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二卷 風起南國 第11章 第十一章 前奏 文 / 克裡斯韋伯

    陳再興站在院中,月明星稀,夜風陣陣,吹在人身上不禁生出陣陣涼意來,不禁打了個寒顫。他回憶了方才自己所說的那些話,覺得並無差錯,皆針對沈宏茂好惡所發,只是世間事謀事在人,成事卻是在天,成與不成,卻是要看天意了。

    約莫過了半盞茶功夫,陳再興聽到身後門開的聲音,回頭一看正是沈宏茂走了出來,臉色十分嚴肅,對陳再興問道:「再興兄,真的大順會出兵緬甸?」

    「不錯!」陳再興肅容道:「若是朝中諸公不是泥塑木雕的話,就一定會盡快出兵,驅逐英夷,奪回緬甸!」

    「好!」沈宏茂低聲道:「若是朝廷真的出兵奪回緬甸,官有私營鐵廠一事,我就盡全力助再興兄一臂之力!」

    「太好了!」陳再興聞言不禁喜形於色,上前一把抓住對方的右手,笑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你我齊心協力,定要做出一番開天闢地的大事業來!」

    雲南昆明,雲貴節度使府。陳再興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看了看坐在上首的那個正垂目品嚐杯中香茶的老者,才小心的將手中的茶杯放回几案上。此時的他舉止符節,如臨大賓,與平日裡迥然不同,便是朝中鴻臚寺的禮官,只怕此時在他身上也找不出什麼毛病來。

    「這麼說,你當真是要再往緬甸走一遭,送那兩個蠻王子還都啦?」一個聲音突然打破了屋中的寂靜,只是那老者還是微閉雙目,陶醉在茶香之中,彷彿剛才那句話不是出自他口一般。

    「不錯,恩師,弟子此番前來正是為了此事而來,還請恩師讓弟子入幕謀劃,參與此事!」

    「荒唐!」老人突然站起身來,手中的茶杯狠狠的頓在茶几上,價值千金的鈞窯茶具立刻裂為兩半,滾燙的茶水濺了一手,他卻恍然未覺。

    「當年你放著好好的宏文館學士不做,說什麼心喪欲死,無心宦途,一定要棄官還鄉;那好,老夫說讓你來我幕中先呆段時間散散心,也好讓你經歷些世事,磨礪一番;你卻說什麼惡見生人,跑到緬甸的老林子去挖礦掙錢。現在又跑到老夫這裡來說什麼要入幕為官,領兵入緬甸,休想?你陳再興不是本事大嗎?有本事請來聖旨呀!我吳省三可以把話說在前面,就算是聖旨下來,也要過老夫這一關!」那老人方才品茶時不過像個團團富家翁,可轉眼之間鬚眉繃張,雙目圓瞪,整個身形都好似漲大了幾分,壓得對面的陳再興都有幾分喘不過氣來。原來此人正是陳再興中進士時的座師,雲貴節度使吳漢民吳省三。此人歷經三朝,前朝皇帝就歷任北京留守、吏部尚書、平章國事等高官,若非先帝去世前一年因為丁憂回鄉守制,不在朝中,定然在那幾個托孤重臣之內,以他的官位和身份,發起火來,當真是有雷霆之威。

    吳漢民這一通火發了出來,見陳再興垂頭低眉,一副俯首聽教的模樣,心情略微好了點,臉上卻沒有半點表露,冷哼了一聲道:「你若是為了那些產業,倒也無妨,老夫修一封書信去,無論緬甸何人在位,都會買老夫這個薄面!」原來這吳漢民口中雖硬,但對自己所收錄的弟子護短之心還是有的。

