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娛樂大亨

第二卷 恐怖片之王 第94章 第九十四章 北望神州 文 / 一品黃山

    見室內逐漸安靜了下來,徐帆才主動開了口,往下說道:「有關這一次跟嘉華銀行的合作,我們公司醞釀已久,應該說是公司的戰略需要才對。作為一家有志於成為橫跨影視娛樂產業領頭羊的公司。儘管曙光今年四月才新建立,儘管我們的規模跟底蘊都比不得業界幾家大型企業。但我們有著第一流的福利待遇、有著第一流的管理層,公司銳意創新並總結了過去一些結業跟停產電影公司的失敗經驗。而本次與嘉華銀行合作,也正是為了快速壯大本公司的業界競爭力!」

    「作為一家成立不足半年的企業,曙光公司並不完全具備發行公司債券的資格。那麼我想請問下,陳董緣何同意了與曙光公司的合作案?嘉華銀行作為一家上市銀行,如此貿貿然之下,是否太過置購買銀行股份的那些股民權益於不顧?」

    tvb不愧香港媒體無冕之王,記者根本不需要遵守一般規定,直接向陳崇發問,而且問題相當尖銳。

    「我們銀行非常看好曙光的未來前景,儘管曙光陳董的這家公司新成立只有半年,但無論盈利還是公司擴張等方面,都是業界第一流的水準。有關跟曙光的合作問題,事實上我們之前已經召開了三次董事會議,就合作事宜進行過一番討論。基本上董事會高層全員贊同這一樁合作案。至於這位媒體朋友提到的倉促代理發行曙光公司的一億債券問題會對銀行股價造成影響,損害股民的利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這位朋友,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有關這一點,我們已經跟曙光的徐董達成了共識。徐董暫時將名下53%的曙光公司股權作為抵押,接受我銀行監督。根據協約,我們將會在半月內向曙光公司派遣一名臨時執行董事跟財務監督,負責監督曙光公司的財務跟公司運營情況!」

    陳崇在台上誇誇其談,卻殊不知他的話一出,整個會議室內又亂了起來。幾乎一瞬間便有反應最快的十餘名記者,將徐帆裡裡外外的圍成幾圈。

    「徐生,有關曙光公司的高層控股情況,請問你能為我們說一下嗎?」

    「剛才陳董提到,你將名下53%的股份作為發行債券抵押。也就是說,你在曙光擁有絕對控股權嗎?」

    「外界目前所知,曙光公司內部股份大致分為您本人、學者公司、天幕公司、岑生等四份,請問公司股東是否還有其他人?您能為我們解釋下曙光的具體情況嗎?」

    太意外了,今天真是頭條新聞不斷。就連那些因為上次曙光的因為發佈會上受冷,本來都不想過來的媒體記者,這一次也興奮的紅了眼睛。

    在香港,尤其是影視圈這個容易出奇跡的地方,徐帆並不是第一位年輕的董事長。

    事實上天幕公司的劉德華、正東電影的李連傑等,都是比他先曝光的年輕藝人董事長。兩人中劉德華出道多年,身家也逼近六七千萬,更添天幕董事長的身份,讓他在香港人氣一時無兩,今年八月『四大天王』的名頭已經被喊出了,劉天王赫然排在四大天王之首。不僅是因為他橫跨影視歌的三棲巨星,四大天王中最會賺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四大天王中現在的唯一一個老闆。

    在香港雖然都是年輕代的藝人老闆,但是李連傑毫無疑問影響力跟關注度都要比劉德華又差了一籌。

    這其中雖然有他是內地出身這個身份影響,更重要的原因是全港幾乎都知道,他雖然是正東電影公司的董事長,但是真正的老闆卻是賭王何鴻燊跟台灣黑道大佬楊登魁。正東電影公司之所以交給他打理,不過是為了將他這位武打明星牢牢套住罷了。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徐帆曙光大股東的身份一被曝光,迅速引起的記者轟動。李連傑跟他雖然都是內地出身,也都是吃娛樂圈這碗飯的,但是兩人的起點明顯不一樣。李連傑是誰,國家武術隊出身,八十年代初大名就隨著《少林寺》名揚全世界,來香港發展他的起點不可謂不高。

    再看看徐帆,一年之前香港誰認識他,誰知道他還在哪裡刷盤子洗碗呢!

    可是,就是這麼一位一年前還名聲不顯的小人物,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白手起家打下了上億的產業。

    說他的出現是香港夢的最好詮釋,絲毫不為過。

    「香港夢」曾經是許多人尋覓的目標。在「香港夢」萌發到成型的五六十年代,不論是新老移民,都胼手胝足,一點一滴,打造心中的夢想樂園。當時的「40後」、「50後」年輕人奮力讀書,憧憬能升讀專上學院,成為社會精英,實現「四仔夢」(屋仔、車仔、老婆仔、人仔)。

    但隨著時移勢易,「香港夢」逐漸式微乃至破碎。如今香港的年輕人,沒有父輩和兄長那麼多向上流動的機會。隨著香港回歸之前,各方勢力的做法,西方在港勢力集團明顯要挖空香港的根基,把一座昔日的東方明珠,還給中國時只留下貧窮跟落後的他們認為最符合中國形象的東西。時值92年,隨著每年數以百億計的英資跟外資流出香港,香港本地的「70後」面臨的學業、就業及置業困難,已經比「60後」更嚴重。

    香港已經不再有夢,已是社會各界的絕望呼聲。甚至有些人更是將目光看向了大洋彼岸,經濟正在飛躍發展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他們寧可移民海外做個三等公民,也不再相信,在香港勤勞打拼,還能創造香港夢!

