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特種兵穿越之大宋親王

正文 389劉家長子乃猛將 文 / 小城山人

    雖然早就定下了要入主臨江軍,但信王趙榛卻是沒有急著答應下來,而是沉默了片刻,笑了笑,說道:「這個,張先生,臨江軍周邊地區有賊寇騷亂,你等應該是去求助當地的官兵才是。臨江軍城的管帶和統領手中都掌有郡兵,足以平亂,為何卻來求助我這楚國的武功山匪軍首領?」

    張城的眉頭又是輕微地一皺,此次來軍營之前,臨江城幾大官僚巨頭都曾在一起商議過,認為這信王趙榛假扮的趙燕,既然會搶在高聚剛死,就強勢拿下武功山。就應該是個性情很急躁的人。

    本以為,當他們向信王趙榛拋出合作的意向的時候,信王趙榛會迫不及待地答應下來。可沒想到,這信王趙榛竟然能夠這麼沉得住氣。不過張城這也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而已,很快他又恢復了常態,對信王趙榛說道:「大人明鑒。臨江軍的各位大人雖然有心殺賊,但奈何臨江軍城的兵力實力不足,而匪軍又太過強橫,我臨江軍的軍隊實在是無力清剿官兵。所以才會與各位大人商議,招安大人,請大人相助。諸位大人將聯合保舉趙燕大人為朝廷統制,並送大量的錢糧。」

    「哦?」對於張城的回答,信王趙榛卻是有些意外,本以為刺史張陵是要禍水東引。現在看來,這個傢伙是要坐山觀虎鬥。這個張陵挺有主意的,讓自己的兵馬與匪軍作戰,好讓信王趙榛的兵力有所損失。到時候,恐怕張陵有可能聯合周邊的官兵聯合圍剿自己,看來這刺史張陵還真有些不好對付啊。

    信王趙榛又是轉頭看了一眼吉倩倩,和吉倩倩對視了片刻,隨即,吉倩倩便笑著對張城說道:「張先生。我家主公乃是楚國朝廷任命的武功山首領,所轄也不過是武功山周邊領地。這貿然出兵你宋朝的臨江軍腹地,恐怕有所不妥吧?」

    信王趙榛和吉倩倩之間的眉來眼去,張城早就看在眼裡了,心裡也清楚,眼前這個年紀輕輕地文人,只怕就信王趙榛手下的重要謀臣。本來張城還心想著要好生應付,可一聽到吉倩倩的話,張城差點沒有忍住這口氣。不敢貿然出兵?這武功山軍已經連著奪了周邊數座大城了。現在竟然還好意思拿這個當借口?

    儘管吉倩倩的厚臉皮,已經讓張城有些吃不消了。但一想到這次的使命,張城還是強忍住了心中的怒火。他當然明白吉倩倩突然提出這麼一出是何用意,沉聲說道:「這位大人所說的倒也不無道理,所以此次張某前來,還帶來了我等臨江周邊百姓所請。還請大人千萬不要推辭。」

    百姓?只怕是你們刺史張陵的意思吧。在座的眾人全都是在心底冷哼,王宗石和林玉虎幾個沒什麼城府的武將更是冷哼了一聲,倒是信王趙榛微微一笑,沒有什麼捅破這層窗戶紙。

    不過這並不代表信王趙榛就會妥協,他要入主臨江,那裡的官兵勢力絕對不能留。同時,吉倩倩也是這個意思,當即她便面露難色地說道:「這個嘛。雖然是百姓的請求,但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相信張先生也明白這個道理吧。我想還是要請先生回去與百姓再商量商量吧。」吉倩倩最後一句話卻是點名了態度,刺史張陵想就這麼簡單化解了武功山軍的攻勢,讓武功山軍攻殺周邊地區的山賊亂匪,並且投降宋朝,是不可能的。信王趙榛又豈是一點虛名就能夠打發得了的?

    張城這下臉色可是變得越發難看了,那吉倩倩的笑臉落在他的眼裡,讓張城恨不得一拳把他打成碎片。其實這次張城前來,自然是請示過刺史張陵的各位代表的底線。面對武功山大軍壓進。本地的官兵軍隊也並不是一定不能放棄,只是能保,自然還是最好保下來。

    畢竟,保下來這些明面上的軍隊,就可以讓武功山軍有所忌憚。不過現在看來,刺史張陵的這個打算顯然是落空了,這臨江軍周邊的各位底層將領和軍隊們,恐怕是要拿來做替罪羊了。不過,這些軍隊似匪徒一般,常常搶掠百姓,倒也是地方的一大禍害,不管如何,滅掉這些匪軍,百姓首先是能沾點好處的。

    張城深吸了一口氣,勉強裝出了一副笑臉,說道:「這位大人所說得倒也在理。不過此事還需等張某與各位大人和統領大人商議過後才能想出個妥善的辦法。」雖然張城心中已經知道保不住那些橫行鄉里的官匪軍隊了,但這件事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決定的,張城還必須去請示一下各位大人,況且,這表面功夫也要做到位的。

