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狙擊南宋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女兵最終戰四 文 / 寇十五郎

    (大盟還真不是蓋的,雄風不減,一如既往的強……

    ~~~~~~~~~~~~~~~~~~~~~~~~~~~~~~~

    王伯龍撒圍了。高速

    王伯龍圍困補充師的目的,就是讓完顏宗輔的四萬大軍安然北撤,不至於受到補充師的糾纏與追擊。如今金軍已全部撤離真定,王伯龍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了。

    天誅軍數萬大軍渡過黃河,車流滾滾,向北挺進,先鋒騎軍數千是殺到邢州。邢州距離趙州不過百里,三千驃騎大張旗鼓突進,王伯龍又不是瞎子,怎麼可能不知道。

    任務完成,敵援將至,是到了撤圍退兵的時候了。

    四月十七,天剛濛濛亮,王伯龍全軍拔營而去,不知所蹤。

    被圍在五馬山鐵壁關的補充師將士,直到天色大亮後,才發覺敵營已空。當即有將領提出立即追擊,纏住敵軍,便於大軍合圍。不過,左開反覆考慮後否決了。認為還是要以穩為主,先退回井陘關補充休整,待大軍到來時,再出關配合。

    左開經過此戰,對王伯龍深懷戒心,再不敢大意。他的謹慎,使補充師避免了一次損失——王伯龍縱橫沙場近二十年,久經陣仗,豈會不留後手?

    事實上,王伯龍率步軍先撤,留下耿守忠的二百騎兵,伏於濟水北岸。若是左開派步軍追擊,則騎兵從後抄底。在野戰中,若是一支步軍在追擊過程中,被騎兵從後繞擊,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這次左開沉住氣,未敢輕舉妄動,王伯龍的後手落空。

    補充師被困多日,消息閉塞,以至不知道真定易手,不知道女兵營出擊之事。故而沒有及時增援,而是退向井陘關。等左開率補充師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回到距井陘關不遠的獲鹿縣時,方從硬探口中得知女兵營與浮山旅的驚人之舉。而此時,已經是兩日之後的事了……

    相比左開而言,王伯龍的消息就靈通多了,真定嘩變、大軍受阻,王伯龍在第一時間就已經知曉。王伯龍當即舍下步軍。交給耿守忠率領。自己只率十餘騎,一路疾馳,狂奔半日,終於在午時趕到滋水,面見主帥。

    王伯龍一回來,第一句話就是主戰。

    對於手下這位有過擊敗天誅軍戰績的大將意見。完顏宗輔還是相當重視的,聞言精神一振,問道:「王都統請明言,為何不能繞道?」

    王伯龍摘下頭盔,概然道:「若要改道,須從此地向東行五十里,至極縣。再折向北至祁州之深澤縣,從那處渡過木刀溝……相當於在原地繞行百里,所費不止一日,大軍平白勞頓,渡河是費時費力……只怕屆時敵騎已至。何若一鼓而戰,攻佔敵寨,填平溝壑,自通途大道奔行。豈非好?」

    完顏宗輔目露讚許之色,半晌後緩緩點頭:「好!本帥就任命你為前鋒都統,統合攻戰事宜,所有兵馬,任你調遣。本帥只有一個要求——今日破此寨!」

    王伯龍頓首:「末將盡力而戰,必為我軍打通生死關!」

    接受任命,王伯龍顧不得歇息。立即登上高處,觀察天誅軍在山坡頂上的車牆與營寨佈置情況。一邊看,一邊聽耶律鐸將這兩日的戰事情況敘述一遍。

    「我與浮山旅交過手,戰力甚弱。倒沒什麼,倒是這支打著梅花旗的軍兵,非同等閒。有戰車,有火槍、有霹靂、有地雷……應是天誅軍主力部隊,也就是他們所說的甲級師旅。」王伯龍認真聽著耶律鐸敘述,最後做出判斷,「我大軍被卡,就是卡在這支軍隊上。」

