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鐵定認為,經過清倭戰爭,清國的主力部隊遭到了重創,儘管他們最後還是取得了勝利。所以,他們估計,清國能夠算得上戰鬥部隊的軍隊,頂多就是五萬人左右,如果清國皇帝發火,估計三五十萬人馬也可以很快拼湊起來,但是,那沒有意義。所以,俄國前敵統帥庫羅巴特金大將以為,他率領三十萬大軍在滿洲地區進行作戰,實在是高估了清國政府的軍隊,儘管後者在最新的世界陸軍排名榜上,已經有所回升,綜合起來,號稱世界第八。
俄國人是幸運的,在它們的周圍,儘是些衰落的古老國家,歐亞交界的土耳其,西亞的波斯,分散孤立的中亞諸國,更加不堪的滿清帝國,所以,俄國的勢力才發展得如此之快,此時,已經佔有了22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一億四千萬,其領土面積佔到地球陸地面積的17%。
周星緊急地向清廷匯報了自己偵察到的情報,要求自己有權決斷。
張之洞的敗報傳到了北京城,軍機處大臣和諸位王公,都要求周星火速增援,既然大清對俄全面作戰了,必須敢戰敢為,面對俄軍的進攻,絕對不能退讓。
北京城裡的王公大臣們,皇帝太后們,擔憂得很,從來看客比參與者更清醒,他們從張之洞那裡獲知了俄國大舉入侵的消息以後,坐臥不安。
光緒皇帝親自下令,要求周星增援北疆,確保齊齊哈爾的安全。
不用說,周星都會增援的,因為,那裡有中國新開發的最大油田,也是周星現代軍事力量的源泉,沒有了石油冶煉,周星的新式汽車,飛機坦克,統統都是浮雲。
不過,在得知了俄軍的數量以後,周星謹慎起來,他和清廷電報往來頻繁,商討對策,最終,在他的壓力下,清廷基本上按照他的意思,進行了佈置。
以直隸總督剛毅的部隊,堅守在天津等沿海,保衛京津門戶,防止俄**隊利用海軍艦隊襲擊登陸,沿海地帶,由各省的督撫和軍隊,各自負責。為了便於相互策應,避免給敵人所乘,各個擊破,以長江口和珠江口,山東三處,各為幾個省的聯合,朝庭派遣大員進行督導,從內地諸省中,抽調部隊,增援北疆。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先後有五萬軍隊從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向京津地帶徵集,擴充京津的軍事實力,在需要的時候,向東北增援,同時,清廷將北京地帶的部隊,進行擴充,加緊訓練,使其有自保的能力。在山西陝西等省和內蒙古盟旗等,也訓練官兵,準備迎戰。
周星沒有特別要求清廷出動多少兵力用於東北地區的增援戰爭,只是模糊地說,多多益善。
光緒皇帝親自口授的電報裡這樣問周星:「卿的兵力夠否則?尚需多少?朕當為你籌備。」
由此可見,皇帝還是很願意振作起來,打敗俄國的,如果打敗俄國,其意義在光緒哥哥的心目中,當相當於他的祖先康熙聖祖爺打敗威脅很大的蒙古首領噶爾丹。
周星口授的電報內容除了例行公事,向皇帝表達敬意以外,表示,「只要皇上准臣便宜行事,一切自有臣來負責,各省內地官軍,疏於訓練,耽於日常,能夠協防各地已經不錯,和俄軍決戰,則惟恐其不能助力,反致恐慌威脅。」
周星向光緒皇帝表示,自己願意承擔一切東北的戰局責任,要求統一管理東北三省的軍事行動。
和朝廷的交流,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儘管有了無線電報,相當暢通了。
清廷的答案經過了三天醞釀和研究,在戰事緊急的情況下,這足可以致命。
光緒皇帝一直在猶豫,調遣張之洞這樣的一個元老級別的大臣,是否合適。他擔心調遣了張。會給人口實,戰事發生,調走總督,其他的官員會有很大意見,再派遣誰去呢?誰願意去呢?肯定不好處置。
周星估計到了這一點兒,但是想得更多,他擔心皇帝對他猜疑,不想給他更大權限,所以,也無法進行催促,只好轉向慶親王,要求他從中斡旋,慶親王的身份,也拍了兩回電報。
周星和張之洞聯繫,要他自行去職,將北疆總督的位置讓出來,由周星兼任或者給其他人:「老大人,三省如不統一指揮,將有分崩離析之虞!」
張之洞堅決不肯走!
原因很簡單,清廷有制度,戰亂時,所有地方官員,均有守土職責,特別規定,無論敵人形勢如何猖獗,地方總督和巡撫都不得撤出本省範圍,撤出者,極為失地,理應斬首。張之洞是一個老儒者,當然非常注重操守,親口授予的電文對周星說,寧可死在北疆,也不後退一步,致晚節有虧。
張之洞是個儒者,也是個玲瓏八面的人物,怎麼會這樣固執倔強呢?周星一時間都沒有分析到位,還以為他真的豁出去了。
朝廷終於確認了周星的意思,既然皇帝已經任命他為征北將軍,負責全部軍事權限,負責北疆事務,吉林事務,都是理所當然的,清廷當然知道張之洞的威望,會對周星形成不利影響,所以,這件事情,相當棘手,想通了以後,朝廷徵詢張之洞意見,準備立刻將他調回到軍機處。
可是,張之洞回答得跟乾脆:「不。」
光緒皇帝親自口授的電文,在張之洞那兒的恢復是:「不,臣決心戰死北疆,馬革裹屍!」
光緒皇帝很感動,朝廷大臣也很感動,同時也很被動。
周星在朝庭的旨意被張之洞拒絕了以後,終於看出了門道。
「我說呢!問題在這兒。」
光緒皇帝異常頭疼,所有軍機處官員也都無法對策,搞得醇親王親自對兒皇帝光緒說,乾脆,就讓張之洞在北**當一面,給他成功或者成仁的機會!
