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高新區計劃受阻
上午九點半,縣委大樓三樓小型會議室,書記碰頭會議如常進行,出席會議的有縣委書記林錦鴻,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博,縣委副書記陳衍,以及縣委組織部部長陳立,縣委紀委書記胡敏,記錄人員由縣委辦主任葉青擔任。
大家面前各自放著一杯茶,林錦鴻看了眼身旁的趙銘相,後者起身,將今日的會議的各條議題,以及相關材料發到眾人手上。
「同志們,這次擴大書記會議的相關材料大家都已經拿到手,這次需要研究決定的議題共有七條,其中有幾條涉及重要部門的人事問題,事關組織部門和紀委部門等有關部門,因此這個會議便成了擴大會議。」林錦鴻說著,掂出一支煙,點燃,「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現代人們對物質明的要求日益增高,經濟發展是滿足人們物質明提高的重要途徑。」
「如何發展經濟,這是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多種多樣,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了。我們新康縣也一直在摸索這個問題,各地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南方省市適合的經濟路子在我們新康縣就未必適合。但偉人曾說過科技術是生產力,這是個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科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高科技及其產業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當代產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商業價值。」
「同志們,我們試問,新康縣到底有多少高新技術產業,到底有沒有將『科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樣的至理名言習透。第一屆湘省投資貿易博覽會即將要在省城召開,這次博覽會對湘省的發展是絕無僅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新康縣要如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深化改革,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呢?」
林錦鴻狠狠的吸了口煙,視線從眾人的身上一掃而過,有的人在低頭沉思,也有的在翻著筆記本,安靜,靜的只聞到咕嚕嚕的喝茶聲。林錦鴻微微一笑:「昨天,我看到一份件,《關於在新康縣設立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議》,這份件很好的回答了我剛才提出的問題,高新技術開發區存在的意義和作用,就不用我做多大的解釋了吧!下面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明天放常委會上具體討論。」
高興技術開發區出現的時間還並不長,才十幾年左右,199年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明確列入火炬計劃的重要內容。在湘省,就省城一個國家級的高新區,在潭州市還沒出現高新區。因此,眾人對高新區的瞭解還真不怎麼多。
陳立是站在林錦鴻這邊的,當然支持這個提議,只不過他對這個並不是很瞭解,抬頭看了眼林錦鴻後,舉手說道:「我說兩句,說句實話,我對高新技術開發區還不是十分瞭解,但聽了書記的解釋後,我覺得既然能快速帶動新康縣的經濟發展的話,設立這個還是很有必要的。新生事物的出現和發展,我們總是要慢慢去適應它,駕馭它,讓它為我們所用。」
林錦鴻愣了下,沒想到大家對這個竟然都不怎麼瞭解,這信息顯然太閉塞了。看來開拓大家的視野,瞭解外面的信息世界,實在很有必要。而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瀏覽,不過有理由相信,新康縣黨政機關幹部對於怎麼使用電腦還不怎麼清楚吧。
「張博同志,你說說對這個高新區的看法!」現在讓大家瞭解高新區已經來不及,如果真要自己闡述這個高新區的有關信息,估計這次的書記碰頭會議就變成教授知識的課堂了。反正現在不瞭解,先將這個事情定下來,到時候再派出相關人員去習這個高新區的運行。
「我原則上同意設立這個高新技術開發區,不過大家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嘛。我建議先將這個問題保留,在明天常委會上再進行討論,聽聽所有同志的意見!」張博說完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
「我同意張縣長的意見!」陳衍隨即舉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林錦鴻意外的看了眼兩人,手指放在桌面上有節奏的敲著,二、三把手同時持保留態度,這個問題已經沒有討論下去的必要。原以為這個問題通過應該沒什麼問題的,不想卻在書記碰頭會議上就被卡住了,明天的常委會議能不能通過這個問題,還是個未知數,看來是自己有些急於求成了。
林錦鴻不得不將這個議題結束,繼續討論下面的議題,第二個議題是縣財政局局長的人選,大家各自發表著自己的意見。林錦鴻卻在思考著張博為什麼對高新區持保留態度的原因,高新區對周邊經濟的帶動是不言而喻的,比之那個現代化商貿中心更有優勢。即使對高新區瞭解有限,也應該知道省城的國家級高新區存在的意義。兩套班子鬥爭這是既存的事實,無論哪個市縣,這樣的爭鬥都會存在,但是涉及到地區發展的重大事情,怎麼說也應該求同存異,經濟發展了,對誰來說都是政績。難道是張博識破自己設立高新區的真正目的,不,不大可能!
讓林錦鴻頗感意外的是,第二條關於熊興川調任財政局局長的議題通過很順利。在這個問題上,張博和陳衍兩人並沒多大的意見。之後的議題一條條的通過,原本以為有一場激戰的書記碰頭會議,就這樣風輕雲淡的結束了。兩大副縣長的人選已經確立,然後放到明天常委會上討論,討論通過,提交人大表決。
回到辦公室,林錦鴻一直眉頭緊皺著,說實在的,今天的書記碰頭會議,令他好像霧裡看花的意味,張博和陳衍兩人又站在一起了,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張博改變了鬥爭策略,不再與自己硬磕硬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