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靜立在垂拱殿中,等待著皇帝臨朝,不少人都是呵欠連天。
這些年趙佶早已把這每日的早朝省去,只有每月朔望的朝會,趙佶才會上朝,百官也已忘記了朝會的辛苦。
而這些日子趙佶卻是日日上朝,趙佶那日大怒的餘威還在,百官也不敢遲到。每天三更時分就得起床用飯,四更時分便得往宮裡趕。
一連多日下來,很多人都是疲乏的要命。
眾人正等著皇帝上朝時,突然聽得大殿外面一陣嘈雜聲。
武松領著一眾親兵衝到垂拱殿正門,守衛的禁軍士兵看到突然殺來這一夥陌生的禁軍,不由一個個拔出刀劍來。
「奉旨剿賊,所有人不得妄動。」
武松拿著一卷聖旨,大喝一聲,一眾禁軍士兵便呆立在那裡。
文武百官來不及反應,便被武松領著親兵驅趕到一起。
王黼被一個親兵推了一把,不由大怒,喝道:「大膽。」
武松上前一刀鞘砸在王黼腦袋上,呵斥道:「閉嘴。」
王黼捂著腦袋上的大包,看他的官位似乎一點作用也沒,頓時不敢再說話。
武松倒是沒有下死手,不然以武松的神力一刀鞘能把王黼腦袋砸碎了。
百官正驚疑不定時,晁勇也從側面走出來,後面石秀挾持著趙佶。
「妄動者格殺。」
晁勇喝了一聲,便坐在龍椅上不再多言。
百官看兩邊禁軍虎視眈眈,也都乖乖站著。
一時間,大殿陷入一片沉默中,氣氛壓抑的可怕,正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等了一陣。便聽得大殿外大隊兵馬調動的聲音。
呂方進來報道:「四百親兵全部在殿外了。」
晁勇對一旁趙佶的貼身太監道:「你拿聖旨帶他們去接管所有宮門防務,宮中所有人全部繳械,反抗者當作亂處置。」
說完,又對呂方道:「你們率部接管宮門防務後,准進不准出。」
「是」
四更時分,城門打開後,呂方、郭盛、解珍、解寶四人便帶親兵陸續進入城中,然後從樊樓地道進入皇宮。
晁勇便是在等他們入宮封鎖皇宮,不然以薛永麾下一百親兵。只能控制文武百官,消息遲早走漏。
垂拱殿中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半個時辰後,呂方和趙佶的貼身太監返回來。
呂方報道:「大小宮門全部換成我們的人了,宮中禁軍也全部繳械,看管了起來。」
晁勇對趙佶貼身太監道:「沒有遺漏的宮門吧?」
貼身太監忙道:「奴才以項上人頭擔保。所有的宮門都帶著他們去了。」
呂方也道:「我已讓人沿著宮牆排查過,並沒遺漏的宮門。」
晁勇點頭道:「好,你再傳令宮中之人嚴禁走動,違者以亂黨治罪。」
「是」
呂方領命下去。
晁勇確實讓眾人打著平亂的旗號行事,加上有趙佶貼身太監出面,宮中禁軍卻是沒人敢反抗,便全部乖乖繳械。
趙佶看文武百官都被捉拿。皇宮又落入晁勇掌握之中,也覺得事情似乎真的有些不妙了,他趙家天下還真有可能因為他逛青樓而丟。
晁勇環視一眼廳中百官,喝道:「王黼。」
王黼看如今性命都在晁勇掌握之中。也不敢怠慢,顫抖著道:「大人有何吩咐?」
晁勇道:「點到名的站到另外。」
王黼摸不清晁勇意圖,不由踟躕起來。
一旁武松卻是不耐煩,一把扯住王黼。便拎到一邊。
「蔡攸」
蔡攸箭傷本就不重,不過幾日便好了。他也得知了他所領的十萬兵馬都已全軍覆滅,若不是他先前推脫責任,說他只是小折了一陣,便把兵權交給李從吉的話,恐怕處斬十次都夠了。
蔡攸也怕他臨陣脫逃的事情敗露,被朝中大臣得知後,當朝告發他,趙佶直接下聖旨處決他。因此在家中裝了幾日,便做賊心虛的來上早朝。萬一有人彈劾他,他也可以辯駁一番,便是瞞不住時,他也可以當朝向趙佶求情,以他的演技,加上和趙佶的關係,或許還能逃得一命。不然坐在家中,稀里糊塗可能就丟了性命了。
不過現在他卻是十分後悔來上朝,先前和梁山對陣時,他在陣前見過晁勇轟殺他麾下大將的場面,因此晁勇一出來他便知道皇宮是落入什麼人掌握了。不過他也不敢多嘴,只希望躲在人群中逃過一難。
此時聽到晁勇點名,馬上跪倒在地,苦道:「好漢饒命,我願意歸順大梁,還請好漢饒我一命。」
百官初時也以為晁勇等人是皇族中人,聽得蔡攸這般喊,才知道是梁山之人,不由更加害怕起來。
若是皇族之人篡權,日後治理天下,還是需要他們這些文武百官,除了少數趙佶親信,大多數人都能保住性命。
但是大梁篡權,他們這些人便危險了。
大梁攻佔各處城府後,替天行道,斬殺貪官污吏,在百姓間傳播開來,很得人心。但是在這些官吏間,卻是大肆殺害官吏。
