太皇太后的情況,顯然不會是前者,世瑤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御醫可有良方?」

    「昨夜到現在,太皇太后醒過來幾次,但是已有些朦朧思睡、昏憒無知的症狀,雖然沒有起床,但是也可看得出來,手腳都虛浮無力,行動很是困難。」

    世瑤這心裡登時比黃連還苦,她根本無法想像太皇太后那樣剛烈的人,躺在床上動也不能動的樣子。她忍著淚問道,「盡心調治,可有希望恢復?」

    「太皇太后因何發病草民不得而知,但是草民一點愚見,最主要的還是疏散心結。太皇太后若是能打開心結,再輔以針灸藥物,還是有痊癒的希望的。」

    高氏是被皇帝生生氣成這樣的,這心結該如何疏散,也不是簡單一句話的事兒,但是,好歹還有希望,世瑤的心裡稍微安穩了一些。如此一來,她反倒要關心皇帝那邊,如果趙煦知道這個情況,是不可能讓高氏好起來的。她倒不是想要惡毒的去揣測趙煦,只是一步一步走到這裡,彼此都沒有了退路。

    「福寧宮那邊,你是如何上報的?」

    「風邪如體,需用藥物和針灸。」

    世瑤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鄒君彧說道,「草民還想留著命出去。」

    「侍衛都已經撤了,御醫想要出去也無不可。」

    「娘娘何必取笑,這侍衛雖然撤了,可是一上午除了娘娘卻沒有一個人進來,草民走得出這崇慶宮,也走不出皇城大內,況且,草民還有父母家人。」

    世人都有父母家人,所以皇命就顯得尤可敬畏,壽康公主身為皇帝姑母尚且不敢觸犯,更何況他人。世瑤雖然父母不在但是也有家人,她的心驀然沉重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