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娛樂大亨

第二卷 恐怖片之王 第兩百七十二章 看好 文 / 一品黃山

    上市首日股價強勢飆升一倍,這可是香港近些年來少見的一幕。

    對於曙光電影上市首日交出的成績,不僅令徐帆跟曙光電影高層滿意,而且收盤時2。74港幣的價格,也絕對超出了所有香港股評家、金融分析家等等各種專家們預計之外,雖然很多人早料到業績優良又帶有一定傳奇色彩的「曙光電影」會受到市場追捧,但卻完全沒有人會想到,「曙光電影」會熱到這個地步。

    「查,盡快查到是誰在幕後操控這一切?」

    儘管外界都在猜測首日掛上2000萬股巨額買斷助曙光電影股價瘋漲的是曙光高層,但只有徐帆他們才知道,根本不是公司內部的人,因為他們公司高層在公司上市之前已經進行了默契接觸,出於對公司未來業績的看好,同樣也是為了避免被人惡意收購,所有高層不會在上映初套現股票。

    徐帆現在並不缺錢,確實,他現在的財政狀況已經比五六月份改良了很多。只因為七月中旬來自內地的第一支h股『青島啤酒』的上市,為他帶來的巨額的匯報。徐帆共擁有超過一億股的青島啤酒股票,當初的購買價格甚至低於每股一港幣。但是這只股票上市僅用去了一周時間股價就從不足1元飆升到3港幣以上,如今更是超過了4港幣,上衝勢頭仍然強勁的向著5元上衝。

    如果他需要用錢,只需要變賣了手上的青島啤酒的股票,就能為其籌集四五億以上的資金。不過,徐帆暫時沒有套現的意思,因為他知道4、5元遠遠不是青島啤酒的上限,以目前的上衝勢頭來看,這支股票在兩三個月內突破10港幣很輕鬆,畢竟青島啤酒作為內地一家百年大廠,是一家嚴重被低估了的企業。

    因為沒有套現的意思,曙光高層自然不會如同外界猜想的那樣,去哄抬自己的股價。他們更擔心的是自己像「美亞娛樂」一樣,剛剛上市就被資本巨鱷盯上,最終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地產神童羅兆輝儘管在收購了美亞娛樂之後,這一個多月來一直表現的十分低調,但是一直都在默契關注它的徐帆卻聽到了一些風聲。美亞娛樂即將有大動作,這家被資本巨鱷吞的連骨頭不剩的娛樂類發行公司,似乎也有轉行拍電影的意思,最近業界很多知名導演人跟演員都接到了美亞的邀請,有人看到羅兆輝在好友周星馳的陪同下,先後拜訪了王晶、李力持、杜琪峰甚至徐克四位香港最頂級的導演。

    如果一個月之後,香港突然傳出地產神童要拍電影,徐帆是一點都不會感覺到奇怪,他甚至期待跟支持這種行為。

    只不過期待歸期待,支持歸支持,他可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重生者所掌握的信息跟驕傲,都令他堅信港片有他更精彩。

    第二日幾乎「曙光電影」剛剛一開盤,買單便蜂擁而至,這一天裡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前一日停盤前的熱錢出貨影響,「曙光電影」股價直線攀升,一個上午甚至只有買盤沒有賣盤,股價上漲勢頭兇猛的突破了3元,至中午休息時已經上衝到了3。17元。

    下午開盤後盤面上出現大量賣盤,總量高達400多萬股,砸出來之後令「曙光電影」股價微微降低至3。01元後觸底反彈,至收盤時股價最終止步於3。52元。第三天依舊是開盤一通猛漲,到收盤時股價已經突破了4元,達到了4。21元的高度。這一下子,很多機構投資者看出了市場對於「曙光電影」的追捧,開始放緩了出貨速度,這導致市場上的買單遠遠高於賣單,令股價上漲勢頭十分瘋狂。

    難道所有投資人擇這麼看好「曙光電影」未來的前景嗎?還是「曙光電影」值得他們這樣死死攥在手中不放?

    哪怕長江實業、恆基地產、中華電力、香港電燈、和記黃埔這些績優股,不少投資者在賺了一筆之後,都會放棄它們的股票,一般都是賣盤高於買單。但對於「曙光電影」卻沒有人願意放棄,這是為什麼?

    尤其上市首日那高達兩千萬股的巨額賣單,更令不少人想不明白。曙光電影已經以十分堅定的態度否認了操控股價,港交所也確認了天量買單另有其人。這消息傳出之後,砸得不少人只感覺天旋地轉,媒體跟報紙開始熱切關注起來,這個買單的主人到底是誰?他究竟為何如此有魄力的大肆購買「曙光電影」的股票,難道就不怕虧錢嗎?

