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點兵 文 / 李家郎君

    第二日,李揚揉著仍是有些暈沉的頭被昨日看護了夜的朵兒叫醒,忙起了身問著時辰,聽到未遲時,便放下心來,穿衣洗漱後用了少許的飯,交等著自已離別的後的一些安排。將劉一與李蒼頭便留了下來,一邊看護著院子,一邊將買來的奴僕好生的調教,並說道:「不可懈怠了,日後將有大用。」便與早已準備好在客房相等的楊釗去了城外操練的軍營。

    至軍營中,見了程刺史將楊釗引見。程刺史見楊釗身體魁梧,便是喜歡留在了身邊做了一名防閣親衛,對此楊釗也是滿意,等安頓了下來,便是讓人將自己留在蜀中單名柔的裴娘子接到了沙州。也不知怎得竟是與李揚的娘子楊氐攀起了親戚,自是處處以李縣男妻家人的名義自居,對此李揚也是一笑而過,反正自己的妾室楊太真也是他的堂姐,便是不去矯正,由她去了。

    在軍營之中一晃三月而過,李揚除了臨時倉促而習的武經七書(《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三略》、《唐太宗李靖問對》),便是與軍中眾校尉互相熟知瞭解。豆盧諸軍駐沙州原為四千三百人,後牛大使坐鎮涼州牙裡看重吐蕃防務,增軍一萬餘人,設軍使一人由沙州程刺史兼任,副使、營田副使、司馬、倉曹、胄曹、兵曹參軍各一人,習騎射者是為越騎計八千餘眾,其由為步卒共計二千,由軍由團、旅、隊、伙由成,夥計十人,備六馱之馬,設伙長一名,其隊五伙,有隊正、隊副掌事,一旅二隊,一團二至三旅,團有校尉,旅有旅帥。其軍兵為世襲軍戶,三丁之家抽一丁,以上類推抽數。前軍計五團之數計一千五百人由一別將率領。後軍帶輜重計十二團共三千七百人,由營田副使兼顧。左右二軍各為一千左右取軍中校尉壓制,中軍三千出頭直接聽命於軍使。在這當些校尉當中,有一時任旅帥的姓李名嗣業的昭武校尉與薛嵩交好,也連帶著和李揚比較親近。也私下交談了幾次,驚是神人,這李嗣業文武韜略皆是精通,,又排演了幾次兵法,用兵神鬼莫測,俱是大勝,當下便將其引於程刺史,程刺史也是大喜,即刻讓其校驗一團的校尉。

    這一ri,李揚在帳中溫書,新春中智謀將帥科補任從八品上的參軍事季廣琛進帳拱拳稟道:「李司馬,軍使有令,命各團及軍中七品職官入帳議事,請司馬速速點到。」

    「哦,知道了。」李揚合了書,心裡奇道,為何不點鼓升帳反是讓人通報,但軍令如山,不敢亂問怠慢,便忙是從榻上起身,挑帳而去直奔了大帳。

    一路之上與各校尉拱手相見,齊齊相讓進了帥帳,按品階站好。李揚官尊列於豆盧軍使長史下首,見程使史未在,便小聲的相問:「長史,可知今日為何議事?」

    長史笑而搖頭不語,用嘴努了努主座。

    李揚點頭與長史拱了拱手。

    「軍使到!」押牙楊釗從內出立於一側威武而道,看的出這些日子過的是為得意,本就是身材魁梧之人,如今在軍中滋養的更為彪悍。也是瞧到了李揚,見李揚以目示已,便轉了轉眼珠,微微一笑。

    李揚頓時明白,大概是程刺史接了軍令,莫不是要開拔了?便是心中有些興奮。

    程刺史沉了臉出來坐定,用眼環了下面,沉聲而道:「今早有軍中露而傳至,吐蕃夜犯龍靳鎮,破之,鎮將死命力敵殉國,其副將以下者皆身死!」

    「什麼?」眾將校大驚失色,紛紛不敢相信。

    「軍使,此消息可是真的?」李揚愣神,想到與之合計滅了困惑沙州許久馬賊的張鎮將這心中不由的悲苦。抱拳相問。

    程刺史點頭道:「這是今早傳回的露布,請李司馬代本使念於當堂。」

    楊釗進來拿起交於李揚手中,行禮退去。

    李揚便知是真的了,緩緩展開念道:「告急,夜三更賊寇龍靳,破關。鎮將身殞,餘者皆死。此番吐蕃來襲,回去如風、行如詭異、聲息皆無,竟使烽火未燃,破關之後將所獲之馬盡數殺死,錢帛分文未取。至早辰時通關商賈方才覺,急報壽昌。開元二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壽昌令趙奉璋呈。」讀罷,耳語之間儘是殺聲,腦海之中俱為慘烈,一股悲壯之情不由的湧上了心頭,與上抱拳道,「軍使,下官願帶一營人馬去追敵,不斬敵首誓不回頭!」

