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二卷 風起南國 第133章 炮艦與水雷上 文 / 克裡斯韋伯

    亞歷山大並沒有立即做出回答,他只是繼續用望眼鏡觀察著江岸,通過望遠鏡,他可以清晰的看到江岸上的數個炮台上升起一團團煙柱,但是並沒有出現人影,更不要說還擊的炮火了。片刻之後,他放下望遠鏡,答道:「回答喬治船長,繼續保持速度和距離,暫停炮擊,讓『開明』號和『平靜』號靠近試探一下!」

    「是,上校!」那個年輕軍官向亞歷山大行了一個軍禮,轉身向艦橋下跑去,片刻之後,從反擊號的後方超出兩條要小得多的快船,這便是亞歷山大方才提到的「開明」和「平靜」號,這兩條都是老舊木殼鐵甲船,不過航速要快得多,在他們的甲板上裝備有六門大口徑的臼炮,如果中國人還不開火的話,他們就可以用這裡六門臼炮近距離轟擊岸邊的工事和炮台,大量殺傷守軍。

    亞歷山大打量了看了看腳下和身後的這四條淺水重炮艇,低聲歎了一口氣,這四條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低矮的干舷,近四千噸的排水量,可是最低的離水面還不到一米,最高的也不過兩米,這樣的船隻的航速和適航性自然是糟糕的很,只能在沿海或者內河航行,與其說是軍艦,還不如說是一個移動的炮台。相比起自己的「南安普頓」號,這四條船簡直就是四堆早就應該丟入垃圾桶的廢物。當然壓力山大也知道,在伊洛瓦底江上,這種淺水炮艇比「南安普敦」號更加適合,但無論如何,他還是本能的感覺到一陣厭惡。

    「上校,中國人還擊了!」一個聲音將亞歷山大從思忖中驚醒了過來,只見岸邊兩處事先沒有發現的地點射出火光,在「開明」號和「平靜」號的四周濺起了又高又粗的水柱,顯然中國人將自己的真實的炮台隱蔽起來,等到敵人進入到更近的距離才發起突然地攻擊。

    「狡猾的傢伙!快下令開炮壓制敵人的炮台,還有,讓『開明』號和『平靜』號回來!」亞歷山大大聲下令道,江面上的四條淺水重炮艦也調轉炮口,向岸上正在開火的炮台開火。那兩條快船也趕忙調轉船頭,加速脫離距離。正當此時,前面的「開明」號的後甲板升起了一團火光,一發炮彈擊中了那裡,從「反擊」號的艦橋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開明」號的後甲板上的那兩門數百公斤重的臼炮就好像玩具一樣飛了起來。

    「該死的,『開明』號被打中了!」亞歷山大低聲罵了一句,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資深海軍軍官,他甚至可以通過彈著點升起的火光,判斷出中國人的炮彈還引發了臼炮旁的對方的發射藥的爆炸,這對於一條一條木殼鐵甲軍艦來說,可是非常致命的損害。用不著軍官催促,軍艦上的英國水手們加快了射擊的頻率,竭力想要將同伴從死神的掌握中扯出來。

    但是命運是殘酷的,如同當時絕大多數軍艦一樣,為了節約噸位,「開明」號的裝甲不是平均鋪設的,三點五英吋厚的鍛鐵裝甲帶只保護了水線以上的側面,以低於水面平行方向飛來的炮彈,而那發炮彈正好擊中的是後甲板,劇烈的爆炸撕裂了脆弱的橡木甲板,熾熱的空氣和氣浪將甲板下面的蒸汽機管道和水手撕成了碎片,「開明」號的速度頓時慢了下來,成為了岸上炮台上的加農炮的活靶子。

    距離第一次命中不到一分鐘後,第二發炮彈擊中了甲板上的建築物,爆炸產生的氣浪和彈片橫掃甲板,將還在甲板上努力撲滅火焰的水兵們輕易抹去,現在即使是最樂觀的英國水兵,也不得不承認「開明」號已經完了,任何努力也不可能將他從中國人的炮火中拯救出來了。

    亞歷山大上校陰沉著臉,低聲道:「打出旗語,讓威廉船長放棄『開明』號!」

    「是,上校!」

    接到命令的「開明」號上的英國水兵開始在火焰和彈片中忙亂的放下船舷上的救生艇,中國人的接二連三的炮彈擊中了船,火焰在飛快的吞噬船上任何一點可以燃燒的東西。只用了不到五分鐘時間,排水量一千兩百噸的快速炮艇「開明」號已經變成了一堆在江面上燃燒的火炬,倖存的水兵們在江面上掙扎著,乞求同伴的援助。

    「停止炮擊,派出小船援救水手!」亞歷山大下令道。隨著英國人停止炮擊,幾條打著紅十字旗的小船向江面上的水手劃去,岸上的中國人也停止了炮擊,在這個距離內,他們的炮火對英國人的那四條重甲炮艦的威脅並不大。剛才還炮聲隆隆的江面上終於平靜了下來。