    針對這種情況,交易廣場的那些金融分析師跟精英們開始分析了起來,分析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有幸買到「曙光電影」股票的投資者,哪怕股價翻了數倍之後,仍然不捨得拋售。

    從數據上而言,並不難分析曙光電影股價飆升的一幕。

    一來把持公司絕大多數股票的曙光高層默契的沒有在上市之初急於拋售套現,曙光電影公司的財政良好,根本不需要著急拋售換取更多的發展資金,且高層跟主要股東相比較眼前的利益,更加看好公司未來的前景。因為流通股票相對較少,物以稀為貴,無形中便抬升了公司的股價。

    二來曙光電影過去一年交出的財務報表太過耀眼,同時本身曙光電影公司便擁有規模龐大的接近兩億港幣的現金流,良好的業績跟行業最佳盈利的地位,都令其獲得了絕大多數的底層渴望購買到低價績優股的普通投資者的青睞。

    三來徐帆的傳奇色彩同樣影響到了曙光電影,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電影公司,其本身所擁有的傳奇色彩為絕大多數投資者所看好。

    香港沒有不透風的牆,同樣的也沒有資本查不到的東西。

    很快,那個首日便揮霍巨資投資曙光電影公司的主人便被找了出來。

    在眾多證券公司跟銀行的深挖之下,很快就挖出這筆巨額買單的主人。

    當得到這個名字時,不少人都是好奇中帶著一絲不解。因為這個名字在香港尤其是金融界也算是小有名氣,這筆巨額買單的主人名叫『謝清海』,是香港金融界一名小有名氣的操盤手,他現在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今年四月才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惠理基金的董事長。

    1954年,謝清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一個華僑家庭,因家境貧困,9歲就跟著叔叔在街頭賣鳳梨。12歲時父親不幸去世,祖屋被迫出售,作為長子的謝清海一肩挑起生計,當同學們參加下午體育活動的時候,他卻騎著自行車頂著烈日匆匆趕往賣鳳梨的攤頭。

    幼時的貧窮磨礪了謝清海,17歲那年,他在檳城《星報》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兩年後,當他得知香港記者的薪水是馬來西亞的3倍以上時,他毫不猶豫地將舊摩托車換成一張船票,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搭上了一艘開往香港的貨輪。

    在香港底層打拼了十五年,1989年他進入香港摩根建富集團協助設立研究部門,專攻當時被市場冷落的中小型股,結果真為公司帶來豐厚利潤,個人身價水漲船高。對於追求成長從不滿足的他,又在今年出資250萬美元,與一位客戶共同創立總資本額約千萬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即惠理基金公司。

    謝清海最為推崇美國股神巴菲特,他的資產管理公司,也一樣效仿巴菲特的投資模式,即投資業績優良又被市場嚴重低估價格的廉價股票,而曙光電影公司赫然就是其第一次出手的目標。

    作為香港最專業的財經報紙,《信報》是第一批獲知謝清海的媒體,同時其也立刻派出了採訪團隊,對謝清海進行採訪。

    在外界一片猜測之中,謝清海接受了《信報》的採訪,並在訪談中,向所有公眾解釋了為何他會巨資投入買進「曙光電影」股票,而且不少投資者在購買了曙光電影的股票之後輕易並不變賣,甚至連一些機構投資者也不願意輕易鬆手。

    謝清海:「是的,『曙光電影』上市首日,正是我跟我的『惠理基金』公司投資了三千多萬港幣,巨資買入了2元以下的全部曙光電影的股票!有關投資方面,我有自己的投資原則跟準則,我們雖然只是一家新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但是我本人跟公司的一切工作人員,都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之所以會投資『曙光電影』,不僅因為這家公司業績優良,同時它低廉的股價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我想很多的投資者都跟我一樣,更加看好曙光的未來發展前景。我們是做投資的,所以買入了一隻股票之後,輕易不會放出。也許一個季度、也許半年、也許一年以上,我們看重的是未來的回報!」

    「您不認為風險性太大了嗎,那只是一個新公司,而且上市之前它的資產評估在10億到15億港幣之間。而如今以股價來計算,明顯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價值!」記者問。

    謝清海:「資產評估其實嚴格上而言也存在被嚴重低估的可能性,就我個人而言,對於曙光電影這個擁有優良業績,同時勇於拓展海外市場的電影公司是非常看好的。在投資之前,我們公司對曙光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研究,我跟我的公司員工們對曙光的財務情況、市場影響力、海外票房口碑都進行過詳細的瞭解。」

    「您請詳細說一下嗎?」記者問。

    謝清海:「當然可以,比如我們在台灣做過咨詢,在台灣曙光電影的影響力逐年增長,在日本曙光電影公司是日本影迷除了嘉禾電影之後唯一記住的香港電影公司;甚至在歐美,曙光電影都具備不小的口碑跟影響力。我之所以看好曙光電影,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在香港少有電影公司的電影能夠在日本跟歐美上映,但是曙光電影作為一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卻已經開始進行海外渠道的建設。比起港台地區,海外市場自然更大,這是我看好曙光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曙光很注重對收入手段的拓寬,我們打聽到曙光有著自己的錄像帶灌制工廠,有著自己的出版公司。他們自己製作的低價錄影帶儘管利潤被攤薄,但比起深受盜版困惑的香港其他電影公司卻已經保持了微薄的盈利。同時,他們有專業的創作團隊,將一些熱賣電影改編成小說,這些嘗試拓寬公司盈利渠道的手段,都比香港那些老牌電影公司更讓人信賴與安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