    陳再興卻垂首道:「恩師,弟子雖然不成器,卻不是那種為了點阿堵物勞煩恩師的不肖之徒。其實此番護送那兩個緬王子女逃出曼德勒的便有弟子在內!「於是,陳再興便將自己巧遇拔都一行人,成為嚮導,穿越野人谷,趕到畹町諸般事一一告知吳漢民,吳漢民的臉色也漸漸變得和緩起來。到了最後,陳再興大聲道:「弟子雖然孤陋無知,但也知曉緬甸乃我大順西南藩籬,若落入英人之手,西南諸省皆無寧日矣。弟子在緬甸多年,熟知其山川走向、人情異同,只恐恩師府中無一人能及。聖人云:『當仁不讓』,又云『能力就列,不能者止』,正是說的此時,如今國事衰微,外夷肆掠,正是我等大有為之時,弟子雖然淺陋,亦不敢落於人後!」

    「好,好!」吳漢民聽到這裡,臉上已經滿是笑容:「好一個『當仁不讓!』這才是我吳省三的弟子,也不枉我當年點你做了榜眼。好,好,倒是為師錯怪了你!」說到這裡,吳漢民下意識的一擊掌,才感覺到一陣劇痛,不由得呼出聲來,低頭一看,右手已經紅腫了一大塊,正是方才被杯中茶水燙了。

    「恩師小心,來人快叫大夫來!」陳再興趕忙上前,用涼水沖洗傷口,吳漢民卻笑道:「罷了,我手上雖疼,但看你有了長進,心中卻是歡喜的很。來人,取酒來,我今晚要與再興抵足夜談,好好說說!」說到這裡,吳漢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畹町,這裡是大順最西南的衛所,和周邊當地人以竹木結構為主的房屋不同,城中的建築基本都是土石結構的,原因很簡單,這個城塞裡的居民基本都是屯兵或者屯兵的後代,即使少數例外的也都是為了軍隊服務的商人和工匠。這樣一個因為軍事原因建立的衛所自然要更多考慮防禦的因素。一進城門,便看到一座座粗糙的土木結構房屋,排列的十分整齊,為了提高防禦力,所有的房屋門窗都不是朝著街道開著的,彷彿一道內城。多年未曾修繕的房屋都頗為破舊了,即使是指揮當地駐軍的掌旅衙門,所在的房屋也強不到哪裡去,四壁是夾著稻草夯制紅土而成的牆,表面原先塗刷的白色石灰在風雨的沖刷下已經剝落了不少,露出裡面黑紅色的土壤來,木質的門窗也呈現出一陣讓人噁心的灰黑色,房頂的黑瓦間隙長滿了半人高的茅草。整個房屋就好像一個得了麻風病的老人,衰頹、破爛,彷彿隨時都可能倒下,若非門前懸掛的那面順軍朱雀旗,誰又知道這就是當地駐軍的掌旅的衙門。

    「三天又三天!三天又三天!我都在這裡呆了兩個多月了,可上面連半點消息都沒傳下來,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呀!」拔都大聲喊道,他衣袖捲到了肘部,露出肌肉纍纍的小臂,沉重的軍用皮鞋踐踏在陳舊的木地板上,發出可怕的咯吱聲,彷彿馬上就要被他踏出一個洞來。

    「拔掌旅你耐心些,是戰是和,自有朝中諸公做主,你我不過是微末小吏,且放寬心在這邊等著就是了!」說話的是一個坐在桌子旁的四十多歲的漢子,看他肩上的軍階應該便是衛所的將領了,他慢條斯理的從桌子的盤子上拿了一塊檳榔,放入口中,一邊拒絕著一邊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對拔都笑道:「拔掌旅,你也來點?這東西不錯,嚼上幾口就一點也不煩心了!」