    「撤回錨地!」亞歷山大對一旁的軍官下令,自己轉身回到艦橋內,周圍的軍官們對視了一眼,四散離去。

    船艙內,亞歷山大正皺著眉頭看著桌子上的地圖,上面詳細的標記著順軍的設防,不同顏色的方塊代表著順軍的炮台、戰壕、各種工事和軍隊。亞歷山大皺著眉頭思忖了半響,作為一個海軍軍官,他對於陸戰即使不能說陌生,也只能說並不熟悉,總督達費林伯爵委任自己作為最高軍事行動的指揮官固然有自己是當地軍銜最高的軍官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於緬甸的入侵離不開分艦隊的支援,一個精通海軍業務的指揮官更有利於軍隊的協同,但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問題就是,中國人佔領了有利的陣地,用炮台封鎖了水面,而且這次和上一次不同的是,他們從本土得到了大量的援軍,將領的行動也不會像在蒲甘那麼保守了。

    亞歷山大拉了一下鈴,對進來的勤務兵下令道:「讓鄧肯少校馬上到我這裡來!」

    「是,上校!」

    兩分鐘後,鄧肯走進亞歷山大的船艙,他向對方行了一個軍禮:「上校,我來了!」

    「少校,請坐!」亞歷山大指了指自己對面的椅子,開始用審慎的目光打量著眼前的這個男人,這次鄧肯沒有被委任為部隊指揮官,而是作為亞歷山大司令部裡的一名參謀來到卑謬的,一個多小時前,他就在艦橋的下面一層看著「開明」號被擊沉。

    「少校,你來到卑謬已經有十五天了,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陸軍軍官,你可以給我提供一些建議嗎?擊敗我們的敵人的!」

    鄧肯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以緩解自己心中的緊張,面對陌生的長官,他總是有點緊張的。亞歷山大看出了他的緊張,微微一笑:「少校,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請把這當做是兩個朋友私底下的親密談話好嗎?你在這裡服役了十五年以上,又和中國人交過手,有豐富的經驗。」

    「上校,很感謝您對我的信任!」鄧肯低聲答道:「如果您要問我的個人意見,我覺得現在要擊敗中國人很難,他們已經佔領了有利的地形,修築了良好的工事。而且據我觀察,他們還從上次的戰鬥中吸取了教訓,針對我們的炮兵做出了改進。前幾天我仔細觀察了炮兵的射擊效果,對他們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如果沒有更多、更大口徑的重炮,想要突破中國人的防線是很困難的!」

    聽完鄧肯的回答,亞歷山大感覺到稍許失望,但這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而且在與基欽納的幾次交談中,基欽納也對中**隊的戰鬥力做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要做出充分的準備後再發動入侵才是正確的選擇。而對基欽納的軍事才能,亞歷山大是十分欽佩的。

    「少校,那有沒有什麼辦法繞過中國人的防線呢?他們既然將這麼多軍隊佈置在這裡,那後方必然空虛,如果我們能夠繞過他們的防線,切斷他們的補給線,那麼就可以不戰而勝了!」

    「上校,這很困難!」鄧肯站起身來,指著地圖上說道:「緬甸的國土面積雖然很大,但是最精華的部分卻都在伊洛瓦底江的河谷地帶。而卑謬正好位於這個河谷和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交界處,如果要繞過卑謬,我們的軍隊就必須翻越若開山脈或者勃固山脈,這在軍事上是非常困難的,在我們切斷中國人的補給線前,我們的軍隊自己就會餓垮的!」

    「不,還有第三條路!」亞歷山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他的指尖落在地圖上的一條綠色線條上,鄧肯的目光隨著對方的指尖看了過去,低聲道:「伊洛瓦底江?」

    「|是的,伊洛瓦底江!」亞歷山大得意的說道:「如果我們衝破中國人的防線,逆流而上,用陸戰隊直接佔領蒲甘甚至曼德勒,那這裡的中國守軍會怎麼樣呢?」

    「將會不戰自潰!」鄧肯本能得回答,但隨即他的臉色一變:「但是中國人在江面上布設有水雷,還有炮台,不是這麼容易通過的!」

    「那就是我的事情了!少校!」亞歷山大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神色:「在皇家海軍面前,這並不是什麼無法克服的困難!」

    可能是進攻受挫的緣故,英國的分艦隊活動突然變得稀少多了,那四條作為分艦隊核心的淺水重炮艦幾乎再也沒有出現在順軍的視線內,出現的只有少數航速更快的輕型艦艇,而且這些輕型艦艇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靠近岸邊,企圖使用臼炮等武器摧毀炮台,而只是在江心航道附近活動,一旦遭到順軍的炮火射擊,就迅速脫離,甚至連遇到順軍那幾條可憐的炮艇,也不敢應戰。反倒是岸上的陸軍活動變得頻繁起來,向順軍的防線發起了幾次試探性的進攻,顯然英軍在尋找敵人防線上的薄弱環節,為即將開始的猛攻做準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