正在朝廷大員們憂心忡忡,皇帝惱羞成怒的時候,周星提出了一個建議:「皇上,征北戰爭,事關大局,必須統一事權,所以,不單軍事指揮問題,還有後勤問題,臣肯請皇上,請張大人自北疆入東疆,為大軍總後勤責任,亦為監軍身份。」
就這麼一個建議,事情很快就解決了。既保全了張之洞死愛的面子,又解決了矛盾,還使整個東北地區的戰爭勤務得到了協調。
光緒皇帝嘉獎了慶親王,因為,周星對皇帝說的話,給軍機處的建議,是通過慶親王來實現的。他坦然地向慶親王講述了自己的困境,必須爭取,又擔心引起朝庭的誤會,要爭奪權利等等,於是,慶親王成為周星的喉舌,想朝庭懇求了。
慶親王得了大便宜,因為,皇帝在軍機處把大家都訓斥了一頓,認為他們閱歷豐富,久負盛名,連一個小小的人事問題都處理不了。
周星拿慶親王當槍桿子使,避免了自己出頭露面,得罪人的可能性。
不過,周星在確認朝庭的意思,張之洞又欣然應允以後,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簡直是心花怒放啊。
「這是本督的一個重大勝利!」周星高聲說。
「大帥,您今天氣色很不錯,能不能給卑職透個消息,為什麼呀?」譚嗣同問。
「嗯,我們說動了張香帥(張之洞),讓他來這兒負責後勤軍火的管理責任。張老大人閱歷非常,經驗豐富,一定能夠把事情做好的。」
「哦,張老大人從北疆來?好好好!」張之洞名聲在外,譚嗣同是敬仰的。
同樣一件事情,比周星更高興的還大有人在。這就是張之洞。
在北疆省的省會齊齊哈爾城,春天的氣息正在洋溢,城內城外,鮮嫩的青草已經滋長起來,綠色輝映的環境,是最美的,最有詩意的。
站在總督府衙門的公事房門內,年過六旬的張之洞緩慢地走了出來,手捋銀髯,清瘦的臉上,洋溢著忍不住的喜悅。「呵呵呵,春來北疆早,處處花爛漫!」
他的幕僚趕緊湊過來問:「老大人,今天有心情吟詩了?定是大人有了好消息!」
「嗯,你說得不錯!」張之洞含笑道:「朝廷在今天,確定本督到東疆去。」
「東疆?難道是和周大帥換防?」幕僚笑得很陰險:「嘿嘿嘿,是不是要周大帥來這兒給咱頂著?到底是大帥在朝廷久了,人脈旺。」
「胡說八道!你那點兒狐聰鬼智,以後少用一點兒!」張之洞憤怒地斥責道:「你的意思,是本帥畏懼俄國人,想逃?」
幕僚一時失言,馬上明白了自己問題,趕緊陪笑:「不不不,大帥,卑職的意思,周大帥兵多將廣,來這兒和俄軍主力決戰,我北疆兵員太少,」
「非也!」張之洞緩和了情緒,輕輕一笑,非常真誠,對於幕僚,他向來是該訓就訓,但是馬上就要給點兒甜蜜頭兒,用人嘛,就要八面玲瓏,讓人對你又怕又愛。「本督乃一介書生,陣地搏戰指揮,實非所長,此次朝廷以本督改任東疆,其實,也沒有變化,只是和周大帥聯合,他為前敵,我為監軍,同時監理後勤軍火等,為他後台撐腰。」
「哦,原來如此,怪不得呢,老大人若是統管了北疆的石油,東疆的軍火,那對朝廷打敗俄國,功勳無限啊。」
「然也!」張之洞點點頭。
其實是非也,在北疆,最初的時候,周星忽悠那裡有大油田,他要建功立業,富國強兵,為洋務後輩們加油鼓勁,所以,從軍機處走出,慷慨激昂地奔赴北疆的窮鄉僻壤。但是,石油已經開採出來,功勳都擺在他的帳上,他已經沒有事情可做,眼看著周星在東疆域做事,風風火火,他既高興又嫉妒。讓他尷尬的是對俄戰爭,他後悔沒有早早找借口開溜,陷入了被動,臨戰卸任,轉赴軍機處,是他最不願意的,那會讓同僚們有看法,覺得他張之洞以前沽名釣譽,所以,他確實是寧死不走的,現在,忽然改任,其實還在東北,職位還在,人也在,沒有誰敢說俺閒話的!
周星的興奮在於,他虎視眈眈,覬覦良久,現在,終於將整個東北地區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東北是個好地方,工業化的基礎在全國找不到第二家,他必須全部佔領控制,才有勢力和將來滿清小朝庭攤牌的時候,佔據優勢,尤其是黑龍江省的石油,是他最最關注的。
「俄國毛子來得好,老子感謝你們。」
張之洞的行政經驗,周星是相信的,他本來還擔憂東疆的軍火和後勤支援,以及控制問題,慶親王是個擺設,榮祿是來監視自己的,自己安排的幾個人,包括徐建寅,資歷太淺薄,萬一朝廷發急,安排了什麼人物,對自己的事業是個大威脅呢,現在好了,張之洞在,還是可以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