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七章三宮國母(上) 文 / 醉臥風陵

    崇慶笀康殿,是崇慶宮的正殿,三層九級漢白玉的基座,彰顯出地位的尊崇。然而,這座大殿白天大多時候都是見不到主人的,高氏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在崇政殿議政並且批閱奏章,所以,這笀康殿就成了名符其實的寢殿了。

    時近三更,太皇太后才回到笀康殿,寧馨服侍著拆簪卸環,跟從前沒什麼分別。都收拾妥當了,高氏才開口問道,「她來了這些日子了,你瞧著如何?」

    「陛下看上的人,自然是錯不了的。奴婢冷眼瞧著,竟然顯不出半分浮躁來。整日裡習字看書,竟過得跟自己家裡一樣!」

    高氏微微笑了笑,「也沒打算往聖瑞宮去嗎?」

    「從未提起。」

    「這倒奇了,她也該明白哀家的旨意是個什麼意思,起來那位才是她正經的親婆婆,人家巴巴地把賞賜都送了來,她還不趕緊去謝恩?」

    「我瞧著孟姑娘像是個極明白的人,知道該謝誰的恩。」

    高氏了然道,「哀家就知道,她教出來的孩子,錯不了。」

    寧馨知道世瑤是自幼喪母的,祖母更是連面兒都沒見過,這樣的身世,本不該入主中宮的。而她跟著太皇太后身邊時間算是長的了,也不知道太皇太后的這個「她」是誰,而太皇太后的事兒,她是萬不敢打聽半句。於是也不接口,只靜立在一旁。

    「你是知道的,聖瑞宮那位從來都不讓哀家省心,可偏偏輕不得也重不得,那皇帝的心裡又只有朱氏,哀家是白養了這麼些年。若是再找個一心親近朱氏的皇后,那麼哀家身後,只怕就是朱家的天下了。」

    寧馨忙道,「太皇太后何必出此不詳之語!」

    高氏歎息道,「哀家心裡明白的很!前兒我那侄兒上了奏章,要哀家提高朱氏在後*宮中的地位,准稱殿下!他們若不是看得明白,何至於如此惶恐不安,朱氏,也配稱為殿下!」

    「陛下息怒!」

    「哀家不生氣,就是失望而已。哀家立了皇帝,又苦心教導了他這麼些年,竟然還需要為身後事操心!」

    寧馨忙勸道,「陛下過於言重了,皇上不過是一時受了蒙蔽,不知道陛下的苦心罷了。想來立了皇后,皇上的心也就定了。」

    「那也得皇后能上話才行!高家有多少合適的女孩子,可是,還沒娶進來皇帝就得先生了戒心,沒有半分益處,這個孟世瑤,可真是千挑萬選才選出來的,但願不要讓哀家失望才是。」

    「奴婢瞧著孟姑娘,是個有分寸的,將來定是可以規勸皇上,走上正途的。」

    「能這樣就最好了。我之前沒有直接下旨冊封,就是擔心皇上受了朱氏的挑撥,不喜歡哀家選的皇后,那麼所有的心思就都會白費。現在讓孟氏進宮來侍奉,才好讓皇上知道什麼樣的女子最適合做皇后。」

    「陛下真是用心良苦。」

    「苦不苦的,就只有你我知道罷了。明日一早,你帶她來覲見吧!」

    世瑤進宮六七天之後才得以覲見,心中難免有些忐忑。站在殿外,把該行的禮,該的話,默默地想了兩遍。

    「姑娘請隨咱家來吧,太皇太后已經起了。」

    「有勞公公。」

    太皇太后雖是位高權重,但其實也是一個連喪至親的可憐女人。世瑤前世是真心把她當成祖母來孝敬,高氏對她也是真的好,只可惜好景不長,高氏一死,世瑤立刻就成了無主的孤魂了。如今再進笀康殿,她這頭磕的倒是實心實意。

