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冉閔,在建立冉魏王朝之後,那第一任皇后也是最後一任皇后,無巧不巧地,正是姓董!
而且在歷史上,對於這個自冉閔起事前就一直陪在冉閔身邊的董皇后,記載的非常模糊,只有「董氏」兩字,其他的一概沒有。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的,父母家庭情況如何一律沒有記載,好像這個董氏就是從天上下凡的仙女一般突然冒出來的。
冉閔記得在後世,曾經看過這麼一本小說,就是把冉閔的皇后董氏作為女主來寫的穿越小說,還別說,歷史上對董氏的模糊記載,卻是給了小說家們很多創作的空間!然而直到在相國寺裡見到董媗之後,冉閔才想到,若歷史上冉閔的皇后真是董媗的話,恐怕記載上是不能寫的過於詳細了,難道要告訴世人,冉魏皇帝的老婆竟然是前朝國師的徒弟?難道要告訴人們,堂堂的皇后過去曾經是個出家人?若真是那樣,恐怕冉閔就不會只背負一個「屠夫」的名頭了。
雖然冉閔到現在也無法確定「董皇后」是不是就是眼前這個董媗,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不離十了,當然,其中也有冉閔的私心作祟,畢竟眼前這個董媗是很漂亮,也符合他的審美觀。
所以在相國寺當中,原本冉閔是不想帶著一個美女在身邊的,可是一聽到名字,他就再也不做聲了。而將董媗帶回來之後,他也竭力不想讓董媗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印象,若將來他真是命中注定有個「董皇后」,那麼他就只希望是眼前這個董媗了。
在這個問題上,冉閔卻是沒有想明白,其實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在作怪。或許曾經展現在冉閔面前的歷史能夠影響到這個時代其他人的決定,但對於冉閔本人來說,他的個人好惡卻是不受歷史影響的,尤其是在私人感情方面,若是歷史上的「董皇后」,實際上長的卻是奇醜無比、也沒有任何亮點,難道他冉閔還會因為歷史上有這麼個事兒,所以將其娶來當老婆,而且還立來當皇后?所以,冉閔堅定的認為董媗就是董皇后,也就是男人的本性而已,如此一個有個性的美女,他又豈會不心動呢?如果說歷史就是那樣,冉閔自然不會介意任歷史繼續發展下去!
終於要動身離開鄴城了。
在遼西戰役中最大的兩個贏家,一個是冉閔,而另一個,就是被石虎任命為遼西鎮守的石斌!因為冉閔在朝堂上的推薦最終促成了石斌,李農還專程來給冉閔轉達石斌的感謝。
事實上冉閔在私下裡已向石韜解說了自己這樣做的原因,不外乎就是為了還李農一個人情,同時也讓石韜避開風頭,避免成為皇子當中的眾矢之的。對於冉閔的做法,石韜非常理解,畢竟兩人的感情牢固,石韜堅信冉閔不會騙他。
冉閔離開鄴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跟隨他一起離開鄴城的人排成了長隊,按照軍部的安排,騎兵直接從鄴城當中抽調,而步卒,則是從襄國城兵力當中抽調,故而冉閔這次離開鄴城,可是帶著整整一萬的騎兵離開。
因為冉閔的賞賜是石虎親口給的,而且冉閔的身份也擺在那裡,所以軍部清點給冉閔的兵馬那是實打實沒有一點水分,說一萬人馬,那就不會少一個。經過冉閔的清點,這一萬騎兵當中幾乎有一半是羯人,其餘部分則是由漢人、氏人、匈奴人等雜合而成,但總的來說還算是人強馬壯,經過實戰的軍隊。
事實上,此時石趙的軍隊幾乎都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哪怕是一個剛剛拿起武器三兩天的農夫,在經歷兩三場血戰之後也會迅速成熟起來,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若不能成為合格的戰士,那唯一的下場就是埋葬在黃土當中,托體同山阿了。
而一萬騎兵這人吃馬嚼的,從鄴城到襄國城,所需耗費極大,所以還需要相當的民夫大車來運送這些輜重,同時民夫和拉車的驢馬也要吃喝,又增加了負擔,一來二去,冉閔這支隊伍變得非常龐大。
如此龐大的隊伍,行動速度自然也是緩慢。一行人還沒有離開鄴城幾天,冉閔就從崖山密諜的口中獲知,段遼的叛亂已經被燕人所敗,消息已經送進了皇宮當中,就不知道段遼的人頭會在什麼時候送來了。
當冉閔率領大隊人馬回到襄國城時,已經是五月中,然而讓冉閔奇怪的是,關於段遼人頭,燕國卻始終沒有一個下文,反倒是那慕容皝送來一封很是不客氣的書信,在信中怒斥石虎不顧盟友關係,段遼造反,石趙就趁機進攻遼西,殺了燕國的幾員大將。
「難道歷史真的因此而改變了?」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冉閔心中驚疑不定。歷史上,段遼的人頭,燕王可是第一時間就送給了石虎,還在書信中俯首稱臣,可現在這是怎麼了?不但人頭不送了,還弄來一封戰書?
