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男人混蛋不是罪

龍騰世紀 【348】琉球聯邦 文 / 橘林

    軍艦靠那霸港停泊,早已有專人在等候,那霸的名車也很多,而且已經沒有一輛是日產車,都是歐洲車系,據說是琉球聯邦政府順利奪權後,為了和日本徹底劃清界限,所以抹掉了一切關於日本的標誌性產物。[無上神通-586.]

    雖然如此,但街上還是能看到一些日本小吃,只是結合了華夏國小吃和琉球本島的小吃特色,被琉球政府正名為琉球小吃。

    琉球聯邦雖然復國了,但是這街上絲毫沒有武鬥過的痕跡,也沒有騷亂和不安,這裡的人民過的特別安詳。

    看來這是一場文鬥,不流血只靠頭腦奪取政權的琉球聯邦首領,讓人心生佩服。

    蒼博七和幾個同級的領頭人坐車前去受琉球總理和聯邦主席的節儉,而琉球聯邦是第一個用聯邦主席作為最高領導人職位名稱的國家,這也是琉球人民想走出一個不一樣的國家的態度。

    這稱謂多少還是參考了華夏國的特色,而沒有效仿倭國,這是讓人值得欣慰的一點。

    蒼博七從船上拿出很多金條等分發給眾人,讓大家好好的去那霸玩玩,幫助新建後的琉球聯邦增長一下旅遊業,刺激一下經濟。

    林飛本來打算和袁達五人單獨行動的,但是沒想到唐門眾女竟然跟了上來,還央求林飛等人帶她們一起玩,並且將分發個她們的金條全部都交給了林飛。

    林飛有些左右為難,不了袁達四個見色忘友的損友,盡然搶先答應了這群唐女,讓林飛也無可奈何,同時也換取了其他龍組成員的羨慕嫉妒恨。

    那霸市原來是作為古琉球王朝時代的首都──首裡的外港而繁榮起來的城市,它與華夏國和東南亞之間的交流也很頻繁。

    首裡城,琉球臨濟宗的總寺院園覺寺遺址、琉球王玉陵墓等處都能夠讓人領略到琉球王朝時代的風貌。

    玉陵是沖繩特有的把天然岩石鑿穿而成的墓穴,氣勢雄偉。琉球聯邦新印發的貨幣上的圖案中的那座守禮門就在這裡,也是值得一看的去處。這裡還有三百多年歷史的陶瓷鄉──壺屋,也深受愛好者們喜愛。

    這裡的建築風格融合了華夏國、日本及琉球本島的建築特色,曾四度被毀。

    今天重建的那霸市首裡城公園,就是當年琉球王朝宮殿的所在,現在被琉球聯邦標誌為琉球國的象徵。

    古琉球原本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國家,地理位置使它跟隔海的兩個強鄰,即泱泱的文化大國華夏國、推行武家政治的封建國家日本,不得不經常打交道。

    首裡曾是琉球列島的古琉球國的中心,現在是琉球聯邦首都那霸的一部分。

    現代那霸最吸引遊人的地方是對十二世紀首裡城的輝煌重建,首裡城的獨特結構體現了亞洲文化對琉球文化的影響。

    那霸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城市,那裡的人們以那霸的過去而自豪。即使在國際街的百貨公司和流行服飾店裡,也可以看到待售的各種琉球特產,如漆器、紡織品、玻璃器皿以及當地的壺屋陶器。

    在平和街數不清的土特產商店中,可以看到所有這些及更多商品一直堆放到房簷那麼高。附近的公社市場是體驗沖繩獨特飲食文化的好去處。

    平和街的一端是壺屋陶器製造區,是三百多年前琉球國王聚集最出色的陶器家的地方。

    有相當數量的作坊仍然在運作,它們製造碗、盤子、米酒瓶以及您可以在全島的房頂上看到的裝飾品——幸運shisa獅形裝飾品。

    以那霸為中心,城市周圍的地區也值得遊覽。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之一是玉泉洞,玉泉洞長5公里,是東方最大的洞穴。

    洞穴的頂部密密麻麻地懸掛著數以千計大約三百萬年以前由珊瑚形成的鐘乳石。

    玉泉洞王國村地區還有一個琉球文化主題公園,那裡展示著許多當地的工藝,如玻璃品吹制、陶器製造和泡盛醞釀,而且還有當地舞蹈表演。

    那霸有座「福州園」,是一座向市民開放的華夏式園林公園。

    漫步在這裡,倚著小橋觀流水,靠著「兩塔」看「三山」,會產生時空錯覺,以為來到了福州。

    這個佔地八千五百平方米的「福州園」確實原汁原味,這是一九九零年為紀念兩市締結友城十週年,由那霸市政府投資九億元興建的。

    公園以福州的「三山兩塔一江」為基調,運用華夏國傳統園林小中見大的景觀佈局和藝術構圖建成,本身就「華夏味」十足,加之公園由福州市負責設計並協助施工,園內的石材、木構部分也都是從福州運來的,使這座園林的「福州味」更加地道。

