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母儀天下

龍騰世紀 第四章風雨之前(下) 文 / 醉臥風陵

    皇宮,看起來輝煌壯麗,其實,不過是貪婪和**的私生。

    世瑤雖然不能放下仇恨,卻也並不打算把自己的一生都埋葬。她心裡算計著,畢竟還有三年的時間,利用好服侍太皇太后的這三年,也許就能得到她想要的東西。

    孟世瑤也知道這樣的想法過於一廂情願,因此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覺,即使睡著了也是噩夢連連,不是戰火紛飛,就是冷宮幽禁。

    「姑娘這幾天總是做噩夢,不如明兒一早去大相國寺上柱香吧。」

    世瑤前世並不信佛,如今遭遇這麼多詭異事,心裡也想去拜一拜,況且這裡離大相國寺很近,去一趟倒也方便。於是第二天一早就跟於老夫人商議,誰料想,一向信佛的老夫人卻不同意。

    「你想去拜佛這是好事兒,只是這些日子先別去,大相國寺最近人太多,碰上皇親宗室還要迴避,還是等過了這陣子吧!禮佛貴在誠心,你就陪我在這小佛堂誦誦經,也是積福積笀的好事。」

    世瑤倒是沒什麼意見,可是雨桐卻有些急,「老夫人,姑娘這幾天總是作噩夢,還是去廟上拜一拜才安心些。」

    于氏聽聞此言,緊張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世瑤有些埋怨雨桐嘴快,急忙答道,「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不過是這幾天沒有休息好罷了!」

    於老夫人一邊吩咐人請大夫,一邊把世瑤拉到自己身前,仔細打量了一番才道,「我瞧著你的臉色果然不是很好。莫不是那天來的路上受了驚嚇!」

    世瑤趕緊搖搖頭,「不是的,自從宮裡出來就總是做惡夢。」

    於老夫人聽了歎了口氣,「看來還是受了驚,難為你小小年紀要經這麼一遭。你都夢見什麼了?」

    世瑤一時也沒想到老夫人會問這個,她夢見的事情哪裡能,於是脫口言道,「火,到處都是火。」

    「火!」老夫人皺著眉頭喃喃道,「火燒旺運,按理這是吉兆啊,難道?」老夫人似乎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你夢到哪裡起火?」

    世瑤幾次夢到整個汴梁城四處起火,除了戰亂,她實在是想不到別的,然而又不敢驚著老夫人,只含糊道,「也不清是什麼地方,只是亂夢罷了。」

    老夫人抬眼看了看世瑤,隨即歎了口氣,「今天先讓大夫瞧瞧,該吃藥還得吃藥。明兒一早我叫人預備了,帶你一起去。」

    大相國寺是「為國開堂」的皇家寺院,輝煌鼎盛自然無需贅言,世瑤前世倒也曾經陪著於老夫人來過幾次,只是那時候年紀太小,時間又很久遠,幾乎沒有什麼印象了。然而這一次,剛只進了大雄寶殿,她心裡就隱隱覺得有些異樣。

    「老夫人,方丈請您到禪堂敘話。」

    一個小沙彌面目清秀的小沙彌徑直走了過來,略施一禮,話倒也隨意,顯然是常見的。然而老夫人卻面帶驚訝,「方丈禪師多少年不見外了,今天怎會如此破例?」

    小沙彌微微笑道,「小僧也有些奇怪,只是方丈這樣吩咐,還請老夫人移步。」

    「自然,自然,能夠聆聽方丈法諭,那可是天大的福氣。」

    世瑤一聽方丈多年不會,今日突然就要見外祖母,心裡便「咯登」一下,她馬上道,「外祖母儘管先行。我帶著雨桐再往別處去瞧瞧,只需多叫幾個家人陪著,外祖母放心。」

    老夫人忙道,「那怎麼可以,你跟我一起去就是了。」

    世瑤猶豫著道,「可是方丈並沒有要見我,只怕去了唐突!」

    「傻孩子,方丈怎麼會是計較之人,再,這是多難得機會,求都求不來。」

    旁邊的小沙彌也笑著道,「正是,姑娘一起請吧。」

    世瑤不好過分違拗,只得跟在老夫人身邊,七拐八拐進了一座小院,遠離正殿,極為清靜雅致。老方丈看上去得有七八十歲了,幾個同樣有年紀的僧人跟著他誦經。於老夫人帶著世瑤悄悄地跪在後面。許久,誦完了經書,其他的僧人退去,方丈才起身與老夫人話。