    信王趙榛當然也明白其中的貓膩,當即便笑道:「應該!應該!呵呵,不過先生還是要動作快一些,依照某家來看,臨江城各地的那些賊患恐怕可不會等太久啊。」說著,信王趙榛還不忘暗暗地威脅一下,他可不想被刺史張陵就這麼拖著。

    對於張陵的招安,信王趙榛求之不得,現在他攻城拔地,用的不過是區區一個楚國匪軍的名號,實在無法名正言順。現在名義上接受招安,他成了官兵後,就成了一支不受南宋朝廷制約的「官兵」了,同時還方面他的下一步行動。

    張城的臉色更加苦了,剛剛進大廳時的自信和傲然全然不見,整個人也像是如坐針氈一般,再也坐不住了。當即,張城便站起身,對著信王趙榛拱手說道:「既然如此,那小人這就去派人去送信。小人告辭。」

    信王趙榛那笑得是越發開心了,當即便連連點頭,說道:「應該的。應該的。先生儘管去吧。」

    張城在周圍傅謔的目光當中,一刻也呆不住了,行了個禮,便直接轉身就走了。張城這麼一走,頓時整個大廳內就爆出了巨大的笑聲,一干君臣都是笑得前俯後仰,好不熱鬧。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簡單了,一天之後,得到從臨江軍城和臨江軍傳來的消息之,張城再次上門求見信王趙榛。以維持各位大人官位的條件,將臨江軍城和臨江軍地區的軍事管轄權讓給信王趙榛,用來換取信王趙榛入主臨江軍。並且,他們奏報朝廷,給假冒的「趙燕」封賞。

    這次信王趙榛卻是沒有再找借口拒絕,當場便答應了下來,同時將這臨江軍城軍事首領任命給了崔虎,臨江軍周邊地區的管理事物則是交給了龐正。以他們兩個武將為首領,卻是擺明了就要以武力震懾以刺史張陵為首的一幫官員。而且信王趙榛還派了錢文廣前往協助他們兩人,錢文廣雖然比不上吉倩倩、傅選這樣的頂尖謀士,但勝在沉穩,而且過後信王趙榛還會從武功山抽調更多的人手前來協助他們三人。

    當然,撫州也不只是有臨江軍城和臨江軍周邊地區,撫州臨川和其他的郡縣現在還都在刺史張陵的掌握中,如今刺史張陵已經退了一步,信王趙榛也不想逼人太甚。若是真逼得刺史張陵來個狗急跳牆,和信王趙榛拼了,到時候只會讓其他的義軍撿了便宜。

    完成了這個任務之後,張城總算是鬆了口氣,當天便直接跑回了臨江軍去了,他可不想再和信王趙榛這些人多呆了,要不然非得被氣出毛病不可。而信王趙榛雖然已經是成功拿下了臨江軍,但卻並不打算就這麼撤軍回武功山。在凌江軍南的水寨稍稍做了準備之後,留下了五千人給王宗石繼續建設水寨,信王趙榛則是帶著剩下的人馬繼續沿著長江朝著臨江軍城行進。信王趙榛要親自送崔虎三人前往臨江軍城、臨江軍上任。目的嘛,自然是為了震懾一下那些臨江軍城的當地官員和望族世家,免得到時候信王趙榛一走,他們又要搞鬼。

    而至於崔虎和龐正兩人,在信王趙榛和刺史張陵達成協議的時候,這兩人就已經完成了先前信王趙榛給他們佈置的任務,帶著一身的血腥味從茶陵回來了。

    這次信王趙榛給他們的任務,要好好教訓一番那些茶陵周邊數個縣郡的山越蠻人,而對這段地帶十分熟悉的崔虎和龐正十分完美的完成了這個任務。茶陵周邊上百個山越蠻人山寨,被他們兩人給破去了半數。斬敵近三千餘人。雖說山越蠻人戰士出了名的善戰,但相比裝備精良,而且接受過嚴格軍事化訓練的石門軍來比,那卻完全不是對手。

    崔虎、龐正這一次,可是讓山越蠻人嘗到了得罪信王趙榛的滋味,有不下三十個山越蠻人宗族不得不背井離鄉,離開了這片他們世代生存的土地。剩下的山越蠻人宗族也是紛紛向崔虎、龐正投降,生怕是再晚一步,就會被這支凶神惡煞的軍隊給滅了族。不過唯一可惜的,就上次圍攻山崗軍寨的主謀有熊族族長,在自己的山寨被攻破之前,就已經逃之夭夭,不知所蹤了。