    「欲奪其路,必除此軍!」

    這就是王伯龍最後的結論。

    「你想怎麼辦?」耶律鐸與王伯龍共事久矣,說話也需客氣。

    王伯龍目光直瞪瞪盯住遠處山坡上的營寨,嘴角噙著一絲莫測的冷笑,一字一句道:「很簡單——進攻、進攻、再進攻!然後……」

    隨著王伯龍殺氣騰騰的指令,金軍在兩萬簽軍中採取十抽一,編製「同命隊」:一回首,斬其首;一人退,殺全隊。

    戰時採用十抽一率編製「同命隊」,能大幅提高戰力,甚至簽軍輔兵也能派上用場。但這種殘酷的制度,對士氣、兵員、丁口傷害很大。兵力少玩不了(不敢隨便殺,怕越殺越少,正兵數量少不敢玩(怕簽軍逼急了嘩變,所以不到關鍵時刻,金軍也不敢隨意使用這種涸澤而魚的方式來打破僵局。

    現在正是關鍵時刻,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時刻,有什麼狠狠招,都得要亮出來。

    王伯龍的招數,簡單得就像是個愣頭青:每人發一牌一槍,成群結隊給我沖。衝上山頂活命,衝不上,山下有督戰隊磨得霍霍發亮的屠刀等著。

    從未時初刻(中午一點開始,金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

    每次都是三個批次的百人隊,輪番衝鋒——金軍的簽軍輔兵是什麼素質?一句話,沒素質!基本上一打就垮。三個百人隊,不消一時半刻,就在槍林雨中潰不成軍,敗下陣來。

    谷口處就有一支百人督戰隊,所有敗退逃跑的軍兵,就地斬首。屠刀斬下,所砍的人頭,居然比戰死在山坡的都多……

    所有目睹這血腥殘酷一幕的金兵,不駭然失色,膽栗股顫。

    王伯龍面表情:「第二輪上,讓他們高聲念著『一回首,斬其首;一人退,殺全隊』,然後衝鋒。」

    「一回首,斬其首;一人退,殺全隊。」

    下一輪出擊的三支籤軍百人隊,帶著哭腔,不斷喊叫著,揮舞兵刃向前奔去。到得山坡下時,聲音已是歇斯底里。沒有退路,毫選擇的簽軍士兵,徹底瘋狂起來。許多士兵甚至扔掉手裡的旁牌,迎著奪命雨,不要命地往上衝……

    這一次。山坡上足足伏屍二百,簽軍方才潰敗。

    谷口的督戰隊毫不留情舉起屠刀,將剩下的近百潰兵殺個乾淨。

    第三輪,上!

    在指揮樓上的趙玉嬙,握著望遠鏡的雙手,微微顫抖。木樓蹬蹬作響,身後傳來葉蝶兒氣喘吁吁的聲音:「指揮使。姐妹們已經輪換了三次,有好幾個被硝煙薰暈。每次煙霧散去,姐妹們看到金兵的慘狀,都噁心嘔吐,燒心難受……」

    趙玉嬙冷冷道:「我只要知道,她們還扣得動板機嗎?」

    葉蝶兒愣了愣:「可以……」

    「那就繼續。金磬不鳴,槍聲不停。」

    葉蝶兒遲疑一下:「金軍可能是想消耗我們的藥……」

    「我知道,但是我們所帶的藥,絕對比敵軍所有人加起來都要多得多……如果完顏宗輔想要用人命來喂槍,我求之不得。」

    戰鬥至申時,達到白熱化,滿山遍野都是伏屍。衝鋒的金兵幾乎處下腳,只能踩著未及發硬的屍體,一步一絆,艱難前進。最接近的一次,已經衝到壕溝前,根本需梯子渡壕,直接將屍體推進溝裡,三兩下就填平——但也只能到此為止了。車牆後面突然扔出四、五個**包,順著斜坡骨碌碌滾出二、三十步。

    轟轟轟轟!