    那些禪機讖語世瑤聽了似懂非懂,她心裡的那些疑慮想問卻不敢開口,正是心煩的時候,方丈卻突然道,「孟施主,既來之,則安之。」

    「方丈……」世瑤心驚,抬頭看時,就只見老方丈低垂著眼,似乎根本就沒有看向她。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於老夫人接口道,「方丈,我這外孫女命苦,打小兒就沒了父母。如今長到這般年紀,老身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可是,近日也不知道怎麼了,竟然日日夢魘,還請方丈指點迷津。」

    「孟施主是心中有事,須知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孟世瑤幾乎可以確定,這老方丈比她本人都還瞭解自己,她委婉言道,「方丈,信女最近時常夢見一些古怪的事情,為此困惑不已。」

    方丈抬頭笑道,「是夢嗎?」不待世瑤回答,方丈繼續道,「是真非真,是幻非幻,一切自在施主的心裡罷了。」

    「方丈,我不明白。」

    「你也不用全都明白,你要知道,你此一世應天命而生,避無可避,與其自尋煩惱,不如順天應命。」

    「可是我就不能過尋常的生活嗎?」

    「十缺一二,也算圓滿了,過於苛求,反而不美。老衲乃是方外之人,本不該理會世事,但是,為蒼生計,今日不得不多此一舉。姑娘的運數繫著天下人的運數,貴之極,也險之極,慎之重之。」

    於老夫人聽的目瞪口呆,「方丈,這……」

    「老夫人是積善積福的人,萬事不用操心,令孫女的事情,幾日內就可知道分曉。」

    「多謝方丈,老身想要給這孩子求一枚平安符,不知可否請方丈加持?」

    「孟姑娘自有福澤,老夫人無須如此。」

    孟世瑤很怕繼續下去徒惹老夫人擔心,於是趕緊跟方丈告辭。待出了禪院,老夫人禁不住抱怨道,「你這孩子,方丈是慈悲的人,若是我們誠心懇求,斷不會不答應的。」

    世瑤笑道,「正因為方丈是慈悲的人,他不用,一定就是不用的。」

    「話雖如此,但是我總是心驚。你一個小小女子,如何能左右天下的運勢!」

    「這,我也不明白,許是方丈過譽了吧。」

    老夫人對大相國的方丈禪師那是深信不疑,她心中暗想著,這樣的命數,於女子只怕是要做到太皇太后那個樣子才行,可是她的瑤兒,怎能應付得了宮中的那些個爾虞我詐。貴之極必然是要險之極的,她倒情願孩子一生平安。「不管怎麼樣,這話你萬不可以對旁人提起。」

    第二天,孟府果然收到旨意,宣孟世瑤於三日後入崇慶宮侍奉太皇太后。除了世瑤對此早有準備,大家都被這樣不明不白的旨意弄懵了,好一陣子都回不過神來。

    孟府的幾個家人在正廳給於老夫人磕了頭,然後才道,「旨意讓姑娘三日後就進宮,老太爺讓奴婢們來接姑娘回去。」

    「怎麼會這樣?」老夫人皺著眉頭沉吟道。

    這可不是婆子們能回答的問題,半天也沒人敢接茬,不過,倒是有個大著膽子道,「聽傳旨的公公,就選了咱們家姑娘一個人進宮侍奉,雖然沒有正式的旨意,不過,太皇太后的心裡,就是準備立為皇后這個意思了。」