    「快起來吧,讓哀家好好瞧瞧。」

    高氏發了話,就有人馬上扶了世瑤起來,她倒也不犯怯,上前幾步讓太皇太后看得更清楚。

    「好,好,進宮這幾日了,可還習慣!」

    「回太皇太后,康都知與於姑姑安排的十分妥當,並無不便之處。臣女感激太皇太后憐惜,再次叩謝太皇太后。」

    「嗯,好孩子。」太皇太后伸手虛扶了一把,笑著道,「孟氏早年隨太祖起兵,世代忠良。孟氏有多少英烈,哀家也並不曾忘記。如今特點你進宮侍奉,一則是你孟氏的榮耀,二則也是哀家看中你穩重妥當。你在宮裡只管安心,一切自有哀家做主。」

    「臣女謝太皇太后恩典,必將謹遵太皇太后的教誨。」太皇太后能硬生生的把適齡未嫁女無名無分的弄進宮來成是滿門榮耀的事兒,世瑤除了謝恩還能怎樣。

    高

    氏對孟世瑤十分滿意,雖然年紀輕輕,卻半點浮躁之氣也沒有,她在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未見得就能有這份持重。

    「你一定是沒用早膳就過來了,來吧,跟哀家一同用膳。」

    高氏完,又吩咐康有祿免了闔宮請安。攜著世瑤的手,就往西間去。世瑤立在太皇太后身後,準備給她布菜,這是她曾經做慣了的事情,並不覺得有什麼為難,甚至,她現在都能猜得到太皇太后想要進哪樣。可是,高氏卻吩咐道,「給瑤兒設個小桌,就在哀家身邊,把前面這幾樣都舀給她,我們一起用膳。」

    「臣女不敢,理應服侍太皇太后用膳!」

    高氏笑道,「用不著那麼拘謹。哀家讓你進宮侍奉,也不是侍奉這些的。你是哀家看重的人,哀家自然會好好教導於你,安心坐下,也好話。」

    世瑤見太監們已經把小桌安頓好了,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意不可違背,再三的謝過了,才去一旁用膳。崇慶宮的東西,自然都是精緻可口的,可是世瑤這會兒吃著,卻有些食不知味。前世太皇太后對她好,那可是她日以繼夜慇勤服侍換回來的,這一次不過是初見,何以這般厚待?

    縱然前世親如祖孫,世瑤此刻也有些惶恐不安了。

    滿桌子的湯水點心,高氏瞧了一圈,就是不知道吃什麼好,不由歎道,「這宮裡的手藝雖好,但是來來回回也就是這些個樣子,看著都膩了。」

    「宮裡的東西自然都是最好的,臣女見都沒見過。不過民間的東西倒也不少是另有風味,太皇太后若是不嫌棄,臣女倒是可以勉力一試。」

    「這是你的孝心,但是在崇慶宮卻是不可。須知道,哀家這裡的一舉一動,都是萬眾矚目的,就是這吃食上的小事兒,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什麼東西哀家若是多進了一口,第二天得有多少人變著法的往宮裡送,還是這樣平平常常的也就是了。」

    太皇太后的性情一向如此,那種近乎嚴苛的律己。她也想這樣來教導皇帝,只可惜,並不成功。世瑤這麼,不過是想試探一下,上面端坐著的還是不是她所熟悉的太皇太后。

    「臣女受教。」

    「這宮裡的事兒,並不都是像宮規上面那麼簡單的,於上位者,一舉一動都是天下的表率,你要學的還很多。今天先讓寧馨兒帶著你各宮請個安,以後每天早晚都到哀家這兒來,自有你受用的地方。」

    「多謝太皇太后。」

    「我聽日前朱氏賞了你一支金鳳銜珠的步搖,怎麼不見你帶來。」

    世瑤並沒有細看朱太妃都賞了些什麼,太皇太后卻已經明白知道了,不用想也知道是寧馨上來報的信兒。「臣女還未謝恩,因此不曾擅動皇太妃的賞賜。」

    高氏冷笑道,「你倒是懂規矩的,那朱氏卻是越老越糊塗。哀家還沒見過的人,她倒慇勤!金鳳銜珠!虧她想得出來。好在你不曾亂了禮數,不愧是哀家看中的人。」

    世瑤並沒有料到太皇太后一早上會為這麼點小事兒發作,趕緊離席跪下,這會兒並不該她什麼,就是什麼也都是不對的。

    「陛下,您瞧這粥都要涼了。崇政殿那邊皇上要是見不著您,只怕是要沒了主心骨的。」太皇太后發怒,滿屋子的人是沒人敢出一聲,就只有康有祿湊上前來,低頭勸了這麼幾句。他這話雖然得好聽,但是,崇政殿裡如果不見太皇太后,大臣們是不會上奏一字的。只不過,太皇太后就愛聽這個。