    第五輪衝鋒,三百兵,一人生還。

    短短兩個時辰,金軍損失近兩千人。

    「本都統不要傷亡數目,只要城寨——繼續!」王伯龍對前來的訴苦的金將冷冷道。

    許多金將實在看不下去了——這可都是壯丁口啊!紛紛跑到完顏宗輔的帥帳裡,憤責王伯龍:「副元帥。王都統這樣蠻幹可不成啊!咱們有多少人可死?簽軍群情激憤,壓不住了……」

    完顏宗輔等諸將嚷夠了,才淡淡說了兩句:「本帥既然將軍隊交給王都統指揮,就不會再過問其如何指揮作戰。至於鎮壓簽軍。那就是你們這些將軍的事了,有敢亂者,爾等殺之;若鎮不住,就殺爾等。」

    眾金將面面相覷,主帥都這麼說了,還能怎辦?只得唯唯退下。

    血日西斜,時近黃昏。

    「一回首,斬其首;一人退,殺全隊。」隨著這魔咒一般的麻木嘶啞聲響起,金軍第六輪衝鋒,開始。

    面對金軍的瘋狂進攻,女兵營也開始出現傷亡。傷亡的直接原因,一是戰事緊張,射擊頻繁,槍管過熱,忘記換,結果造成炸膛;二是浮山旅士兵缺乏訓練,對**包的爆炸範圍認識不足,結果投擲距太近,爆炸激起的碎石銳物,濺射到戰車上,其中不免有銳物從射擊孔中穿過,擊傷車內女兵。最嚴重的一例,是被異物從眼睛透入,貫腦而亡。

    論是槍管炸膛還是被銳物擊傷,所有受傷的女兵,一例外,都是傷在臉上。

    趙玉嬙在營帳內巡視著女兵傷員,看著那一張張惜日如花的面容,如今卻是血肉模糊,心疼難受得淚水漣漣。

    天使營的女護兵們,一邊落淚,一邊小心翼翼地為受傷姐妹清洗傷處,用鐵鑷子挑出嵌入面肌的鐵屑碎石等異物,然後再敷藥包紮。在沒有麻藥的古代,用鑷子在神經豐富的面部挑摳,那種痛楚可想而知。

    受傷女兵們咬住布團,額頭冷汗涔涔而下,雙拳緊攥,指甲深深陷入肉中……所謂的關雲長刮骨療傷,也不過如此——這個典故里其實有個認識誤區,骨頭是沒有神經的,再怎麼刮也不會痛,真正痛的,是剜肉。

    趙玉嬙哽咽道:「實在受不了,就叫出聲吧。」

    女兵們頭不能動,卻一齊搖手,伸出一根手指頭。

    趙玉嬙只看一眼就明白,女兵們的意思是指軍規命令第一條「嚴禁高聲說話」。

    趙玉嬙再也忍不住了,揮淚掩面而出。

    迎面卻撞見火急火燎跑來的辛玉奴:「指揮使,金人真的瘋了!天黑了,他們還不消停,眼下已是第八次衝鋒了……」

    趙玉嬙用力抹去眼角淚花,鳳目稜稜,銀牙狠銼:「金人要瘋,咱們就陪他們一塊瘋!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瘋女人!」

    王伯龍並不知道他的對手竟是一群同樣發瘋的女人,但山坡上層層疊疊的屍體,明白誤地宣告——來吧,大夥一塊狂化吧!

    天色漸黑,月影暗淡,廝殺慘叫聲如絲如縷,斷續未絕,在空谷間不斷迴環。

    一直端坐於山梁頂上,如同化石一般的王伯龍,終於開口:「第幾輪攻擊了?」

    「第十輪了。」身後衛兵小心回答。

    「嗯,差不多了……傳令,停止進攻,埋鍋造飯。」

    這時一名傳令兵匆匆奔上山梁,高聲稟報:「稟報都統,義勝軍耿指揮使率二百騎已至滋水橋,其餘義勝軍步軍尚在真定以南,正急速與我大軍匯合。」

    「回來了。好!」王伯龍雙目一睜,在暗夜中幽鸀如狼,「真正的攻擊,現在才開始!」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