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爭霸天下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二章 離家奴 歸巢虎 文 / 知白

    ps:今天是結婚八週年的日子,嘿嘿

    第四百四十二章離家奴歸巢虎

    陳定南看到老太爺親自上來了,連忙過去攔著:「您怎麼上來了,孫兒不孝,竟是驚動了您,此處太危險,您還是先回去吧。」

    他一邊勸說一邊對身後親隨道:「快,扶老太爺下去!」

    陳家老太爺一把將陳定南推開,冷冷的掃視了一眼:「都給我退下,一場本可免去的災禍偏偏要自己引過來,廢物!」

    陳定南臉色一變,眼神裡閃過一絲不服氣。可老太爺在陳家威望太高,他不敢有絲毫的忤逆。他知道老太爺是在怪自己沒有把這件事處理好,但他不覺得自己這樣做錯在什麼地方。如果一開始不打就降,陳家的名聲只怕就會跌倒最低處。先是降了叛軍,再降官軍,反覆無常,搖擺不定,指不定多少人看笑話。

    而即便要降,他打算的是抵抗一陣子,讓院牆外面的官軍知道陳家不是好惹的,若是逼急了,官軍的損失不會小。再者就是他性子自負,不打一場無論如何是不肯投降的。其實陳定南一直在拿捏著分寸,若不是存了保留退路的心思,他也不會只是將那個官軍將領刺傷後從魚梁道上拍下去。以他的武藝,殺陸封侯不算什麼難事。

    「不服?」

    陳家老太爺一眼就看穿了陳定南的心思,卻也懶得再說什麼。他緊走幾步到了魚梁道上,然後朝已經緩步上來的方解深深一禮:「老朽陳浮閒見過將軍!逆子無禮,阻擋了將軍,老朽替逆子賠禮了!」

    方解走到陳浮閒身前站住,打量了幾眼面前這位老人。從老人的眼神裡他就看得出,這是一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雖然已經老態龍鍾,但眼神裡那種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還在,並不昏聵。

    「此時你降了,就不怕我一怒屠了你滿門?」

    方解問。

    陳浮閒垂首道:「老朽知道,若是再不降的話將軍之怒才會難以阻止。現在雖然稍稍晚了些,但還可補救。都怪老朽已經多年不理家族的事,都交給逆子定南搭理。若老朽知道是朝廷天軍到了,必然早早開門迎接將軍。」

    「假話就不必說了。」

    方解將朝露刀交給身後上來的陳孝儒,看了一眼跟在陳浮閒身後的少年。此人面白如玉,劍眉朗目,倒是一個標誌的少年郎。只是眉宇間的戾氣似乎重了些,眼神裡也頗有敵意。

    「為何擋我大軍?」

    方解直視著陳定南的眸子問道。

    陳定南抬起頭道:「不知道若是將軍家被人困了,將軍如何反應?如此亂世,我怎麼分辨是官軍還是賊寇?陳某只是想護著一家老幼,得罪之處還望將軍海涵。」

    方解點了點頭,然後忽然一拳照著陳定南的鼻子上砸了過去。陳定南一驚,下意識的抬起雙臂在臉前封住。彭的一聲,方解的拳頭狠狠的砸在陳定南的胳膊上,陳定南身子向後一仰竟是直接從城牆上跌了下去。饒是他修為不俗,半空中強行扭轉身子落在地上,可還是踉蹌了幾下後摔倒在地。

    兩丈高的院牆,他跌下去沒有摔斷了骨頭已經殊為不易。

    「不必虛偽客套,也不必說什麼沒用的話。」

    方解站在牆頭看著那個掙扎爬起來的少年:「我在京城見的太多了心氣孤傲的人,不差你這一個。想活命,想讓你陳家老老少少都活命,現在該是你們陳家自己出價碼的時候了。」

    陳浮閒臉色變了變,沒想到這個少年將軍竟是如此直接。他一生沉浮,見多了官面上的人,這樣年少這樣冷傲的人他還是第一次見。他腦子裡迅速的盤算了一下,然後對方解認真的說道:「老朽願意獻出一半家產……」

    「我本意如此。」

    方解看著陳浮閒一字一句的說道:「但現在不夠了。」

    陳定南在院牆下站起來,指著方解怒道:「這算什麼?要麼你就將我們陳家上下殺絕!」

    「好」

    方解淡淡的回了一個字,然後轉身往回走:「我現在下去,重新打過。你覺得不服氣我就給你這個機會,若你能堅持到天黑,我立刻帶兵就走。若是你堅持不到,你們陳家上上下下的幾百人的腦袋明天一早就會掛在求安縣城牆上。」

    「將軍留步!」

    陳浮閒緊走幾步,猶豫了一下忽然雙膝一彎跪了下來:「要怪都怪老朽平日裡太驕縱此子,將軍不要與他一般見識。老朽猜著……將軍率軍而來,或是去狼乳山匯合旭郡王的人馬?我與旭郡王頗有淵源,王妃……是老朽長女。」

    此話一出,方解的腳步為之一頓。

    「既然如此,當初你何必降賊?」

    方解轉身看向陳浮閒問道。

    「老朽要為陳家幾百條人命負責,要為陳家百年基業負責,將軍……身處此地,諸多事實在身不由己。我曾寫信派人送往狼乳山交給旭郡王,王爺知道老朽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兩年來,我曾派人多次為王爺送去錢糧,還請將軍念在王爺的面子上,放過我一家老小。」

