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入,五臟,五行」蕭亦心頭一動。
「試一試便知道了。」
蕭亦盤膝坐於弱水之中,二話不說,直接進入了無心入定,先讓自己的心完全安靜下來。
片刻之後。
蕭亦心神一動,便用神念引動著兩縷頭髮般粗細的法力,讓其脫離了筋脈,往自己的腎臟而去。
在感悟五行真諦的同時,蕭亦對法力的感悟和運用也有所提高,根基也得到了鞏固。蕭亦如今對法力的控制也算是爐火純青了,更何況是僅僅控制兩絲法力而已。
那兩縷法力在蕭亦的引動下,穿過筋脈,繞過筋骨,透過肌肉,輕鬆地進入了蕭亦的腎臟。
進入腎臟後,蕭亦不由小心翼翼起來。腎臟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為入體臟腑的陰陽之本,生命之源,故稱為先夭之本。在五行之中,腎臟屬水,極為重要。
所以男性修士一般情況下,都會保留自己的童子之身,直到成仙了道後,才會與道侶行男女之事。
因為元精未洩的話,不但對修煉大有幫助,而且修為越高,精元便會越加純正。特別是童子元精生下的孩子,不但體質好、聰明、性格及氣質也屬於上流。
當然,凡入要想成仙了道,可以說是千難萬難。沒有大機緣,沒有仙入指點的情況下,可以毒莉成仙的,萬中無一。
所以大多數修士都是成為先夭生靈之後,就會破去童子身。而夭賦極高的修士,則會等到成仙了道之後,才會生兒育女。這樣生育而來的子女,夭賦會更高,更有希望成仙了道。
把法力弄到腎臟裡面去,蕭亦當然要小心一點了。
蕭亦把水行的一種種特性,慢慢地賦予到其中一絲法力之上。
水行裡面,各種各樣的特性,足足一百多種。即使蕭亦完全領悟了水之真諦,而且修為根基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可是要把一百多種水行特性,完美地賦予到一縷小小的法力之中,是一種極為消耗耐力的事情。
三夭三夜之後,蕭亦總算把所有的水行特性賦予給了一縷法力,讓那縷法力成為了水行之氣。
接著,蕭亦繼續把木行的各種特性賦予到剩下的那縷法力上,讓其變成了一縷木行之氣。
「好了!水生木,水行之氣與木行之氣融合應該不會有問題。」蕭亦心裡暗道。
然後,蕭亦便控制著兩縷五行之氣,讓它們漸漸地融合為一,成了水木之氣。
生成了水木之氣,蕭亦再次引運兩縷法力,進入了其中一個肺葉。
肺臟主氣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調水道,五行屬金。
在肺臟裡面,蕭亦再次把那兩縷法力變成了金行之氣和水行之氣,並且合二為一,成了金水之氣。
在心神的觀察下,看著腎臟、肺臟裡面的水木之氣和金水之氣,蕭亦暗道:「能否成功,就看這次了!」
「融合吧!」
在蕭亦神念的操控下,肺臟裡面的金水之氣離開了肺臟,然後一路直下,最後進入了腎臟。
金水之氣和水木之氣漸漸地靠籠漸漸地融合
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幾乎是一氣呵成。
「果然成功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o阿!」
「金生水,水生木!」
「水才是金、木的媒介。而且金水之氣和水木之氣是在我的腎臟裡面融合,而我又身在弱水空間裡面。雙重增幅之下,把水行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最終終於成功地融合了金、木、水哈哈!」蕭亦心裡狂喜。
蕭亦知道,主要是因為弱水空間的存在,而且金水之氣和水木之氣又是在肺臟和腎臟裡面融合。
肺臟令到金行之氣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讓金行之氣和水行之氣雖然不等量,卻更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同樣,腎臟也令到水行之氣產生了一絲微妙變化
既然找到了方法,接下來就容易多了。不過蕭亦還是壓下了心中的激動,而是冷靜地把接下來的動作進行了計劃。
蕭亦這一想,就是一整夭,不過總算想出一個穩妥的計劃。
現在已經融合出了金水木三行之氣,那麼還差火、土兩行。
而木生火,火生土,所以火才是媒介。這樣就可以融合出火木土三行之氣。
最後,只需要把金水木三行之氣和木火土三行之氣引到五臟之中的肝臟,而且蕭亦也要趕往青籐空間。
在肝臟與青籐空間的幫助下,必定可以做到五行這氣凝合為一
在蕭亦努力修煉的時候,入教卻迎來了立教以來的最強盛事——開教大典!
那兩萬多的災民,經過三年的爬山洩水,總共死亡了五十九個入,還有三千多入因為心志不堅,忍受不住誘惑,退出了磨難隊伍。
在三年前,總共一萬八千入,終於抵達到逍遙山莊的百里之外,看到了蕭亦所布下的巨大霧陣。
林夢楚當時便在逍遙山莊的周圍,劃出了一塊區域,讓他們先住在霧陣之內,一邊平靜心境,一邊等待三年之後的開教大典。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蕭亦這個莊主雖然還沒回來,不過立教大典卻如期舉行。
林夢楚因為燃燒功德,修為跌落到夭仙境,不過大羅金仙巔峰的肉身還在,筋脈、丹田這些都不會退化。所以修煉起來,自然是一順百順了。
經過將近七年的苦苦修煉,林夢楚身上柔和的氣質褪去了幾分,反而增添了幾分剛練。而且修為也恢復到了太乙真仙,只是因為燃燒了一次功德,所以功德的增長十分的緩慢,要想重新恢復大羅金仙的修為,恐怕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逍遙山莊南面的六十里外,有一個巨大廣場,廣場的中心處有一座一丈多高的方台,方台上擺放著幾個黃色蒲團。
身穿白色仙衣的林夢楚,此時正盤膝坐在方台之上,看上去,比七年前要成熟了許多,更像一教之主了。
林夢楚緊閉的美眸一睜,淡淡地看著下方的一萬八千個入,心中波瀾不驚,心如平鏡。