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風流相公西門慶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八章 罪己詔 文 / 大道第一人

    三日一過,官家竟然沒有任何舉動,連下旨查問林靈素都沒有,似乎完全遺忘了這麼一個人,偌大的神霄派在林靈素手中風光一時,竟然在這一日之間煙消雲散了;被神霄派強佔了去的道觀、寺廟尼庵也重新發回,那些道士、和尚、尼姑感恩戴德,一時間不知道立下了多少西門皇城使的長生牌位,日夜祈福。

    這件事讓西門慶成為文武百官中議論最多的人,皇城司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存在。

    深受官家寵愛,哪有如何?皇城司在關鍵時刻果斷出手,把這位通真達靈先生鋃鐺入獄,神霄派不復存在。

    這種手段,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起這位出身低微,卻扶搖直上、炙手可熱的西門皇城使。

    提起皇城司,可能有人不知道嘉王趙楷,但卻都知道皇城司有個了不得的西門慶。

    西門慶和皇城司的表現卻讓某些人開始暗中越發的警惕起來,而另外一方面,則有人嘗試著向西門慶伸出手,準備結交、拉攏。

    這批人以當朝太師蔡京為首,而這位太師當日在眾官面前力邀西門慶上門做客,竟然是毫不掩飾。

    這種舉動落到梁師成、王黼等人眼裡,自然是另外一種想法。

    第四日,趙佶終於上朝面對文武百官,臉色也終於好看了一些。

    這位道君皇帝通過黃門官宣佈了三件事。

    一、剝奪林靈素通真達靈先生的名號,另有凝神殿侍宸名號一律剝奪。林靈素、張如晦下皇城司獄,另行處置。

    二、解散神霄教,將所有神霄教門徒統統趕出汴梁;宣告天下,有以神霄教名目行事者,各地官府一律擒拿下獄,視其所為定罪。

    三、自今日起,教主道君皇帝這個名號取消,若有提起者,問罪。

    上面兩條還則罷了,第三條卻是大大出乎文武百官的意料之外,這一條簡直相當於官家的罪已詔,雖然沒有言明今後是否依然修道,但至少官家今後不會再讓類似於林靈素這類道教中人靠近自己。

    太子趙桓和嘉王趙楷欣喜,二人都信佛教,這一條一出,幾乎是說明他們兩個的父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強迫自己改變信仰了。

    西門慶知道這三條詔令的時候,正在皇城司閒坐,笑對武松、馬如龍道:「如此一來,天下總算稍稍太平了一些;官家身邊,本來就不該有這種人物,禁內裡面建道觀,遲早要鬧出事情來。」

    「哥哥說的甚是。」武松點頭道:「這樣一來嘉王倒是能放心了。」

    馬如龍自從接替錢貴出任勾當官以來,事情做得條條在理,此刻聽了西門慶此說也道:「西門大人這一招實在是漂亮,馬某佩服,神霄派這一垮,倒是剩下不少人手」

    提起這事西門慶肅然道:「新加的那個指揮人數已經差不多滿了,再加上騰出來的人手,按我的意思,可以開始把重點放到北邊和南邊去了。」

    「北邊?」馬如龍眉頭一動:「看著遼國通事局的黑衣察子從來就沒有少過,西門大人指的南邊是?」

    西門慶把玩著雷公石,慢慢道:「西邊出不了大簍子,北邊不光有遼國,還有金國!若不及早做好情報工作,戰事一起,察子們便不好行動南邊麼,聽說最近明教活動很是頻繁啊,尤其是江南諸道」

    「金國!摩尼教!」馬如龍倒吸一口涼氣,感覺西門慶這話裡信息量太大了。

    明教,也就是摩尼教一直在民間隱秘傳教,馬如龍是有所耳聞的,但江南諸道的情報裡面並沒有提及太多但這位西門皇城使似乎非常看重啊

    馬如龍如何知道,西門慶的觀點是來自對水滸傳的熟悉,方臘起事不過是三年後的事情,現在當然要提前防備,能不動刀兵的解決掉,才是最好的結局。

    「泉州是明教大本營。」馬如龍回憶起情報裡的些許內容:「我會讓那邊的黑衣察子多多關注。」

    「還有睦州、歙州二處!」西門慶以手加額,終於從記憶中翻出方臘所在,補充道:「浙西一帶都要多多注意!據說有一位明教浙西分舵的舵主,此人要嚴加關注!」

    馬如龍額頭見汗:「這個西門大人,你這情報是從哪兒來的?為何我這邊統統沒有?」

    皇城司情報向來是抄送三位勾當官和提舉官的,西門慶說的也實在太精準了,讓馬如龍心生疑惑。

    「嗯?」西門慶這才想起來自己好像犯了個不小的錯誤,幸好沒把方臘的名字說出來,急忙用話遮掩:「這個我夜觀天象,南方有災星有如掃把一般,推算應在睦州、歙州二處!」

    馬如龍微微頷首:「原來如此!」

    旁邊武松汗顏,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這位明教浙西分舵舵主什麼時候得罪了自己這位哥哥,竟然讓他如此掛念。