    眾將校也是一一請戰。

    「好,你等如此,本使心慰。沙州司馬李揚!」程刺史喝道。

    「下官在!」李揚列聲應道。

    程刺史瞪著李揚之眼,狠聲說道:「本官與你五團人馬,其軍種、兵器、馬匹由你在軍中挑選,你可否替我大唐為死去的袍澤招回怨魂!」

    「下官願意!定將其凶斬殺以祭我大唐英烈!」李揚此刻已是心情激盪,心中直想要為張鎮將等人報仇,大聲應道。

    「好,本使點你為行軍子總管。來人,擂鼓點兵!」

    當鼓角聲響,各團旅隊紛紛至校場列到。

    程刺史率一干將校至點將台,大聲喝道:「敵寇犯我大唐,眾將士何不殺敵!」

    「殺!殺!殺!」滾滾吼聲直衝霄漢,無形的殺氣頓時瀰漫於四野。

    「李總管,請點將選兵!」程刺只見軍心可明,便回身與李揚說道。

    李揚抱拳應是,朝前一步掃了眾軍一面,頓時下面鴉雀無聲,只有烈烈的勁風捲起陣陣的沙土吹打在各營之旗上,發出彭彭之聲。

    「昭武校尉李嗣業、仁通校尉薛嵩、燉煌戍主張正聽令」李揚還是希望用一些舊部,於是大聲的喝道。

    「末將在!」自隊列之中,出三人侍立台前抱拳而道。

    「你等各挑一團人馬,隨本總管出征!」

    「得令!」三人反身回去。

    李揚又轉身與程刺史躬身道:「軍使,下官還需要你身邊的二人。」

    「好,任李總管聽調!」程刺史心裡滿意,知是這為李揚的報恩之舉,選自己身邊之人,便是送了自己功勞,這些程刺史心知肚明。

    李揚也是如此之想,用眼看了程刺史的身後之人,說道,「牙官程義孝!」猛的又看到妻兄楊釗與自己狂打眼色,便開口道:「牙官楊釗!你二人可願隨本總管出征?」

    「小的願往!」這一名是程刺史之侄,另一位卻是自己的妻兄,雖是有些過了,但還是需照顧一些。

    果然程刺史身後所跟將校臉上有些怪異,但礙於臉面誰都未出聲。

    李揚自知這些,跟著點了三名軍中能戰且又臉上鄙視之色重的校尉,這才罷了。

    那三校尉過來悶聲悶氣的行禮,有些不情願的站於李揚身後。

    點將完畢,喝過出征酒後立即整軍出發。

    在行至壽昌縣途中,李揚將左右避開,只留薛嵩一人在側,喚了三校尉過來說道:「諸君,本總管知道你等皆有才幹,只不過不會鑽營至到如今還是一團的校尉。康忠康校尉,你於開元初年入伍,經數戰,身斬百人,累功應至果毅,只因看不慣軍中之人冒功直言都護,被打壓輪番至了沙州,可對?」

    康校尉一愣點頭:「總管所講無異。」

    李揚又點了當中一位道:「這位張靖張校尉,開元十二年,戰突厥,以一旅之兵迎二千敵,死戰不退,身中十四傷,力竭倒地暈迷被袍澤所壓而逃過一劫,戰後,論功落在了校尉頭上,論罰卻是打在了你之身,貶至隊副,後被程軍使看中,這才又因軍功陞遷如今之位,本總管說的也對?」

    「末將無話。」張校尉有些激動,便還是低頭抱拳。

    「至於這位陳校尉,本總管自不說了,你之事全軍皆知。只因為下屬嗚不平,頂撞了勞軍使,而被指成犯了軍規,杖責四十,從上鎮將貶為一團的校尉,但你後悔嗎?」

    「無悔!」陳校尉大聲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