冉閔一邊疑惑,一邊又開始為自己當初阻止石韜成為遼西鎮守而慶幸。燕王慕容皝跟石虎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可以說,慕容皝此人行事一向謹慎,若不是他已經找到萬全之策,怎麼也不會跟石虎爭奪一些面子上的功夫,當初聯合進攻段遼鮮卑也好,收復段遼也好,表面上慕容皝始終是對石虎恭恭敬敬,同時又還要顧忌晉朝面子,直至今日,慕容皝之所以自稱燕王而不是皇帝,那是因為「燕王」這個名頭,乃是晉朝當今皇帝封給他的。
如今慕容皝竟然敢直接寫信,在信中怒斥石虎,冉閔豈能不引起重視?
「說不定遼西又要開戰了,不行,管家堡距離遼西極近,若是讓燕人殺入,到時候慕容恪肯定不會放過管家堡,這就有些難辦了!」冉閔心中萬般思索,最終決定修書一封,讓崖山密諜送去管家堡,交給石塗。
在信中,冉閔主要是將遼西可能發生大戰的情況告知石塗,要石塗引起重視,該轉移的轉移,該做準備的早做準備!
經過上次慕容恪圍堡之後,管家堡已經盡最大能力在加強城防設施的建設,而姜波從中出力也頗多,床弩的數量增加了十架,製作弩矢的工匠數量也是翻翻。更不用說其他戰略物資的準備,包括礌石、弩矢等物資,也是時刻保持在滿倉的狀態。
但就算是這樣,冉閔仍舊有些不放心。他在信中告訴石塗,他如今在石趙位置已穩,上、下越郡物產豐富,地廣人稀,眼下可將管家堡當中一些老弱病殘婦孺等先行轉移到封地當中,而封地那邊冉閔已經著手開始清理,將胡人一部分一部分從封地當中逐走,既然已經不能保證軍隊當中的純潔,那麼冉閔覺得至少要保證他的封地裡面沒有胡人的蹤影,否則他心中總是很不舒坦。
而冉閔才剛剛進入襄國城,就被城守李志飛纏住,不是為別的,李志飛純粹就是來向冉閔表示感謝。
感謝的緣由,就是因為石斌得了遼西鎮守一職。局外人或許不知道為何皇子們對於遼西鎮守個個虎視眈眈,也只有像李農等高級將領,或者是對石趙政局有相當瞭解的人才知曉,那遼西鎮守並不是空銜,最重要的是兵權!一旦將遼西鎮守這個職務抓在手中,就意味著手中憑空多了十萬精兵強將,而在這亂世當中,有兵有將就有地位,就有了足夠的話語權!
石宣憑什麼能夠在太子這個位置上坐穩?不就是因為石虎給了石宣足夠的軍隊,同時還給了他監國這樣高級的職務。當然,更重要的是拋開石宣此人品行不談,他在作戰方面還是有其可取之處,錯非是因為冉閔使石宣經略遼西有所失誤,從以往石宣出征的戰果來看,幾乎沒有失利的時候。
將那李志飛迎入內屋奉茶,冉閔跟李志飛閒聊起來。當中,李志飛提及石宣在得知冉閔遼西大勝以及朝堂上為石斌爭奪遼西鎮守後的反應,因為李志飛的個人立場關係,他可是沒說那石宣的好話,對於這種帶著明顯個人偏見的看法,冉閔僅僅是一笑置之,倒是自己那一萬步卒要著落在李志飛身上,讓冉閔不得不耐著性子聽李志飛「八卦」,最後才將話題落實到自己的士兵上。
「李大人,我那一萬步卒,不會讓大人你為難吧?」
「不會不會!」李志飛搖著頭道:「不就是一萬步卒麼?襄國城現在有的是兵,哦,小王爺,難不成你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冉閔倒是想只要漢人,但隨後他又想起當日董媗的話,隨即搖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