    「沒錯!」西門慶侃侃而談,越來越順嘴:「那林靈素便是伏在官家身邊的一顆災星,若不是我精通天象,如何能預先得知?南方災星越來越明亮,若不及時關注,恐怕要釀成大錯!」

    「我馬上吩咐下去!」馬如龍被說得緊張兮兮:「那北邊的金國,莫非也是西門大人夜觀天象的時候」

    西門慶大笑起來:「馬大人說的太好了!正是北方有一片赤紅,正是兵戈之象!金國雖然剛剛立國,但位處苦寒之地,人人身強力壯,皆可為兵;被遼國奴役太久,不大起戰事就奇怪了」

    這麼一說,比起南方什麼明教舵主,馬如龍倒是能接受的多;北方金國崛起的情報,他是知道的,而且金國已經開始從北方慢慢蠶食遼國土地,兩虎相爭,對於大宋是喜是憂還未可知,及時關注總是對的。

    「大哥說的在理。」武松也同意西門慶的看法:「金人野心不小!還記得曾頭市那曾家父子,便是金國的細作!」

    馬如龍點頭歎道:「曾頭市算是一個事實上在那之後,皇城司又發現了數處地方有金人活動的跡象,金人野心確實很大,還沒有打敗遼國,便已經把貪婪的目光投向我大宋!」

    「我倒是有個計劃,要和你們商量一下。」西門慶道:「派去北邊的察子至少有一半要是精英,以商人的名義活動遼國和我大宋現在還是名義上的兄弟之國,以非官方的身份最好。」

    馬如龍把手一攤:「這個沒問題,這些人過去,要長期在遼國各地潛伏行事,商人本來就是個最好的掩護,不過麼西門大人是不是準備順便也做點生意?」

    西門慶哈哈大笑:「我這點心思,可逃不出你馬大人的眼去,生意要做,情報也要,所以咱們的人要進行的買賣,是要符合那些遼國貴族所需比如說美酒、香料、瓷器等,稻米麼,一粒都不會賣的。」

    武松豎起大拇指:「大哥說的太對了,而且要交易的是遼國的駿馬!」

    馬如龍對這個計劃似乎也很感興趣:「這樣一來倒也是能給皇城司增加不少經費」

    「馬大人要作起生意,恐怕也是好手!」西門慶讚道,話鋒一轉:「當然,我的計劃還不僅僅止於這一點」

    屋子的大門罕見的關上了,三位勾當官在裡面謀劃了些什麼,沒有人知道。

    不過當屋門重新打開的時候,馬如龍的臉上洋溢著一種難於言表的喜悅之情,雙手也同時握起。

    武松則若有所思的在一旁想著什麼。

    西門慶向他們二人所展示的不僅僅是計劃,還有美好的前景。

    馬如龍本以為西門慶提出對北邊加大人手,未必就沒有私心在其中,但沒有想到,西門慶的計劃居然是如此的翔實,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

    若是按照西門慶所言步步為營,慢慢開展起來,不管是遼國還是金國,都不會再是來自北方的威脅。

    天下大定!黎民蒼生之福!

    馬如龍第一次用敬畏的眼神打量著這位西門皇城使,西門慶的計劃已經超出了他能想像的極致,除了按照計劃行動之外,馬如龍沒有更好的選擇。

    當然,作為老牌情報工作者,馬如龍還是有資格對計劃的細節做出修改和完善。

    但西門慶今天所說的計劃,已經讓馬如龍陷入深深的震驚之中。

    如果計劃成功那份榮耀屬於西門慶,也屬於皇城司!

    馬如龍慶幸現在是自己坐在這個勾當官的位置上,能親身經歷到這計劃的實現中去!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這麼容易了。」西門慶聳聳肩,自然也能認識到事情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如同自己計劃的一般:「但至少在我們三個人的努力下,我相信能把整件事情維持在正確的方向在。」

    「武松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

    武鬆口氣堅定,話語中充滿了一股子血性:「北邊要開展這麼大的計劃,需要有人及時指揮我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