    不幸的是,二戰中幾場殘酷的戰役在沖繩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那霸南部地區的一些地方總是喚起人們對於戰爭的痛苦回憶。

    從那霸市中心乘公共汽車不久便可到達一個有很多地道的地方,這些地道從鬆軟的石灰石挖入,曾是二戰時期海軍的指揮中心。

    最終,四千名倭**人由於不願被節節推進的美軍俘虜而在這裡自殺。

    但對戰爭無意義的最有力警示可能要算姬百合紀念碑,這座紀念碑是為紀念被迫參加日本軍作護士後來在琉球戰役中犧牲的二百一十九名中學生和十八名教師而建成的。

    那場戰役共奪去了一萬三千多名美國士兵及二十五萬多倭國兵和琉球民族平民的生命。

    公元十四世紀二十年代末,中山王尚巴志統一琉球,定都首裡城,是為「古琉球王國「的開始,十九世紀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為日本統治,開始被日本同化,到了今天,琉球聯邦成立不過短短的一個星期,這個國家可謂是多災多難。

    那霸建築風格融合華夏國、倭國及沖繩島的建築特色,曾四度被毀。

    今天重建的那霸市首裡城公園,就是當年琉球王朝宮殿的所在。二戰時毀於戰火,後復建,戰後由美軍佔領,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依舊歸日本統轄,到了今天又重歸琉球聯邦的懷抱。

    古琉球歷代國王就通過與華夏國朝貢與「冊封的關係,與當時的華夏國建立起緊密的外交與貿易關係,也從頻繁的貿易往來過程中,受到華夏文化,特別是福州人的風俗習慣強烈影響。

    而日本早期給琉球的主要影響,一是海盜倭寇的騷擾,二是強鄰薩摩的武力支配。

    由於有這些歷史背景,使琉球人跟日本本土人,顯得氣質不同、更高貴一些,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旅遊那霸的最深刻印象是,到處可見古琉球的傳統、華夏文化的痕跡,包括華夏飲食文化,令人自然產生思古之幽情。

    琉球未統一之前,也有過三國分立的時代,即以琉球島為中心,從北到南,劃分為北山、中山、南山三個國家。

    琉球,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華夏國古史。《隋書》中即有《琉球傳》。隋朝時,琉球被稱為琉虯。眾所周知,虯是龍的一種,而華夏國又以龍為象徵,到明代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詔書出使琉球,詔書中稱其為琉球。

    從一三八三年(時值明朝初年)開始,琉球三山的「世主」繼承王位都需接受中國政府的冊封,都曾主動向華夏明朝皇帝「進貢」,而明朝也來者不拒,分別給他們「冊封「承認。

    12世紀,琉球群島出現山南、中山、山北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琉球王國雖然換了幾個王朝,它向中國「進貢「,而華夏國則給它「冊封「,這種關係前後維持了五百多年,直到琉球完全被日本吞併,到現如今,又與華夏國確立了良好的建交政策。

    琉球就通過這種關係,不僅從華夏國獲得大量的物資供應,還發展成為當時鎖國華夏國的海上對外貿易「總代理「。

    琉球的船隻,不僅往來那霸與福州之間,還北上日本、朝鮮,又南下越南、菲律賓、泰國、亞齊、印尼、馬六甲等,遍佈整個南洋。

    來到那霸見識見識那霸手,是很有必要的,那霸手是琉球手的一種流派,流行於那霸港一帶,後來成為空手道的原型。

    那霸手的練習者和傳承者為居住在那霸港附近的商人以及居住在久米村的閩人三十六姓的後裔。

    那霸手這個名詞是現代賦予的,在當時沒有這個稱呼。而在二戰之前稱呼並沒有統一,例如船越義珍便把唐手分為「昭林流」和「昭靈流」兩派,其中「昭靈流」便是人們所知的那霸手。

    那霸港附近的久米村,居住著精通漢語的華人後裔,是為閩人三十六姓後裔。

    久米村人多在琉球王府中擔任進貢使、唐通事等要職,負責前往華夏國進行外交活動。

    而這些久米村人從華夏國學習了華夏國武術,並將武術帶回琉球。後來經過獨自發展,形成了那霸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