晁勇看著下面騷動的眾人,喝道:「妄動者當場格殺。」
武松也冷冷的掃視著百官,百官頓時嚇得不敢再動。
百官之中雖然也有一些武將,但是上朝都沒帶兵器,加上皇帝在石秀挾持下,從始至終都無人敢反抗。
蔡攸也愣在那裡。
武松看晁勇再沒表示,便一把揪起蔡攸,扯到一邊。
晁勇看了看眾人,又喊道:「朱勉。」
朱勉卻是江南方臘打著「誅朱勉」的旗號起義後,便嚇得直接逃到了東京,沒想到逃過了方臘追殺,卻又落入了晁勇手中。
朱勉本來還想藏一下,但是百官下意識的看向他,直接指出了他所在,直接被武松拽到一邊。
這三人出去,百官也都猜到出去的人恐怕是要問斬的了。
不少人看到晁勇看向他們,便嚇得渾身哆嗦。
晁勇又看了眾人一圈,這才喝道:「趙佶貪奢淫逸,不問百姓疾苦,任用奸臣,亂政害民,實為無道昏君。大宋竊取自柴氏孤兒寡母之手,已過一百多年,氣數已盡。而我大梁替天行道,施仁政於民,順應天意,理該大興。王黼、蔡攸、朱勉三人助紂為虐,殘害百姓,拖出去,五日後押赴菜市口處斬。」
王黼三人聽得性命不保,頓時哭號起來。
武松指揮六個親兵,把他們拖出去。
號哭的三人被拉出去,大殿之中便又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晁勇笑道:「你們也知道我們的身份,我便是大梁太子,今日晚間,我大梁兵馬便會陸續開進城中。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是願意為我大梁效力的,請站到這邊。」
話音剛落,便聽得一人斥道:「爾等不過是群草寇,劫持天子,妄圖篡逆,休想我等同流合污,做不忠之事。」
晁勇沒想到這大殿之中還突然冒出一個不怕死的人,不由聞聲看去。
李綱附近的人看晁勇看來,馬上嚇得躲閃開,方圓丈餘只留下李綱一個人。
李綱卻是毫不畏懼,抬頭直視著晁勇。
晁勇看李綱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笑道:「你是何人?」
李綱朗聲道:「大宋太常少卿李綱。」
晁勇回憶了一下,並沒什麼印象,便問道:「我再問你一句,你可願降我大梁?」
李綱不屑的看了晁勇一眼,斷然道:「寧死不降。」
晁勇耐著性子道:「趙佶無道,而我大梁替天行道,施仁政於民,凡有識之士都該知道何去何從,你何必執著?」
李綱道:「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忠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為。怎可為一己私慾,做亂臣賊子?」
「趙佶昏庸,任用奸臣,施苛政於民,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你既然要忠君報國,可曾犯顏勸諫?」
李綱昂然道:「本官多次犯顏直諫,雖被貶斥,但並不曾和奸臣同流合污,欺瞞皇上。」
晁勇沒想到趙佶還能容這樣的人在朝堂,笑道:「好,是一個忠臣,我漢人江山便是需要你這樣的人。大宋氣數已盡,而我大梁百廢待興。國內有王慶、田虎等巨寇作亂,邊境則有西夏、吐蕃、遼國、金國虎視,你若真是忠臣,何不歸順我大梁,助我大梁一統江山,以免百姓遭受更多戰亂。」
李綱略一猶豫,便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良臣不事二主。李綱既為宋臣,便絕不再做他朝臣子。李綱願與宋朝共存亡。」
晁勇沒想到還真碰到一個不怕死的「忠臣」,雖然在他看來這個忠多少有些愚忠,但是晁勇卻知道不能讓李綱得逞,不然恐怕還會有人效仿。
宋朝文武百官本就多是蔡攸之流的奸臣,若是再讓本就稀少的忠臣為宋朝殉葬,那剩下的人也沒什麼價值了。
「難得宋朝還有一個忠臣,你若歸降我朝,我給你官升一級。」
「李綱絕不做不忠之人,願求一死。」
晁勇看李綱油鹽不進,不由怒道:「好,把李綱帶出去,五日後和朱勉三人一同處斬。」
李綱忙道:「他們三人是亂國賊子,李綱願求早死。」
晁勇看著驚慌失措的李綱,冷笑道:「在我看來,你們並沒區別。我會讓史官記載,宋滅後,大梁斬殺亂國奸臣四人,不,五人,還有蔡京老賊,而你李綱也是其中之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