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二十章 離京 文 / 李家郎君

    接了安撫的慰勞制書,李揚自然感聖恩,伏在床上跪拜不已。

    這幾日裡,得了信的人不在少數,皆攜禮品過來探望,遷右武衛司階的宋之寧這倒不必說了,不論是名上的座師如今已為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賀季真,還是眾多的同年都紛紛而過,其中同是雲州鄉貢的張子仁一併同來,現也經吏部三銓而授了從九品下的崇文館校書,算是得了結果。最讓李揚想不到的卻是戶部侍郎裴耀卿、信安郡王府令以及如今在長安賦閒的王樂丞王摩詰也過來看望。倒讓李揚著實的喜上幾分。

    九月底,李揚之傷已是無礙,看了大衍曆法定了二十九早起身。自小荷屋中起來,由著小荷與丫頭秋娘與自己穿戴好,又在身上多加了一件裌衣,出了門見新買回添給柳葉兒的丫頭冬梅,端了一盆熱水正要往屋裡走去,但喚住問道:「可是起來了?」

    冬梅今歲十二,自是小戶人家的女兒,因是家中貧苦,女兒眾多,被狠心的父親以寄身的法子賣與大戶,正好讓在西市買貨的李蒼頭遇上,見其楚楚有一番動人之色,又想到李揚曾吩咐過要與清河鄉君屋裡添人,便掏了十二貫的帛物買下。

    送回內宅經年長的婦人調教知了一些禮儀規矩後就送與了柳葉兒房裡。柳葉兒也是喜歡,自她歲紀小也不讓幹粗活,只是做些端端送送的輕營生,至於那nǎi娘倒是沒說什麼,不過從房裡的外間讓給冬梅,自己搬去與粗使的婆子、丫頭打了通鋪。這讓柳葉兒哭了好幾次來求著回去,但都讓nǎi娘拒絕了。又跑來拉李揚而哭,李揚無法讓小荷去說,而那nǎi娘卻哭道:「奴是跟著小姐而來的,但卻不能陪她一輩子,雖說有了小丫頭但有些事還是不放心,就再讓奴伺候上她些日子,到時奴自當回饒樂。」每日除了睡覺還是仍像往常一樣陪著柳葉兒。看似這樣,小荷在與李揚同房時也說道:「阿郎可是好心辦了壞事!這倒顯的我們小氣了。」,於是第二日,讓喀秋莎給換了間獨屋居住。

    自那以後,這內宅之人卻是從不敢拿這nǎi娘當了普通下人看待,仍像往常一樣喊了聲大姐姐。

    冬梅見李揚在喚自己,忙碌放了手中的盆子,施禮道:「回老爺的話,奶奶是醒了,只是昨夜裡又是受涼咳起,所以睡的晚了些,今早起來卻是倦了不想動彈,未能起床。」

    「阿郎,你莫著急,妾身去瞧瞧。」小荷見李揚臉上的些急色,便說道,又叫了秋娘,「秋娘,你去吩咐了外面,讓馬車稍候,一併去請醫生過來,另讓廚娘煮些開胃的粥送到四奶奶這邊。於氐也要與瑤兒喂ru了,你先抱著給她。」