    「不用了!末將吃不慣這玩意!」拔都看著對方沾滿了猩紅汁液的嘴巴,強忍住噁心的感覺,冷哼了一聲,也不對對方行禮,便自顧開門出去了。

    拔都回到自己的屋中,將腰間的皮帶解開,也不脫去外衣,便一頭撲倒在自己那種破床上。半響之後,他猛的翻過身來,大罵道:「混蛋,早知道朝中諸公都是這副沒卵蛋的模樣,老子還不如留在都護府戰死算逑!趙長史,你當真是白死了!」原來拔都回到畹町後,順軍並沒有像他想像的那樣立即做出反應,而只是將那兩個緬王王子公主接到昆明保護起來,而他本人責備命令留在畹町。倒是拔都留在畹町整日裡摩拳擦掌,時時準備領著大軍殺回曼德勒,替長史趙又廷報仇,可時間過了快兩個月了,出兵的消息卻半點都沒有,有時候,拔都禁不住想莫不是自己就被遺忘在這裡了。

    「掌旅!」門外傳來敲門聲,拔都猛的抬起頭來,喝道:「什麼事?」

    「掌標有請掌旅,有要事相商!」門外傳來士兵怯生生的聲音。

    「要事?」拔都聞言立即興奮了起來,暗忖道:「莫不是出兵的事情!」

    他一骨碌翻起身來,一面抓起抓起一旁的皮帶束上,一面大聲喊道:「你回去通報一聲,我馬上就到!

    「稟告掌標,末將拔都參見!」

    拔都猛的推開大門,對坐在首座的將領躬身行禮,那將領笑道:「掌旅起身,快來拜見昆明來的上官,吳相公的門生,此番對緬甸出兵之前的準備的事情,便由這位陳主事主持了!」

    拔都順著營主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簾,高高的個子,筆挺的腰背,身穿七品品官的青袍,頭道烏紗帽,那人轉過神來,對拔都拱了拱手,笑道:「拔掌旅,我們又見面了!」

    拔都驚訝的長大了嘴巴,指著陳再興大聲問道:「怎麼是你,陳再興,你怎麼來這裡了?」

    陳再興臉上現出陽光一般的笑容:「這等有趣的事情,我怎的能不來呢?」

    屋中只剩下拔都與陳再興兩人,那掌標早就識趣的讓開了,雖然論品階他也可以和陳再興分庭抗禮,甚至還位居其上,但人家是統轄雲貴節度使的門生,硬的不能再硬的進士出身,和自己這等戍邊的兵頭豈是可以比的?既然上官信中說了出兵緬甸的前期諸事由此人處置,自己又何必湊上去找麻煩呢?

    「陳,陳先生!」拔都稍一猶豫,還是對陳再興以先生相稱,他指著陳再興身上的官袍,問道:「我記得你在緬甸時還是——,怎的現在就成——」

    陳再興看看身上的官袍,笑道:「喔,你說的是我的官職?我當然只是稱病辭官,並非因罪。我座師官居二品,本就有開府設幕之權,我又是朝廷進士出身,這是作為他的幕僚出仕,只須向吏部報備一下得到批准就夠了!」神情倒是輕鬆之極。

    拔都的臉色有些難看,兩人之間身份關係的劇烈變化讓他一時間還有些不能適應,一時間也不知道該不該以對待上官的禮節來參拜對方。陳再興彷彿揣度出了他的心意,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面前的椅子,笑道:「拔兄,你我乃是患難之交,便不必再拘泥這些虛禮了。眼下時間緊迫,我們就先談談緬甸的事情吧!」

    拔都聞言,心情好了少許,坐下後低聲道:「陳兄也知道曼德勒趙長史殉國的事情吧!緬蠻竟然敢殺傷上國使臣,朝廷若不出兵討伐,豈不寒了志士之心!」

    「拔兄請用茶!」陳再興並沒有直接做出回應,待到送茶上來的親兵退下後,他才肅容低聲道:「拔兄,我這些天來回了一趟漢京,你且放心,朝廷絕不會讓趙長史白死的,朝廷已經密令從湖南、四川、廣西各調兩標兵入滇!」

