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我是安迪卡羅爾

第30章 決賽之卡羅爾的作用 文 / 承議郎

    本屆歐洲杯將進行最後的決賽,將在奧地利維也納恩斯特-哈普爾球場由德國隊對陣英格蘭,歷史上德國三奪歐洲杯,而作為現代足球發源地的英格蘭卻是從未奪得過歐洲杯的冠軍獎盃,甚至這一次是三獅軍團第一次躋身歐洲杯的決賽

    由於本屆歐洲杯半決賽的球隊將清黃牌,所以兩隊中只有英格蘭鋒線殺手卡羅爾因為半決賽加時賽最後時刻的門前手球得到了紅牌得以停賽。

    傷病方面,德國隊沒有問題,在小組賽中受傷的弗林斯已經復出,而英格蘭則是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比賽打到現在,兩隊的首發包括替補在內對於雙方來說都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德國和英格蘭都是是重視力量身體對抗的球隊,兩者之間的交鋒就看誰能夠用自己的長處限制住對方的特點。

    對於英格蘭來說最具參考性的比賽是德國同葡萄牙的比賽,作為三獅軍團主帥的葡萄牙人穆裡尼奧能從這場比賽中找到不少借鑒的地方。

    而對德國隊來說最具參考性的比賽是英格蘭同西班牙的比賽,那場比賽英格蘭被下半場被西班牙中場控制球的的打法限制住了,要不是卡羅爾的門前手球,結果很難說。、

    兩支球隊的進攻火力都不差,這讓人們對決賽充滿了期望,雙方的進攻球員自然將獲得關注。而在防線上,雙方的球員也都是大牌,這場比賽的每名球員基本都是腕,都有可能成為比賽的焦點,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德國是最善於打歐洲杯決賽的球隊,5進決賽3次捧杯,這樣的高成功率自然會給他們不少的信心。

    只不過有一些抑鬱的是2002年,巴拉克得到了4個亞軍,今年他又已經得到了2個亞軍,這次決賽是巴拉克鹹魚翻身還是繼續延續悲情的亞軍宿命,要等比賽結果了。

    卡羅爾半決賽的紅牌讓這個英格蘭能夠晉級最終決賽的第一功臣只能在場下看著自己的隊友去奮鬥,去戰鬥!

    但是如果說卡羅爾就沒有事情去做了,那就是大錯特錯,轉世重生的卡羅爾卻在決賽即將開始之前做出了起到了足以奠定這場比賽基調的事情。

    在卡羅爾的前一世,2011那一年德國足壇最熱的新聞無疑是拉姆最新推出的自傳,在裡面他毫無隱瞞的透露了很多猛料,這也包括08年歐洲杯期間德國的一些秘密。就像他說的:「裂縫難以填補。」

    拉姆說:空氣裡瀰漫著消極的氣氛,很多人幾乎對隊友有著不加掩飾的厭惡和輕蔑。不過就是沒人說出來罷了。這些事情或許都影響了這位天才邊後衛的比賽狀態:我們在那種情況下沒法集中精力,客觀地說,對陣克羅地亞時候的消極怠工眾所周知,我們的結局是應得的。

    那年德國隊小組賽2:0戰勝波蘭,然而1:2負於克羅地亞遭遇失利,最後一戰憑借巴拉克的進球1:0驚險戰勝奧地利出線。如果說小組賽第一場戰勝波蘭的比賽還算得上波瀾不驚,而第二場輸給克羅地亞的比賽就徹底引爆了球隊內部鬱積依舊的矛盾。

    「教練在半場休息的時候生氣了。他給我們演示應該怎麼迅速做出調整,以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情況。不過有一點很清楚,以我們那天的精神狀態,煥然一新的投入比賽幾乎不可能。」

    「勒夫跟我說,『你踢左面,菲利普。』我當時覺得不是很理想,但也只能如此。在比賽裡調整到另一邊對球員的個人要求十分高。那感覺就像你習慣了在右面開車,然後突然要你在英國的左側道高速行駛一樣。我們的戰術改變了,但是我們踢的甚至更差。如果一個球員在一個團結的集體裡表現很差,很有可能會拖累整個集體。何況我們已經不再團結。所有人都在喋喋不休的互相指責抱怨,沒人帶來一點積極的氣氛。」

    最後面對奧地利的生死戰,德國隊也沒有表現出眾志成城的一面。「當時像克洛澤、巴拉克和弗林斯那樣的老將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有一點很清楚,面對奧地利時我們隊伍內部的爭吵和分裂絲毫不亞於對陣克羅地亞時。沒有人有心情考慮淘汰賽。老隊員把新隊員叫到場上好一頓訓斥。然而人們卻沒有因為爭吵而振奮,反而更加無精打采。更糟糕的是,有些人都不願意百分百的投入到比賽裡。」

    ……

    「是的,就我知道的是,德國隊的更衣室內出現了問題!」在比賽前一日的例行新聞採訪中,卡羅爾如是說道。

    「我知道波多爾斯基和巴拉克之間的關係絕對有問題,他以及勒夫對於巴拉克和弗林斯這幫老將不夠尊重,因為勒夫從骨子裡就覺得這幫『老傢伙』沒有什麼能耐,卻還要佔據著主力的位置。」卡羅爾在面對bbc以及espn等眾多記者時肯定的回答,然後有補充了一句:「當然,背後還有比埃爾霍夫的作用。」

    卡羅爾這麼說是因為他清晰的記得在他的前一世2

    009年4月4日德國vs威爾士的比賽中,比賽進行到第67分鐘,德國隊已經2比0領先了,但在威爾士的全力反撲下,德國隊後防有些吃緊。所以,在一次中場的無謂丟球之後,巴拉克批評了波多爾斯基幾句。然後,波多爾斯基居然向球隊隊長打了一記耳光!

