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地產官商

"第一集 地產元年"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計劃實施 文 / 雨日清晨

    因為牽涉到榆州二建的生死,以及原建委主任**大案的影響,榆州建委小區的問題,一直受到市裡的極度重視,金佑威其實是向市裡立下軍令狀的,要在年前徹底解決這兩個棘手的問題。

    在基本認同了李辰的方案後,金佑威當即給市裡的分管領導,常務副市長邵金鵬打了個電話,並得到許可,馬上過去匯報。

    金佑威將李辰的計劃書原封不動遞給邵金鵬,邵金鵬先是大致看了看,接著又認真地將關鍵地方看了一遍,才對金佑威道:「佑威同志,這個方案很大膽。」

    邵金鵬今年四十二歲,年富力強,在市裡也以果決著稱,一年後他就會調任連城市市長,後來一路陞遷,歷任連城市委書記、寧城市市長、市委書記,江海省委副書記、省長,江淮省委書記,極為顯赫。

    邵金鵬在連城主持工作時,因為推動國企改革手段強硬,曾被稱為「邵賣光」,不過當時推崇賣光的人也很多,他不但沒有受到負面影響,反而就此平步青雲。

    邵金鵬在榆州時,因為是副手,出格的動作並不多,但是,金佑威拿來的這份方案,無疑很對他的胃口。

    「二建已經積重難返,而且與一建,甚至三建相比,二建的規模最小,如果我們可以在建委系統嘗試體制改革,二建其實是最好的選擇,」金佑威說道。

    邵金鵬點了點頭:「原則上,我比較傾向於這個方案,佑威你在這上面應該下了不少功夫,如果真的要改制,誰是比較適合的接盤者?」

    「縱觀之前的國企改革,從引入承包經營體制開始,就是有些成功,更多的卻失敗了,我個人覺得,這些失敗企業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延續了過去的經營班子,班子沒有變,人還是那些人,權力放給他們,沒有約束了,就開始亂搞,結果企業就搞垮了,」金佑威在這方面的考慮很多,他想了想,認真地說道。

    邵金鵬略有所思:「照這麼說,佑威你是不同意由原來的班子接手?要知道,也有一些企業的承包經營是很成功的。」

    金佑威笑了笑道:「我只是有這方面的想法,具體怎麼做,當然還要請領導指示。」

    「不要打馬虎眼,你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邵金鵬笑著說道,在金佑威面前,他並沒有什麼領導的架子,因為他知道金佑威的背景深厚,來頭很大,說不定哪天級別就比他高了。

    金佑威就道:「我覺得,有的企業承包經營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原來的領導素質不錯,所以這次我們要改制,也要對二建的領導進行考察,將那些尸位素餐,不會經營的班子成員排除出去,選擇會經營、懂管理,受到職工好評的。」

    「佑威說得不錯,這樣做,是對職工負責、對企業負責、對國有資產負責,」邵金鵬原則上同意金佑威的設想:「但是你想過要如何操作沒有?」

    金佑威點了點頭:「我想在二建搞個民意測評,將那些民意特別差的,首先剔除出去,有可能的話,也可以搞個公開競聘。」

    「可以試試!」邵金鵬想了想,點頭同意。

    按照改制方案的設計,二建改制以後,只保留一部分國有股,大股東將會成為企業的老闆,也就談不上競聘。

    金佑威要搞這個競聘,實際上就是為李宏基接手掃清障礙,更貼切點來說,不是競聘,而是投資者的競標。

    每個想要接手二建的投資者,都必須在由市政府、榆州建委、二建職工代表組成的評審團面前,闡述他們的經營理念和發展計劃,只有得到了認可,才可以接手二建,而不是單單只看誰出的錢多。

    但凡牽涉到改制,都不是小事情,因為這件事比較急,邵金鵬就將在第二天的市委常委會上,將這個提案提了出來,在市裡那麼多國有企業中,二建算不上什麼,建委小區更是個燙手山芋,大家都希望這件事盡快平定,於是一致通過邵金鵬提交的方案。

    這個方案,也就是李辰提交的那個。

    這時候,金佑威就顯示出他的鐵腕,他在建委與榆州二建強力推動方案的實施,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春節前就將最終的方案拿了出來。

    這個方案包括將建委小區劃給榆州二建,因為這個小區而產生的債務關係,也全部轉到二建,同時二建也獲得建委小區的處置權。

    在當時來說,建委小區就是一個燙手山芋,誰都覺得這個燙手山芋會砸在二建手上,建委的這個舉措,幾乎就是宣佈二建的死亡。

    因而同時公佈的二建改制方案,就成了無人問津的雞肋,二建本來的形勢就很困難,再背上建委小區這麼一個大包袱,不死就沒有天理了。

    再加上金佑威通過民意測評和競聘,為李宏基清除了二建內部的障礙,李宏基與徐建林很輕鬆地便獲得改制後二建的實際控制權。

    名義上,李宏基與徐建林各出資五百萬,注入榆州二建,分別獲得榆州二建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唐敖東拿出一百萬,獲得百分之五的股份,另外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國有股。

    實際上,李宏基根本拿不出五百萬,他的這五百萬,是由徐建林出面,由華信集團拆借五百萬給李宏基,等於是華信出了一千萬。

    這樣的結果讓那些原本很是擔憂的工人們徹底放下了心,心想既有華信集團這大招牌在;又有一直幫他們出頭的李副總在,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被欠工資和下崗的問題了。

    競標結束後,政府特地舉行了媒體見面會,意圖將二建改制打造成為一個典型,以推動全市的國企改制工作。

    這對於見慣了這場面的徐建林來說,媒體見面會早就是家常便飯了。可是對於第一次面對鏡頭的李宏基與李辰父子,可就是有點侷促不安。

    雖然說李辰在二零一一年也是個房地產公司的策劃經理,可是那房地產公司在那年代只是一個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私人公司,從沒有機會接觸到媒體方面的人。現在倒好,自己在十三年前卻早早的接觸到這些場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