    「那娘子你去瞧瞧,我去與岳父告別。」李揚見小荷安排置當,不好說什麼,這畢竟是正妻的事情。

    「去吧,此去沙州不定多日才能返回,自此就怕幾載之間不能與他們相聚。一會收拾妥當了,妾身便過去。」小荷看了一遍這未住多久的院子,但眼中卻是不捨。

    李揚輕摟了一下,緩緩道:「我自會努力!」,在小荷嬌羞的臉色中,微笑而去。

    仍是由延平門出城,取自延平的吉意,而李揚卻道上次還不是從這裡遇了歹人,但見眾人興高采烈,自己就閉了嘴。

    未走多遠,路邊停著一騎,將車上的官照,便打馬過來喚道:「哪位可是壽昌令?」

    「本官便是,敢問上官是哪一位?」看那騎士身著為六品的常服,李揚忙上前拱手道。

    「哦,本官為門下省城門郎四其一。」說明後又道,「請李壽昌稍候,有人命本官在些候著。」說罷,命手下門僕一人飛奔入城。

    李揚笑笑道:「不知是哪位貴戚要見下官,請上官告之一二。」

    「見著你便知了,請,李壽昌,站與路上說話實為不雅,請隨本官過來這邊。」城門郎笑而不告之,指了不遠處新扎的篷子說道。

    李揚看了看,回頭望向車裡的小荷,小荷隔簾聽到傳出語來,「大郎,我們便過去等著吧。」

    到了篷子,城門郎也不多說,只是請李揚等人下來乘涼。李揚下車自是與城門郎說話,而小荷等女嫌上下車麻煩,就待在車裡未下。

    正在說話間,城門城臉上一喜道:「來了」,指著城門處過來的車馬道,「李壽昌不是想見見是誰人嗎,這不來了。」

    李揚打手額間朝那邊看去,就見連車帶馬不下十騎,急急匆匆朝這邊走來。走的近了心裡卻是一驚,怎麼是他這個現實報的周小霸王來了,這可如何是好!來人卻是壽王李瑁。

    到了跟前,李揚只得隨城門郎過來躬身道:「下官給王爺見安。」

    「沒你事了,你做的很好,去吧!」將城門郎打發走,李瑁好一陣的瞧著李揚,冷冷笑道,「李壽昌,山水輪流轉,你我又見著了。」

    「王爺,上次是下官不知,還請王爺多多見諒。」李揚心中苦笑,只是拱手告著罪道。

    李瑁在馬上前傾了身子笑道:「李壽昌,那本王要是不呢?」

    李揚心中有些著火,但見家人都在此,為了不與她們惹了麻煩,復又拱手陪笑道:「王爺說笑了,你乃皇親國戚,怎能與我這屈屈七品的小官一般見識呢。」

    「哦,那日,可是你這屈屈的七品小官要與我這壽王一般見識,你倒說說為何?」李瑁大笑而道。

    李揚暗道忍了吧,擠出笑容又躬身施禮說道:「那日真是下官不識王爺,下官給王爺賠不是了。」

    「免了,受不起!你可是大唐的七品壽昌令,本王可不敢受你的禮。」李瑁得意洋洋的用馬鞭指著李揚說道。

    這時太真卻從車裡挑了簾看著這邊怒道:「我家夫君與你三番五次的賠著不是,你這人倒好,老是糾著不放,到底想做什麼,說出來也讓我們聽個明白!」卻是一股風吹來,撩起了罩在臉上的輕紗,露出了一張嗔怒的俏臉來。

    李瑁哪裡能聽得這樣的話,就要回頭張口罵出,但見了太真的真顏,立刻嘴張的未能合回,腦子裡一片空白,半響哎呀一聲跳下馬來,整整衣冠對太真一揖到地說道:「這位小娘子,可是誰家之人,小王李瑁這廂有禮了。」

    「娘子,還不回車去!」李揚怕衝撞了這壽王,又要惹些麻煩,隨即說道,「壽王請莫要怪她,她是下官的內人。」

    太真對李揚眨眨眼,不依不饒的瞪了李瑁一眼,將車簾放下。

    李瑁見佳人躲了去,心中就如失去了什麼,空落落的難受,聽李揚說那佳人卻是他的妻妾,這心裡卻是生出一絲的惡毒,真想將他殺死奪了那夢中的紅顏。轉過身來,眼中卻是一片火紅,瞪著李揚問道:「她是誰!」

    「回王爺,是下官的妾室楊氏。」李揚不知這壽王怎麼了,看著那眼神有些厭惡,但還是回道。

    「咳!」李瑁那邊的車裡有人咳了一聲,頓時將李瑁從無邊的憎恨拉了回來,已變的充血發紅的臉色變回平常,朝太真的馬車看了一眼,淡淡的說道:「哦,原來是李壽昌的妻妾。」又似給旁人聽的說道:「但有如李壽昌家中楊氏這樣的美人,其餘的那些個平庸的紅粉胭脂皆可拋去!李壽昌好福氣!」說著話,那目光不知不覺的往太真的馬車飄去。

    李揚聽他雖在誇著太真,但入耳只覺得甚是不舒服,皺了眉頭應道:「王爺說的過了。下官再次與王爺賠禮了。」

    「哦,都是小事,無妨的。不知都不怪嗎,當本王也有不對之處,也請李壽昌莫要放在心上。」李瑁此時卻是一反常態的回道

    這令李揚摸不清頭腦,但想這事過去也好,又拱手說道:「無有他事,那下官可要趕路了。」

    「不忙,不忙。今日尋李壽昌的卻不是本王,正主在車裡。」李瑁眼光還是瞧著太真那邊,隨意的指了自己隊裡的馬車說道。

    李揚不敢造次上前,只得又對壽王說道:「敢問名諱?」

    「妹妹,你出來吧,這不是李壽昌麼?」李瑁這時出奇的好說話,朝馬車叫道。

    李揚一聽心道這裡面不是公主就是郡主,尋自己又為何事,於是躬身道:「不知哪位,尋下官有何事?下官這裡有禮了。」

    而那馬車之人卻是恨恨的暗罵李瑁,本想守著城門再次的捉弄李揚一次,好替自己的親姊妹報那負心之仇。原本是讓這個送出去的親兄長出頭打打他的威風,自己在一旁瞧著就是了,沒想到,一個美艷萬分的小娘一露面,就將兄長勾去了魂魄,差些丟人。還好自己及時的喝住,不然傳了出去說壽王與人爭風什麼什麼的,可讓皇家的臉面往哪裡擱。如今更是可氣,竟將自己的行蹤喝破,真是該打!但已是這樣了,只得在車裡出聲道:「李壽昌免禮,本宮太華。今日前來只是想替阿姊送送李壽昌。」

    「哦,那下官多謝太華公主。不知公主所說阿姊是哪一位,是否與下官相識?」李揚問道。

    太華笑了幾聲緩緩道:「鹹直公主你可是認得!她就是我那苦命的阿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