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五章 煮鶴焚琴(中) 文 / 醉臥風陵

    鼎天小說居正談笑間,宮人安好了茶具,林氏轉頭吩咐道,「嬤嬤叫人去收些梅花上的雪,作為煎茶之用。艾拉書屋

    「素聞貴妃擅茶道,卻從未有機會一見,今日卻不可錯過了。」

    貴妃笑道,「茶藝之道,三點三不點。此刻雪盡天晴,冰雪梅園紅白分明,是再好不過的天氣景致,又有佳友在旁,只是器具不美,稍有遺憾了。」

    「這有何難處?」世瑤笑道,「我那裡有今年新貢的建安黑瓷茶具一套,還要煩勞貴妃的人跑一趟,到我閣中叫人送來就是。」

    「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何必大費周章!」

    秦氏卻道,「算不得什麼,不過是叫人跑一趟,只是這茶餅看來也尋常,一併叫人送來好的吧!如此鋪排,這地方倒也顯得憋仄了些。」秦氏想了想,回頭對宮女說道,「你叫幾個人搬了矮榻到對面的佇風殿,然後回去把那個梅花漆盒裡的沉水香拿來。」

    「今兒咱們也學學古人,好好的風雅一回。」秦氏笑道。

    「這麼一安排,越發顯得我是個俗人。」

    「自有用得上你的地方。」

    雲纖回來時,帶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自然是皇太后准她們隨意去玩,貴妃今日不用再回隆祐宮,而壞消息就是遂寧郡王和普寧郡王聽了也要過來。

    「奴婢到隆祐宮的時候,正好趕上兩位郡王過去給皇太后請安,皇太后讓兩位郡王先去聖瑞宮,想來用不了多久也就過來了。」

    趙佶倒還好說。算是個聽勸的,可是那趙似,卻實實讓人頭疼。「你速速回去,取些上好的點心果品過來。」

    「哪兒用姑娘吩咐。奴婢早就想著了,只是姑姑帶著人在找什麼建安黑瓷,說是找著了一併送過來。那建安瓷黑黢黢的有什麼好。姑娘怎麼想著要那個?」

    「你哪裡知道,越是青黑油亮的器具才越顯茶色。也只有建安的黑瓷,才能配得上貴妃的茶藝。」

    「姑娘莫要取笑了!」

    佇風殿裡安排妥當,便有宮人過來請駕,世瑤等人挪過去的時候,貴妃要的雪也都收好了,用兩個小金翁盛著。一個宮女問是否需要拿到炭爐上化了,林氏忙道不必。

    「等著它自己化就是了,上面那一層撇一撇,靜上半個時辰,等沉澱之後。水底也不要。」

    「是。」

    宮人們乖巧的應了,自去打點不提。秦氏起身親自將窗戶打開,苑中美景頓時躍入眼中,世瑤等人一邊閒談,一邊等著寧姑姑送茶具過來,倒也閒適愜意。只是茶具未到,趙佶跟趙似這兩兄弟反而先到了,鬧著也要喫茶。

    「安安靜靜坐著便有茶吃了,再要吵鬧就趕你們回去寫字。」

    「奴婢帶了郡王愛吃的點心。只怕是再不肯回去寫字了。」

    世瑤正無奈的時候,寧馨帶著人進來了,給他們兩兄弟在世瑤旁邊另安了一席,擺滿了各色茶點。他二人念了一個時辰的書,又到各宮去請安,腹中還真是有些飢餓。各自挑揀喜歡的祭五臟廟,總算是沒被她二人壞了氣氛。

    「才人看看,說的可是這個香。」

    秦氏的宮女此刻也回來了,遞上來一個小圓盒。秦氏就著她的手打開,笑著點了點頭,「不要小瞧這一盒子沉水香,這是英宗皇帝時的制香世家魯氏所貢的,到了神宗皇帝登基時,這香製法卻已經失傳了,現在的沉水香,可是大有差別的。」

    秦氏說著捻起一小塊親手放進了金蟾香爐中,少頃,一縷幽香便傳了出來,隱隱可見蟾口中吐出輕煙,杳杳而上,比著尋常的熏香瀰漫四散,這香卻又幾分聚而不散的韻味。

    「果然是好香!」

    林氏將寧馨帶來的茶餅研成末,炭爐上已經坐了個小銅釜,宮女捧來新化的雪水,林氏緩緩地將水注人釜中,一邊等著水開,一邊將茶末再細細的研過。殿上寂靜無聲,只看著貴妃從容優雅的擺弄著各色用具,秦氏見狀,起身到琴案旁,略一撥弄,便是天籟之聲了。

    若有若無的琴聲,反而襯得這殿上越發的靜謐祥和。

    「皇嫂動作這樣慢,等著喫茶的人怕是要渴死了!」

    那小胖子的聲音實是可惡,世瑤轉過頭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寧馨忙忙給他端了杯蜂蜜飲子,這才算堵住了他的嘴。

    林氏的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似乎完全沉浸其中,並沒有留意趙似說了什麼。水面上微微冒出氣泡的時候,她把研好的茶末均勻的灑在釜中,也不用攪,只靜靜的看著水面一點點的起了沫餑。當沫餑越來越厚重,幾乎要溢出銅釜的時候,林氏將沫餑一點一點舀出,盛在了茶海之中,這便是精華所在了。等到水再沸時,將沫餑重新倒入釜中,緩緩攪開,達到水乳交融之狀,這茶就算是煎成了。