    「太好了!」拔都聞言大喜,原來依照大順兵制,以百人為隊,軍官稱為掌旗;隊上有旅,旅主為掌旅;旅上有標,標主為掌標;標上有營,掌營便是制將軍。營便是順最大的編制了,相當於當時西方的師、日本明治維新後的鎮台、師團;一下子調動六標兵入滇,其動作不可謂不大,拔都聽到這裡,不禁站起身來對漢京所在的西北方向下拜道:「聖天子在朝,西南諸小,自當一舉蕩平!」

    陳再興見拔都如此虔誠的表現,嘴角露出一絲略帶嘲諷的微笑,他自然知道這些並非宮中那個六歲的兒童做出的決定。拔都行禮完畢後,興奮的轉過身來,急切的問道:「麻煩陳兄向吳相公進言,讓我為大軍前驅。」

    「現在說這些還太早!」陳再興答道:「來之前吳相公已經定下方略,此次入緬之事,須得緩進速戰!」

    「緩進速戰?」拔都聞言一愣,陳再興一旁見了,問道:「你在曼德勒多年,以為緬兵戰力如何?」

    拔都稍一思量,方才小心答道:「緬人已經多年和平,其武備廢弛,上下不恤,又沒有開國時的那股子悍勇了,其國中的常備軍不堪一擊。但其百姓篤信神佛,樸實敢戰,其草莽之中,必有豪傑,若趁我大軍入境,有人乘勢而起,倒不可小視!」他在曼德勒多年,自然知曉緬軍現在的狀態,但當年恆宗皇帝出兵時,一開始也是勢如破竹,輕而易舉便佔領了緬都阿瓦,但其後面對新興的貢榜王朝新軍,卻連戰不利,最後不得不狼狽退出緬甸。這段歷史很多順**人都記在心中。

    「不錯!」陳再興點了點頭:「所以這次吳相公定下了『緩進疾戰』的方略,緩進則對於輜重軍需所需少,且緬人不會做出激烈的反應,不給其草莽之中的豪傑起事的機會;疾戰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其地!」說到這裡,陳再興稍微停頓了一下,笑道:「來之前,我曾經進言恩師,此番入緬之軍不亦多,兩標到三標即可!」

    拔都一開始聽得連連點頭,聽到最後才急道:「兩到三標?這也太少了吧!」

    「最多也就這麼多了!」陳再興答道:「這個季節從這裡到曼德勒的道路你也是知道的,一兵至少要配三個長夫轉運糧食軍資,一標算五旅的話就是兩千五百戰兵,就算六千兵轉運民夫就要快兩萬人,算上牲口什麼的更多。要是出動四五標大軍,只怕非舉境騷然不可。」

    「那,那也可以就地征發呀!」

    「拔兄,緬人不像華人,其地豐饒,氣候溫和,其人不務農耕,積蓄甚少,且不說到時候征發不到怎麼辦?就算能夠靠征發解決這個缺口,沿途的緬人必然逃入山林之中,成為盜匪,那時只怕光是沿途護送的軍隊都要不少!」

    說到這裡,拔都不禁啞然,正如陳再興所說的,從當地到曼德勒的區域並非緬甸東南部高度發達的水稻種植區域,很多百姓的還處於刀耕火種的生產階段,加上附近植被豐富,食物來源很多,很多村寨中並不像大順國內有相當的糧食儲備,而且當地也沒有基層政權組織。人生地不熟的順軍就算征發也沒法征發到足夠的糧食,反而會把這些村寨中的緬人趕入山林之中,成為補給車隊的巨大威脅。

    「其實除了槍炮之外,還可以用別的武器!」

    「別的武器?」

    「不錯,就是金銀!」陳再興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我此次來,從吳相公那裡帶來了三十萬兩銀子,我自己還籌措了一些,還有六千引的井鹽,我就準備用這些銀子砸出一條通往曼德勒的路來!」陳再興走到地圖旁,指著地圖上通往曼德勒的道路道:「這裡通往曼德勒不過數百里路,道路不好,我就出錢出鹽,請當地的緬甸人來修;糧食不夠,就向他們買;有守兵,我就出錢收買將領,爭取不放一槍一炮就能進入曼德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