    「你瞧瞧你,跪在地上幹什麼,不干你的事兒。朱氏做得再不對,也是你的長輩,等會兒皇太后*宮裡請過安,就去她那兒謝恩吧。」

    「臣女領旨。」

    因為朱太妃引起的那點不愉快,沒多會兒就過去了,高氏進了膳,覺著略合了些胃口,就會叫人舀給世瑤,世瑤的心裡反倒越發的不安了。太皇太后還是那個太皇太后,剛毅果決。但是,她對她的態度,親切和善,竟比從前還要超過數倍,實在是令人費解。

    高氏用過膳就往崇政殿去了,幾個宮女帶著給世瑤的賞賜陸續的去了淨逸閣。寧馨在世瑤旁邊問道,「姑娘是直接去隆祐宮給皇太后請安,還是先回去歇一歇。」

    世瑤瞧著她臉上並無半分尷尬神色,想來是覺得事無鉅細通報太皇太后是理所應當吧,這種感覺世瑤有些不大舒服,但是卻也無可奈何,「還是直接去給皇太后請安吧。」

    隆祐宮在崇慶宮以東,皇太后為了表示對太皇太后的尊重,就只肯住在後殿,皇上親題了隆祐慈徽殿作為殿名。世瑤在宮裡沒名沒分的,也不得乘車乘輦,一路走過去,其實頗費些功夫。

    向太后大概是這宮中「太字輩兒」裡唯一肯委屈自己的人了,一直以來她都沒少費心在太皇太后和朱太妃之間勸和。大概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在太皇太后挑皇后的時候,下旨全族不得參選。

    世瑤到的時候,向太后正在禮佛,這也是先帝駕崩之後,向太后唯一一件「要緊」的事情了。世瑤自然不會讓宮女去打擾,自己安靜坐在殿上等著。

    「臣女孟世瑤給皇太后請安,願皇太后鳳體康泰,福笀無邊。」

    「起來吧。」向太后賜了座,一邊打量著世瑤一邊問道,「等了半天了吧?」

    「回太后,臣女也是剛到沒有多久。」

    「你從崇慶宮過來路途可不近,以後就不用每日都過來,在太皇太后那裡也是常能見著的,不必過於拘泥了。」

    向太后一向與人為善,前世的孟世瑤跟她很像,只不過沒有她那麼命好,能穩穩當當的在後位上終老。

    「皇太后體恤,臣女感激不盡。然而晨昏定省,本就是臣女孝道,世瑤豈敢因為一時逸樂而耽於孝義。」

    「你是孝順孩子,只是哀家這裡清靜慣了,先帝的后妃哀家都不讓她們過來請安,你好生侍奉太皇太后,就是對哀家盡孝了。」

    向太后才不過四十出頭,卻已經是心如死灰了。先帝在世時,后妃爭鬥的厲害,她雖然一視同仁,但也免不了落下不是。先帝駕崩了,上頭有個厲害的婆婆,下邊皇帝的親娘又不安分,她是左右都為難。再加上皇上也並不是那麼知好歹的,以至於向太后越來越灰心。

    孟世瑤瞧著太后,渀佛見到了前一世的自己。

    「你還要去聖瑞宮請安,哀家就不留你了。聖瑞宮前幾日有宮人犯了大過,太妃氣的不輕。太妃身邊的人雖然不少,但是也沒有幾個能得上話的,皇上平日裡很少過去,公主又實在是年幼,難得你進了宮,正可以好言勸慰於她。這也是為了太皇太后、哀家和皇上,是你的大功。」

    向太后知道世瑤去了聖瑞宮,少不得要受朱氏的閒氣,了這麼多,也是為了周全大家的顏面。世瑤心裡只剩下感激,磕頭謝了賞,趕緊往聖瑞宮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