    等到崔虎和龐正歸隊之後,信王趙榛便率領石門軍,浩浩蕩蕩地再沿長江順流東進,朝著臨江城而去。

    就在信王趙榛順順當當地坐收臨江城的時候,在與臨江相隔不遠的官兵,劉廣首領所屬劉廣義軍,也是在南昌打得是熱火朝天。

    自從佔領了高安之後,劉廣首領乾脆便讓人從老家將妻兒老小全都給接了過來,全心全意地攻打官兵。而事實證明,劉廣首領的這個決策極為正確。江波的官軍和劉廣首領的劉廣義軍相比,明顯差了一個檔次。

    劉廣首領帳下的劉廣義軍跟隨劉廣首領征戰多年,縱然不是天下無敵,但也稱得上是百戰之師。而江波的官軍則是剛好相反,在江波這樣無能的軍官地統領下,見了金兵望風而逃,這些官軍多年未上戰場,戰鬥素質低下,在與劉廣首領的戰鬥中,完全處於下風。

    所以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劉廣首領就已經打敗了官兵數千軍隊,佔領了大片地盤。只剩下靖安城以及洪州都府南昌城還在江波的掌控當中。而江波也是被劉廣大軍兇猛的攻擊給打怕了,乾脆就將剩餘的官軍全部召回了南昌城,想要依靠南昌城的堅固城防來據守。

    沒有了守軍,靖安城自然也不可能抵擋得住劉廣首領的攻擊,轉瞬間,劉廣首領便完成了對官兵除開南昌以外的各城鎮的攻佔。

    「哼,這江波老兒也太膽小了吧。」在剛剛攻佔下來的靖安城城頭上,一名二十五六歲的年輕戰將正倒提著長槍,滿臉不滿地用腳踢著城頭上的女牆。

    「自從臨江軍城來了之後,我還沒有好好打上一場仗呢。」別看這戰將年輕,可是長得卻是身形雄偉。

    而在那年輕戰將身邊,還有一名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輕將領,這名年輕男子長得可面白如玉,身材消瘦。長得不像將軍,倒是很像個文弱的書生一般。見到同伴正在發脾氣,他微微一笑,說道:「劉通。你可莫要小覷那江波,實際上,他這個決定卻是很正確。要是和之前一般分兵駐守各城,以官軍的實力,如何能夠與我軍相比?只有據守城防比較好的南昌城,才有一線勝算。」

    聽得同伴這麼勸解,那年輕戰將這才停下了對女牆的踩踏,鼻子一皺,說道:「哼!就算是這樣,量那江波匹夫也翻不出什麼浪去。趙廣。你信不信?不用三天。我必能將南昌城給攻破。」

    「哈哈哈哈!」這次那俊美將領卻是沒有提出反對意見,而是哈哈大笑了起來,點頭說道:「信,我當然信。這官兵之中,又有何人是你劉通的對手?加上伯父帳下,的義軍將士英勇無比,攻破南昌,指日可待。」

    「稟少主,主公傳令,讓少主與趙將軍領兵前往南昌會師。」一名士兵快步走到了兩人身後,抱拳喝道。

    聽得這句話,劉通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哈哈大笑道:「好!終於開始了,趙廣兄弟,我們走。我這次要第一個攻上南昌城的城頭,為父親拿下南昌,為我劉家·義軍的勝利畫上一個圓滿的終點。」

    這年輕戰將不是別人,正是劉廣首領長子,名叫劉通。而在他身邊的那個白面將領是劉通的好友,據說是皇族旁系的趙廣。

    靖安城距離南昌並不遠,只花了一天不到的時間,劉通和趙廣便帶著兵馬趕到南昌城與劉廣首領的大軍會合了。等到劉通和趙廣趕到的時候,劉廣首領的大軍已經對南昌完成了包圍。如今劉廣首領的大軍可不止是那原來的五千兵馬了。

    自從開始對江波發動攻擊以來,劉廣首領可是不斷在官兵招兵買馬,如今劉廣首領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整整兩萬以上。雖然這些還都是新軍士兵,但在會忠等一干老將的訓練下,戰鬥力正在與ri俱增,現在所缺的,就戰鬥的經驗了。

    隨著戰鼓聲的響起,劉廣首領帶著劉通、趙廣和會忠等將出列,而至於廣宗山、龐雲山和晁廣三將則是分守其他三面城門外。劉廣首領看著對面城頭上漸漸聚攏的人群,顯然江波已經到了城頭了,劉廣首領嘴角微微一翹,轉頭對眾人說道:「走,我們去跟那個江波匹夫打個招呼吧。」

    劉廣首領這話一說出口,最興奮的就屬劉通了,這個傢伙最是善戰,他立刻便對著劉廣首領喊道:「父親。就讓我直接衝上城頭去,把那江波的腦袋給你提回來吧。」

    「笨蛋!」聽得劉通這很沒有譜的說法,劉廣首領忍不住就喝罵了一聲,不過從他臉上的微笑可以看得出來,劉廣首領對自己的這個長子十分的驕傲和滿意。指著劉通的鼻子就罵道:「你這不長進的臭小子。你真以為你是天下無敵啊。一個人也敢衝上城頭?給老子好好呆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