    那婆子本是想討老夫人的喜歡,誰料卻沒有用對地方,於老夫人怒道,「太皇太后的心思豈能胡亂猜測,這種話以後再也不要了,你家姑娘就是進宮去服侍太后的,與立妃立後沒半點干係。想來你們少夫人也會有交代,但是我少不得還要哆嗦幾句。你們誰要管不住自己的嘴,可別怪我不氣。你們莫要以為老身不過是外家,管不得你們,事關你們姑娘,我是絕不會容情的。」

    「奴婢們不敢,不止是少夫人,就連老太爺都親口吩咐過的,奴婢們縱有有天大的膽子,也不過是敢在老夫人這裡多句嘴,出了門兒是一個字也不敢提的。」

    「這樣最好,以後務必要加倍謹慎。」於老夫人點了點頭,又叫過一個丫頭,按著過年時的例,加了兩倍的賞錢。又囑咐了世瑤多少話,才放了她家去。

    世瑤回到家裡,立刻就感覺出氛圍不一樣了。嫂嫂趙氏帶著侄子忠厚親自迎到了二門,丫鬟僕婦立在了兩廂,還不等敘話,趙氏就悄悄道,「老太爺吩咐,讓你一回來就去書房,已經等了半天了,你快些吧!」

    世瑤也顧不得梳洗,急忙趕到書房,書房裡平日伺候的人都被打發出去了,就只有祖父孟元一個人獨坐在書案後面,眼中儘是憂慮。從前世瑤去外祖母家中,老人們總是要互相問候的,如今,也是全都免了。

    「旨意你都清楚了吧?」

    「是的。」

    孟元頓住,一時像是不知道該什麼才好,過了半晌才道,「到時候宮裡會派人來接,可以帶的東西很少,我已經讓你嫂子去準備了。」

    「是。」馬上就要離家,世瑤心中難過,然而在孟元跟前又不敢露出來,是以話越來越少。

    孟元低歎了口氣,「這世上的事兒真是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別家女孩兒都是自己家報的到部裡,太后選定了在宣進宮,也不知道是誰宮裡頭提起了你,竟然直接就宣了進去。那時候怕你選上,讓你尋常穿戴入了宮,誰知道反而因為林家的女孩兒,把你給顯出來了,來卻是我害了你。」

    孟元老了,兩個兒子一個孫子又都歿在了軍中,他曾經征戰沙場的氣勢,現在已經是蕩然無存。他就只想帶著孫女和重孫子過完剩下的日子,可惜,竟然是這麼個結果。

    「祖父這麼,孫女萬不敢當。能讓太皇太后瞧上,是孫女的福氣。只是孫女以後不能侍奉左右,還請祖父保重自身,赫以孫女為念。」

    「你是個好孩子,嫁到誰家祖父都不擔心。可是偏偏要進宮去,我著實是放心不下。想來應該教給你的,你外祖母都教過了,她的見識不亞於男子,你要聽她的話。」

    「是,外祖母教導孫女要盡心孝敬太皇太后、皇太后,還有皇太妃。」

    孟元聽到皇太妃三個字,心中一沉,「皇上現在年紀不大,但是已經看出來跟太皇太后有所分歧,以後只怕會更甚,你夾在二者之間實難做人。」孟元沉思了半天,隨後才下定決心似的道,「若是實在為難,你就犯個錯讓太皇太后逐你出宮吧。看在我孟家世代忠勇的份上,應該不會太為難你,雖然以後也艱難,但總可以保你平安度日。」

    世瑤聽著,眼淚撲撲簌簌的就下來了,她記得前世祖父就是這麼的,也正是因為祖父了這些話,她拼了命也要討好太皇太后,絕不肯讓孟氏蒙羞,而現在,她現在已經舀定了其他的主意,只怕顧不得孟氏的體面了。

    「瑤兒……」好好的孫女這樣不尷不尬的入宮,孟元心理本就難過,見孩子掉淚,自己也快要忍不住。

    世瑤狠狠地擦了擦淚,「祖父不要這麼悲觀,事在人為,未必就是絕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