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七路大軍幾乎損失殆盡,七十餘萬人,幾乎數日被殲滅。最
戰場血流淙淙有聲,湖泊皆變為丹,唯有數千餘名老弱病殘的士卒回到了晉國,以散步恐慌。
七十萬大軍兵敗的消息傳遍了晉國,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於耳。」
晉國經此一戰,精壯男子減少了幾乎三分之一,元氣大傷,再力量與梁國對抗
為嚴重的事,整個國家已經完全陷入了絕望之中,士氣變得比的低靡,人心分散,年輕人再滿腔報國的熱血。
這次梁國皇帝平定外憂內患,在整片大陸都傳播開來,不只為梁國人民津津樂道。
就連烏雞國、鮮卑國這樣一些小國家的人們也紛紛談起,成為了一段流傳百世的故事。
故事的開端是,因為梁國皇帝對神仙的虔誠,才得到一位仙人的幫助,將晉國的一位上將軍暗殺,後來,晉國進攻鏡州,也是這位仙人以一人之力平定戰亂,擊退晉軍。
當呂逍在某處聽到這個自己徹底被神魔化的傳言後,他愕然的站在原地,半天語,而後捧腹大笑,一直都直不起腰
他自然知道這故事是皇帝故意讓它在江湖流傳,因為他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是一個凡人的故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個典故說得還真是有道理啊!呂逍不禁感歎了一句。
要管理一個大國,不得不精通政治手段,雖然這是不乏陰暗的一面。
呂逍回到歸海閣後,就在自己洞府外佈置出了閉門謝客,不願見任何人的陣法,把連夜就想拜見他的幾位朝廷與歸海閣的高層拒之洞府外。
當然,憑借呂逍此時的威名(這威名只有梁國上層知道,這幾人不敢有任何的不滿,不敢私自闖入這洞府內,況且,這陣法他們根本沒一絲可能闖入,只好在等了一段時間後,灰溜溜的原路返回。
在此後的一年時間中,呂逍開始認真地祭煉自己儲物袋裡的寶物,有天星劍丸、披風、拳套、陣器、**鏡,還有這粒舍利子以及玄慈的這件本命法器。
這本命法器已經融入了玄慈的一絲靈魂,所以,這件法器對於呂逍十分的雞肋,不僅要花費數倍的時間祭煉,而且效果要比原來主人使用時的低不少。
但呂逍保留這件本命法器根本不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研究煉製本命法器的秘術。
通過對幾位國寺的高層威逼利誘,呂逍得知,玄慈亦是意外得到這秘術之一二,煉製這本命法器的秘術遠在海外佛門。
關於這舍利子,佛門早有傳說,得道的世外高僧,身生三味真火,燒此量功德積聚一身,七日殆盡,留下這堅固不壞的舍利,種下得道因緣。
現在,呂逍還未從這舍利子中得到半分對修煉有用的幫助,不過,他並不氣i,看樣子,自己還真要遠渡大洋,去海外佛門經歷一番造化。
這一年中的最後兩月,呂逍決定將自己的全幅身心用在祭煉披風之上。
每日天還沒亮,呂逍便會使用這件披風,在周圍不停地疾奔,直到自己體內元力耗盡為止,然後下面就靜靜的閉目調息,吸取一些靈石的靈力,反正這一塊靈石所蘊含的靈力對現在的呂逍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
不過,吸取靈石的靈力還是有不小的危險性,一不小心,靈力便會吸取過多,導致經脈膨脹,損傷經脈丹田。
就這樣,呂逍不停的重複練習,這種枯燥單調的訓練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他的奔跑速度已經發生了質的蛻變。
自己每一步踏出,身體變得十分的輕盈,只要腳步稍稍用力,一下便是能躍起十多丈高。
呂逍不禁開始幻想修為達到化境前期的至高上的修士,那種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的感覺。
「自己是否可以借助這披風,也能凌空飛行?」呂逍暗自琢磨道。
雖然這個想法有些不太現實,但試一試並沒有什麼危害,呂逍運起披風,一下躍到了一棵參天古樹上。
然後如敏捷的猿猴一般,借助飛的速度,又躍到了另一棵古樹上。
如此不停地重複,呂逍已經感覺到自己已經有了一絲心得,身在半空時,對身體已經多了幾分控制力,再加強一些,自己應該可以凌空飛行了。
又過了數月,一個身影在林間穿梭,時而在半空飛行,衣袂飄飄,動作十分的瀟灑。
雖然呂逍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但在實際操縱這披風時,他發現,飛行時自己體內的元力消耗非常恐怖,是平時的幾乎十倍。
雖然自己有靈石可以吸取靈力,來補充這種恐怖的消耗,但是自己飛行的距離還是有限,因這靈石中的靈力還是得通過自己經脈的吸取,轉化為元力後,再注入到這披風中。
這種提供元力的方式遠不如自身體內儲存元力來提供穩定,一旦元力的提供不穩定,這披風便不能使呂逍凌空飛行。
唯一解決的辦法便是,休息一會,養精蓄銳,等丹田儲存夠多的元力時,再行飛行。
或者讓自己的修為提升,自己的丹田能儲存多的元力,這樣,自己飛行的距離便可以增加。
這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後,呂逍將陣旗一收,小步地走出了自己修煉的地方。
他已經有一年多沒有接觸外面的世界了,不過,這一年又能發生些什麼事情呢,常人的生活不過是簡單的重複。
直到呂逍來到上百里外的一處人口密集的集鎮,他才得知,梁國的大軍已經攻到了晉國的都城,這一次,梁皇要徹底反擊,收服晉國,然後一統諸國。
「看樣子,這位皇帝果真是雄心壯志啊!」呂逍喃喃道了句。
(書友若是喜歡,別忘了收藏,順便砸砸票,小醉子這廂有禮了
文字首發,歡迎讀者登錄閱讀全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