    這半年多來,徐帆美美有出彩表現,都能贏得一眾媒體的追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從年輕的他身上,看到了新的香港夢誕生。

    「各位……各位,稍安勿躁,請聽我說一句如何?」被圍著追問了十幾分鐘,徐帆明顯也有些急躁了。他還等著跟嘉華銀行辦理貸款跟股權交接,討論嘉華向曙光派遣的監督人員、職責跟限制,同時還要跟公司其他幾位高層詳細解釋下等等,全都需要時間。

    拍拍手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對於那些已經變了味,開始詢問他跟周慧敏關係的八卦記者,他感覺有必要自己掌握全局,所以,腦袋裡醞釀了一下,心中一動,他有了主意。

    當下開口道:「剛才很多媒體朋友問了不少問題,我跟陳董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能說的全都告訴了大家。這個新聞發佈會到這裡也差不多該結束了,如大家所見的。我們雖然簽訂了合同,但是後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所以,在這裡,我要跟大家說一聲抱歉了。我的身份在香港比較特殊,有些話我本不該說,憋在心裡也不舒服,香港並不是個會引言犯罪的地方。正好藉著今天的機會,全給倒出來吧!」

    「香港是華人世界最璀璨的一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四十多年裡,在全體港人同胞的努力之下,香港創造了世界為之矚目的香港速度跟財富,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追求的物質基礎、精神渴望全都得到了,有人將之稱之為香港夢,愛拼就會贏。時間步入1992年,香港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不少,包括政治內耗不斷,經濟隨著英資的撤離上升速度減緩,樓盤價格攀升,貧富懸殊,紛爭加劇,民生日趨困難。更有社會人士擔憂的香港社會已經缺乏希望、凝聚和上進心。香港不會再有夢了!」

    他的話一落下,果然,整個會議室內寂寂無聲,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著他,甚至嘉華銀行的一些高層也皺起了眉頭,不曉得他在這個時候說這些話做什麼。回歸之前的香港,雖然內地人的身份已經比七八十年代高了許多,但香港人的驕傲跟排外依舊未減半分。就連榮智健那樣的大佬,都要嘗試著主動融入香港上流社會之中,以香港企業家自居,否則,就將受到香港經濟界的排斥。

    徐帆在這個時候,若真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很可能將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可惜,他們是白擔心了。徐帆很清楚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他的腦袋裡早已經有了腹案。

    向陳崇遞了個放心的眼神,他繼續往下說去,「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曾開玩笑說,很想挖開我的腦袋,看一看我腦袋裡到底裝了些什麼東西,不然如何能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白手起家創造了近億的財富。我跟他們說,這很普通,沒有什麼好稀奇的。為什麼?因為香港趕上了好時候,是的,我認為現在是香港最好的時期。隨著香港的回歸,將於祖國大陸經濟並軌的香港,我們擁有著最好的明天跟未來。別得我不好說,內地改革開放轉眼時間,百姓收入逐漸增加,買房買車已經成為民眾自發性在做的事情。去年年初我回南京的時候,遇見了幾位港商、台商,在內地賺得盆滿缽滿。經濟上的事情我說不準,因為我只是個做電影的。那麼,我就從影視產業的高度來說說吧。」

    「如今的香港,影視產業已經幾乎發展到了極限。大小近兩千家影視從業機構,電影產業總產值約莫一百億港幣左右,算上整個影視產業,也最多不過兩三百億的規模。香港目前擁有240多家影院,但是實際上全港只需要110-130家的影院,就能覆蓋整個香港,並且大家都有錢賺。而不至於像現在,進來的人太多,攤薄了利潤。如果只依靠本土跟東南亞外埠,香港影視產業其實已經基本上走到了極限,上衝無力了。但是內地不一樣,如今正在改革開放的內地,只有7條院線,531座電影院,991塊銀幕。規模尚且不如香港!可是那裡擁有十億人的龐大市場,如果每一座縣城就建有一兩座電影院,每一座城市都至少有四五家,那麼這個龐大的市場可以容納1000家、2000家、3000家甚至4000家的影院!內地影視產業,一躍成為可攀比美國的超級票房也完全不是沒有可能。而這個潛在市場,擁有著高達300億、500億港幣甚至更為龐大的潛在票房!」

    這是一張很大的畫餅,兩世都是吃影視這晚飯的。他很清楚,在2002年內地頒布《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時,整個內地才擁有35條院線,872家影院跟1581塊銀幕,僅比全盛時期的香港票房市場稍微大了一些。但是這個數據到他重生之前,已經擴大到擁有41條院線,3572家影院跟12581塊銀幕。

    這還是在某總局高舉屠刀,內地票價世界之最,政策朝令夕改的情況下,艱難發展的規模。

    重生之後,徐帆有一個夢想,他希望能夠以自己的重生帶來的蝴蝶效應,盡可能的在香港回歸之前,促使內地出台『電影分級制度』,並提前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否則,真等到97年之後好萊塢電影徹底擊潰了歐洲電影,下一個虎視眈眈的目標,就是亞洲市場了。

    但是很明顯,徐帆在這個時候,說這段話是很容易被人誤認為誇誇其談的。原因就是去年的內地電影市場僅有6.1億人民幣,尚且不如香港票房規模的一半。

    不過好在嘉華高層那邊害怕他太過年輕,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沒等到媒體們反映過來,嘉華高層便做出了指示,然後司儀宣佈發佈會結束。陳崇笑著拉上徐帆,一行人魚貫而出,離開了會議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