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二卷 風起南國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暴亂二 文 / 克裡斯韋伯

    正在狄奧克閉目待死的時候,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股騷亂,十幾個手持武器,體格強壯的漢子推開眾人,湧到了狄奧克身旁。這些漢子與其他人一般,都是喊著口號,但隱隱間卻護住了他,不讓別人傷害他。

    「攝政大人,攝政大人!」張啟拍了拍狄奧克的肩膀,低聲道:「你身上沒什麼大傷吧?」一旁的卡布趕忙將張啟的漢語翻譯成緬語。

    「你是順國人?」本已閉目待死的狄奧克睜開了雙眼,作為一名受過良好教育的緬甸貴族,他能夠聽說漢語:「你們在這裡要幹什麼?」

    「你會說漢語,那太好了!」張啟大喜道:「攝政大人,你裝出被我們毆打的樣子,我好想辦法把你護送回宮去!」狄奧克何等聰明的人,立即會過意來,隨著張啟等人揮舞的拳腳棍棒,大聲的慘叫哀號起來,四周眾人見狀,也不再上前,只是大聲吶喊助威。

    張啟見四周眾人不再圍逼,便對部屬做了個手勢,幾個手下立即假作被誤打了,自相毆鬥了起來,他們手中都有棍棒槍械,揮舞開來,立即將旁邊的圍觀人眾稍帶到了不少,這些圍觀的眾人自然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紛紛揮拳還擊,場中頓時亂作一團。張啟見狀,突然一聲大喊,十幾人齊聲應和,向宮城方向的民眾放了三排槍,頓時一片慘叫聲,隨即張啟便架著狄奧克當先衝了出去,圍觀的民眾雖多,但只是毫無組織的烏合之眾,陡然遭到槍擊,頓時大亂,自相踐踏,竟然被這十幾人抓住機會衝了出來,一路往宮門方向狂奔而去。

    一行人進得宮門,狄奧克才覺得渾身酥軟,腳下便好似踩著棉花一般,一屁股便坐了下去,張啟趕忙一手攙住,狄奧克喘息了好一會兒,才覺得自己還活著,他轉過身打量了一會張啟等人,低聲問道:「你們是順軍混進蒲甘城的探子?」

    張啟稍一思忖,覺得沒有必要撒謊,便沉聲答道:「不錯,在下姓張名啟,乃是在大順護緬校尉府拔大人麾下行走,奉拔大人之命混入蒲甘城打探軍情,方才看到貴人危急,才出手相救的!

    「怪不得列位如此勇猛,原來是上國的虎賁!」狄奧克讚了一句,旋即便問道:「那數日前的那場民變也是你們策動的?」

    張啟聞言一愣,按說逼死偽王孟既的民變沒有他們是絕對鬧不起來的——若不是半路上遇到他們,那個叫做奈溫的和尚估計現在還在去曼德勒的路上,更不要說打死英**官的第一槍還是自己開的;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在請願槍擊事件之後,蒲甘城內外民眾對英**官和孟既的極端仇恨卻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沒有自己、奈溫、頌參,發生民變也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未必能這麼容易的逼死孟既,將英國人趕出蒲甘城去。轉眼之間,張啟已經決定把自己與這次民變撇開。

    「大人,您想的太多了吧,我們幾個會的緬語都很有限,離了這個通譯便寸步難行,如何能發動民變?那天的民變的原因是一個和尚發動的,和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嗯!」狄奧克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張啟的話雖然聽起來也有道理,但他也從對方的表情和舉止裡感覺到了幾分蹊蹺,只是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他稍一思忖,沉聲問道:「拔大人現在在蒲甘城外的碼頭?」

    「不錯!」張啟稍一思忖,覺得還是如實回答的好。

    「那好!」狄奧克點了點頭:「現在蒲甘城內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少數別有用心的惡徒蠱惑人心,裹挾民眾,眼看就要有大事發生。我狄奧克一人生死事小,蒲甘乃是我大緬甸數百年的王都,佛法薈萃之地,萬萬不可毀於我狄奧克的手上。麻煩張大人再辛苦一趟,去碼頭狄奧克大人那裡,領兵入城,懲治惡徒,保護佛法!我自當肉袒謝罪!」

    張啟聞言心中大喜,趕忙躬身道:「在下自當從命!只是請攝政大人放心,只憑大人開城保護滿城老小之功,便足以抵擋過去罪過,拔大人與陳大人一定會為你在二位陛下面前說項的!」

    蒲甘城外,順軍大營。拔都坐在几案前,臉上喜憂參半,面前放著一份文書,他不時拿起其中一份,剛看了兩行,便歎了口氣,旋即又拿起另外一份,一副左右為難的模樣。終於他站起身來,歎道:「本以為慶父已死,魯難即已。卻沒想到那孟既雖死,麻煩事反倒更多了,復生呀復生,你原先還擔心朝廷派人來奪了你的實權,我現在倒是盼著朝廷快些派人來把我們手中這個燙手山芋接過去呀!」