    而且更為惡略的是事後波多爾斯基居然沒有被懲罰,德國隊功勳老隊長巴拉克被「白打「了。

    因為不滿意勒夫把自己安排在了左中場的位置,從而缺少足夠的支持,所以本來就憋了一肚子氣的波多爾斯基在聽到巴拉克的訓斥之後突然爆發,打了巴拉克一記耳光——聽起來「耳光事件」只是偶然,但事情的真相卻沒有這麼簡單。兩人早就不對付了,只不過現在有了一個契機才得以顯現出來而已。

    波多爾斯基是「英雄出少年」,而巴拉克在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同烏克蘭的附加賽中才脫穎而出,那時他已經26歲了。但波多爾斯基在年僅20歲的時候就已開始成為德國球迷的偶像,那時候他和施魏因斯泰格在2005年聯合會杯上都有不俗表現,可謂是一夜成名。在當時,德國媒體長篇累牘地報道這對年輕才俊,而作為球隊領袖的巴拉克卻成了配角。矛盾的種子在那時候就已經埋下。

    作為球隊的領袖,巴拉克有資格對波多爾斯基大聲訓斥,但隨著波爾蒂年齡的增長,巴拉克的權威也在日漸消退。

    2006年世界盃之前同美國隊的熱身賽上,在巴拉克訓斥自己的時候,波爾蒂還是唯唯諾諾。但3年過去了,波爾蒂已不是當年的波爾蒂,他也要捍衛自己的尊嚴。畢竟,他在目前這支德國隊中也是一員老將了。

    歐錦賽之後,巴拉克先是和比爾霍夫鬧出矛盾,隨後又因為替弗林斯說話而遭到勒夫的「鎮壓」,他在波多爾斯基面前的權威更是嚴重縮水。所以,在卡爾迪夫的千年球場,波爾蒂能夠理直氣壯地對巴拉克說「不」。

    兩人之間有代溝。巴拉克太「獨」,不太喜歡和隊友、尤其是年輕人打成一片。而波爾蒂卻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無論贏球還是輸球,他都能保持輕鬆的心態。無論是處事原則還是論資排輩,波爾蒂和巴拉克之間都有很大分歧,出現「耳光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當有媒體問卡羅爾是否只是為了英格蘭的獲勝而編造這一切時,卡羅爾先是瞥了一下嘴。

    「不,我敢以我的人格保證德國隊內部絕對有問題,你們可以去問德國的球員和教練,也可以從德國隊在面對克羅地亞和奧地利的比賽中去看,勒夫早就想把弗林斯和巴拉克趕出國家隊了,這些都不是什麼太過秘密的事情,而且勒夫的排兵佈陣也很有問題,至少我知道拉姆對於自己踢左路是很不滿的。」

    「而且德國隊內部很多人對於勒夫和領隊比埃爾霍夫都是意見非常大,如果不是進入了決賽,他們的內訌你們早已經知道了,現在只是被掩蓋住了而已!」卡羅爾今天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歐洲杯決賽後,德國隊領隊比埃爾霍夫和隊長巴拉克之間爆發嚴重的口角衝突,這也是兩人不和的開始,而在下半年,巴拉克又和比埃爾霍夫兩度大打「口水戰」,令德國隊更衣室的矛盾逐漸浮現,然而更令人驚訝的還在後面,庫蘭伊擅自離開德國隊,引發德國足壇軒然大波,這名沙爾克球星也被勒夫宣佈永久開除出隊,但很快巴拉克再度發飆,炮轟矛頭直指勒夫,令勒夫受到了上任2年多來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機。

    「我知道的就有庫蘭伊、巴拉克、弗林斯、拉姆……對勒夫和比埃爾霍夫是有意見的,勒夫為了他所謂的『青年化』,在摧毀德國隊的榮譽與尊嚴!」卡羅爾繼續著他的信誓旦旦!

    「我敢保證德國隊內部100%有著矛盾……」

    ……

    在決賽前一天卡羅爾對於德國隊內部內訌的言論引起了滔天巨浪,在半決賽中驚世一撲之後又一次吸引到了全世界球迷的目光。

    雖然德國隊內部巴拉克和勒夫都是佔了出來反對卡羅爾的言論,但是德國隊此時確實是矛盾深化,卡羅爾的話語讓這種矛盾更加激化,雖然德國隊內刻意在外界表演友愛,但是球員之間,球員和教練組之間的問題已經被卡羅爾加劇了,德國隊內的心思愈發的不團結和雜亂。

    現在的德國隊就像被媒體放在了顯微鏡下,任何一絲一毫的不完美都會被媒體大說大論,這種壓力,這種壓力下產生的煩躁,讓德國隊內的不和諧越發的加重,就像是2012-2013賽季的皇馬,在內部的紛亂下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走向毀滅。

    這種情況下的德國隊如果是遇到順風順水的比賽,那麼還能夠掩蓋住內部的不和諧,但是一旦是遇到了困境,打逆風球,此時的德國隊能否還有那麼大的能量去戰勝強敵?

    而歐洲杯的決賽,自然不會是順風順水的比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