    方解沉默了很久,最終歎了口氣:「罷了……日後你們陳家的功過,自有朝廷決斷。」

    「多謝將軍!」

    陳浮閒將頭低下去,眼神裡都是痛苦。

    他長女嫁給了旭郡王為妻,次女嫁給了絡郡郡守裴果。一個在狼乳山抗賊,一個跟著李遠山作亂。他的處境,極為辛苦。

    ……

    ……

    「我們要趕去和旭郡王匯合,但糧草不足。」

    方解坐在陳家的客廳裡,喝了一口茶後說道:「一萬人馬半個月的糧草,不知道陳家是否拿的出來。」

    方解沒說實情,因為此戰之後他的人馬就藏不住蹤跡了。多報寫數字,讓叛軍也不敢輕易追擊。

    「拿的出來!」

    陳浮閒連忙說道:「這本是我陳家該為國效力而做的事。」

    方解嗯了一聲:「若你們不擋我,我不會殺一個人。但我損了數百人手,而你們陳家的私兵也折了一大半。本可以避免的災禍,偏偏因為有些人自以為是而招惹來。」

    「我怎麼知道你不會殺人?」

    陳定南道:「蒙元人破城之前也宣佈不殺人,叛軍亂匪也說不殺人,可現在西北三道哪個地方死的人少了?」

    「閉嘴」

    陳浮閒冷聲斥責道。

    陳定南的兩條胳膊都腫了,若不是方解收了力度,一拳就能將他兩條胳膊砸斷。他本來頗為自負,求安縣,乃至於絡郡之內都沒有誰能和他相比,年紀輕輕,武藝修為不俗,熟讀兵法,名聲在外。可現在他面前這個人,看起來與自己年歲相差無幾,已經獨領一軍深入敵後而戰,可想而知在朝廷裡甚至在陛下眼裡都有一定的份量。

    所以他有些不服氣。

    「不殺陳家人,不是因為你們願意降了,而是因為旭郡王。」

    方解淡然道:「我初入長安在演武院求學之際,王爺對我頗為照顧。便是在王爺領兵西征之前,還特意與我道別。你現在還沒死,應該慶幸自己的出身。」

    陳定南微怒道:「你仗著兵多而已!」

    方解微笑著說道:「我沒時間和你論這些,你是不是以為這樣說,我便會公平與你打一場?人說你薄有才名,想不到如此幼稚。我手裡的刀是殺人的,我的軍隊是來平叛的,和你慪氣?這和小孩子過家家有什麼區別?」

    陳定南臉一紅,張嘴要說懦夫,可看到老太爺冷寒的臉色,他又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我從你們陳家拿走糧草,將來向朝廷報功的時候自然會提及。而你阻擋朝廷大軍,這便是死罪。」

    方解看著陳定南說道:「殺了我百多手下,這更是死罪。」

    陳定南心裡一驚:「難道你要反悔?」

    方解站起來,朝陳浮閒抱了抱拳:「糧草多謝,但事情一件歸一件。你這個嫡孫我要帶走,就先充為軍奴,放心,看在旭郡王的面子上我不會殺了他。但他要想最終活下來還得靠自己,我手下有幾十個人折在他手裡,這是人命債,得還。」

    方解看著陳定南說道:「從今天起你要殺人贖命,殺叛軍,殺蒙元韃子,什麼時候殺夠二百人,我就免了你軍奴的身份。你不必用那個眼神看我,如果你有本事可以反抗。但你沒有,所以現在你只能聽著並且照做。」

    陳定南大怒,卻被陳浮閒一把拉住。老人朝著方解深深一禮:「老朽謝過將軍大恩,陳家上上下下都銘記不忘。」

    方解笑了笑,指了指陳浮閒說道:「你爺爺比你有智慧,你……小聰明有些,實則莽夫而已。」

    說完這句話,方解轉身離開。陳定南不解的看了陳浮閒一眼,卻見老人看著那少年將軍的背影格外的欽佩。

    「為什麼?」

    他問。

    「你覺得李遠山會贏嗎?」

    陳浮閒問他。

    陳定南搖了搖頭:「縱然朝廷大軍平叛不會順利,但李遠山終究還是贏不了的。」

    「那麼皇帝大勝之日,便是我陳家滅頂之時。所以我對方纔的將軍道謝,是因為他救了我陳家的唯一的血脈……你。」

    「他救了我?」

    陳定南沉吟了一會兒,忽然明白過來:「孫兒懂了!」

    方解闊步走出陳家客廳,一邊走一邊吩咐道:「將孫開道綁了,掌嘴三十,關在囚籠裡押著,若求饒,說一句打一個嘴巴。」

    陳孝儒一怔,但還是答應了一聲,轉身帶著幾個飛魚袍離開,不多時就傳來孫開道的求饒聲:「將軍,卑職知錯了!」

    方解絲毫也不理會,快步出了陳家大宅:「帶上糧草,立刻離開求安縣。」

    卓布衣跟在他身後不解問道:「為什麼要處置孫開道?」

    方解一邊走一邊說道:「你我不知陳浮閒是旭郡王的岳丈,但孫開道焉有不知之理?若是他事前說出來,怎麼會有這場廝殺?直接登門求見,未見得借不來糧草。這個人凡事都要算計,若是不殺殺他心裡的隱晦他不知道怎麼做手下。」

    「為什麼不直接殺了他?」

    卓布衣問。

    「因為他肯定有理由騙我。」

    方解一邊走一邊說道:「他不是個白癡。」

    ……

    ……

    就在方解帶著人出了求安縣的時候,數千里之外。一襲錦衣的羅耀勒住戰馬,看著攔在官道上的人,眼神冷冽。此地距離雍州城還有不足百里,而不想讓他回去的人已經早早等在這裡了。

    在他面前,密密麻麻站著上百身穿大紅色袈裟的僧人。

    持金環戒刀,面無表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