    這時外間傳來一聲通報:「大人,陳大人來了,人已經到了營外了!」

    「什麼?」拔都又驚又喜的站起身來:「當真是說到曹操曹操就到,正好替我將這些麻煩事接了過去,快替我取官服來,我要迎接陳大人!」他一邊大聲說話一邊向帳外走去。

    拔都還沒走到營門,便看到陳再興的身影,趕忙搶上前去:「復生,你來的正是時候,快隨我進帳,有要事相商!」

    「哦?」陳再興停住腳步,壓低聲音道:「英國人的照會發過來了?這麼快?」

    「啊?」拔都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敬佩之色:「你如何知道的?莫非他們往曼德勒也發了一份?」旋即搖頭道:「不對呀,曼德勒離這裡至少還有三四日的路程,我剛剛才收到的,你怎的也看到了。」

    陳再興隨拔都進得帳來,一面解下外袍一面答道:「親眼見到倒是不會,只是看你愁眉苦臉的模樣猜的,現在偽王已死,蒲甘落入我手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不是英國人的照會什麼能把你愁成這樣?」

    「復生果然神算!」拔都不由得翹起了大拇指:「我剛剛收到了仰光的英國佬的照會!」

    陳再興不動聲色的坐下,問道:「裡面有什麼內容?」

    拔都從几案上拿起一封文書,遞給陳再興,口中說道:「這是剛剛翻譯過來的,簡單地說有以下條件:第一、立即為九天前發生的對伊洛瓦底江分艦隊的突然襲擊向大英帝國道歉,交還『法老王』、『祭司』、『底比斯』三艘蒸汽炮艇及所有被俘的英軍人員,支付在襲擊中不幸遇難的英軍士兵和軍官的撫恤金及其他損失,懲罰主持並參與此次行動的相關人員;第二、順軍必須從這次襲擊行動中獲得的土地上退出,恢復到此次軍事行動前的形勢;第三根據大英帝國和緬甸國王不久前簽訂的《曼德勒條約》,大英帝國有權力保護在緬甸境內通商、傳教、居住的帝國臣民,鑒於順軍在攻陷曼德勒後,在城內發生了大規模的搶劫等不法事件,英國商人和僑民的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損害,帝國政府要求當局採取切實有力的行動確保英國商人和僑民的安全和利益,否則帝國將保留武力行動的權利!」

    陳再興看得很快,當拔都複述完照會的內容後,他也看到末尾了:「落款是大英帝國駐緬甸總領事阿肯色。吉林斯,倒是跋扈的很!」

    「哎!西洋諸夷不都是這個樣子,一副天底下的事情都是他們的管的模樣!」拔都話語中沒有一絲好聲氣,當時的順帝國在經過1861年開始的改革洋務運動後,國力大為增強,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擴張殖民運動中還保持了自己的獨立地位,甚至還在西、南兩面有所擴張,但相對於國力昌盛,勢力覆蓋全球的西方列強來,還是相形見絀,失去了舊有的上國地位。對於這種情況,大順的精英分子們無論是儒生還是武人的內心深處都充滿了憤懣和怨恨,對於一個數千年來都處於「天下」的文明中心,高高在上的民族來說,眼前的這種情況是那麼的不合常理和無法接受。

    「復生,我們該怎麼辦?」拔都看到陳再興沉默不語,低聲問道:「可惜我們這裡兵實在太少了,只有兩千多人!」

    「可惜沒有英國人那邊的情報!」陳再興歎了口氣:「這般空對空的猜測,毫無根據呀!」他的語氣中滿是無奈之情。

    「是呀!」拔都也隨之歎了一口氣:「只憑這一封書信,信息量實在是太少了!對了,蒲甘城裡有一個好消息,剛才忘了跟你說!」說著話拔都便轉身回到書桌前找出一封書信來,遞給陳再興,口中說道:「說來,那個張啟還真是一員福將,這次又是他立下的功勞!」

    「怎麼了?」陳再興接過書信展開一看,卻是滿眼的緬文,幸好他這些年在緬甸經商,倒也能看個大概,三下無處而看完了,不由得歎道:「看來也不儘是壞消息,不然我陳再興豈不是一個到哪裡哪裡便出事的災星了?

    「復生兄說笑了!」拔都笑道:「按照信中所說,那個叫狄奧克的攝政在蒲甘城中的地位已經是風雨飄零,搖搖欲墜,暴動隨時都可能發生。你我正好統大軍入城,將暴民剿滅,那時此人生死操於你我之手,豈不是只有俯首聽命的份了!」

    陳再興並沒有立即做出回答,拔都與他也共事了相當長的時間了,心知默然往往是陳再興有保留意見的表現。此時拔都也不著急,坐回自己的椅子上,吩咐侍從取些茶水來,靜候陳再興的意見。過了約莫半響功夫,陳再興抬起頭來,問道:「振武兄,你以為我們還是莫要急著進蒲甘城為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