    眾人面前各放了一隻漆黑的茶盞,底下早已撒好了細細的白鹽,貴妃將煎好的茶分於眾人,輕聲言到,「請!」

    世瑤輕輕聞了一聞,然而才淺嘗了一口,實話說,這舊式的煎茶吃起來還真是不習慣,然而,卻也回味悠長,「見了貴妃煎茶的技藝,這茶的好壞反倒在其次了。」

    「姑娘這可是捨本逐末了!」

    「誰叫貴妃的茶藝過於賞心悅目呢!我心中就是有回味,也只是貴妃煎茶的樣子罷了!」

    「姑娘取笑了!」

    秦氏早就停了手,她年輕時常隨著英宗皇帝品評茶藝,見識不是世瑤可以比的,所謂茶道,從根本上說卻是一種意境,以貴妃的年紀來說,實在是難得了,「貴妃的茶道怎麼會這樣的好,卻不知是師從何人啊?」

    「在家的時候時常跟著母親去大相國寺進香,趕上一次寺院茶宴,見過師父們如此待客,一時有趣便鬧著學了。最近這些日子陪著皇太后禪修,領會了些許寧靜祥和、修身養性的道理,於茶藝之道,也略有些進益。」

    「你們說的這樣好,我卻沒嘗出什麼來,皇嫂再給我一盞吧,我也細品品!」趙似聽幾人說的熱鬧,自己卻沒覺出有哪裡好,心中略有不甘,忙就要再來一盞。

    趙佶笑道,「你這卻是牛嚼牡丹了,就是給你一鬥,怕也是一樣的。還不如叫人篩上酒,你吃著倒還高興些!」

    趙似被趙佶取笑,卻也不生氣,「倒是九哥知道我。」

    「我也就是那麼一說,你且歇了這份心,她們必是不肯的。茶藝之道,講究清淨祥和,豈能讓濁酒污了氣息。」

    「你這麼點年紀,卻也知道談茶論道了嗎?」

    眾人見到來人都顧不得吃驚了,各自離席請安,「參見皇上!」

    「才人無須多禮。」秦氏畢竟趙煦祖父的妃嬪,他好歹要顧著幾分,對旁人,也不過淡淡說了句,「平身。」

    「臣妾參見貴妃娘娘!」趙煦身邊閃出一個人來,可是讓世瑤倒足了胃口。

    「充媛請起。」

    宮人們收了杯子,眾人重新落了座,還沒等皇帝開口,劉金桂拉著林氏絮絮叨叨的說了起來,「好久都沒見到娘娘,娘娘莫不是生臣妾的氣了?臣妾實在是不該不聽娘娘的勸,誰料想真的一出雲錦閣就出了事,要不是娘娘照顧,臣妾母子倆只怕都要性命不保!臣妾出月之後多次去春景殿,可是娘娘都在皇太后宮中,臣妾惦著娘娘,卻也不敢去打擾皇太后,若不是聽說了娘娘今日在此,只怕還是見不著娘娘呢!」

    林氏的笑容裡有些勉強,「可不敢這麼說,是充媛跟皇長子得祖宗庇佑,所以才能化險為夷的。本宮當日照料與你,也是分所應當,今日侍奉皇太后,也是妃嬪應盡的責任。充媛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帶著皇長子到皇太后宮中坐坐,皇太后一定會高興的。」

    「皇兒年幼,只怕擾了皇太后的清淨!」劉充媛願意拉攏林貴妃,一則是有皇太妃的耳提面命,二則的確是心懷感激,三來,也是最主要的,皇上心裡就沒有貴妃,卻正好可以幫她對付苗氏,然而,讓她越過太妃去討好太后,她可是沒有那個膽子的。

    貴妃知道她心中的忌憚,自然不會深勸。人常說左右為難,在宮裡生存,實實是前後上下左右,統統都為難。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萬劫不復。想到這些,她卻不由自主的看了眼世瑤。

    世瑤此刻眼觀鼻鼻觀心,做老僧入定狀,感覺到了貴妃在看她,不過卻也沒有抬眼。

    「朕聽說貴妃在此斗茶,特地帶充媛過來瞧瞧,卻不知勝負如何啊?」

    林氏快速掃了眼面前這個算是自己丈夫,卻又無比陌生的男人,低頭言到,「回稟皇上,並非在此斗茶,不過是臣妾一時興起,以舊時煎茶之法烹了點茶湯,以供大家品嚐罷了。」

    「時下大概只有寺廟裡才用舊法煎茶,愛妃倒是難得,竟懂這等禪意。朕耳聞宮外流行斗茶,愛妃可精此道?」

    「略知一二,不敢言精。」

    「哦!」

    趙煦似乎興味大增,然而還未說完就聽殿門口傳開來一聲嬌嗔。「皇上只顧著貴妃姐姐和充媛姐姐,都把臣妾忘在腦後了呢!」

    得,又來一個,今兒可真夠熱鬧的!(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群書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